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宗族象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22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宗族象征
分类号: C913.11
页数: 8
页码: 167-174
摘要: 本节介绍了八井村畲族重视祖先崇拜,有祠堂、族谱等宗族象征物,但与汉族崇拜方式不同,存在提防心理。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 祖先崇拜

内容

祠堂、族谱是宗族的重要象征。在八井村畲族中,除祠堂、族谱外,还有祖杖、祖图、祖牌等宗族象征物。从表面来看,八井村畲民很重视祖先崇拜,其崇拜的对象包括远祖与近宗两部分,远祖是指“忠勇王盘瓠”(也称“龙麒”)、“立国侯雷巨祐”等盘瓠传说中的始祖,近宗则是八井村的始迁祖雷安居、雷安和兄弟及其以下的历代祖先。但是实际上,与汉族的祖先崇拜相信祖先会保佑他们子孙的简单态度不同,八井村畲民对祖先采取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态度。在他们看来,远祖属于“神灵”的系统,近宗则属于“鬼灵”的系统。对于隐含在神话传说中的远祖,他们深知这些神灵与族人的关系十分遥远,并不会对他们的现实生活造成任何实际影响,所以对它们表现为一种对“神”的崇拜,祭祀的目的也更多地是为了表达一种族群上的认同。而对于以开基祖为代表的一系列近宗的态度则不同,他们视之为无法亲近的“鬼”,祭祀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求得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或者只是为了讨好近宗的鬼灵,使它们不加害于自己的后代。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们对于近宗的鬼灵表现出一种时时处处加以提防的心理。
  这种提防心理集中地表现在他们对待族谱、祖图、祖杖等宗族象征物以及与祖先相关的一切实物的态度上。他们相信,这些物品,只要是与祖先相关的,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神性,就会给他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可能的不利影响。显然,这是一种泛灵信仰,它使得八井村畲民对此类物品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只要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近亲,凡是他们用过或与他们有关的物品,都尽量不要去接触它,否则就可能给自己带来祸害。很明显地,在八井村畲民对于近宗的态度和他们的祖先崇拜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跨越的矛盾,因为如果他们真的是崇拜祖先,就势必相信祖先灵魂的庇佑,而不是对他们采取提防的态度。所以,我们宁可相信,祖先崇拜并非畲族信仰的原生形态,而是因为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只有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们才能充分理解其祖先崇拜中隐含的这种矛盾。
  根据这种泛灵信仰,与祖先密切关联的物品是不宜放在住宅内的,而只能集中放在祠堂中,或其他远离住宅的地方。例如,我们从村民雷可春处征集并抄录了一批从清代到民国期间的契约文书,新任村主任和他的太太就一再叮嘱我们,千万不要把它们带到家中①,放在村委会办公室就可以了,否则他们“会害怕”(村主任太太的原话)。为了不引起他们的恐惧和紧张心理,我们调查组要离开八井村时,才直接将这些契约文书和抄件从村委会带上了公共汽车。他们认为,如果将此类物品放置在住宅中,可能会给家人带来厄运。
