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畲族地区的经济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448
颗粒名称: 二、畲族地区的经济生活
分类号: TS941.742.883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畲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狩猎和采集。他们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带,采取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种植粟、薯、黍等作物。为了生计,畲族人还从事采薪、挑担、抬轿等副业。畲族人居住的山区矿藏丰富,他们有采矿采石的传统。畲族人种植的苎麻和蓝靛在服饰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自织自染自用苎麻布,蓝靛则用于染色,使畲族服饰色彩鲜艳且长时间不褪色。随着现代纺织品的出现,苎麻和蓝靛的种植逐渐减少。历史上,畲族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狩猎、编织彩带和竹制品等手工业、副业是重要的补充。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狩猎 畲族

内容

畲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山地游耕与狩猎采集并存。畲族人男女老少都参加劳动。早期畲族人的生产是在丘陵地带刀耕火种,兼射猎为生。畲族人离开时种上竹木以偿山林,不纳田税,这也是当地汉民称呼他们为畲客的原因之一。
  畲族人在东南一带的分布是在不断地迁徙中形成的,在一次次的迁徙中,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已被当地人占有开发,外迁来的畲族人只能结庐深山、搭寮而居。畲族人每迁至一处,多在荆棘丛生的山岳地带落脚,用猎物和薪炭向当地人换取铁制生产工具,沿用刀耕火种的传统劳作方法开山种粮,凡山谷岗麓地带皆开辟为田地;有水源的地方则开为梯田,所种植的作物多为粟、薯、黍等。畲族新开垦的田地多为生地,土质贫瘠,畲族人通过烧山形成草木灰肥土和石灰石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畲族所处的山地耕作自然条件不如平地,作物收获不丰,加上畲村大多分布在深山林区,靠近荒山野林,有野兽频繁出没,畲族人通过毒弩射杀、陷阱捕捉或组织猎户队伍以火铳捕猎,所以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狩猎不仅可以消除兽害、增补肉食,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以弥补农业生产收入的不足。
  历史上,为了生计畲族人还从事采薪、挑担、抬轿等副业。采薪者,多为妇女,男性则从事挑担、抬轿等体力活。明末清初畲族居住地逐渐稳定,改游耕为定耕,20世纪后半期由于国家采取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扩大经济作物种植和大力发展工商业、旅游业,狩猎渐少,采薪挑担的体力活也逐渐被外出打工的谋生方式取代。
  畲族所居山区矿藏丰富,有煤、铁、金、铜、石墨、石膏、硫黄、滑石、云母石、瓷土以及其他各种有色金属,故畲族人历史上有采矿采石谋生的传统,而畲族服饰上也多用五色石珠串成串珠装饰。除此之外,各地畲族人还根据山区特点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在众多的经济作物中,苎麻和蓝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两种作物一为纺织原料、一为染色原料,它们在畲族人中的普及流行对畲族人传统服饰有相当的影响力。
  畲族人种植的经济作物中,苎麻种植面积占很大比例,有的畲族村由此被称为“苎寮”。苎麻是畲族传统衣着原材料,清明时种麻,立秋时收割,旧时畲族人“家家种苎,户户织布”,畲族男女所穿服装用布一半以上系自己纺织的苎麻制成。畲族人大多自备木制织布机,苎麻剖成麻丝、捻成麻绩,用于织麻布或绞麻线,自织自染自用。随着国产棉布、化纤布大量投放市场,苎麻布受到冲击,种植面积日渐减少。
  蓝靛学名马蓝,又称青靛、菁草、大青叶,畲族人俗称“菁”,在畲族地区有很长的种植历史。畲族人尤擅种菁,甚至一度因此获得诸多以“菁”命名的别称:明弘治以前,从闽西、闽南一带迁徙到莆田的畲族人因大量种菁而被称为“菁民”。明中叶以后,又有一批畲族人迁到闽东种菁,被称为“菁客”。明末清初进入浙南一带的畲族人搭建草寮,垦荒种菁,其草寮被称为“菁寮”。菁从明清时期就在畲区普遍种植,畲族人此时已经有了较好的种植技术,所以菁的质量得以保证。种植者将菁的叶子绞成汁后再用石灰拢成靛而成染料,染出来的布色彩鲜艳并且长时间都不会褪色,有着非常好的品质。民国之后,西方的染料和纺织品开始出现在国内市场,蓝靛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种菁的畲族人开始减少,直到近现代慢慢消失。
  历史上,畲族人绝大多数都从事小农生产,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以狩猎、帮工、编织彩带和竹制品等手工业、副业为重要补充。苎麻和蓝靛的生产,使畲族服饰从种、纺、织、染到缝都可由畲族人自己完成,也决定了畲族服饰以麻为材料、色尚青蓝的传统。

知识出处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期畲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出版者:中国农业出版社

本书分八章,内容包括:畲族服饰的审美意识、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变迁、畲族服饰的形制及其特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