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五节 八井村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1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八井村概况
分类号:
K928.5
页数:
8
页码:
14-21
摘要:
本节介绍了八井村位于福建省罗源县,是一个畲族聚居的村落。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海洋资源。八井村村民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要生计,同时也发展了旅游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八井村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
自然环境
社会变迁
内容
一、八井村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八井村位于小获溪的中游地带,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其老村背靠双髻山,海拔60~75米,有祠堂厝、墘头厝、打石厝、当中厝、水井巷等角落,福房的祠堂在祠堂厝,禄房的简陋祠堂在当中厝,老村东边通往公路的村口则有白马王庙;新村位于山脚下海拔7~10米的谷地上,有七斗洋、铁厂、新厝等几个角落。畲族小学建在小获溪汊流形成的溪坂上。新村的南边隔着小获溪为竹里行政村的横埭畲村,其村后为虎头山、大山座、荔枝栏、狮山等山,大山座的山脚下过去有一个名叫树楼的小村落,但现在已成遗址。翻过虎头山则为竹里村。八井村的西边为由层层叠叠的小山与大山构成的狭窄谷地,其两旁有连绵不断的层层山岭,幽谷中的小获溪水九曲十八弯,碧水盈盈,流水潺潺;龙潭、师公潭潭水幽幽,宛如项链上的吊坠,幽深的峡谷,风景如诗如画。根据村民讲,在这一幽谷中,离八井村最近的有罗汉山、观音垵、狮坂、灯模山、对面山、平盖山、山罗盖、安折下等,灯模山后,剃刀梁下即为碗窑里废村,在那里,现建有县属的自来水厂和水电站,其后有剃刀梁、母发山头、岗头山、天山梁、白鹭坑等,再远些则为俗称“三十六炮”的连绵大山,它已在凤山镇的境内。在八井村畲民的观念中,所谓的“炮”,实指大山的峰峦,所以“三十六炮”即为36峰。八井村背靠双髻山,面对虎头山、大山座,这些山岭的走向均为东西向,它们西高东低,一直延伸到罗源湾海边。两条山脉之间,为罗源湾海积与小获溪冲积出来的平地。村民说:从西边的高山上鸟瞰,其地势为“五鲤朝天门”,民间也称这块谷地为“鲤鱼埠”。因此,八井村的东面是一眼可以望到罗源湾的一片较大的海积与冲积平地。原先八井村向东走两里地,就到了罗源湾海边,现由于县里围垦部分罗源湾作为经济开发区的用地,罗源湾已退到开发区的堤坝之外,因此,从八井延伸至海边的谷地现也与围垦形成的开发区连为一体。
八井村向东约一里地的山边,为小获行政村的罗厝里自然村,再继续往东一里地则为原在海边的小获、埭头店、桥下、新村下等自然村,它们在未围海修建开发区时,都散布在罗源湾的海边。小获村再向东一里多,为鹤屿,过去其为罗源湾中的小岛,现在因围海造陆作为罗源县的经济开发区,而成为围垦区中一部分,所以鹤屿与小获等过去的滨海村落现在可以由陆路交通。
1958年前,八井村到县城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北翻越双髻山到牛洋村,再到前房、吕洞、五里桥等地而达县城,这条路要翻山越岭,小路上上下下,崎岖不平。另一条路则先向东,经罗厝里、小获,然后沿着罗源湾边过芝堂前等村,在歧后村等处拐弯到吕洞,到五里桥,再到县城,这条路多沿着罗源湾海边走,比较平缓,但需要绕弯。现在则通公路,它是在沿海这条小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其从渡头到小获、北山一段为省道,而从小获经罗厝里到八井村的一段则为八井村的村公路。
