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畲族概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502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畲族概貌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0
页码: 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是中国东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历史上畲族曾是一个聚居的民族,后来逐步离开粤、赣、闽三省交界地故土向北迁散。到明清时期,畲族的大部分在闽、浙、粤、赣、黔等地的一些山区定居下来,形成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畲族的这一分布特点使之同周边汉族的交往日益频繁,并且和汉族兄弟一道,为祖国东南山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畲族 民族文化 福建

内容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主要的世居少数民族。
  历史上畲族曾是一个聚居的民族,有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心理。唐末开始逐步离开粤、赣、闽三省交界地故土向北迁散。到明清时期,畲族的大部分在闽、浙、粤、赣、黔等地的一些山区定居下来,形成今天“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畲族的这一分布特点使之同周边汉族的交往日益频繁,并且和汉族兄弟一道,为祖国东南山区的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节 族称与族源
  一、族称来历
  畲民自称“山哈”,意为“山客”,但是这个名称并不见于史书的记载。
  历史上各个时期对畲族的称呼很不一致,史书的记载也非常混乱。在汉文史籍中往往把唐宋时期生活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畲族泛称为“蛮”“蛮僚”“峒蛮”“峒僚”等。
  用“畲”或“〓”(两字均读she)作为族称,最早出现在现存的南宋典籍中。如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一书已有梅州的菱禾(一种种植于丘陵旱地的稻谷)为“山客〓”所种的记述。南宋末年刘克庄的《漳州谕畲》一文有“畲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的句子;文天祥的《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一文也出现了“〓民”一词。
  “畲”字的来历甚古,《诗经》《易经》中就已有之。畲,旧时也写作“畲”,一作〓。“畲”的本义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本义是一种居住方式。《广韵·麻韵》:“畲,烧榛种田。”《集韵·麻韵》:“畲,火种也。”〓,是广东俗字,《说蛮》:“〓,巢居也。”
  后来,“畲”既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也指用这种方式耕作的田地。唐诗中就有许多关于“畲”的句子,如:“煮井为盐速,烧畲度地偏。”(杜甫《秋日夔府咏怀》)“海徼长无戍,湘山独种畲。”(刘长卿《赠元容州》)“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刘禹锡《畲田行》)分别描绘当时四川、湖南、湖北等地“烧畲”“种畲”和“畲田”的情状。刘禹锡还有一首短诗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唐代山民烧畲垦耕的动人画面: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九)
  “畲”是一个好字眼,用来称呼勤劳勇敢的山地农耕族群实在贴切不过。“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清光绪《龙泉县志》)有研究者指出,“畲族至迟在南宋中叶已经形成一个具有稳定经济、文化特征的民族,且以‘畲’或‘斜’‘輋’作为族称。”①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对畲族的称呼都无法统一;明清两代直至民国时期有些地方史志还常常将畲民以“苗”“瑶”相称,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这种称呼依然存在。
  1953年和1955年,中央民委两次派出民族识别小组分赴福建、浙江等省调查研究畲民的族别问题,最终确定畲族是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1956年12月由国务院正式予以公布。从此“畲族”成为法定的族称。
  二、族源传说
