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家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20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家庭
分类号: C913.1
页数: 16
页码: 138-153
摘要: 本节介绍了畲族家庭形式多样,包括核心家庭、主干家庭、隔代主干家庭和单身家庭。其中,核心家庭最为普遍,主干家庭也有一定数量。不同家庭形式的形成与畲族的传统、社会变迁和家庭成员关系密切相关。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 家庭形式

内容

一、家庭形式
  家庭,按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规模,一般分为核心家庭(nuclearfamiIy)和扩展家庭(extendfamiIy)。扩展家庭又可分为主干家庭(stemfamiIy)和联合家庭(jointfamiIy)。前者为上下两代夫妇的结合;而后者则是同辈兄弟夫妇的结合。在八井畲村,现已经没有联合家庭,而有主干家庭扩展型的缺失,即隔代主干家庭。同时,由于家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停地变动发展,因此,不论是核心家庭还是扩展家庭,又都有完整的和不完整的区分。此外,还有一类家庭则为单身家庭。
  根据调查,在八井畲村,一个家庭中由于其户口簿、人口信息卡上的资料与实际在一起吃饭的成员有时并不吻合。为统计方便,在此以同在一个灶上吃饭为一家计算,八井畲村共有112家。在这112家中:
  1.核心家庭共有69家,占家庭总数的61.61%。其中完整的核心家庭有54个,占总家庭数的48.21%;不完整的核心家庭有15个,占总家庭数的13.34%。
  2.主干家庭共28个,占家庭总数的25%。其中完整的主干家庭有10家,占总家庭数的8.93%,不完整的主干家庭有18家,占总家庭数的16.07%。
  3.隔代主干家庭指的是主干家庭向上延伸一代夫妻的主干家庭扩展型因缺失其中一代夫妻而形成的家庭。它共有7家,占总家庭数的6.25%。其中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有1家,占总家庭数的0.89%;不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有6个,占总户数的5.36%。
  4.单身家庭共有8个,占总家庭数的7.14%。
  (一)核心家庭
  1.完整或标准的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这是八井畲村中最普通、最常见的家庭类型,在八井畲村的家庭类型中,它有54家,所占的比例最高,达48.21%。如雷可寿1976年出生,和妻子与一个儿子分家后独立过,其家庭即为此类型的家庭。又如雷世灿与雷香珠有2子1女,但女儿送给人家做养女,大儿子结婚后分出去过,也形成为一完整的核心家庭,而他们夫妇则与未成婚的二儿子一起吃,也形成这种完整的核心家庭。这类家庭的亲属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2.不完整的核心家庭:指由于某些原因,完整或标准的核心家庭中所必备的三个角色:夫、妻及未婚子女缺失一个的家庭。在八井畲村,不完整的核心家庭主要有以下3种不同的情况:
  (1)单亲家庭。即由于丧偶或离异或是分家的关系,该家庭中只有夫妻中的一人及其未婚子女。在八井畲村,这样的家庭有4家,如雷明才与妻子离异,其长子、长女均已成婚分出去另住,家中现在只有他和次子雷克如在一起生活。又如雷有金家分家后,和自己的哑巴儿子一起过,,而妻子则被分到另一个儿子的家中和他们一起过,故其家庭结构与雷明才的一样。再如雷信钦家,由于妻子亡故,只有他和两个儿子生活在一起。用亲属图表示,他们的关系如下:
  (2)已婚未育家庭。这种家庭中通常只有新婚夫妻二人,他们尚未生育子女,因此形成家庭中只有夫妻二人。在八井畲村,像这样的家庭有3家,如雷桂全与雷开英夫妻,于2002年结婚,至2003年尚未生育。又如雷梅弟与吴家美夫妻,他们于2002年结为夫妻,至我们调查时,还未有孩子,故也属于这类。这种家庭的关系可用亲属图表示如下:
  (3)分家后老夫妻单独吃的家庭。这种家庭中只有老夫妻两个自己开伙共同生活,子女均已成婚,且都分出去另住。在八井畲村这样的家庭大约有8家,如雷尧干与雷可妹夫妻的几个儿子都分家出去单过,家里只剩下他们老夫妻俩自己吃,故形成这种不完整的核心家庭。其他如雷月宝与雷容木夫妻、雷德育与雷兴珠夫妻、雷世兴与雷桃香夫妻、雷伙金与赘婿蓝银水夫妇等,都是这类家庭。这类家庭用亲属图表示如下:
  (二)主干家庭
