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9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分类号: C913;G127.57
页数: 7
页码: 272-2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是畲族人聚居的地方,由于地处深山、信息不灵,文化、教育和医疗条件落后。村民文化生活单调,山歌和畲家拳逐渐消失。学校条件简陋,教师数量少,学生理解和记忆力较差,学习较为吃力。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尽力送孩子到高小读书。医疗卫生条件差,村民看病十分不便,难产死亡的妇女比率较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父母包办现象消除,同姓不婚的禁忌打破。婚礼程序逐渐简化,新郎新娘有时穿民族服装,但服饰已经逐渐减少。
关键词: 福安市 坂中畲族乡 社会文化

内容

一、文化娱乐
  竹洲山人口不多,且居住分散,故全村没有祠堂戏台、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在电视差转台未建立之前,村民们吃罢晚饭便早早地上床休息了。每年到了11月份,太阳落山后,山里气温骤降,村民们便围坐在火盆旁,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聊天讲故事。电视差转台设立以后,石厝下、平中山和曲坑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住在上竹洲的村民尽管只能收到1个台的节目,且图像模糊不清,但村民们吃过晚饭还是喜欢围坐在电视机前。可见电视节目对地处深山、信息不灵的竹洲山人来说有着多么强烈的吸引力。
  山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和最普遍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以前,不论是在山村田野还是在节日喜庆之时,男女老少都喜欢以歌代言,以歌抒情,以歌叙事。80年代,竹洲山的村民中还有对歌的,但现在却几乎听不到山间田野里的对歌声了,不过还有不少人会唱山歌。从1985年起,福安市为挖掘畲族传统文化,先后举办了五届畲族歌会,竹洲山村也派出歌手前往参加,由于路远,村民们前去观看的不多。
  除畲歌外,畲家拳也是畲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竹洲山的村民中也有会这种拳法的,大多为家传,主要用于防身健体,极少出现以强凌弱的现象。
  二、山村教育
  竹洲山村有1所公办初级小学,建于1965年。当时只有教师1人,教两个年级的学生。学校的校址设在主村平中山,房子破旧,四壁为土墙,遇到台风暴雨,孩子们不敢在教室里上课。1996年,市法院拨款8000多元为竹洲山小学改建了校舍。新修的校舍为木石结构,共有两层,楼上为教师宿舍,楼下有两间,1间为教室,1间准备做村委会的办公室。1997年,学校有教师2名,学生20名,共设3个年级。其中一年级有学生5名,二年级9名,三年级6名,都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
  在现任教师中,只有一名毕业于福安师范学校的公办教师。这名教师曾在其它条件较好的完小教书,后主动申请来到竹洲山小学任教。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妻子,现为民办教师。本来,应该与这名教师一起来的还有另一位教师,因嫌路远山高不愿来,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妻子带到竹洲山,夫妻二人带着出世不久的孩子在学校住了下来。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宿舍里只有一张木桌、一条长凳和两张单人简便竹床。但这对夫妻却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丝毫后悔,尽心尽力地去教育着山村的孩子们。
  复式教学比起正常教学难度要大,而像竹洲山小学这样的三复式班教起来就更为困难。一般情况是一个年级上课,其它两个年级上自习。每天有8节课,每节课40分钟,写字课是20分钟。学生所用的课本是全国统一的,教师讲解课文时一般要用三种语言:普通话、本地畲话和福安汉话。山村的孩子见识少,相对而言理解和记忆力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
  由于7个自然村只有1所小学,不少孩子要每天走崎岖的山路上学,住在上竹洲和下竹洲的人家离学校很远,年龄小的孩子每天来回走20余里又陡又滑的山路家长不放心,于是只好等孩子长到10岁左右才送到学校读书。以前,村里的孩子大多上完初小就辍学在家。近年来,村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再穷困也要节衣缩食送自己的孩子到燕科村或虎头村去读寄宿的高小。山村的孩子们学习也十分努力,一般到完小后功课基本都能跟上。
  总的来讲,竹洲山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60年代,村里办过扫盲班,村民们基本上脱盲,但识字不多,主要学习记数。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是初小或高小毕业,能够读到初中的很少。四十多年来,全村的初中毕业生仅有8人,正在就读的初中生有8人,还没有出过一名高中生。
  三、医疗卫生
  竹洲山村没有卫生所,村民们看病十分不便。由于山区峰峦起伏,地势地貌复杂,水热条件好,草药资源丰富,当地群众大多能掌握一些应用中草药防治常见疾病的方法。早在革命战争期间,竹洲山的村民就曾利用草药医治过许多伤病员,还治愈了叶飞同志的创伤。现在,村民们得了轻病还是服用草药自己治疗,患了重病只好去十几公里以外的穆阳镇就医。有时得了急症,往往来不及送到医院人就已经死了。妇女生孩子也基本在家中,难产死亡的妇女比率较高。上竹洲村就有一个村民,先后娶过两个妻子皆因难产而死。目前,村民当中患胃病的较多,有的人还死于胃癌,估计与吃饭后立即赶到田里干活有一定的关系。
  四、婚姻家庭
