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族节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083
颗粒名称: 一、民族节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3
页码: 103-1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族的一些传统节日,包括请祖节、蓝公节、会亲节、乌饭节、敬祖节和祭祖节。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习俗,如请祖节是全村出动到其他畲村迎请祖亭的节日,蓝公节则是纪念开基始祖蓝公应潮的节日。会亲节是畲族乡亲们会聚在一起唱歌的盛大歌节。乌饭节则是用乌稔叶制作乌米饭的节日,传说与畲族英雄雷万兴的历史有关。敬祖节是在五月初五包粽子祭祀祖公的日子。祭祖节则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祭祀始祖和历代一脉宗亲的节日,与汉族的中元节相似。
关键词: 畲族文化 习俗 风俗习惯

内容

请祖节 又叫迎祖节,旧时畲族同姓同支的族人共设一个“祖亭”,由相关畲村轮流负责保管、祭祀。每隔两三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日的某一天,轮到本年保管“祖亭”的畲村就组织村民到上年保管祖亭的畲村去迎请祖亭,这就是“请祖”。这一天全村出动,组成浩浩荡荡的请祖队伍,一路上锣鼓大作,大钹、三音、吉铃齐鸣,龙角之声阵阵,神铳和爆竹的响声震耳欲聋,十分壮观。回村之后还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
  蓝公节 每年农历正月初四,古田县富达畲族村都要举行祭祖活动,纪念富达畲村开基始祖蓝公应潮。这一天富达村民要抬着蓝公塑像游村,供祭,演戏娱祖,直到正月十五将蓝公像抬回祖祠。活动持续12天,也叫蓝公节。
  会亲节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是传统的会亲节,旧时各地畲民,不分男女,只要能够走得动的都要到祖居地“会亲”,如福安的后门坪村、福鼎的双华村、宁德的猴墩村等。会亲节这一天,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一起的畲族乡亲有数百成千人,他们在这里瞻祖会亲,还盘歌对唱,使这一天同时成为盛大的歌节。
  乌饭节 农历三月初三日本是中国传统的“踏青节”,古书上记载:“上巳三月初三以作踏青。”畲族男女这一天出门“踏青”时要采集乌稔(一种野生灌木,俗称“黏米乌”)叶用来蒸煮乌米饭。乌米饭是畲族的特色食品,乌油发亮,气香味好,健胃开脾,清热解毒。关于乌米饭的来历畲族有一个传说。唐朝畲族英雄雷万兴率领畲民起义,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饥寒交迫,幸亏山上有乌稔果充饥,使畲军得以生存,并最终大破官军。为了纪念这一段历史,后来形成三月三吃乌米饭的习俗,并在这一天用乌米饭祭祀祖先。
  敬祖节 畲族传说五月初五是始祖忠勇王的生日,这一天畲家要包煮粽子祭祀祖公。粽子用长条的菅草叶包裹而成,称为“菅粽”。粽子呈长条,扎成五节,象征畲族传说中高辛帝赐给忠勇王的龙头杖,又象征忠勇王生于五月初五日。有一首畲歌是这样理解敬祖节的:五月初五是端阳,原底祖公这日生;
  九族推尊唯祭祖,菅叶裹粽祖公尝。
  祭祖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畲族群众祭祀始祖以及历代一脉宗亲。除了以祠堂为单位进行的群体公祭,还有以家庭为主体的祭祀。与汉族的中元节(俗称“七月半”)相似。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六章,从畲族概貌、福建畲族、忠勇精神、凤凰情结、民俗风情、畲族歌言等方面叙述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