  在八井畲村存在着在核心家庭基础扩大的扩展家庭,但由于畲民大多结婚一个,分出去一个,老年夫妻多数跟着幼子生活,所以,在八井畲村难以形成兄弟夫妻结合的联合家庭,但像主干家庭这样的扩展家庭却有不少。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这是因为主干家庭中的夫妇结合,是父子夫妇的结合,因
  他们的关系是直系的,所以他们夫妇结合而成的主干家庭也是直系家庭。如果主干家庭向上延伸一代夫妇,即包括祖父母夫妇,则为主干家庭的扩展型。由于生活中一些变动因素的影响,主干家庭通常可分为完整的和不完整的主干家庭两种。主干家庭的扩展型亦有完整与不完整两种。
  1.完整的主干家庭。其可以由父母和他们的一个已婚儿子的核心家庭和其他未婚子女构成,也可以由父母和一个已婚儿子的核心家庭构成。在八井畲村,完整的主干家庭有10家,如雷明钗家虽只有5人,但却是一个完整的主干家庭,因为该家庭包括了雷明钗夫妻、儿子与儿媳和孙女。雷可全家也是如此,他们老夫妻俩与二儿子夫妻与孙女一起生活,也是一个完整的主干家庭。他们这种主干家庭的形式用亲属图表示如下:
  但有的主干家庭还包括了一个已婚儿子的核心家庭以外的未婚子女。如雷德明的家庭就是如此,雷德明家包括他们夫妻、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媳妇及孙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主干家庭。他们的家庭用亲属图表示如下:
  2.不完整的主干家庭。其指由于某些原因,在完整的主干家庭的五个角色:夫、妻、儿子、儿媳妇、孙子(女)中,缺失一个角色的家庭。在八井畲村,不完整的主干家庭有18家,而导致这些家庭成为不完整的主干家庭的情况大体有以下3种:
  (1)由于年老的夫妻中有一方丧偶或离异而缺失一个角色的家庭。如雷炳金的父亲已去世,家中只有他的母亲、妻子、儿女和他5人。雷永禄家也是一样,雷永禄的父亲也已经去世,家中有母亲、他们夫妻俩和2个女儿、1个儿子,同样也构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主干家庭,用图表示如下:
  (2)分家后,老夫妻分别与一个已婚的子女和他或她的孙子女生活,从而使每个家庭缺少一位老人而形成的家庭。如雷可春与妹妹雷春桃(招亲)分别与母亲和父亲生活,所以形成两个都不完整的主干家庭,雷可春家有母亲、妻子、两个儿子和他5个人。他妹妹雷春桃家则有其父亲、雷春桃和招亲来的丈夫与3个儿子共6人。这类不完整的主干家庭如用亲属图表示,则为如下情况:
  (3)由于儿子与儿媳妇尚未生育而缺少孙子(女)角色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通常与老夫妇一起生活的小夫妻还未生育孩子,故形成为不完整的主干家庭。如雷水基家共有4人:雷水基夫妇、二儿子与儿媳妇,他们在2003年1月才结婚,还未有孩子,故也是一种不完整的主干家庭。其家庭关系用亲属图表示,即为:
  此外,雷进玉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其儿子雷有全(知弟)于2002年10月结婚,在我们做共时调查时还未生有孩子,另外与雷水基家不同的是,雷进玉家还有两个未婚的儿子和他们一起生活,所以,在我们调查时,雷进玉的家庭结构仍属于这类不完整的主干家庭。其家庭结构如图示如下:
  (4)不完整的扩展型主干家庭。此指祖父母夫妇、父母亲夫妇、儿子夫妇及其未婚子女中,有某些缺失的扩展型主干家庭。在八井村,这样的家庭大约有4家,如雷钗凤家现四代同堂一起生活,但其父亲及爷爷均已去世,家中只有母亲雷翠琳、祖母雷霞妹、招亲的丈夫蓝其铨、女儿雷小平和她,虽然人数并不多,但却是一个不完整的扩展主干家庭。其家庭结构用亲属图表示如下:
  (三)隔代主干家庭
  隔代主干家庭实际上是主干家庭扩展型的变异。换言之,在这种家庭中,其夫妇的联合仍然是直系的,但夫妇对数一般有三对,即由祖父母夫妻、父母亲夫妻与儿子夫妻及儿子的未婚子女构成。但与扩展的主干家庭的不完整型的区别在于,不完整的扩展主干家庭中的缺失是单方的,也就是说,不完整的扩展主干家庭的每一代夫妻都至少有一人在该家庭中;而隔代的主干家庭则是这些夫妇中有一代人因亡故或外出而不在一起生活,但这种家庭成员的联系又不能脱离开这些亡故或外出的夫妻而构成。如果虽有隔代,但其他存在的夫妇都没有缺失,此可称为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而如果那些隔代的夫妇中亦有人缺失,则可称为不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
