四 畲族民俗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94
颗粒名称: 四 畲族民俗环境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5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的民俗生态环境与服饰密切相关,包括人生仪礼和节庆习俗。人生仪礼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姻礼和丧葬礼,而节庆习俗包括二月二、三月三、牛歇节、分龙节、尝新节和做福。这些传统习俗共同构成了畲族服饰文化的民俗生态环境。
关键词: 畲族 民俗环境

内容

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指的是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史相沿既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起居、婚姻、丧葬、禁忌等方面③。民俗是一种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服饰民俗是指人民有关穿戴衣服、鞋帽,佩戴装饰的风俗习惯。同一民族一定地域内会形成与当地历史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相适应的一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代代相传,一部分还通过一定的仪式化的形式加以表现,在这些仪式化的场景中,服饰必然要遵从习俗的要求,并相应产生一些约定俗成的衣饰规制和禁忌。生态一词,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将其和民俗结合,是因为民俗犹如生命体有其发生、发展、衰退和消亡的几种不同状态,需要一定的人文社会环境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民俗生态环境即指由一定的民间习俗和生活方式所构成的服饰民俗的形成与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传统观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现出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①。正如水之于鱼,土之于木,民族服饰是在本民族的民俗生态环境之中世代沉淀,不断完善形成的,服饰习俗本身也属于民俗的一个类别,民俗生态环境从制作、穿着、审美、评价等方面影响着民族服饰,也给民族服饰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展示的舞台。服饰中的很多装饰喜好、穿着习惯正是顺应民俗而产生的,服饰本身也成为民俗生态环境中最为亮丽的一抹重彩。离开了这个环境就失去了滋养的土壤,服饰就成了离水之鱼、无本之木。对于畲族的民俗生态环境,本书着重从与服饰关系较为密切的人生礼仪和节庆民俗进行考察。
  (一)人生仪礼
  即人的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姻礼和丧葬礼,是社会民俗事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不同阶段中,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其的地位规定和角色认可,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化的程序规范和阶段性标志②。
  1.诞生礼。
  包含求子、怀孕、分娩和坐月子,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禁忌。受汉族佛教信仰影响,闽浙一带的畲民也有向观音求子的习俗,浙南一带的畲族因为信奉插花娘,有的会向插花娘请愿求子,福建一带则供奉“奶娘”陈靖姑,相传陈靖姑曾经到闾山学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济难,成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由于历史上医疗水平低下,婴儿出生率和存活率都不高,因而女性怀孕和分娩期间的民间禁忌颇多,例如不能看“做功德”,也不能看戏,因祖图花花绿绿,戏服斑斓,怕动胎气。孕产妇分娩、坐月子的习俗与汉族接近,小孩出生后会给小孩制作各式精美的童帽,上面遍布带有吉祥寓意的刺绣以祈求平安。
  2.成年礼。
  又叫成丁礼,是成年青年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的仪式。畲族旧俗,以年满16岁为成年。畲族女子没有成丁礼,男子的成丁礼又称“醮名”,景宁一带称“传师学师”,有一套严格的仪式和制度,意图把族群内成年族人的名字告诉祖先,并把祖先代代相传的处世法则传给后代,所以畲族的成丁礼一定意义上还具有祭祖的意义和功能,是一种重要的祭祀仪式。仪式的内容在前文宗教信仰的“醮名祭”中已有详述,此处不再赘述。仪式中传师者和学师者都有一定的仪式服装,其具体形制在后文“宗教祭祀服饰形制”中详细论述。
  3.婚姻礼。
  畲族婚姻习俗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历史上实行族内通婚,规定各姓内有若干祖系,同姓者不同支或同姓者隔三代(有的地方是五代)以上亦可通婚,民国后逐渐与汉族通婚。早年时,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定情,自许终身,后来受汉文化影响演变为说媒下聘定亲。畲族社会中女性由于历来承担了和男性一样的体力劳动和田间工作,族内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男子入赘女方家庭的情况较为多见,但仍以女嫁男方为主,入赘的多为女方无子,男方儿子较多,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男女双方均为独子的可以做“两家亲”,两家合并一家,子女供养双方父母,继承双方财产。婚礼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刻之一,也是充分体现民族服饰盛装形制的时刻。畲族古老的婚礼称为“行嫁”,新郎须在婚礼前三天往新娘家迎接新娘,新娘穿草鞋行嫁,穿的草鞋须新娘父母聘请父母双亲的男子代做,草鞋四耳缚一个古铜钱,铜钱在路上随它丢失,最好不带到夫家。清代,畲民分迁各地与汉民杂居,受汉文化影响,由行嫁改为坐轿。花轿的构造多以畲乡盛产的毛竹制造,称靠椅轿,轿棚盖一条蓝布夹被单,轿门挂两盏红灯笼和一块畲民特有的拦腰(即围裙)①。送嫁时要用一只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家境好的畲民还把踏路的牛作为陪嫁品。婚礼过程各地畲族不尽相同,但哭嫁、送嫁、奉茶、对歌是各地共同的特点。婚礼时新娘装束即为畲族妇女盛装,女子婚前婚后在服装上的变化不大,但从凤冠和发髻上能区分出女子的婚姻状态,很多地方新娘的凤凰冠是在女子出嫁当天始戴。