  由于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族文献对畲族的记载既不多又零散,而且迄今为止有关畲族的考古发现尚不充分,所以畲族历史的许多重大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首先是族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族源之争至今尚无定论。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武陵蛮说:认为畲族源于汉晋时代的长沙武陵蛮。
  东夷说:认为畲族源于上古徐淮一带的东夷。
  河南说:认为畲族源于上古河南的高辛夷。
  越人说:认为畲族源于江淮土著古越人。
  闽族说:认为畲族源于福建土著古闽族人。
  南蛮说:认为畲族源于古代广东凤凰山区的南蛮族。
  多元说:认为畲族源于古代百越、南迁武陵蛮和被畲化的汉人等。
  畲族内部传说自己是忠勇王和上古高辛帝三公主的后裔。我们在畲族民居的厅堂和宗族的祠堂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副“祖公联”,就是这种观念的外现:
  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
  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帝喾(ku)是古代传说中的帝王(部落首领),“五帝”之一。相传是黄帝轩辕氏的曾孙,号高辛氏,居亳(bo)。①《史记·五帝本纪》称五帝为黄帝(轩辕氏)、颛顼(zhuānxū,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尧(陶唐氏)、舜(有虞氏)。时间跨度约公元前30世纪初至约公元前21世纪初。
  传说高辛帝还为忠勇王的儿女们封授爵号和领地,这些领地也都在高辛氏的势力范围之内:
  长男盘自能,封武骑侯,处南阳郡(在河南);
  次男蓝光辉,封护国侯,处汝南郡(在河南);
  三男雷巨祐,封立国侯,处冯翊郡(在陕西);
  女婿钟志深,封敌国侯,处颍川郡(在河南)。
  以上爵号和郡望在畲家民居的祖公牌位上可以看到,据此可以判断该户人家的姓氏。
  畲族还传说忠勇王自请到广东凤凰山区自耕自食,高辛帝敕“赍(jī)送盘、蓝、雷、钟金印,御书,券牒,往广东自为一国;仍给支潮州府三县钱粮,架立都府宫殿。以后子孙世代兴旺,散居创业,仍赐长刀、木弩、铁锄随身,各省、府、州、县逢山开山,逢田耕田,永无差徭”。①
  畲族对自己族源的理解虽然不一定是“历史”的,但却是“逻辑”的;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却是“文化”的。畲族关于族源的传说是畲族先民创造的非物质文化产品,对畲族的民族心理起决定性的作用。畲族同时还通过帝喾高辛的传说,表达了认同中华文化的共同心理,雄辩地说明了畲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也是“龙的传人”。
  畲族研究中历史疑难问题还有许多,如畲族究竟何时处在原始社会,畲族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畲族何时进入封建社会,畲族的图腾文化,畲族与汉族中的客家、福佬、疍民等民系的关系,畲族的语言等等。漳州华安县汰溪仙字潭有一处摩崖石刻,摩崖上面的象形刻画近似殷周青铜器铭文,有的像人形,有的像怪兽面谱,有的像高举剑戟的武士,有的像祭祀仪式上的舞者。汰溪仙字潭石刻引发了历史上众多学者极大的研究兴趣,但直至今日人们对石刻作者及其年代尚未取得共识。1935年岭南大学黄仲琴教授发表了研究论文《汰溪古文》,认为是古代“蓝雷民族”所为。1963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将仙字潭摩崖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称其为“少数民族遗存的图像文字”。
  第二节 古代畲族社会
  一、隋唐时期
  尽管畲族的早期历史至今还有许多疑问没有完全解开,但是根据目前可以掌握的文献资料,学术界对畲族历史发展的大致轮廓还是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基本认识的。
  至少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大致相当于隋朝),在以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出现了由畲族先民组成的一个比较稳定的人类共同体。“汉文史书通常把唐宋时期在这一带活动的少数民族泛称为‘蛮僚’‘峒蛮’‘峒僚’等等”。①迄今这一带自然村落地名中含有“畲”字的尚有两三百个,说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在遥远的古代就有畲族先民聚居。
  唐以后,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畲族社会从原始社会跳跃式地直接进入封建社会。这一过程是长期的、缓慢的、渐进的。大概从唐代开始至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才完全确立,并且得到一定的发展,前后经历一千年左右。②