  (一)婚姻 过去,畲族人不愿与汉人通婚,也严格遵守本民族内同姓不婚的禁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村民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男女青年找对象基本上是自己相识或别人介绍后自由恋爱,父母包办现象已经消除。年轻人对畲、汉通婚抱着开明的态度,同姓不婚的禁忌也开始打破。
  畲族男女传统的嫁娶程序过去十分繁琐,50年代以后逐渐简化。80年代,村里办喜事,新郎新娘一般还穿民族服装。男子的婚礼服装是红顶黑缎宽沿礼帽,青色长衫,青色布靴;女子则身穿衣领与大襟上绣着花纹的黑色衣裤,腰系围裙,头戴凤冠。这些服饰有的是自己新制的,也有的是从别人那里借来或穿家里老人留下来的。近几年,村民在婚礼上已不穿这种民族服装,装束与当地汉族趋于一致。结婚仪式主要是拜堂和办酒席。农户屋中厅堂的中庭壁上平时都供有地方神和祖公神,举行婚礼时,神、祖的名称要用红纸重写刷新,家中藏有神图、祖图的要取出来挂在堂上,供新人叩拜。此外,由于畲族人崇拜凤凰,办喜事时堂壁正中一定要贴上红纸书写的“凤凰到此”四字,以示吉祥。
  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族青年的结婚费用也相对增加。竹洲山村虽是贫困村,但结婚的花费还是相当大的,低者1万余元,高者两万余元,主要用于聘礼、办酒席和购置电视机、电风扇、组合家具等。为了结婚,年轻人常外出打工,主要是给人烧炭,一点一滴地攒钱回家娶亲。不过绝大多数年轻人靠自己挣的钱应付结婚开支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费用仍需向亲友借。如住在平中山的雷石发,今年31岁,妻子是另一个自然村的居民,今年24岁。两人于1994年结婚。婚前雷石发曾到福安、永安、三明一带替人烧炭,挣了一点钱。而结婚时共花费了两万多元,其中的一万多元是向别人借的。一般人家没有太多的钱,也不愿意多借,一次只能借一二百,因此这一万多元是从许多人那里凑来的。婚后,雷石发不再出外打工,以种田、砍柴为生,自家的田不到1亩,种出的粮食不够吃,便向外村借种1亩水田,收成的四成归田主所有。现在,雷石发夫妇已生有一女一儿,可结婚时欠的钱还有5000多元没有还上。像雷石发这样的情况在竹洲山比较普遍,由于该村既偏远又贫困,本村的姑娘常常嫁到外村,外村的姑娘又不愿意嫁进来,假如再不借钱大办婚事,竹洲山的小伙子就更难娶到媳妇了。
  (二)家庭 当地畲族家庭类型以三代户和二代户为主。一般是3口~5口人,七八口人的家庭较少。在家庭中,父亲为一家之长,对内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调节生活需要,安排农业生产等,对外代表家庭处理各种社会事务。母亲则为“内当家”,有权处理家庭内部事务以及亲戚来往事宜,负责烧饭、洗衣、挑水、饲养禽畜等。由于竹洲山地少人多,妇女一般不下地种田,偶尔在农忙时节帮一帮男人。过去,男人在家里享有很高的权力,妇女的地位较低。如今,女人地位与男人基本平等,有事能够互相商量,能干的女人也可掌管钱财。
  当地畲族子女婚后,便分居独立生活。做父母的大都与幼子同住。有的则把父母分开,各跟一个儿子过活。有的是吃派饭,有的则自起炉灶,自食其力,直到真正丧失生活能力时,才由儿子分担赡养。当地村民大都十分纯朴,能够做到尊老爱幼、互助互让、邻里相安、和睦共处、勤俭持家。村里的社会治安良好,很少发生打架、偷盗的现象。
  由于偏远和贫困,竹洲山村没娶到老婆的中年男子较多,大约有十五六个。这些单身汉为了避免绝嗣,一般都买子继嗣,或以叔伯的子侄过继。目前,7个自然村的62户人家中,有14户都属于此种情况。
  五、人口问题
  四十多年来,竹洲山村的人口不断地减少,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长期缺医少药,死亡率较高;二是偏僻穷困造成男子娶不到老婆;三是个别富裕一点儿的农户搬到山外;四是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较好。80年代,村里还有生第3胎、第4胎的,现在已基本杜绝。目前,福安市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本地汉族农民第1胎是女孩儿的,间隔4年后可生第2胎;畲族第1胎不论男女,4年后均可再生第2胎,两胎均为女孩儿的不许再生第3胎。竹洲山村虽有部分村民认为对于少数民族应给予更多的照顾,但在乡、村干部的反复宣传下,这一规定为多数群众所接受,只有个别夫妇出现第1胎与第2胎间隔不到4年的现象。
  竹洲山村是革命老区,又是纯畲族村,在革命战争时期,竹洲山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并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拨款重建了房屋,修建了桥梁、学校,又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修建了自来水管道,建立了电视差转台,使山区的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由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田少土质差,竹洲山村的多数居民依然过着较为贫困的生活。近几年来,虽然粮食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如何进一步摆脱贫困,真正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仍然是摆在竹洲山人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竹洲山村在穆云乡的33个行政村中是最贫困的一个村,村民们勤劳质朴,除了种
  田、砍柴和打工、烧炭外,几乎找不到其它的谋生手段。然而,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竹洲山还是有不少自然资源可以加以利用的。比如山里有丰富的竹材,妇女和无田可种的年轻人可以利用这种资源发展竹制品,也可利用有限的土地种植价值较高的药材,关键是要开动脑筋,敢于创新。另外,竹洲山的青山绿水、竹林畲寨是天然的旅游资源,穆云畲族乡政府有将竹洲山开辟为狩猎场的打算。若闽东地区将竹洲山与邻近的周宁县省级风景区“九龙漈祭”联合开发,必将成为福建省能与武夷山媲美的又一风景名胜区。那时,竹洲山人或许会真正受益于这片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土地。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