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565
颗粒名称:
页数: 2
页码: 1-2

内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物产丰富。56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和谐发展,组成了民族大家庭,创造出灿烂辉煌
  的中华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独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这其中服饰最具代表性,如装饰亮丽、造型美观的藏族服饰;朴素大方、身披“七星戴月”羊皮披肩的纳西族服饰;鞣制鱼皮做成的赫哲族服饰;工艺精湛、造型丰富的苗族银饰等。各民族的服饰除了御寒保暖、遮体护身和族群标识等实用性外,还有着很好的装饰性和审美价值,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情感、生活情趣和宗教信仰。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有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畲族是中国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闽地区的山地丘陵地带,那里山路曲折,云雾缭绕,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畲族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精美,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保护整理畲族服饰遗存,传承畲族服饰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陈敬玉是一个爱读书、善研究、吃得苦、坐得住的人,在苏州大学读博的数年中,一门心思、倾其心力研究浙闽地区的畲族服饰。她背着行囊和摄影包多次深入山乡,足迹遍布浙闽畲族的四乡八岭,查阅相关文献史料,走访非遗传承人,做了大量田野调查、问卷和数据分析,收集了众多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数易其稿,完成了博士论文《浙闽地区畲族服饰研究》。现在她将论文修改成书,并希望我在前面写上几句。我认为,该书脉络清晰,重点明确,对浙闽地区畲族服饰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畲族服饰形制和习俗,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对浙闽畲族服饰的发展变迁、服饰遗存、艺术审美、工艺技术和传承保护等进行综合研究,作出了令人可信的阐述。本书为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空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
  作为她昔日的导师,我为她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里,我也衷心地祝愿她以此为新的起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专业的天空中飞得更高。
  是为序。
  许星 于姑苏枕河小筑
  2015.8.28

知识出处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从畲族历史上的迁徙路径和居住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入手,通过田野调査对服饰文物资料进行收集和测量,进而对浙闽两地畲族传统服饰的形制外观、审美习俗进行比较,明晰各地服饰特征的异同和关联,总结了五种典型的服饰样式,揭示了服饰演化的脉络性特征,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分析其审美文化内涵和承载媒介。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社会对畲族服饰的认知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畲族服饰的嬪变及其动因,提出了对畲族服饰遗产进行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观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