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男家的婚礼程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94
颗粒名称: (二)男家的婚礼程序
分类号: C913.1
页数: 4
页码: 126-1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族婚礼中,女方出门、男方接轿、拜堂、进新房、见公婆、吃酒、敬茶等仪式都有特定的程序和讲究。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 婚礼程序

内容

在婚礼这天,新郎吃过早饭,要先抬上12碗左右半生熟的酒菜和香、元宝等,去本村的白马宫请白马大王等神灵“吃喜酒”:在白马宫中的每个神像前的香炉以及天地炉中各点上3炷香,待香燃尽后,表示神灵们吃过了新郎的喜酒,新郎就可以回来。
  接着新郎开始准备各种事物,等傍晚时分接新娘的花轿来后拜堂成亲。男方贺喜的亲戚朋友通常在中午都已抵达。
  1.落轿。进门时辰到后,花轿在3个小男孩的迎接下抬进男方家,放在大厅中铺开的草席上。此时报轿者唱到:“财到喜到,开大门放大炮,全部离手”。有些居住在山里的畲族不用草席,而是用5个大小不一的红布袋铺地,一个袋子比一个袋子大,此取“一代(袋)比一代(袋)好”之意。
  这时新郎出来,先把香案烛台上的蜡烛点燃,并给厅堂里供奉的神灵与祖先上香与祭拜。然后与去迎轿的那3个小孩共同点燃两只拜堂用的大蜡烛,围绕着喜轿左三圈右三圈以去煞。接着新郎用脚在轿门上大力踢三下,此叫做“踢轿”,表达的意思是“今后女人的威信不能压倒我的”。
  把香烟及红包送给抬轿师傅之后,新郎拉出新娘的手,把她手上戴的、用红线牵系着的刻有梅花的银戒取下一对来,戴在自己的手上。
  2.拜堂。新娘在陪房嫂的搀扶下走出花轿,头上由陪房嫂用米筛遮住,脚下也踩在1个米筛中。新郎手捧燃烛,围绕新娘顺时针3圈、逆时针3圈走过后也站入米筛中,与新娘一起拜堂。首先敬拜天地:对着天地炉鞠躬三下;接着敬拜祖先:向祖先牌位及祖先炉鞠躬三下;最后夫妻对拜:夫妻面对面鞠躬三下。
  此时新郎家的大厅内到处披红挂彩。大厅两侧的柱子上贴着对联:功建前朝帝喾高辛(金銮殿上)亲赐敕,流传后裔皇孙公子(日月同休)免差徭。晋屏门上贴大红“喜”字,上写“满堂红”,旁边四字:“凤凰在此”或“麒麟在此”。屋内所有的门上都贴着喜联,以幸福美满、花好月圆为横批,联曰:莲开并蒂花最美,夫妻同心情更长;灯下一对幸福侣,洞房两朵爱情花;结彩张灯良缘夜,鸣凤和凰伴喜来;志趣相投兰亦笑,感情融洽月常圆……
  3.进新房。拜过堂的新人开始进入新房,此时新郎还需忙着烧香祭拜“天地诸神”。
  而在新房中,则由新郎的姑丈唱着吉祥语挂帐,一边挂一边唱。如果姑丈不会唱,就请别人来唱,同时还另有3个男孩子也来帮忙挂帐。
  在新房中,摆放在喜床上新被子的四角要放有两个俗称“被蛋”的红色熟蛋、两个糯米团。以前还要放上几块礼饼。
  4.见公婆。挂帐一时半会儿还完成不了,新人先抽空来到厨房下厨。这时,新郎的父母已由外边回来。新人燃起一对红烛,见过父母、敬拜祖先、灶公,表示从今以后家里应由新媳妇来煮饭了。当然,现在这演变成程序化的仪式,事实并不一定如此。
  见过公婆后,新娘再回新房中。待到挂好帐子,新娘抱着一个男童向从娘家带来的尿桶中撒尿,之后把红包和柚子回送给这个小男孩。而在外面,来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们开始“吃酒”。
  5.吃酒。八井村人把婚礼的吃饭喝酒统称为“吃酒”。吃酒之前要放三次鞭炮。第一次放炮表示“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准备吃饭”,第二次放炮表示“人已到齐”,第三次放炮表示“开(始吃)酒”。
  酒菜品种众多:要求冷盘卤菜四碟,果盘四碟,蜜饯四碟。
  畲族酒席座位的安排非常重要,如果长幼尊卑的座位安排不当,客人就会生气,并拒绝来参加婚礼。一般而言,畲族的桌子为八仙方桌,面向厅内香案方向的右边为大位,左边为小位;靠近香案方向为大位,靠近大门方向为小位。
  畲族的家族中“舅舅为大”,因此舅舅坐在第一个大位,其他人按长幼尊卑依次坐在第二、三、四位上。别的桌子座位的大小排序同此,客人们均按顺序落座。
  6.敬茶。酒席吃到一半,新郎新娘从新房出来给各位客人敬茶。被敬茶的客人则要给新人送红包。由于舅舅在家中的地位最大,新人可以给新郎的舅舅敬两次茶,每敬一次茶都要给1个红包。现在做舅舅的至少要给外甥100元的红包,其他人的红包可以随意。
  敬完茶后,新人再转回新房。
  待到客人吃好后,新人才在新房中喝交杯酒、吃饭:两碗面、两只鸡腿、两个蛋。鸡腿也是由新娘新郎互相喂食。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