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畲族迁徙路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92
颗粒名称: 二 畲族迁徙路线
分类号: K288.3
页数: 6
页码: 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历史上频繁迁徙,形成了游耕的生活方式,不断迁徙造就了畲族的顽强、坚韧、勤劳、崇勇的民族性格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服饰形制。畲族分布范围大分散,小聚居,形成了多次往返、盘旋式迁徙的模式。迁徙路线主要是由广东潮州至福建再至浙江,形成了复杂的迁移轨迹。迁徙主要原因包括适合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和资源、经济政策压力以及封建社会的政治压迫。
关键词: 畲族 迁徙路线

内容

畲族历史上是一个频繁迁徙的民族,可以说畲族的民族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民族迁移史基础之上的,这种刀耕火种却迁移不定的生活被称为“游耕”。民国十八年《霞浦县志》记载:“霞浦县畲民,崖处巢居,耕山而食,去瘠就腴,数岁一徙”;《漳平县志》:“……随山种插,去瘠就腴”④;《惠州府志》:“食尽一山则他徙”⑤;《永春县志》:“率二三岁一徙”⑥。可见畲族的迁徙不是整个族群目的明确的搬迁,而是一部分支系的族民在一地生活一段时间后,全体或部分再前往另一处。畲族人民在不断的迁徙中繁衍生息,形成了顽强、坚韧、勤劳、崇勇的民族性格,形成了畲族特有的一些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不同的服饰形制。这种不断的迁徙最终形成了今天全国范围内的杂散居民族分布状况。要梳理浙闽两地畲族服饰的脉络性和承继关系,必须从了解他们的民族迁徙轨迹开始。现今浙闽两地的畲族均认同广东省潮州凤凰山是畲族的起源发祥地。隋唐之前,畲族先民在粤、闽、赣交界的凤凰山区繁衍生息,此处的“闽”是指闽西和九龙江以南的漳州地区,其后从此地陆续迁至福建、浙江等地,宋元到福建中部、北部一带,明清时已大量遍布于闽东、浙南一带。
  (一)迁徙路线
  郭志超认为畲族形成后,迁徙并未止歇,并将这种迁徙分为主流迁徙和非主流迁徙两类:由闽粤赣交界地区向东北方向为主流迁徙,造就了闽东、浙南这一新的畲族大本营,在闽南的畲族进一步北扩至闽北、赣东、浙北甚至皖南;非主流迁徙是由粤东向珠江入海口一带的迁徙、由赣南向湖南、湖北和贵州的迁徙①。丽水流传的畲族《高皇歌》②中对于迁徙路线的记载是:
  “蓝雷钟姓出广东,广东原来住祖宗……住在广东已多年……山瘦土薄种无食,走向福建是平原,兴化莆田住长久……自愿走路到连江,古田罗源好田庄……走去浙江处州管,住在景宁是北村,景宁住住人又多,思思量量过云和,云和住久过松阳。”③
  从这一民族史性质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广东→福建→浙江的总体迁徙路线,而正是这种多次往返辗转迁徙造成了现在畲族人口分布“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和畲汉杂处的状况。畲族研究学者根据史料考证总结出畲族自广东潮州起的迁徙路线(见图1-7)。本书所研究的是浙闽两地的畲族服饰,所以将重点考察畲族在浙闽两省的迁移路线。按照畲族由广东至福建再至浙江的总迁徙路径,本书以广东潮州为起点,主要研究畲族由粤入闽和由闽入浙的两大迁移路径。
  1.由粤入闽。
  唐代,原居住在闽侯雪峰山一带的蓝文卿迁入古田,以及稍后居住在今莆田仙游(兴化)大蜚山(大飞山)的畲民迁入罗源为代表,畲族开始往闽东境内迁移。这种民族迁移活动经历了宋、元以后,到明、清时期更趋频繁,大量落籍闽东的畲族人民在偏僻山区依山垦田而耕,搭寮而居①。畲族自闽赣粤交界地区迁入闽南、闽北和闽东主要始于唐早期,施联朱给出的迁入闽南的路线是:“潮州→云霄→南靖→漳州→同安→安溪→永春”②。根据吕锡生的观点,畲族迁入闽北的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是由闽南入闽北,延续施联朱前面提出的路线:“潮州→云霄→南靖→漳州→同安→安溪→莆田→闽侯(福州)→建阳”;二是从隋唐之前的闽西居住地入赣后再度迁入闽北:“闽西→赣南→闽北邵武→建宁(建瓯)”③。畲族最早于晚唐迁入闽东,唐乾符三年(876年)起,先后有蓝、雷、钟三姓共73支迁入闽东福州地区,沿海岸线从闽西南至闽南至闽东,主要迁徙路线为:“泉州→莆田→闽侯(福州)→连江→罗源→宁德→福安→霞浦→福鼎”,而后部分继续向北迁入浙南温州、丽水各县,部分回迁福鼎、霞浦、福安和宁德;另外还有一条线路为:“闽侯→古田→屏南→宁德”①。
  2.由闽入浙。