  唐朝是畲汉发生较多联系的最早时期。这时的畲族还聚居在潮州③和漳州④,这里当时还未开发,十分荒凉,社会经济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游耕农业阶段。由于畲民生活的大山深处是野兽出没之地,所以狩猎经济也相当发达。
  唐朝早期,封建王朝为了“靖边方”,加强了对潮州地区(当时漳州尚未建立)的统治。唐总章年间(668—670年)河南固始人陈政率唐军进入畲族先民聚居地区,造成畲族社区的第一次大震荡。史称“僚蛮啸聚”。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畲族先民的人口规模,从而透露了畲族先民在潮州已有数百年的历史”。⑤
  为了对付畲民的反抗,唐政府采取了高压政策,结果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著名的雷万兴、蓝奉高等起义就发生在这时。最后唐军用武力熄灭了反抗之火,设置了汀州①。
  后来唐政府采纳了陈政之子陈元光的建议,改变了政策,缓和阶级矛盾,招抚散居在山岭中的畲民,把他们纳入官府的管理之中;同时将大批内地汉民迁到这里。畲汉两族人民形成杂居格局,史载“民僚杂处”,“渐成村落,拓地千里”(清·杨澜《临汀汇考》卷一)。畲汉人民以辛勤的汗水,共同开发漳汀二州。
  唐政府的所作所为打乱了畲族原有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生活方式,并强迫他们交纳租税、贡赋,对畲民施行封建剥削;一些向往自由的畲民,为了摆脱官府的控制而“适彼乐土”,开始迁移他处。当时虽然为数不多,但是开启了日后畲族大规模迁徙的漫漫历程。
  二、宋元时期
  宋代畲民的活动地域基本上仍在原来的聚居范围内,但是社会经济比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与汉族的交往日益频繁,在生产关系和观念形态方面不断受到汉族强势文化的影响,从而加快了畲族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刘克庄的《漳州谕畲》记述了宋代闽南地区的“畲事”。整体地说,宋代畲民基本上还是“刀耕火种,崖栖谷汲(在山上居住,到溪谷取水)”,“不悦(役)不税”(不服徭役,不交租税),“有国者以‘不治’治之”(统治者用“不去管”来管理他们)。但是宋室南迁以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南移,南宋政府加强了对畲族社区的统治,封建官府和汉族豪强地主对畲民的赋税征收和土地掠夺也随之加重。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畲民内部也开始了阶级分化,南宋末年漳州畲族地区出现了酋长。史志上记述,“南畲三十余所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愿为版籍民”(清光绪《长汀县志》卷三十二),说明酋长已成为畲族内部的统治者,管辖三十多户,并愿纳入政府管理。文献上还记述,元初畲族内部有“无恒产”与“有恒产者”(《元史》卷一三)之别。少数“有恒产”者是建立在大批“无恒产者”的基础上的,加上官府和汉族豪强的剥削,广大畲民的贫困化日益加深,许多人被迫铤而走险,选择了逃亡的反抗道路。
  宋代畲民的迁移尚在较狭小的区域内缓慢地进行。
  入元以后,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这一时期畲民的迁移活动也更加频繁,迁移主要表现为军事行动性质,所以行军路线也可以看作是迁徙路线。畲族人民为了反抗元统治阶级的民族压迫,不断起义,组成“畲军”,连年征战;反元斗争的烽火几乎燃遍所有畲族社区,福建是当时抗元斗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
  畲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并肩战斗,最后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
  三、明清时期
  (一)迁徙定居
  明清是畲族大迁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前面说过,畲族的迁徙从唐代就开始了。到了明清,畲族经过长期的动荡和迁徙以后,在闽、浙、赣、贵、粤、湘、鄂、皖等省的广大山区定居了下来。一般地说,福建畲族多迁自广东,浙江、江西畲族多迁自福建,安徽畲族迁自浙江,湖南、贵州畲族迁自江西。
  明清时期畲族的大迁徙比元代更频繁、更广泛,而且线路复杂。迁徙的原因一方面是畲民传统的刀耕火种、去瘠就腴的生产生活方式使然,同时与封建政府招民垦荒的政策密切相关。
  由于长期的战乱,使得土地抛荒,经济凋敝。明初以“招集流民,劝农兴学”为基本国策,还规定“新垦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派征税收)”(《洪武实录》卷二四三)。清顺治初年也规定了一系列招民垦荒的措施:“凡各处逃亡民人,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居乐业。察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清世祖实录》卷四三)清政府还以招徕流民的数量作为考核任免地方官的重要标准。
  这些措施有效地为广大长期流徙各地、住无定处的畲民提供了一个落籍安居的政策背景。
