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租佃关系与借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44
颗粒名称: (二)租佃关系与借贷
分类号: F042.2
页数: 2
页码: 45-4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畲族农民租佃土地,地租高昂,且受到地主剥削。多数畲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 租佃土地

内容

从上面的生产资料占有情况来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八井村的畲民多数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绝大部分都向汉族地主租佃土地耕种。所付的地租,一般都采用固定的实物地租。由于土质有好坏,地租也有不同,但多寡都由地主确定。地主可以任意抬高租价,甚至坏田也要当好田出租。畲族农民因为无地,为了生活,也只得接受高额的地租。一般每亩地租是300斤、250斤、200斤不等。在新中国建立前,畲民习惯的计算法都是以湿谷计算,合干谷8成。以村长雷兴连为例,他租种2亩田,每年要付给地主地租550斤,牛租谷子30斤,而这2亩田半年可收850斤,地租就占总收获量的32.6%,牛租、种子、肥料还不包括在内。这是丰年的情况,如果遇到歉收或病虫害,地租也是1斤不减,畲民往往把全年的收成用于纳租还不够。如租到坏的田地,畲民就要赔得更多,如村长雷林曾向地主租了1亩坏田,1年的全部收成还不到1担,却要交租2担。若当年的地租无法交清,地主就把这些租谷直接转成高利贷,每季以利息50%计算;或强迫畲民到其他高利贷者处借高利贷来还地租。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兴连
相关人物
雷林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