八井村村公路是解放后该村几代领导班子在不同时期共同努力的结果。1958年以前,八井村只有一条小路通向村外;1958年4月,在“农村通大道,田头车子化”的号召下,时任大队支书雷志岳及其他村干部带领八井村群众在两个月之内修通了村公路,改善了当时的交通,也为现在的水泥路打下了路基。1984年,八井村在村支书雷信银、村主任雷志銮的组织下,从县民委争取到拨款,重新对路面进行了整修,使村公路的路面变得更宽、更平,改善了当时的交通条件。1996年,罗源县自来水公司在八井村投资建水厂,供全县城饮用水。2002年,由八井水厂投资将从小获村到八井水厂的一段村公路翻修成沥青路面。同时,村支书雷可华、村主任雷可木从2001年开始多方筹集经费,其中有民宗委的拨款5000元,水厂赞助20000元,开发区水电站赞助部分,于2002年把村子里的主干公路修成水泥路面。经过这次全面翻修,八井村的交通条件就更为方便了。只可惜从松山镇到小获村的那条被称为省道的公路坑洼不平,影响了周围乡村的交通条件。在松山镇,省道没有村道好,这是一大特色。不过据当地村民说,政府不久将要改造这条高低不平的省道了。
现在从八井到县城约有十公里,有一部分人经营的中巴专跑八井村,此外,从县城到北山的中巴,如果没有人到罗厝里或八井村,就不弯进去,但如果有八井村的乘客,往北山的中巴也会将他们送到八井村委会前,再原路返回到小获,再驶往最终目的地北山。所以,把这些专走八井村和附带也走八井村的中巴全计算在内,大约每隔半个多小时,就有一班中巴可以到八井村。此外,有时也有“面的”和摩托车载客。
二、八井村社会环境的变迁
在八井村的碗窑里、灯模山、对面山、平盖山山上的许多地方,现在还可以看到许多处由变形匣钵、瓷碗、瓷碟、瓷壶、灯架等的残片堆积的遗物裸露,它们都是古代瓷窑的遗址。根据《罗源县志》载:碗窑里窑址位于松山乡小获村碗窑里剃刀梁山脚下。窑址残片堆积层厚约0.5~1米。碗帮平直,座小露胎,表面灰白色,内底绘有卷云式、莲花式条纹或密而短的篦纹。经鉴定属宋代瓷窑。①然而,上述记载似乎有些错误,如碗窑里废村现属于八井村,而不是属于小获村。其次,其遗物也不止一种“直口碗”,而是有多种。其三,碗窑里出土的瓷器,不仅有宋代的,也有元、明、清的。因为1978年4月,国家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建省博物馆考古组和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在罗源县作文物普查时,曾调查和鉴定了碗窑里等地所出土的遗物,他们发现的碗窑里出土物不仅有碗,还有碟、花瓶、灯架等瓷制品和匣钵等,年代不仅有南宋的,还有元代、明代、清代的。如敞口的偏绿色青瓷浅碗是南宋的,而青白色的小瓷碗则是明代以后的。
另外,据八井村民传说,在宋代以前,现双髻山、大山座之间的小获溪中下游冲积平地还是罗源湾的一部分,海水涨潮时,海船可以直接溯流到达八井村的碗窑里一带码头停泊。由于碗窑里一带有优质的、制瓷器用的高岭土资源,所以也就在这个有着优质高岭土的产地逐步形成制瓷业,陆续建造起许多瓷窑,烧制瓷碗等,并以此作为海上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海运大江南北和出口海外。
到明末清初间,碗窑里的制瓷业盛况空前,据称灯模山、对面山、平盖山的山坡上瓷窑林立;碗窑里村中,工棚、仓库、商店、住宅鳞次栉比,夹道而立,形成首尾约里许的一条街。从闽清、古田、宁德等地招聘来的瓷工汇集于此。其中有位来自古田的制瓷师傅名叫林东扬,他所制造的碗、瓮、瓶、杯等瓷器,纵使盛水结冰,也绝不会造成容器爆裂。因此,其制作的这种瓷器很受东北、华北等寒冷地区消费者的欢迎,经常有那里的瓷器商人前来采购,附载于本县运载“海纸”(即外运土纸)的巨型木帆船经罗源湾出口北上。那时,由于围垦如横埭,和河流淤积等的关系,海运码头已经转移到了小获埭头店村面对湾中小岛鹤屿的岸边。每逢夜潮,岸上船上灯火辉煌,路旁街口一箱箱的瓷器、一捆捆海纸堆积如山,装卸工肩挑背负忙个不停,海上瓷器、土纸贸易十分繁忙。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政府为了防止沿海民众对郑成功抗清军队的支持,颁布了“迁海令”,强迫包括碗窑里瓷村、八井村等在内苏、浙、闽、粤沿海的民众,离乡背井内迁30里以上,八井村畲民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迁徙到吕洞一带。碗窑里的瓷窑也被尽毁,制瓷工棚被烧光,人员内迁。到了康熙二十年(1681年),碗窑里瓷村、八井畲村等的民众才获准重返家园,瓷村的民众在废墟中重新建造起窑炉,招收瓷工,戳力经营,不数年就拥有瓷窑、制坯车间、成品仓库各6座(所)。在发展的高峰时,瓷工甚至达到400多人。这以后又持续经营了200多年,产品有青瓷大小碗、碟、瓶以及白瓷的高脚小碟、碗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农历七月一日,老天连下三昼夜的暴雨,山洪暴发,并导致山崩,泥石流淹没了整个碗窑里,仅两户人家幸免于难,从此碗窑里瓷村终于一蹶不振,仅存废墟供后人凭吊。①