  祠堂:祠堂是宗族的最重要象征,通过在祠堂内定期举行的各种集体祭祀仪式,八井村畲民既实现了与远祖和近宗的心灵沟通,又达成了内部的团结和整合。祠堂既是神圣的场所,是祖先神灵的寄托所在,又是世俗的场所,是宗族聚会、训诫子弟和宣导宗法族规的所在。福房、禄房原各有自己的祠堂。福房祠堂位于祠堂厝,1934年曾经作为苏维埃政府机关所在地,现几近于坍塌。禄房祠堂位于当中厝,于1946年被龙卷风刮倒,之后一直到几年前未能重建。近年来禄房在原地盖了间6平方米的三面墙小屋,内放有一些个人家中使用的“祖宗套”,但似乎也没听说有举行集体的公共祭祀仪式。由于没有了祠堂这种崇敬、祭祀祖先的场所,他们已多年未举行祭祖活动,就连祖杖、祖牌、祖图和族谱等宗族象征物,也已不见了踪影。重新修复祠堂,成为族人的一大心愿,尤其对人口占多数的福房族人而言。由于一些族人经济条件非常有限,虽经多年努力,至今未能如愿。部分村落精英至今仍在为此事四处奔波,在他们看来,重新整修祠堂和编撰族谱是当前增强宗族凝聚力的当务之急,也是衡量新一代精英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
  两座祠堂于何时营建已不可考,但估计不晚于清代中叶。其依据有二:其一,八井村毗邻汉族村落罗厝里,即便以旧村论,两者相距也不过只有二三里地。从清代保留至今的契约文书来看,八井村与罗厝里甚至县城汉族之间的经济往来频繁,以至到解放初期,两村之间的山场田地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分布格局。在经济往来频繁的情况下,八井村畲族文化势必受到汉族文化的强势影响,仿照汉族宗族修建祠堂也就顺理成章了。其二,在清代中期,八井村经济发达,甚至出现了像雷君恒这样富甲一方的大地主。虽然族人都言之凿凿地解释,雷君恒幼年丧父母,由哥嫂抚养成人,18岁之前穷得连裤子都没有穿,只是在捡到1瓮金子之后才发迹,但他大量向周边汉族典买田地却是不争的史实。坐落于祠堂厝角落的两座规模宏大的“八扇房”,都是雷君恒自己出资兴建的,一座属其派下的长房,一座属二房、三房,在20世纪90年代迁出之前,居住着9户和13户人家,其中还有几间房专门作为房中子弟修习功课的书院。在这种经济条件下,兴修祠堂的可能性应该最大。
  当然,按照一般的惯例,宗族的祠堂不太可能由某一人修建,但诸如雷君恒等族中财力雄厚的富户,一定是祠堂兴建的主要倡议人和资金的捐助者。其他一般的族人,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总之,祠堂的兴建既是宗族经济实力的体现,又是宗族成员团结协作的结果。在形制上,八井村畲族祠堂与周边的汉族祠堂基本类同,但是它里面所存放的宗族象征物无疑要比周边的汉族祠堂多,包括族谱、祖杖、祖图、祖牌、香炉、楹联等。这6件象征物,通常被称为畲族的“镇祠之宝”。八井村畲族对祠堂的内外环境极其重视,不仅祠堂内的神龛、几案要保持洁净,就连祠堂前后的地块都要勤加打扫。祠堂有“值祭”,由族中各户依次承担,除负责每月初一、十五日的焚香点烛外,就是保证祠堂的内外整洁。根据族规,如果发现祠堂不洁净,“值祭”必须受罚,处罚方式是继续轮值。
  祠堂内供奉着自始迁祖以下的历代先祖的“神主”牌位,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一日为房族的祭祖日期。一般人死后便立一牌位,每年的忌日在家中祭祀,待三四代之后即放入祠堂,进入祖先的灵魂系统。进神主牌位入祠,每人缴纳240文。因为现在祠堂已废,所以祖先牌位都是和本境的各类神灵的神位或神像一道,放置在住宅中厅堂正中的神龛上。牌位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不具体书写姓名的远祖近宗牌位,上书“冯翊郡雷
  家堂上历代远近宗亲香位”等,这种牌位,当地畲民称之为“祖宗套”;另一类是去世不久者的个人牌位,上书“显考雷公××之神主香位”或“显考××雷府孺人之神主香位”。有的则是将夫妇合写在一起的牌位,上一般书写“显考雷公××妣×氏孺人之神主香位”。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家人需焚香点烛。
  族谱:族谱是宗族谱系的物化形式,其撰修时间应该与祠堂的鼎建大体同步。在八井村畲民看来,编修族谱、兴建祠堂和祭拜祖宗是宗族中重要的三件大事。其中,编修族谱又是重中之重,因为族谱用文字的形式,追溯了宗族的远古来源,历数了开基祖为宗族的生存与繁衍所付出的艰辛。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谱系的文字记载,每一个族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超越时空的障碍,把个人与其他族亲、与历代先祖联结在一起。对于个人而言,由此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对于宗族而言,由此产生一种血缘上的认同。这种血缘的认同再通过地缘的聚居,转化为一种集体性的内聚力,从而构成为宗族组织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当然,即使在没有族谱的情况下,族人也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宗族谱系往后延续,但这种方式毕竟没有谱牒记载那样持久、那样明确。