  由于畲民在到达新的居住地之前,那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平川谷地都已被“先入为主”的汉民开发得比较充分,甚至连许多山区也得到开垦,畲民只能在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条件更为艰苦的山区或者半山区安营扎寨,搭寮架屋,自成村落。
  畲民在垦荒造田、从事定居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大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他们还根据山区的特点,用自身长期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为新居地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官府管理
  官府对畲族新移民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进行封建统治,在强迫人民顺从的同时也采用怀柔手段,尤其重视政治教化。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理学家王守仁为巡抚南赣都御史,面对正在发生的赣南“輋寇”之乱,他在采取军事镇压的同时,对乡民进行劝谕。还订立《南赣乡约》,要求乡民(包括畲民)共同遵守:“孝尔父母,敬尔长兄,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伤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诫,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清同治《南安府志》卷二十五)用儒家道德来“规范”乡民的行为。
  清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皇帝颁行《圣谕十六条》(《清史稿》卷六),用儒家伦理“兴行教化,作育人才”。该“十六条”同样对定居后的畲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更定清初编置户口牌甲之令,十户为一甲,十甲为一保;规定“各省山居棚民,按户编册”(《清史稿》卷一二〇)。此后,畲民和汉民一样,全面实行编甲完粮,在获得官府保护的同时,也必须承担法定的封建义务,标志着畲族社区的封建关系完全确立。
  (三)历史名人
  定居的农耕生活使畲民在政治和文化方面有了与汉族相同的追求。在家族耕读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不少畲民知识分子经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就。
  明初,在福建省崇安县将村里(今武夷山市星村镇)出了一对诗人兄弟蓝仁和蓝智。兄弟俩深受朱熹流风余韵的影响,成为当时的著名诗人。后人评价他们的诗作“老成熔炼”,为当时“闽中十才子”之首,并称“崇安二蓝”。
  蓝仁(约1352—1400),字静之,少时喜读诗书,师从元末高士杜本,遍踏武夷诸峰,忘情山水之中。他开办“武夷书院”,招徒设讲,献身教育,一意为诗,是当时颇有诗名的高洁之士;著有《蓝山集》。其弟蓝智(约1357—?),字明之,任广西按察司事,以清廉著名,著有《蓝涧集》。《蓝山集》和《蓝涧集》合称《二蓝集》,收入《四库全书》。
  清代畲民更是名人辈出。
  先介绍一个军功卓著的畲民家族。
  蓝理(1649—1720),字义山,福建漳浦石椅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廷任命施琅为水师提督,收复台湾,蓝理率诸弟投身军中。在攻打澎湖的战斗中,蓝理作为前锋将官,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在战斗中,腹部受伤,仍然拖肠血战,击沉敌战船二艘,克定澎湖。台湾平定后,蓝理因战功受到朝廷嘉奖,康熙帝赞誉他为“破肚将军”,升任浙江定海总兵,后升福建提督。康熙帝曾两次为蓝理题词:“勇壮简易”“所向无前”。题词镌刻在位于今漳州新华东路的石牌坊上,牌坊巍峨壮观,雕刻精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廷珍(1664—1729),字荆璞,蓝理族侄,因战功被清廷破格提拔为福建澎湖副将;不久,升为南澳总兵。康熙六十年(1721年),随施琅入台湾平朱一贵。雍正元年(1723年),擢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左都督。
  蓝鼎元(1680—1733),字玉霖,号鹿洲,蓝廷珍族弟。康熙六十年曾随廷珍统师入台湾,参与军事,筹划治台方略。提出“治台十九事”:信赏罚,惩讼师,除草寇,治客民,禁恶俗,儆吏胥,革规例,崇节俭,正婚嫁,兴学校,修武备,严守御,教树畜,宽租赋,行垦田,复官庄,恤澎民,抚土番,招生番。后之治台者,多以为法。雍正时曾任普宁知县,又迁广州知府。蓝鼎元为人清正,“居官有惠政,长于断狱”,“听断如神”,有“南包公”之誉。民间还以他的事迹为蓝本,编成公案小说《蓝公案》。著有《平台纪略》《鹿洲初集》《东征记》《鹿洲公案》《女学》《绵阳学淮》《潮州府志》等。蓝理、蓝廷珍、蓝鼎元并称“蓝氏三杰”。