  (1)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指除最下面的未婚子女那一级外,其他代级均夫妻双全,但有一对不在本地或全亡故。这类家庭八井畲村有1家,雷世珠与雷汝娇夫妇抱养了一个女儿,后由此女儿招亲,生了女儿雷雪娇后,雷世珠的养女与赘婿出走,回赘婿老家,雷雪娇承继雷家的姓氏,1976年又招进罗厝里的汉族罗知寿为夫,并于1992年和1995年生了1女1男,都承继雷姓,并一起生活,共灶同食,所以雷世珠的家人口虽不多,只有6人,但其结构则是一个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其家庭结构用亲属图表示如下:
  (2)不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其指由于丧偶或离异或分居,而使某一个或几个代级的夫妻缺少一个人的隔代主干家庭。在八井畲村,这种家庭大约有6家,如雷高进与雷炎钗夫妻需赡养祖母,因其父母均去世,故他们家中的成员有祖母雷金香、雷高进与雷炎钗夫妻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共6口人。由于父母亲去世不在了,故形成隔代主干家庭,因祖父也已去世,只祖母与他们一起生活,祖父母夫妇中有缺失,因而就形成为不完整的隔代主干家庭。其家庭结构用亲属图表示则为:
  (四)单身家庭
  顾名思义,单身家庭指的是一个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在八井畲村,这种家庭有8家,但他们形成的原因却不同。其中雷世田生于1918年,雷回弟生于1937年,他们是因为一生都未成婚而独身一人。但有的人则是因为没有子女,或是子女已成家另住,同时又由于丧偶或离异而只剩下他/她一人独过的单身家庭。如雷伙容生于1952年,与妻子离婚和孩子成家分出去后,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单独过,从而形成所谓的单身家庭。其他类似的人还有3个。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可以用以下的亲属图表示:
  有的则是与配偶及子女家人们分开生活、吃饭,而形成独自一人的单身家庭。如雷木才,其母亲、妻子、儿子媳妇及孙子女们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不完整的扩展主干家庭,生活在新村新建的二层楼房中。而他自己一个人则单独住在老村的六扇房老屋中,自己煮自己吃,自由自在。用亲属图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应为:
  二、分家
  家庭,不论是从其人口,还是形态上,总是在不停的发展变化。家庭人口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结婚或分家。
  八井畲村的畲民在观念上还是希望几代同堂的家庭最好,因为这样的人家子孙齐全,是有福气的人家。譬如结婚时的陪房嫂,一般多由家中子女齐全、没有损失、夫妻均在、即将做奶奶的妇女担当,就是这种观念的一种反映。然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这类大家庭并不很多。
  按照居处模式的不同,家庭可分为只有一代人的家庭、两代同堂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四代同堂家庭……八井畲村的家户中,最多代级的是四代同堂的家庭,其共有11户,其中有7户是隔代主干家庭,也就是说实际上这7户家庭里只有三代人,这三代人中间的某一个代级的成员由于长期居住在别处或分出去或死亡而缺失。经统计,八井村有77个小家庭(包括核心家庭与单身家庭),占家庭数的68.75%,35户扩展家庭(实为各类主干家庭),占总家庭数的31.25%。
  扩展家庭由2个或2个以上的核心家庭组成,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核心家庭也可以看作是从扩展家庭中经历分家的产物。麻国庆在其《家与中国社会结构》中指出:“家的运行机制就是分家。”“中国的家文化就是分、继、合的文化,即分中有继、继中有养、养中有合。……分为家庭再生产的外在表现,继为家庭再生产运行的内在机制……而合为家庭再生产的现实体现。”①
  八井畲村的畲民对分家的看法与实际行动都很朴实。分家的主要原因是双方的生活习惯不同。如果兄弟姐妹多,大多数人分家都是在结婚之后,新婚夫妇“另起炉灶”。如果是独生子女或抱养来的养子或养女,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往往不会分家。
  一般情况下,如果结婚后新婚夫妇能与自家的父母以及仍未成婚的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关系融洽,就可以不分家,渐渐形成几代同堂的家户规模,或者等弟弟结婚后再分家。如果新婚夫妻不能与自家的父母以及未婚的兄弟姐妹们和睦相处,那么就分家另起炉灶,父母对此并不强求。