  福建霞浦一带在婚礼前还流行“做表姐”、“做亲家伯”的活动。“做表姐”指新娘出嫁前,按照婚礼盛装打扮,穿上最精美的服装到舅舅家做客,为期半个月至三个月。舅家则邀请擅歌的年轻人陪伴准新娘练习对歌,按程序学习、练习对唱邀请歌、小说歌等,以便婚礼时对歌。男方在成亲前两天,请一歌手做“亲家伯”,与媒人一道送“盘担”到女家。当晚,女家设宴招待,举行会歌答唱活动。
  4.丧葬礼。
  畲族的丧葬习俗曾不断变迁,曾流行过树葬、悬棺葬、火葬和土葬,这与畲族长期迁徙所带来的民族间的交融影响有关,也与时代的发展进步有关。畲族葬礼中,做过“醮名”或曰“学师”过的人(女性是做过“西皇母”的)葬礼与一般死者不同,50岁以上病逝者视为寿终正寝,与非正常死亡的人不同。非正常死亡中未成家少年即亡者不能“做功德”,因意外或自杀死亡的人则要举行“拔伤”仪式去除死者身上各种伤,祈祷上界赦其伤罪。死者要穿上专门的寿衣入棺,寿衣要穿单数,上身多,下身少,只穿棉、麻制品,学过师的死者除穿一般寿衣外,还需外穿学师时备的赤衫或乌蓝衫入棺,做过西皇母的女死者则穿西皇母衣服入棺。老人死后子女要戴孝,孝服期为一年,服孝期间男子在所穿衣服后背中心、鞋子前端、帽顶钉一块约3厘米见方白布;女子头发扎白色纱线,戴笄的妇女,笄披、笄须由红色改为绿色,现在男女均改戴黑纱或白纱。服孝期间春节对联用绿色或蓝色纸书写,不得养蚕与对歌①。
  (二)节庆习俗②
  畲族的传统节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与汉族相同的节庆,比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还有一部分是畲族自己的节庆,主要包括二月二会亲节、三月三乌饭节、牛歇节、分龙节、做福等。这些节庆日里,畲族人民盛装出行,举办歌会,访亲探友,或求福祭祖,歇锄免耕,这些民俗节庆给传统服饰盛装提供了穿着的场合感和仪式感,是畲族服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畲族特有的民族性节日有以下几个。
  1.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为丽水畲民的“土地爷福”,这天要祭土地诸神。同时二月二也是浙闽畲族的“会亲节”。畲族由于族支繁衍,散于浙闽一带的子孙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每年春耕前的农历二月初二为“会亲节”,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节日中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探友,以歌抒情,形成歌会,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2.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民的传统节日,由于习惯在这天采集乌稔叶子泡制乌米饭,缅怀先祖,故也称“乌饭节”。乌饭节的来历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相传是始祖盘瓠喜吃此饭,有的认为吃此饭后上山可以避免被蚂蚁咬,还有的说法是以前畲族人民抗击敌人时为防止敌人抢粮而把米饭染成乌黑。喜爱唱歌的畲族人民在三月三乌饭节时也召开歌会,盛装打扮,以歌会友。
  3.牛歇节。
  畲民与牛有特别深的情感,牛作为农耕时的重要生产资料在畲民家中占有重要地位。四月初八是畲族的“牛歇节”,相传这一天是牛的生日,这天不鞭打牛也不让牛干活,清早就把牛赶到山上去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栏的卫生,还以泥鳅、鸡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饲料喂牛,村里有牛王庙的则在这一天供祭。
  4.分龙节。
  又称“封龙节”,曾盛行于闽东和浙南部分地区,每年农历夏至后第一个辰日举行。相传夏至后逢辰日,是天帝派风、雨、雷、电四位龙王到畲山就位的日子,因为“龙过山”可能会发生雷雨冰雹,损坏庄稼,祸及人畜,畲族便在此日“分龙”,好让龙王平和肃静就位,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天禁止动用铁器和粪桶等,歇锄免耕。
  5.尝新节。
  在闽东畲族地区,七八月水稻开镰后即过“尝新节”。开镰收割必选吉日,把头一趟收割下的稻谷碾成米,煮成白米饭,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毕,也请亲邻一起品尝新米饭。饭后还要盛一碗米饭留在桌上,称“剩仓”。
  6.做福。
  即祈福,又称“合福”、“吃福”,是中国东南汉族的习俗,畲族做福的习俗应该是来自客家。闽东畲族做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要做祈福法事,期盼农作顺利,五谷丰登。正月初一至初四为“开正福”,二月初二为“春福”,立夏日为“夏福”,端午节前后(或五月三十日)为“保苗福”,白露日为“白露福”,冬至为“冬福”,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完满福”,也称“大年福”。浙南畲族也有做福的民俗,侧重二月初二做福,其他季节的福事较忽视,甚至有所省略。
  这些民族传统习俗共同构成了浙闽地区畲族传统服饰的民俗生态环境,对畲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畲族诞生礼
相关专题
畲族成年礼
相关专题
畲族婚姻礼
相关专题
畲族丧葬礼
相关专题
畲族二月二习俗
相关专题
畲族三月三习俗
相关专题
畲族牛歇节习俗
相关专题
畲族分龙节习俗
相关专题
畲族尝新节习俗
相关专题
畲族做福习俗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