  蓝元枚(1753—1787),字卜臣(一作简侯),号苌溪,蓝廷珍孙。历任台湾、金门、苏松三镇总兵,康熙四十九年(1782年)擢江南提督。乾隆五十二年授福建陆路提督,后调任水师提督,驻台湾平林文爽。英年早逝,殁于军中,与其祖廷珍同谥襄毅;祖孙二人并称为“公孙提督”“大小襄毅”。
  清代畲民还出了不少文化名人。
  雷鋐(1696—1759),字贯一,号翠庭,福建宁化人,清代理学家。雍正进士,殿试第一,曾被召至上书房任日讲起居注,后任浙江提督学政,官至左副都御史。史称雷鋐“和易诚笃,论学宗程、朱……与方苞友,为文简约冲夷得体要。”著有《经笥堂集》《自耻录》《读书偶记》《象山禅学考》《阳明禅学考》《励志杂录》等。①
  清代畲民中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建筑大师世家。
  雷发达(1619—1693),字明所,江西南康府建昌县梅棠新庄(今九江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人。清代著名建筑大师,是宫廷“样式房”②的掌案(总设计师)。雷发达和他的后人雷金玉、雷家玺、雷家玮、雷家瑞、雷廷昌等掌管清代宫廷样式房达200年,世称“样式雷”。
  我国现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书中写道:“在清朝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样式雷”对中国传统建筑有许多创造性的贡献。如在工程施工前,不仅能绘制出建筑图样,还能按图纸1:100或1:200的比例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以供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称为“烫样”。烫样能够拆装,既可一览总体造型与外部结构,又能拆开细看内部结构和布局;其中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样式雷”烫样独树一帜,是了解清代建筑和设计程序的重要资料;它同时也表明了以雷发达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建筑师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在修建清宫的设计中,雷发达对中线上的建筑物既保持严格的对称,又对主轴两侧次要轴线上的建筑物采用大致对称而又灵活变动的格局。被海内外推崇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线对称设计的典范。
  “样式雷”设计并主持修建的清代建筑占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五分之一,堪称近代世界建筑史的巨匠。
  第三节 近现代畲族社会
  一、苦难与抗争
  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畲族社区和中国广大农村一样,是一个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五大口岸开放之后,东南沿海各省传统的经济形态受到巨大冲击,“洋货”的大量涌入,使广大农村包括畲族社区逐步沦为资本主义的产品倾销市场;外国资本对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市场的操控,常常使广大茶农包括畲民陷入破产的境地。
  下面以闽东为例,从几个方面叙述外国资本对农村传统经济和农民生活的影响。
  1.洋靛冲击
  蓝靛是旧时纺织业的基本染料,明清时期由于江南棉纺织业的繁荣,大大促进了闽东、浙南山区蓝靛种植业的发展,给山区农民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鸦片战争以后,洋靛(后来还包括台湾蓝靛)大量进入闽浙地区,严重冲击原有的蓝靛业生产,尤其是广大畲民受害最烈。
  2.鸦片祸害
  鸦片战争以后,罪恶的鸦片在中国肆意横行,闽东农村许多地方都种植罂粟,不但给人民健康和社会秩序造成深重危害,而且疯狂地与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争夺土地,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3.茶市恶浪
  清末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外销茶在闽东的茶叶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洋商凭着雄厚的资本掌控着外销茶市,他们操纵茶价,使茶市盛衰无常,风险浪恶,中国茶业深受其害;茶商转嫁危机,受害最烈的是广大茶农。著名的茶乡福安坦洋流传着这样两首民谣,正是茶市盛衰险恶的写照。茶叶兴盛时是“茶季到,千家好,茶袋铺路做床倒。街灯十里透天光,戏班连台做透暝”。茶叶衰败之年则“茶农掘茶头,一路眼泪流。茶败坦洋败,街头清溜溜”。
  此外,广大农民还要承受封建租税的剥削。
  对畲民而言,不但在经济方面更多地承受种种苦难,生活极度贫困;而且还要忍受统治阶级施行的民族歧视,苦难更为深重。
