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竹洲山村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85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竹洲山村调查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8
页码: 261-2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竹洲山村是闽东第一山——白云山的支脉,曾经是革命老区。全村居民为畲族,在革命战争时期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番薯和单季稻,复种指数较低。耕作工具仍以传统为主,选种和耕作方法有所改进,但技术水平仍需提高。杂交水稻和番薯新品种的引进提高了产量,但山地地形复杂,仍存在中低产田问题。全村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促进竹洲山村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福安市 坂中畲族乡 调查情况

内容

竹洲山位于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的西部,是闽东第一山——白云山的支脉,其间山重水复,峰奇崖险。竹洲山行政村的石厝下、平中山、曲坑、三湾、十二泡、下竹洲和上竹洲7个畲族自然村便散落在丛菁邃谷之中。1997年11月,我们来到这个曾经是革命老区的山村进行调查,希望能够了解身处老区的畲族人民的生活现状。经过三天的翻山越岭,我们走遍了竹洲山的7个自然村。通过访谈与实地考察,我们对该村的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第一节 革命老区
  竹洲山村的居民全部为畲族,有钟、蓝、雷三姓。钟姓是在清乾隆年间迁到此地的;蓝姓于嘉庆年间至此;雷姓最晚,于道光年间迁来。至于迁徙路线却无人知晓。
  由于山高谷深、易守难攻,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竹洲山成为中共安德县委和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重要基地之一。1933年,中共福安县委派员深入竹洲山地区宣传革命道理,建立中共组织与农会组织,号召当地畲族群众投身“五抗”,即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抗粮斗争和分田活动。同年冬,国民党军队围攻闽东苏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开始,原安德县苏维埃政府的部分人员撤退到竹洲山地区。1935年,宁寿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出生于下竹洲村的共产党员钟日柱当选为主席。在中共宁寿县委的努力下,将该县13个区、37个乡、300余个村的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起来,并在竹洲山一带开辟了秘密交通线,建立游击队和赤卫队,并创办了兵工修械厂和红军后方医院。叶飞同志曾在国民党围攻竹洲山的战斗中负伤,经当地群众的掩护和护理,身体痊愈。
  1936年,国民党军队向竹洲山进攻,焚烧了村中所有的民房。当地村民在无家可归的情况下,躲避于山林岩洞之内,艰苦度日,坚持革命斗争。1936年~1937年的两年间,竹洲山村在国民党军队围攻中牺牲的革命志士和畲族群众多达120余人。
  竹洲山村的畲族人民在革命战争中对中国共产党表现出了无限的忠诚,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1953年,叶飞同志在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没有忘记这片他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以及当地畲族同胞,特别指示有关部门拨款为竹洲山的村民们修建新房。自此,竹洲山人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园,结束了十几年无家可归的生活。1984年7月,为了纪念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期间的重大贡献,中共宁德地委批准设立了竹洲山革命纪念碑。
  第二节 乡村经济
  一、农业生产及其技术
  (一)土壤与耕地竹州山村地处福安市西北部山区,山高谷深,地势起伏较大,山地坡度30度~45度,气候温凉,降水充沛,热量条件相当于南温带水平。年平均气温≤16.0℃C,无霜期≤252天,年降水量>1700毫米,整个作物生长季节气候温润。
  全村的土壤以黄壤为主,土浅砂多,理化性较差,耕地有机质含量低,瘦田比重大,中、低产田较多,只有少量村边屋旁的田地肥力尚好。由于山地地形复杂,水田以山垄田、梯田为主,田形狭小且不规则。因山涧、山泉水冷,土温和水温均较低。
  1996年,全村共有64户、296人,耕地面积367亩,其中水田182亩,旱地185亩,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由于耕地分散,许多农户要走一二个小时的山路去种田,有些农户因自家的耕地不够,还需借种邻村的土地。竹洲山村的海拔较高,粮食作物以番薯和单季稻为主,复种指数较低。
