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畲歌曲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096
颗粒名称: 二、畲歌曲调
分类号: J607.22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歌谣在曲调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其五声性调式、复合节奏和严谨的曲式结构等特点构成了畲歌曲调的共性。同时,不同地域的畲族歌谣在曲调上又各具特色,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福宁调简捷直畅,福鼎调讲求修饰,霞浦调衬字多、拖腔长,罗连调由两个独立乐句组成。此外,还有平讲调、乌啦调、阿噜调等。这些曲调中,福宁调最为流行,容易学习和协调。畲族歌谣的曲调特点丰富了其音乐表现力和艺术魅力,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畲族文化 畲族 抒情歌

内容

畲族歌谣在曲调方面有着明显的共性,这些共性特点构成了畲歌曲调鲜明的民族风格。畲歌均为五声性调式,宫音为主干;多为复合节奏,3/8、5/8、6/8自由组合;曲式结构严谨,句读分明,一字一音。
  与此同时,不同地域的畲族歌谣在曲调上又表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
  以闽东北为例,根据畲族歌谣的流行地域,其曲调可以分为4个调区。这些调区的分布范围大体上与不同样式的畲族女装(凤凰装)流行区域重合,基本上可以说是“什么装饰唱什么歌”。
  福宁调,流行福安、宁德大部、柘荣西部、周宁、寿宁等地,主要特点是简捷直畅。
  福鼎调,流行福鼎、柘荣东部、霞浦东部等地,主要特点是讲求修饰,尤重句尾。
  霞浦调,流行霞浦西部、南部(霞浦排歌调)等地,主要特点是衬字多,拖腔长。
  罗连调,流行罗源,连江,宁德飞鸾、南山等地,主要特点是由两个独立乐句组成,乐节分明。
  以上调区除罗连调是五声宫调式外,其余的均为五声商调式。另在霞浦县畲族社区,还有“平讲调”、“乌啦调”(衬音词“乌啦”)、“阿噜调”(衬音词“阿噜”)。各种曲调中,“福宁调”最为流行,也容易学,在闽东畲族社区几乎人人会唱。因此对歌时通常采用福宁调,即使双方出现用调不同,因畲语是共通的,歌手之间容易互相模仿,很快会协调出基本相同、和谐的曲调进行盘唱。①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六章,从畲族概貌、福建畲族、忠勇精神、凤凰情结、民俗风情、畲族歌言等方面叙述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