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叙事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088
颗粒名称: 一、叙事歌
分类号: K89
页数: 4
页码: 108-111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族的几种传统歌谣,包括族源传说歌、小说歌、讲史歌和巫歌等。这些歌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生活、历史、信仰和民族精神。通过这些歌谣,我们可以了解畲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和民族特色,以及他们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关键词: 畲族文化 习俗 风俗习惯

内容

(一)族源传说歌
  以畲族族源传说为题材的叙事歌首推《高皇歌》。
  《高皇歌》又称《盘瓠歌》《盘古歌》或《祖宗歌》等,全诗可长达四五百行(每行七言),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以极大的民族自豪感追叙畲族始祖忠勇王帮助高辛帝抵御外族侵犯的英雄业绩,和功成隐退、携妇率子告别帝都到偏远的广东潮州凤凰山垦耕狩猎、繁衍生息,最后以身殉族的经历。
  第二部分叙述畲族子孙被迫离开凤凰山区向北迁徙到闽东、浙南定居的苦难历程。
  尾声 告诫族人不忘“盘蓝雷钟一宗亲,都是广东一路人”,搞好团结,牢记本族历史,“盘蓝雷钟一路郎,亲热和气何思量,高辛皇歌传州室,万古流传子孙唱”。
  全诗哀婉中不失豪情,诉说中不忘训迪。
  如果说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他们本民族的英雄史诗,那么《高皇歌》也无愧为畲族的民族史诗。
  以族源传说为题材的历史长歌还有《麟豹王歌》《凤凰山》等,它们以另外一种理解叙述了本民族的来历。闽东畲族还流传一首叫《历朝歌》的古歌,其中关于畲族的早期传说与《高皇歌》比照,可谓异曲同工。
  (二)小说歌
  小说歌在畲歌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它是畲族民间歌手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的诗体小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唐伯虎》《牛郎织女星》《白蛇传》等。
  (三)讲史歌
  讲史歌以历史故事为题材,如《明朝十八帝》《末朝纲》等,有些讲史歌情节非常丰富,常常也被视作小说歌。以畲族历史名人故事为题材的小说歌畲民一般把它们当作“讲史歌”看待,以讲述本民族历史的名义,自豪地向后人传教。如《钟景期》《钟景期与雷万春》《蓝佃玉》《田公元帅》《钟良弼》等。
  《钟景期》又名《锦香亭》,歌诗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塑造了钟景期、雷海青、雷万春、雷天然等人物形象,歌唱他们平定叛乱、尽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畲族把以上人物及其事迹当作历史的真实,并把他们视为“自家人”,作为本民族的英雄敬仰,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歌谣传唱。
  《钟良弼》又名《钟良弼告阻考》,唱的是清朝嘉庆年间福鼎县畲族童生钟良弼到福宁府考秀才,县书串通生监,诬指畲民,并将钟良弼赶出考场,不准与试。钟良弼不服,变卖家产一直告到省城。福建巡抚李殿图亲理此案,认为“娼优隶卒三世不习旧业例尚准其应试,何独畲民有意排击之”,①终于胜诉。次年复考,钟良弼得中第二十名秀才。钟良弼的故事反映了畲民对民族平等权利的迫切要求和为正义而斗争到底的精神,钟良弼因此成为畲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事迹被编成长篇歌言,在闽浙畲区广为传唱。
  (四)巫歌
  巫歌是畲族巫师在法事过程吟唱的歌。畲族巫歌中有一首《奶娘传》,堪称代表。这是一首长篇叙事歌(也可视为小说歌),全诗共104行(每行七言),叙述陈靖姑的传奇故事。
  陈靖姑是唐末五代时福州下渡人,后来嫁到古田县的大桥。传说她幼年曾上闾山学得非凡法术,曾破洞斩蛇,救护万民,后来因祈雨堕胎而死。陈靖姑后被闽东汉族尊奉为民间祈福禳灾保平安的女神,称为“奶娘”“临水夫人”等。畲族北迁定居之后,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位汉族女神。畲族巫师认为自己的“法术”上承始祖,与陈靖姑同属闾山流派,因此对她格外尊崇。畲巫在法事过程中扮演奶娘,行罡做法,驱魔镇妖,并形成风格独特的巫舞;畲巫还将陈靖姑事迹编成巫歌《奶娘传》,在法事过程中吟唱。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六章,从畲族概貌、福建畲族、忠勇精神、凤凰情结、民俗风情、畲族歌言等方面叙述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