  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从福建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迁至处州府青田县鹤溪村大赤寺(现景宁畲族自治县大赤洋村)的雷进裕一家五口是最早迁入浙江的一支畲民,后居叶山头村。宋代亦有畲民陆续迁入,至明代开始畲民大量迁入浙江,据统计明清时期迁入的畲民明代有46支,清代有28支。畲族先民原居粤东北,由粤入浙的迁徙路线多自广东经福建入浙江,也有少数支族由广东经江西入浙江②。可见,以广东潮州府为起始,畲民经由广东、福建逐渐向北,迁至浙江、江西省境内。浙南遂昌《钟氏家谱》中记载的迁移路线为:“广东潮州→福建南靖→同安→安溪→福州→连江→罗源→浙江景宁→遂昌”③。这一记载的迁徙线路具备一定的典型性,是大多数浙南畲族迁移的代表路线。
  郭志超将畲族由粤东经闽东入浙江的主次路线归纳为:主要通过广东潮州至福建再到浙南,个别由海南入广东经福建连江至浙江景宁(另有一支从琼州直接入丽水)。大部分由粤闽入浙的迁徙路线在潮州至福安段基本一致(参见图1-5潮州至福安路线),由福安入浙后归纳为两条线路:“福安→泰顺→景宁→云和→松阳→丽水→金华→兰溪→桐庐→临安”为主要线路;“福安→福鼎→苍南→平阳→温州”为次要线路④。
  畲族由闽东入浙南的族谱资料,若涉及迁徙地点,往往都会提到罗源和连江,甚至具体到罗源大坝头和连江马鼻头两地。除了出发地多为潮州海阳县外,连江是畲族由水路登陆闽东的一个关键地点,而罗源就是畲族由闽东往浙南迁徙的又一个关键地点。根据上述资料,闽东罗源至浙南景宁一带是畲族在浙闽之间迁徙的重要路段,由连江至福安的迁徙比较清晰,由福安分两路迁入浙南,畲族由闽东迁入浙江的主要流向是进入处州府(今天的丽水地区),景宁是由闽入浙后畲族的主要集散地。具体路线一般由福安进入浙南边缘的泰顺一带,而后迁入浙南的景宁。福安至景宁一带成为畲族在浙闽的迁徙走廊,至今这一走廊地带仍是畲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而浙江境内的其他畲族则大多以景宁为基点再做扇形分布,由景宁分别向西北迁至云和、向东南迁至苍南。其次还有一条线路是由福鼎进入苍南,而后迁往平阳以及温州所辖地区,这一带属于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后又有一部分回迁至闽东,一部分向西迁入丽水地区①。综上所述,结合施联朱和郭志超的研究结论,笔者将畲族自罗源入浙迁徙路线归纳见图1-8所示。
  (二)迁徙原因
  从畲族迁徙的路线可以发现,畲族的迁徙并非单一目的的直线式迁移,而是历经各地甚至数省的盘旋式迁徙,有时候甚至伴有逆向的迁徙,如从闽东迁入浙南,再由浙南回迁至闽东。可见很多时候畲民的迁徙并没有明确的迁徙方向,而是哪里的自然资源和民风政情适合生产生活就迁往哪里。何联奎在《畲族的地理分布》一文中曾对畲族频繁迁徙的原因总结为首先源于畲民随山种插的经济和环境原因,其次为历代变乱或受其他人的压迫而东迁西徙,随山散处,这是人为的原因或曰政治的、社会的原因②。正如前文对族称的解释,畲族的“畲”字本来就代表了一种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和兼营狩猎、采薪的耕猎生活模式,这对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有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自然资源,所以畲民不断地迁徙也是为了获得合适的生态环境,逐地而居。因此,畲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靠迁徙维持生计,是造成民族频繁迁徙的根本原因。常抄录于族谱内作为序文的《开山公据》是畲族族内传承上千年的一种文化观念集成,畲族的祖图就是它艺术形象化的表现。《开山公据》中所述“陛下敕赐‘御书铁券’与盘瓠子孙……永免差役,不纳粮税。……只望青山而去,遇山开产为业。……远离却庶民田圹一丈三尺之地,乃是瑶人火种之山。……助耕火种。……任游山村,捕野禽射豕肉,给家之用,世代相承”的内容也表达了耕山徙居,不役不税的内容。畲民的游耕徙居生活不一定要进行长距离的迁徙,只要有足够的空间,人口密度较低,田地足以供养族民即可,这也是畲族迁徙存在一定的盘旋性和回迁性的原因。此外,经济和政策上的压力是迫使畲族频繁迁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历史上有的迁徙是由于封建社会的政治压迫和军事抗争失败而导致的,比如宋元之际畲民抗元义军的长途转战和明中期王阳明对江西境内畲族起义的镇压导致抗争失败的畲民四处飘荡徙居。有时原住地经济盘剥严苛也会导致畲民“贫不能存,亡徙以去”①。有的地方由于当地地主势力对畲民的欺压,见畲民将山地垦熟就收回,导致畲民只好继续迁徙,另寻他处开垦新地。郭志超还认为畲民擅长的蓝靛种植生产和采矿采石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行业引发了人口的大量流动,经济发展原因也是促使畲民迁徙的重要因素。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