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产及其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88
颗粒名称: 一、农业生产及其技术
分类号: F323
页数: 4
页码: 262-2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位于福安市西北部山区,气候温凉,降水充沛。全村以黄壤为主,耕地有机质含量低,瘦田比重大。主要种植番薯和单季稻,复种指数较低。农业生产工具较落后,选种有所改进。耕作方法部分仍采用传统方式,田间管理逐渐现代化。化肥、农药和地膜的应用广泛。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台风。
关键词: 福安市 坂中畲族乡 农业生产

内容

(一)土壤与耕地竹州山村地处福安市西北部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山地坡度30度~45度,气候温凉,降水充沛,热量条件相当于南温带水平。年平均气温≤16.0℃C,无霜期≤252天,年降水量>1700毫米,整个作物生长季节气候温润。
  全村的土壤以黄壤为主,土浅砂多,理化性较差,耕地有机质含量低,瘦田比重大,中、低产田较多,只有少量村边屋旁的田地肥力尚好。由于山地地形复杂,水田以山垄田、梯田为主,田形狭小且不规则。因山涧、山泉水冷,土温和水温均较低。
  1996年,全村共有64户、296人,耕地面积367亩,其中水田182亩,旱地185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由于耕地分散,许多农户要走一二个小时的山路去种田,有些农户因自家的耕地不够,还需借种邻村的土地。竹洲山村的海拔较高,粮食作物以番薯和单季稻为主,复种指数较低。
  (二)生产工具 50年代,畲民所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包括田间耕作、作物收获和粮食加工等三个方面,用于田间耕作的主要农具有犁、耙、锄头(木锄、鸭口锄、马锭锄)、砍刀、镰刀等;用于农作物收获的有软卷(晒谷用)、竹帘(晒番薯丝用)、竹篓;用于粮食加工的有砻、磨、石臼、风车(谷物加工用)。70年代以后,村里逐渐增加了人力脱粒机。1992年~1994年,村民们投资1万元(其中政府资助6千元)购置碾米机,在5个自然村办起了5个粮食加工厂。目前,除粮食加工部分机械化以外,其它生产工具与50年代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三)选种 50年代,农作物的品种不好,产量很低,一亩水田只产稻谷100公斤左右,一亩农地产番薯丝250公斤(4斤番薯晒干为一斤番薯丝)。70年代末,乡农技站开始推广杂交水稻,农民每年去乡里买种子并接受农技站的技术指导。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成熟期短、矮秆、抗倒伏等优点,加之播种时间提前到4月初,水稻生长期长,产量更易提高。目前,竹洲山村单季稻的平均亩产为360公斤,比50年代增长了两倍半。80年代中期以后,番薯的新品种也大量引进,有颜粉1号、潮薯1号、华北48和广薯16等品种。竹洲山村由于地处山区,山风较大,番薯易生瘟病,因此抗风抗瘟性强的薯种——“广薯”16倍受村民的欢迎,栽种后不但产量大幅度提高,且栽培工日也减少了四分之一。
  (四)耕作方法 部分仍采用传统方式,植保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1.耕田。与50年代相比,耕田的方法没有明显变化。由于全村的水田和旱地大都在山坡上,有的只有一两米宽,且坡度较大,田地分散,耕种很费事,故牛耕很少,更谈不上机耕。1996年,全村只有4头耕牛,大部分耕地仍采用人力耕作的方法。
  2.水稻的育秧与插秧。育秧技术自民国时期到50年代初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满田撒播式育秧,这种方式耗种多、管理不便,遇到连续阴雨,烂秧严重。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合式秧田”。60年代~70年代,又推广畦式水秧、塑料薄膜覆盖育秧等技术。80年代,采用薄膜覆盖湿润育秧和编织布育秧技术。1994年以后,旱育秧技术逐渐推广,其方法是选择沙质土壤,起畦平整,放一层黄土后播种。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催芽,撒上种子后盖上一层掺沙的干细土,然后加盖农膜以保持温度和湿度。这种育秧方法有利于排除气候的影响,使秧苗生长得又快又壮,促进亩产的提高。
  至于插秧技术,近几年曾试图用抛秧代替传统的手工插秧。但由于人多田少,人工插秧完全来得及,且抛秧容易使秧苗杂乱无章,除草时杂草不易辨别,农民们还是愿意采用人工插秧的老办法。
  3.番薯的育苗与插植。过去,番薯育苗主要采用老藤越冬育苗、切块直播育苗、催芽畦种育苗等方法。50年代以后,先后采用了温床育苗、秋薯育苗、薄膜覆盖等育苗技术。70年代以后,村民根据番薯无明显生育期特性和湿热条件的要求,采取适当早插的新方法。番薯种植期多安排在“小满”至“芒种”节气,以延长生长期,增加光合效应。同时适当提高了插植密度,每亩插3000株,较之以往每亩增加400株~600株。
  4.田间管理。过去,田间地里的除草花费不少工时,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广泛使用了除草剂,不再需要人工耘田,使田间管理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水稻和番薯的生产工日缩短了很多。
  (五)化肥、农药和地膜的应用 50年代,农民一般使用人畜粪尿、草木灰、绿肥等农家肥。现今已广泛使用化肥。一般情况是:当农家肥不够用的时候,村民们便到乡里购买化肥。出售化肥的主要是个体小商贩,供销社也卖一些。除化肥以外,农药和地膜的使用也较为普遍。虽然现在化肥、农药的价格较贵,但为了提高产量,农民们还是乐意购买。
  (六)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竹洲山村地处海拔较高的山区,台风一来往往造成水稻严重倒伏。如1997年夏季的13号台风就给该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有的稻田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好一些的也只勉强收获一半的稻谷,不少农户要靠买米借米度日。此外,山里的老鼠很多,对农作物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