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族称来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027
颗粒名称: 一、族称来历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畲族的族称历史演变,从最初的“山哈”“蛮”“蛮僚”“峒蛮”“峒僚”,到南宋时期的“畲”或“〓”(两字均读she),再到现代的法定族称“畲族”。文章还探讨了“畲”字的含义和来源,以及畲族作为一个山地农耕族群的勤劳勇敢的品质。最后,文章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对畲族的称呼混乱,直到1956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予以公布“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关键词: 福建省 历史文化 族称来历

内容

畲民自称“山哈”,意为“山客”,但是这个名称并不见于史书的记载。
  历史上各个时期对畲族的称呼很不一致,史书的记载也非常混乱。在汉文史籍中往往把唐宋时期生活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畲族泛称为“蛮”“蛮僚”“峒蛮”“峒僚”等。
  用“畲”或“〓”(两字均读she)作为族称,最早出现在现存的南宋典籍中。如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一书已有梅州的菱禾(一种种植于丘陵旱地的稻谷)为“山客〓”所种的记述。南宋末年刘克庄的《漳州谕畲》一文有“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的句子;文天祥的《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一文也出现了“〓民”一词。
  “畲”字的来历甚古,《诗经》《易经》中就已有之。畲,旧时也写作“畲”,一作〓。“畲”的本义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本义是一种居住方式。《广韵·麻韵》:“畲,烧榛种田。”《集韵·麻韵》:“畲,火种也。”〓,是广东俗字,《说蛮》:“〓,巢居也。”
  后来,“畲”既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也指用这种方式耕作的田地。唐诗中就有许多关于“畲”的句子,如:“煮井为盐速,烧畲度地偏。”(杜甫《秋日夔府咏怀》)“海徼长无戍,湘山独种畲。”(刘长卿《赠元容州》)“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刘禹锡《畲田行》)分别描绘当时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烧畲”“种畲”和“畲田”的情状。刘禹锡还有一首短诗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唐代山民烧畲垦耕的动人画面: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九)
  “畲”是一个好字眼,用来称呼勤劳勇敢的山地农耕族群实在贴切不过。“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清光绪《龙泉县志》)有研究者指出,“畲族至迟在南宋中叶已经形成一个具有稳定经济、文化特征的民族,且以‘畲’或‘斜’‘輋’作为族称。”①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对畲族的称呼都无法统一;明清两代直至民国时期有些地方史志还常常将畲民以“苗”“瑶”相称,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种称呼依然存在。
  1953年和1955年,中央民委两次派出民族识别小组分赴福建、浙江等省调查研究畲民的族别问题,最终确定畲族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1956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予以公布。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六章,从畲族概貌、福建畲族、忠勇精神、凤凰情结、民俗风情、畲族歌言等方面叙述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