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八井村畲族的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11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八井村畲族的源流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11-14
摘要: 本节介绍了八井村畲族源流有多种说法,有认为来自潮州如东县,有认为来自广东潮州凤凰山,还有认为来自兴化府的莆田。雷居安、雷安和被视为八井村的开基祖。
关键词: 八井村 畲族源流 开基祖

内容

关于八井村畲族的源流,有着几种看法。首先根据《罗源县志》畲族篇迁徙一节记载,八井村雷姓畲族属于松山镇牛洋支派。该书说,牛洋支派的雷姓祖居广东潮州如东县,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入迁现松山镇牛洋村,并分衍八井村。清代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迁界的缘故,分别迁吕洞、溪(即南洋)、尖山。康熙二十年复界回迁。其后裔分衍牛坪(现已废)、横埭、杨家里、经布岩等地。①这表明牛洋、八井、横埭、杨家里、经布岩、牛坪的雷姓畲族均出于同一来源,而且他们的始祖是在明成化年间先迁入罗源牛洋,以后再分衍八井,到了迁界结束后才分衍到横埭等地。不过,在这里,没有指出牛洋支派的始祖是谁。然而,在同一篇的武术一节中该书在介绍“八井拳”时说,“八井拳是在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由雷居安、雷安和两兄弟传到牛洋村,其后裔迁居八井后逐渐出名,故称‘八井拳’。”②在这段话中,虽指出了牛洋支派两位先祖的名讳,但表述得比较含糊,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从其叙述中马上确定雷居安和雷安和就是牛洋支派的开基祖。因为其表述的是由两个人在成化年间把拳术传到牛洋村。因此,如果雷居安和雷安和不是牛洋村雷姓的开基祖的话,这段话可以理解为雷姓畲族在成化年间以前就早已经迁入牛洋,而在成化年间,由雷居安和雷安和这两个人把拳术传到牛洋村来。但是如果雷居安和雷安和的确是牛洋支派的开基祖的话,那么,牛洋这两位开基祖原本就懂得武术,所以当他们于成化年间迁入牛洋村时,也就自然而然地将武术技能带到牛洋村来。同时,也表明牛洋支派是在明代成化年间迁入罗源的。显然,这两段记载有着某些矛盾,即武术一节中所记载的时间,无论我们如何理解,它都要早于迁徙一节中所记载的年代。换言之,这两条记载中,有一条记载的始迁时间是错的。其次,这两条记载还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即它们都没有把牛洋支派雷姓始祖的迁徙路线说得明白些。不过,如果我们综合上述两条记载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牛洋支派的雷氏畲族始祖始迁罗源的年代为弘治到成化年间,或者迁到牛洋为成化年间,而从牛洋分衍八井则是弘治年间。因为通常在一个地方,不会有同一支派的某个人来此开基后,又有一个同一支派的人再来开基一次的现象,所以宁可像上面那样理解,似乎可以比较顺理成章地得到解释。此外,综合上述记载看,牛洋支派的始祖应为雷居安与雷安和两人,他们先开基牛洋,其后裔分迁八井,迁界后,再迁横埭等地。
  在这次田野调查中,我们从八井村畲民的记忆中了解到一些关于其祖先来源与迁徙的情况。根据八井村畲民的口述,其开基祖为雷安居与雷安和,这与《罗源县志》中“雷居安”的说法有些不同。他们祖居广东潮州凤凰山,先迁居兴化府的莆田,而后又迁居罗源县白花,接着又迁牛洋(吾洋、五羊),然后又迁居现起步镇的白岩,接着又迁回牛洋定居,定居以后,再从牛洋迁到八井村,在八井形成福、禄两房,后来又有人从八井村迁居到横埭。换言之,安居与安和迁徙来迁徙去,最后定居在牛洋,并在此开基散叶,然后,分迁八井,在八井形成福、禄两房,以后,又有人迁到横埭去,故横埭现既有福房的人,又有禄房的人。
  然而,1958年,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八井调查后所写的报告说:“分布在八井、横埭的雷姓畲族,传说祖先在广东潮州,后迁入福建兴化的莆田一带,明朝成化年间迁至罗源,先住在罗源城西南的笔架山,后迁至八井一带,最初分福、禄两房,福房住在牛洋、八井,禄房住在横埭。传说来到这里已经住了十一代。”①换言之,根据这样的说法,八井、牛洋、横埭的雷姓畲族始祖在成化年间先迁入的是八井一带,而不是牛洋。其分为两房,八井、牛洋均为福房,而横埭的则为禄房。看来与《县志》和现在八井畲民的口传又有不同。
  在这次调查中,通过口头调查和早期土地买卖文书、墓碑文字等的验证,我们了解到八井畲村的字辈似乎有两个系统,第一为“安—邦—民—飞—永—君—子—辅—朝—廷—乾—坤—志—信—可—知—贤”,第二为“安—邦—民—飞—永—君—子—辅—枝—大—向—章—传—世—德—恒—开”。从这两个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字辈都是八井雷氏的第一代,因此安居或居安与安和的确是牛洋、八井雷氏的开基祖。
  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现八井村确实有两个房头,福房的祠堂已破烂不堪,但还屹立在祠堂厝那里。原先禄房的祠堂现已不见踪影,但禄房的派下现在当中厝祠堂原址上,建了一间三面墙的小屋来摆放祖先牌位等。而且从这两房的人取名的情况看,两房的人多数都以第一系统的字辈来取名;而福房中的有些人则用第二系统来取名,如德明、德育等,并且其儿子辈的人又用第一系统来取名,如德明的儿子叫知文,德育的儿子叫知钦,孙子叫贤华、贤斌。
  我们还看到,八井雷姓与横埭的雷姓关系密切些,而与牛洋的雷姓似乎关系疏远些,即牛洋的雷姓都不属于八井的福、禄两房,他们另为一房支。这表明,八井雷姓与牛洋雷姓在比较早期就已经分支了,而与横埭雷姓则互相纠缠不清,即横埭雷姓即有八井福房的人,也有八井禄房的人,所以与八井的福、禄两房关系都比较近。
  由此看来,1958年调查时所说的牛洋与八井为福房,而横埭为禄房的说法似乎与现存的实际不同。其次,《县志》中所说的开基祖的后裔再迁八井的说法也有问题,因为,如果这样,那么牛洋支派福、禄两房应该是从居安与安和两人算起,这两房应该在牛洋形成,而后他们的派下人迁到八井,这才导致八井形成福、禄两房,然而,八井雷姓似乎与牛洋雷姓关系都不密切,因此,事实似乎与《县志》所说的也有差异。
  因此,综合上述种种情况加以建构的话,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雷姓畲族牛洋支派的宗族变迁应该是:成化年间,居安与安和开基牛洋,并在牛洋形成两房。到弘治年间或者后来,安和迁徙八井村,是为八井的开基祖,并在其派下中形成了八井的福、禄两房。清初的迁界,八井畲民迁居吕洞等处,康熙二十年复界,八井畲民回迁后,福、禄两房中均有人再迁徙横埭,并发展至今。所以,才会形成八井福、禄两房的雷姓与牛洋雷姓的疏远,与横埭雷姓比较亲近的现象。否则,则有许多地方解释不通。

知识出处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畲族福建罗源县八井村调查》

出版者:云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对福建省罗源县八井村畲族的调查,依次介绍了其概况与历史、生态环境、经济、人口、婚姻家庭、宗族、社区管理、法律、民居建筑、风俗习惯、口传文化、教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居安
相关人物
雷安和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八井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