  畲族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畲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道,进行了二十多年英勇的革命斗争,,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在人民革命的史册上留下光辉的篇章。
  1924年,闽西上杭就有畲族革命者蓝维仁、蓝为龙、蓝树荣、蓝鸣岗、蓝晓垣等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早期革命活动。
  1929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首次入闽,上杭县各乡村的党组织和农会全部由秘密转为公开,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上杭苏家坡畲村是中共闽西特委的所在地,毛泽东还在这里创办“平民小学”,并且亲自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宣传革命道理。
  1929年9月,闽东革命的早期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等在福安凤洋畲村建立了闽东第一个畲族中共党支部,发动畲民进行分田抗租斗争。
  1934年,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和闽东苏维埃政府在福安柏柱洋成立,闽东革命进入鼎盛时期。在土地革命的高潮中,有90%的畲村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在南方三年革命游击战争时期,闽西、闽东、赣南、浙南等地的畲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卫红色政权,为革命胜利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畲族人民为中国革命所建立的功勋,永存史册。
  二、翻身做主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畲族人民在政治上彻底翻身,畲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广泛的民族平等权利。
  1953年2月,我国第一个畲族自治政府——福安县畲族仙岩乡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这是畲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最早尝试。
  1956年12月畲族族称正式确定以后,人民政府在畲族人口较为集中的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和安徽等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以闽东为例,1962年福安专区有民族乡36个,畲族干部650多人,省、县、乡各级人民代表1400多人;在畲族地区建立起中共支部和共青团组织,培养畲族党团员;在民族杂居社队,选拔畲族优秀人才参与管理;组织他们各种社会活动,累计组织畲族代表60多人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和赴朝参访。①
  1984年以后,闽、浙、粤、赣、皖等省遵照国务院的有关指示,先后成立了数十个畲族乡(镇);迄今为止,全国畲族乡(镇)已发展到45个。各畲族乡(镇)的乡(镇)长均由畲族担任。
  198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设立,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设立之时有畲族人口1.6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5%;2010年畲族人口1.4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54%。
  为了彻底改变旧中国造成的畲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的局面,人民政府在畲族聚居区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大力培养畲族各级各类人才。
  1952年,浙江省在该省畲族人口最多的丽水县设立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数十年来该校为浙江省培养了大批畲族中小学教师和行政干部。2001年8月,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并入丽水学院。
