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凤凰山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064
颗粒名称: 一、凤凰山传说
分类号: K892.3
页数: 3
页码: 76-7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潮州凤凰山在畲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凤凰山不仅是畲族的发祥地,也是他们祖先忠勇王的安葬之地。文章还介绍了凤凰山的地形地貌和相关历史背景,以及畲族人民对凤凰山的深厚感情和文化传承。通过丘逢甲的诗歌和其他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凤凰山在畲族人心中的神圣地位,以及他们对先祖的崇敬之情。
关键词: 畲族 福建省 人口分布

内容

凤凰山在今广东省潮安、丰顺两县境内。潮安县北约40千米有凤凰镇,凤凰山就在凤凰镇的西面。
  凤凰山主峰称为凤凰髻,居于凤凰山的西北,海拔1497.8米,是潮州的第一高峰,同时也是潮安、丰顺两县的分水岭。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饶平县志·山川》记述:“(凤凰山)高压诸峰,山顶翠如凤冠,乘风能鸣,与郡城(即潮州)西湖山相应。”
  古代的潮州包括今天的整个粤东地区(相当今潮州、汕头、揭阳、梅州4个设区市)在内,治所在海阳(今潮安)。自古以来粤东地区是广东省畲族的主要聚居地。迄今这一带村落地名含有“畲”字的就有近百个。
  凤凰山区是古代畲民的活动中心,畲民对这里寄托了极为深厚的感情,把它视为民族的发祥地。畲民认为,在很早的古代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凤凰山区,他们的始祖忠勇王死后也安葬在凤凰山,他们把这种观念写入族谱让后代相传,绘入连环图(祖图)供族人瞻仰,还编入歌言在族内传唱。“所有资料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凤凰山,认为此处是各地畲族的发祥地。”①
  畲族的凤凰山传说是忠勇王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一定的史实基础,但更多的是文化观念。凤凰山的传说同样感动了许多汉族人士。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一巨子”的近代台湾省籍爱国诗人丘逢甲(1864—1912年)就写过这样一首关于凤凰山的诗:
  椎结遗风尚宛然,凤皇山畔种畲田;
  山中自作盘瓠国,更在佗王左纛前。②诗中“椎结”也作“椎髻”,一撮之髻,形状如椎,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装束。“佗王”,即赵佗(tuó),秦末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称帝后立赵佗为南越王。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地,秦时置桂林、南海、象郡。“左纛(dào)”,古代帝王乘舆的装饰物。丘逢甲这首诗是说凤凰山区至今古风依旧,人们在这里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先秦时代这里就已经是畲族先民的地盘(诗作原注:山中有盘、蓝、雷、钟四姓),比赵佗称王要早很多。
  闽东、浙南畲族宗谱卷首的《凤凰山祖祠记》:“凤凰山原有祠址与南京(畲族传说中比凤凰山更早的祖居地,确切方位无考)一脉相连,因世远年湮,祠宇倾圮,祖灵未妥。今族众捐资,将凤凰山旧址重建祖祠……以为盘、蓝、雷、钟四姓永远同据。”还绘制了凤凰山祖祠图和忠勇王、盘自能、蓝光辉、雷巨祐的坟茔方位图。
  由于“凤凰山”之名含有“凤凰”二字,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神鸟凤凰,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凤凰的崇敬感情。今天,我们在霞浦县白露坑半月里村某民居中堂上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对联——“徭咏不忘高帝力,鹏程欲溯凤山踪”,表达了对高辛帝和凤凰山的怀念与崇敬。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六章,从畲族概貌、福建畲族、忠勇精神、凤凰情结、民俗风情、畲族歌言等方面叙述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