  根据鼎建祠堂的时间来推测,八井村族谱编修的时间应该也是在清代中期。编修族谱的事宜由房长主持,配以若干族人主办。各家提供本家族成员的生卒年月、子嗣婚嫁状况和墓葬建造时间、方位等,这些内容称为“家状”。修谱先生根据各家提供的“家状”,构拟出宗族繁衍的世系图。当地人也认为,修谱者如果没有把族中的所有人的关系记录清楚,以后那些没上谱者的阴魂会找他的麻烦,使他不得安宁。谱内世讳的确立按“排字世项”的原则进行,载于族谱中的正式名字称为“谱名”,由“讳名(世名)、字、行第”三者组成,它表明族人在族中的世属和排行。人死以后,牌位和墓碑上用的都是谱名。如前所述,现今的八井村民并不遵循行第的原则,而是依世代所属字行,第一个字按字行规则取用,如“可”、“知”、“贤”等,第二个字则由父母随意确定,只要尽量不与其他族人重复便可。
  八井村禄房的祠堂倒塌得早,族谱在多年前就不见了。福房的族谱原来一直就放置在破漏的祠堂内,大约七八年前,被一个小偷连同祠堂内的其他一些物品一起偷走,也不知去向了。
  以前,每年农历的七月十四日晚至十五日,族谱被从祠堂内的神龛上拿下来,放在厅堂正中的几案上,供众族亲展阅。据看过族谱的族人回忆,像其他畲族族谱一样,福房族谱中有“谱序”、“凡例”、“敕书姓氏封”、“得赐三姓源流纪”、“龙首师杖志”、“历朝封赠”、“差扰”、“高辛驸马龙公墓图”、“立国侯祐像赞”、“字行”等内容,这些被称为“谱头”。在“谱头”之后,是福房雷姓的世系图,包括分居在横埭等地的宗亲。
  祖杖:祖杖又称“龙首师杖”或“法杖”,是八井村畲族显示远祖权威的象征物。平时和祖图、族谱一起存放于祠堂正厅上方左右两侧的木柜中,不轻易示人。举行祭祀仪式时,向族众展示,展示完毕即放回原处。祖杖长约四尺,头部雕刻成龙头状,今已不存。距离八井村仅数里的树楼村蓝姓族谱中有《龙首师杖志》,其记曰:“按盘瓠王生于帝喾高辛氏四十五年五月初五日,时至帝尧陶唐氏廿一年六月廿七日,盘瓠王游山伏猎,二十二年正月十四日登树岔而卒。十七日得尸而归,同朝奉上。帝思功臣生既非怀于人胎,死复不归乎中土,命将士将树砍回,召青州范氏刻盘瓠王颜像,名曰‘师杖’,谥为忠勇王,每朔望致祭。四月初八日丑时葬于凤凰山,坐卯向酉,立有石人石马石麒麟。为记。”①
  祖图:祖图又称“太公图”或“长联”,是关于盘瓠传说的实物资料,于每年的正月初五日“开年驾”(表示新年结束,要开始生产活动了)时,横挂在祠堂正厅的墙壁上,向族众展示一天,意在向族人宣导远祖的业绩。翌日清晨,便小心地珍藏起来。据族中老者介绍,八井村畲族祖图为一条状横幅长卷,长1米左右,底为麻布,上面浓墨重彩,图文并茂,描绘了盘瓠变身、征番有功、招驸马、受封、狩猎等有关盘瓠传说的历史场景。虽族人爱护有加,惜因祠堂毁损,早已不知去向。
  祖牌:祖牌又称“龙牌”,系祖先的牌位,一般一位祖先就有一个祖牌。祖牌为木制品,上雕以纹饰,并用文字注明系哪位祖先的牌位。祖牌放置于祠堂正座的祖龛内,其雕制和进龛都要选择吉日吉时,不得马虎。凡属众家的牌位由祠堂出资修造,属各家的牌位由各家自行修造,由此导致祖龛内的祖牌虽造型类似,但装饰不一。有的祖牌甚至镶有金箔,做工也十分精致、考究。现在,因祠堂无法放置,祖牌已被家中的牌位所取代。在村民雷可孝家中,我们发现其为未婚先逝的大哥设立的一块牌位,上书“永言孝思显考雷可忠历代远近宗亲香位曾孙雷贤斌祀”。经询问得知,雷可斌尚未成年,系雷可孝的孙子,名义上过继给伯祖雷可忠。但既是过继,又为何在辈分上降了一辈,由“孙”变成“曾孙”?我们不得而知。
  香炉:香炉为铜制,代表着香火,所以受到八井村畲民的格外重视。它既是祠堂内举行祭祀仪式时的必需物,也是八井畲村宗族的象征物之一。
  楹联:楹联由族中或族外的儒士撰写,在各地祠堂内均可见。它以精炼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宗族的历史和人文。和周边的汉族相比较,八井村畲族的楹联其特殊性在于,每年都要更换一次,惟内容始终保持不变。遗憾的是,在八井畲村福房祠堂内,我们连一对楹联也没有找到,相反,倒是有一些零星的“文革”时期的标语和已故领袖人物的画像。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巨祐
相关人物
雷君恒
相关人物
雷可孝
相关人物
雷可忠
相关人物
雷贤斌
相关人物
雷可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