  1958年,福建省在畲族人口最多的福安县设立第一所以畲族为主体的民族中等学校——福建省福安民族中学(现称“宁德市民族中学”);60年来,这所我国畲族学生数最多的民族中学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多民族各类人才,为闽东的教育事业,尤其为福建省畲族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发展畲族的高等教育,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等民族高校每年都招收畲族高、初中毕业生进入预科班或本科班学习;80年代以后,随着畲族地区中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培养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更加重视,进入大专院校深造的畲族学生大幅度增加。福建、浙江两省的多所高校先后设办民族预科班(预科学习一年以后继续深造高等专业课程)或民族班,培养少数民族的高级人才。
  改革开放以后,畲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经过脱贫—致富—奔小康,绝大多数畲族同胞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温饱问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三、畲族人口分布
  畲族人口除了自然增长之外,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民族政策的落实,许多畲族民众的民族成分得以确认,畲族人口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20世纪90年代湖北、湖南、贵州三个省份增加4万多人,使畲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区域从原来的五省扩大到闽、浙、粤、赣、皖、湘、鄂、黔八省。
  (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畲族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迄今,共组织过6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一次普查时间是1953年,由于当时尚未确定畲族为单一民族,故缺少全国畲族人口的统计数字。而且当时福建、浙江两省有相当一部分畲族误登记为其他民族,所以普查登记数字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第二次普查是1964年,全国有畲族23.4万人。是为第一个官方正式且较为准确的人口统计数字。
  第三次普查是1982年,全国畲族人口36.9万人,比第二次增加13.5万人,近增57.7%。
  第四次普查是1990年,全国畲族人口比第三次增加26万人,近增71%。其中福建省增加了14万人,近增67%。增加原因主要是闽西、闽南新认定的畲族人数较多,其中上杭县新认定24800人,此后诏安县又认定万余人。
  第五次普查是2000年,全国畲族人口709592人,在55个少数民族中排列第19位。
  第六次普查是2010年,全国畲族人口708651人。首次出现畲族人口负增长,与上一次相比,全国畲族人口减少941人,增长率为-0.01%。
  21世纪以后畲族人口的结构明显优化,人口质量和人口寿命均大为提高。2010年福建、浙江两省畲族的城乡人口比例分别为1:0.48和1:0.46。2010年全国畲族15岁及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从1990年的29.35%下降至6.28%;畲族6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占6.28%,小学4.26%,初中36.61%,高中10.70%,大专3.63%,本科2.64%,研究生0.16%;畲族人口的平均寿命1981年为67.13岁,1990年提高到69.95岁,2010年进一步提高到74.05岁。①
  (二)畲族人口和主要居住地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畲族709592人,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其中有近80%的畲族人口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各省主要分布状况如下。
  福建省375193人,约占畲族总人口的53%,主要分布在福安、霞浦、福鼎、宁德(蕉城)、古田、罗源、连江、顺昌、建阳、建瓯、宁化、永安、上杭、漳浦、龙海等53个县市;浙江省170993人,约占畲族总人口的24%,主要分布在景宁、丽水、云和、文成、泰顺、平阳、苍南、遂昌、龙游、武义、桐庐等29个县市;江西省77650人,主要分布在贵溪、兴国、永丰、吉安、铅山、吉水、资溪、弋阳等18个县市;广东省28053人,主要分布在潮安、饶平、河源、海丰、大埔、增城、惠阳、博罗等14个县市;安徽省1563人,主要分布在宁国市;湖北省2523人,主要分布在恩施市;湖南省2891人,主要分布在桂东、汝城、炎陵等县;贵州省41500人,主要分布在以麻江县为中心,凯里市炉山镇以及福泉、都匀、贵定等周边县市的部分地区;其他省(市)区9226人。
  此外,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还有10余万畲族人口,主要来自闽、浙两省,如漳浦畲族在台湾,安溪畲族在新加坡,古田畲族在马来西亚,连江畲族在美国,文成畲族在意大利等等。境外畲族主要以家族形式与本乡本土交往。①其中台湾现有蓝姓宗亲5.6万人,散居在台北、高雄等地,大部分为漳浦赤岭畲族乡石椅村“种玉堂”的后裔。