  在八井畲村,继承权全归男子。兄弟都结婚以后,一般都分家。几个兄弟平均分配家产,长子可以适当多得一些,但最多也不能超过其他兄弟的一倍。父母在世时分家,父母不留产业。有的人家将父母分开,各跟一个儿子过。有的是父母自己开伙,收成后由各个儿子送粮食赡养父母。②分家时,家中的不动产,如田地、房屋等,按照兄弟的人数来平均分配。女儿通常是没有继承权的,因为她们要嫁到别人家。但如果一家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可以招婿进门,也得到同样的继承权。由于现在已很少养家畜、牲口,也就谈不上分配什么家产了。例如雷知国兄弟姐妹中有三男四女,1998年雷知国结婚后分家时,3个姐姐和1个妹妹均已出嫁,家里的土地平均分成3份,每个兄弟1份。房屋的分配则是雷知国与其兄雷知全“一人一半”(共4间房子),弟弟雷知嘉由于尚未结婚,因此没有分得房子,仍与其父母同住同灶吃饭。
  由于分家多在年长的儿子结婚后实施,所以通常的情况都是年长的儿子先分家出去,父母大多与未婚的小儿子一起生活。
  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新婚的夫妻结婚后比较喜欢马上分出来自己过。他们认为,这样比较方便,而且与家人的矛盾要减少很多。父母面对成婚后要立即分家出去的儿子也不会强留。
  三、抱养
  当一个家庭没有生养,或生养很少时,为了延续本家的香火,他就可能通过抱养的方式,把别人生的孩子抱来当作自己的孩子,并把他(她)抚养长大、结婚成家、繁衍后代。被抱养的孩子与其养父母之间有抚养与赡养、继承家庭财产、世系传递的权利与义务。畲族除了通过结婚生子延嗣外,抱养也是一种重要的世系传递的途径。
  1949年以前,如果一对已婚夫妇没有生育孩子,可通过再娶一个老婆的方法来解决延嗣问题。1949年以后实行一夫一妻制,如果一对已婚夫妇没有生育孩子,多会采取抱养的方式来延续自家的香火。
  (一)被抱养孩子的年龄段
  被抱养的小孩大多是一两岁的婴幼儿,也有刚满月或还不足月的婴儿,很少有人抱养八九岁的小孩。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已基本懂事,很难协调与亲生父母及养父母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亲生父母把孩子已经抚养到这么大了,一般也舍不得卖或送给别人。
  (二)被抱养孩子的性别选择
  虽然畲族实行父系继嗣,但在抱养小孩时,多数的畲民更愿意要女孩子。主要原因是抱养女孩的费用低,以后无论是出嫁还是招亲,养家的花费也要比男子娶亲少些。另外,有的人家的抱养是为自己儿子抱养童养媳,这自然是要女孩子了。
  (三)抱养子女时的花费
  抱养孩子一般都是在孩子还很小时就抱养,因此通常不用花多少钱。有的人家贫穷,孩子多了养不起,甚至认为“有人肯抱去,给他(她)吃穿就不错了”。
  (四)抱养家庭与被抱养家庭的往来
  畲族有句俗话:“带身的功劳不大,养大的功劳才大”,意指亲生母亲的功劳没有抚养其长大的养父母的功劳大,因此,被抱养的孩子与其养父母的关系更亲近些。两个家庭的往来走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大多数抱养家庭与送养家庭没有来往。
  2.有的在孩子结婚时才开始“走亲戚”,也只与最亲近的亲戚有来往。
  3.有的在孩子结婚前就开始互相走动,过年过节时,养父母家送些饭菜等给孩子的亲生父母家,他们要先吃送来的饭菜,后吃自己家的饭菜。
  (五)八井畲村抱养孩子的原因
  在八井畲村中抱养的现象不少,其具体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养父母患不育症,为了延续香火而去抱养。有的是抱养儿子,长大后给他娶妻生子;有的则抱养女儿,等她成人后招亲,她的孩子则与她的养父同姓氏。
  2.养父母在结婚后的最初几年内没有生育子女,担心不育而去抱养。
  3.养父母自己已生有孩子,但因都是女孩或都是男孩,而再去抱养别人的男孩或女孩。
  4.已生育有子女,因担心今后自己的儿子娶妻有困难而抱养一个女孩来做童养媳。或者自己没有生育子女,抱养一个儿子,再给这个养子抱养一个童养媳。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几乎没有抱养童养媳的了。
  5.抱养亲戚的孩子。自己没有子女,或子女较少,抱养多子女的亲戚家的孩子。一方面,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有血缘关系,更亲近;另一方面也可帮孩子的亲生父母家逃避计划生育罚款,方便给孩子上户口。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