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地与土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24
颗粒名称: 二、土地与土壤
分类号: S158
页数: 3
页码: 29-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八井村及小获溪流域的土壤类型和肥力情况。八井村位于低山丘陵地带,其土壤多为酸性岩、中性岩、砂质岩3种粗骨性红壤土属,肥力较低。小获溪流域的土壤类型则包括渗育型水稻土、红土、潴育型水稻土和盐渍型水稻土等,其中灰泥田土属的水田,土壤水、肥、气、热比较协调,而潮沙田土属的保肥保水差。此外,小获溪流域历史上曾进行围垦,形成了盐渍型水稻土。总体而言,八井村和小获溪流域的土壤类型多样,肥力不一,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保护和利用这些土壤资源。
关键词: 八井村 土地 土壤

内容

八井村位于小获溪的中游地带。小获溪流域在罗源县境内约有23.65平方公里,其包括有山川、丘陵、谷地、冲积河滩地、埭田、旱地、水田等。就八井村而言,在2003年,有耕地558亩,既有旱地,也有水田,水田中既有梯田,也有平地的水田。
  根据1982年福建省第二次土壤普查,罗源县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火山岩、花岗岩的残积物和沉积物,形成土壤后分属7个土类,17个亚类,33个土属(其中耕地15个土属,33个土种)。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土壤脱硅富铝化作用强烈,红壤成为主要地带性土壤。各种土壤类型按海拔高度呈垂直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草甸土、黄壤、黄红壤、红壤和水稻土。
  八井村处于双髻山等低山丘陵陡坡上,其山上的土壤多为酸性岩、中性岩、砂质岩3种粗骨性红壤土属。土层浅薄,土壤干燥,质地沙壤至中壤。表土有机质含量1.97%,全氮0.083%,速效磷1.96ppm,速效钾163ppm,pH值5.3,肥力较低。
  在低山、丘陵的梯田中,分布有渗育型水稻土,其有黄泥田、砂质田、白土田3种土属。黄泥田的土壤轻酸,质地黏重,耕层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2.75%,全氮0.11%,速效磷7ppm,速效钾42ppm,pH值5.2。其中乌黄泥田熟化程度高,属一等田。灰黄泥田耕作年代较久,多属一等田,其他两种土种面积略小,肥力稍次,属二等田。
  在低山、丘陵的旱地中则以红土为主,其分红泥土和红泥沙土2个土属。红泥土土属又分为灰红泥土、红泥土和红泥骨3个土种。其中以灰红泥土土种为多,其土壤养分和熟化程度较高,质地中壤,表土含有机质2.373%,全氮0.0988%,速效磷16ppm,速效钾112.6ppm,pH值6.1。其他两种面积较小,肥力较低。红泥沙土土属分灰红泥沙土、红泥沙土和红沙土3个土种,其中灰红泥沙土的质地为中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856%,全氮0.0829%,速效磷26ppm,速效钾139ppm,pH值6.1。其他两个土种质地沙壤,肥力较低。
  在小获溪冲积起来的山间平地与河滩地中,则有潴育型水稻土和盐渍型水稻土,前者有灰泥田和潮沙田2个土属,后者只有埭田1个土属。
  灰泥田土属的水田,土壤水、肥、气、热比较协调。其质地轻壤至重壤,耕层有机质含量3.25%,全氮0.13%,速效磷10ppm,速效钾50ppm,pH值5.3。该土属有灰泥田、黄底灰泥田、青底灰泥田和灰沙泥田4个土种。其中灰泥田、黄底灰泥田较多,熟化程度高,属一等田,其他两个土种面积较少,且肥力稍次,属二等田。
  八井村及小获溪流域多潮沙田土属,其土层深厚,质地偏沙,保肥保水差,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8%,全氮0.11%,速效磷12ppm,速效钾47ppm,pH值5.4。它也可分为乌沙田、灰沙田2个土种。前者耕作年代久,熟化程度高,属一等田;后者熟化程度差,为二等田。此外,由于小获溪独自入海,小获溪流域滨海,历史上人们也曾在此地围垦,如横埭村,所以小获溪流域也有一点因开垦盐土而形成的盐渍型水稻土,其包括乌埭田、灰埭田、埭田、灰沙埭田4个土种。在小获溪流域,以灰埭田为主,其熟化程度高,已脱盐,有机质含盐量3.4%。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