  改革开放以后,境外畲族同胞与祖国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人数不断增多。1990年以来,台湾蓝氏宗亲多次组团到漳浦赤岭畲族乡石椅村寻根谒祖。2008年,台湾省盘姓20人寻亲团到罗源县霍口畲族乡福湖村寻根恳亲。
  2012年至今,福建省每年在畲族聚居的福安、霞浦、福鼎、蕉城、连江等地轮流举办“‘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来自各地的畲族同胞和嘉宾欢聚一堂,见证祖国大陆畲汉等多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共同欢庆“三月三”节。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畲汉交流的不断深入,当前中国畲族人口分布与2000年普查的情况会有所差异,但总体畲乡畲村布局基本不变。
  (三)全国畲族乡镇分布(计45个)
  福建省(18个):福安市坂中、穆云、康厝,霞浦县盐田、水门、崇儒,福鼎市硖门、佳阳,蕉城区金涵,罗源县霍口,连江县小沧,漳浦县赤岭、湖西,龙海市隆教,宁化县治平,上杭县官庄、庐丰,永安市青水。浙江省(18个):桐庐县莪山,平阳县青街,苍南县风阳,苍南县岱岭,文成县西坑、周山,泰顺县司前、竹里,兰溪市水亭,武义县柳城,龙游县沐尘,莲都区老竹、丽新,遂昌县三仁,松阳县板桥,云和县安溪、雾溪,龙泉市竹垟;广东省(1个):东源县漳溪;江西省(7个):铅山县太源、篁碧,溪市县樟坪,南康市赤土,青原区东固,永丰县龙岗,乐安县金竹;安徽省(1个):宁国市云梯。

附注

①谢重光:《从刘克庄<漳州谕畲>看畲族的多元族源与汉化进程》,《畲族文化研究论丛》,第49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①亳,今河南偃师县,位于洛阳东、黄河南岸,有二里头文化遗址。 ①福安田螺园《冯翊雷氏宗谱》卷首,清光绪元年(1875年)编修。 ① 施联朱等:《畲族简史》,第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② 陈元煦等:《中国民族文化大观》第一章,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③ 潮州,隋开皇十一年(591年)设置,管辖范围相当今广东省平远、梅县、丰顺、普宁、惠东以东地区,治所在今潮安。 ④ 漳州,唐垂拱二年(686年)设置,唐朝漳州的管辖范围包括今福建省九龙江流域及其西南地区的大片地域,治所初在今云霄,后移漳浦。 ⑤ 郭志超:《畲族文化述论》,第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 汀州,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设置,管辖范围相当今福建省三明、永安、漳平以西地区,治所在长汀。 ① 蓝理、蓝廷珍、蓝鼎元、蓝元枚、雷鋐事迹据《清史稿》卷二六一、卷四七七、卷二八四、卷二九○。 ② 样式房,清代皇家建筑样式的专门设计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设计院。 ① 酆中密:《畲族史话(十)》,1962年7月19日《闽东报》。 ① 麻健敏:《试析畲族人口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① 马骍:《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绪论》,第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福建畲族文化读本》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六章,从畲族概貌、福建畲族、忠勇精神、凤凰情结、民俗风情、畲族歌言等方面叙述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象之
相关人物
刘克庄
相关人物
文天祥
相关人物
洪公
相关人物
杜甫
相关人物
刘长卿
相关人物
元容州
相关人物
刘禹锡
相关人物
高辛夷
相关人物
钟志深
相关人物
王自请
相关人物
钟金印
相关人物
孙世代
相关人物
田耕田
相关人物
黄仲琴
相关人物
唐总章
相关人物
陈政
相关人物
雷万兴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王守仁
相关人物
蓝仁和
相关人物
蓝智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蓝仁
相关人物
蓝廷珍
相关人物
蓝鼎元
相关人物
严守御
相关人物
蓝元枚
相关人物
祖廷珍
相关人物
雷发达
相关人物
雷金玉
相关人物
雷家玺
相关人物
雷家玮
相关人物
雷家瑞
相关人物
雷廷昌
相关人物
梁思成
相关人物
蓝维仁
相关人物
蓝树荣
相关人物
蓝晓垣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马立峰
相关人物
詹如柏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