此外,据八井村畲民讲,八井村村名的来历主要有两种。一是因该地原有八口水井而得名,如祠堂厝边上有一口,雷志森家边上有一口,水井坊的路口有一口等。由于该地有这八口水井,所以该村才命名为八井村。一是由“陈伯井”这个地名转化来的。相传过去因碗窑里盛产瓷器,所以有许多人来此地讨生活,因此碗窑里的附近也逐渐建立起一些村落来。据说首先来现在八井村这里建立村落的为汉族的陈姓人家。他在此落脚后,挖了一口井,建立村落,后来人们就称此地为“陈伯井”。明代中晚期,畲族的先民才迁进来,以后慢慢发展,终于成了“陈伯井”村的主人,这以后再慢慢将“陈伯井”转化为“八井营”、“八井村”。然而,我们在村口的白马宫边上见到一块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刻的“盛世共享”石碑,它记录了嘉庆十年(1805年)一份县衙告示的内容。碑文中提到了现在八井所在地及附近几个村落的地名,如“本年七月二十三日,丁居小获铺地保罗为闻、畲总雷君侯、乡老辅灼、禁长明发、枝秀等词称,窃闻住居小获、陈拜井、横埭、竹里处,均系农民耕种田山。”其中出现的地名有小获铺和小获、陈拜井、横埭、竹里等几个村。除了“八井”写为“陈拜井”外,其余都与现代的名称相同。换言之,在嘉庆年间,八井被人称为“陈拜井”,而非“陈伯井”。其次,我们在八井村找到一些清代的土地买卖文书,其中有一份清代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文书记载:“王永茂原父手向雷君恒处承有屯田叁号,坐属小获地方土名陈八井及磘口仓埕,共栽租谷贰千觔大秤。”看来,“陈拜井”也以谐音简写成“陈八井”。由此可知,“陈伯井”、“陈八井”都是“陈拜井”的谐音,或音变。而《罗源县志》记载,在宋代,全县划为三个乡,17个里(隅),辖38图时,在现在的松山镇的范围中,就设有“拜井里”,并辖3图。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年)延续上述宋代的建制,只是改辖3图为辖2图;到了成化八年(1472年)又改为辖1图。清代“拜井里”的建制仍存在,只不过改“图”为“铺”,拜井里下辖有松山(包括上吕洞、下吕洞、牛洋、进山、歧前、树柄、歧后、马鞍、白柯等9个村落)、小获(包括小获、深港、芝堂前、横埭、罗厝里、陈拜井、碗窑里、陈厝头、林下尾、桥下、新村下、后山等12个村落)、大获(包括大获、山头、坑里、林里、下井洋、叶洋、下坑等7个村落)、泥田(包括泥田、迹头、可湖、泥港、白水5个村落)四个铺。
因此,根据以上各种点滴情况汇集起来看,在宋代,罗源县东部就有“拜井里”地名,宋代时期,现松山镇一带临海,有不少村落有码头、港口,既是海上贸易的繁荣地带,也由于是高岭土的产地之一而为制瓷业繁荣的地带,较大型的海船甚至可以溯小获溪流而上,直达制瓷业的中心碗窑里,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蠡测,宋代拜井里这个里社的所在村落,应在现在的八井一带。其最初应由陈姓居民开拓的,他们在那里挖井建房,形成村落,所以人们称该地为“陈拜井”,意为陈姓的“拜井”,而官方则把里社设于此,故称“拜井里”。明代成化年之后,畲民也迁入该村,他们也延续先人的称呼,称该村为“陈拜井”、“陈伯井”或“陈八井”。在这些变异中,“伯”、“八”应该都是“拜”之谐音。到了近代,才去掉“陈”字,简称为“八井”。简称为八井的时间,很可能是在20世纪初,因为我们在八井村发现一份宣统元年的土地文书上有:“雷坤照自己手置有右卫屯田壹号,坐属拜井里小获地方,土名八井,俗叫口口木臭下”的记载,根据此,我们大体可以推断,在宣统元年(1908年)前后,就已经开始有人称“陈拜井”为“八井”了。
综上所述,包括碗窑里在内的八井村这个地方,在宋代前后就已经十分繁荣,当时罗源湾到现在八井村、碗窑里的山脚下,八井村这里既是制瓷繁荣的工场,也是瓷器等贸易的码头与海港。但到了明清以后,由于小获溪的逐渐淤塞,地理环境发生了变迁。虽然,八井村的附近,因有高岭土的制瓷资源,仍然还是制瓷业繁忙的地方,但贸易的码头与海港则因溪流的淤塞而外迁到东面距八井村二里的小获村一带。1928年农历七月,由于连续3天暴雨导致的泥石流淹没了碗窑里后,八井村这里的制瓷业才寿终正寝,这个原本有过制瓷业的地方,才慢慢地变成了比较单纯的农业社会。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志岳
相关人物
雷信银
相关人物
雷志銮
相关人物
雷可华
相关人物
雷可木
相关人物
林东扬
相关人物
雷志森
相关人物
王永茂
相关人物
雷坤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