  (二)生产工具 50年代,畲民所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包括田间耕作、作物收获和粮食加工等三个方面,用于田间耕作的主要农具有犁、耙、锄头(木锄、鸭口锄、马锭锄)、砍刀、镰刀等;用于农作物收获的有软卷(晒谷用)、竹帘(晒番薯丝用)、竹篓;用于粮食加工的有砻、磨、石臼、风车(谷物加工用)。70年代以后,村里逐渐增加了人力脱粒机。1992年~1994年,村民们投资1万元(其中政府资助6千元)购置碾米机,在5个自然村办起了5个粮食加工厂。目前,除粮食加工部分机械化以外,其它生产工具与50年代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三)选种 50年代,农作物的品种不好,产量很低,一亩水田只产稻谷100公斤左右,一亩农地产番薯丝250公斤(4斤番薯晒干为一斤番薯丝)。70年代末,乡农技站开始推广杂交水稻,农民每年去乡里买种子并接受农技站的技术指导。杂交水稻具有产量高、成熟期短、矮秆、抗倒伏等优点,加之播种时间提前到4月初,水稻生长期长,产量更易提高。目前,竹洲山村单季稻的平均亩产为360公斤,比50年代增长了两倍半。80年代中期以后,番薯的新品种也大量引进,有颜粉1号、潮薯1号、华北48和广薯16等品种。竹洲山村由于地处山区,山风较大,番薯易生瘟病,因此抗风抗瘟性强的薯种——“广薯”16倍受村民的欢迎,栽种后不但产量大幅度提高,且栽培工日也减少了四分之一。
  (四)耕作方法 部分仍采用传统方式,植保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
  1.耕田。与50年代相比,耕田的方法没有明显变化。由于全村的水田和旱地大都在山坡上,有的只有一两米宽,且坡度较大,田地分散,耕种很费事,故牛耕很少,更谈不上机耕。1996年,全村只有4头耕牛,大部分耕地仍采用人力耕作的方法。
  2.水稻的育秧与插秧。育秧技术自民国时期到50年代初期,一直沿用传统的满田撒播式育秧,这种方式耗种多、管理不便,遇到连续阴雨,烂秧严重。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合式秧田”。60年代~70年代,又推广畦式水秧、塑料薄膜覆盖育秧等技术。80年代,采用薄膜覆盖湿润育秧和编织布育秧技术。1994年以后,旱育秧技术逐渐推广,其方法是选择沙质土壤,起畦平整,放一层黄土后播种。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消毒催芽,撒上种子后盖上一层掺沙的干细土,然后加盖农膜以保持温度和湿度。这种育秧方法有利于排除气候的影响,使秧苗生长得又快又壮,促进亩产的提高。
  至于插秧技术,近几年曾试图用抛秧代替传统的手工插秧。但由于人多田少,人工插秧完全来得及,且抛秧容易使秧苗杂乱无章,除草时杂草不易辨别,农民们还是愿意采用人工插秧的老办法。
  3.番薯的育苗与插植。过去,番薯育苗主要采用老藤越冬育苗、切块直播育苗、催芽畦种育苗等方法。50年代以后,先后采用了温床育苗、秋薯育苗、薄膜覆盖等育苗技术。70年代以后,村民根据番薯无明显生育期特性和湿热条件的要求,采取适当早插的新方法。番薯种植期多安排在“小满”至“芒种”节气,以延长生长期,增加光合效应。同时适当提高了插植密度,每亩插3000株,较之以往每亩增加400株~600株。
  4.田间管理。过去,田间地里的除草花费不少工时,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广泛使用了除草剂,不再需要人工耘田,使田间管理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水稻和番薯的生产工日缩短了很多。
  (五)化肥、农药和地膜的应用 50年代,农民一般使用人畜粪尿、草木灰、绿肥等农家肥。现今已广泛使用化肥。一般情况是:当农家肥不够用的时候,村民们便到乡里购买化肥。出售化肥的主要是个体小商贩,供销社也卖一些。除化肥以外,农药和地膜的使用也较为普遍。虽然现在化肥、农药的价格较贵,但为了提高产量,农民们还是乐意购买。
  (六)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竹洲山村地处海拔较高的山区,台风一来往往造成水稻严重倒伏。如1997年夏季的13号台风就给该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有的稻田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好一些的也只勉强收获一半的稻谷,不少农户要靠买米借米度日。此外,山里的老鼠很多,对农作物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
  二、经济结构
  (一)劳动力分布 竹洲山村没有村办和户办企业,村民们基本上都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水稻和番薯为主。1995年,全村共有劳动力179人(女劳动力86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154人,占全村总劳动力的86%(表6-1);从事林业、畜牧业、副业、交通运输、商饮业及卫生教育事业的有22人,只占总劳动力的12.3%;还有3人在外打工,占总劳动力的1.7%。在外打工的劳动力主要从事烧炭行业。
  (二)农业收入结构 1996年,全村农业总收入3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5万元,占64.1%;林业收入3万元,占7.7%;畜牧业收入11万元,占28.2%。
  (三)种植业结构 竹洲山村的种植业结构以粮食为主,兼种蔬菜与茶树(表6-2)。粮食除交公粮外,只够自己食用,个别农户还存在不够吃的现象。蔬菜品种主要有大白菜、小白菜、马铃薯、萝卜和芋头,多种在房前屋后,供自家食用。茶树的种植不多,零星分布,管理粗放,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茶叶采摘后除自己饮用外,也出售一部分,但因山区交通不便,进来收购的商贩将价格压得较低,农民的收入不多。
  竹洲山因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兼之土浅砂多,不适宜亚热带水果的种植。前些年,村民曾经试种过枇杷、柑橘等果树,但不是果实太小,就是酸涩难吃。后来又打算定购柿子苗,由于缺乏资金,也没有成功。目前,村民们有种植板栗的想法,但因技术、资金等问题尚未付诸实施。
  (四)林业 竹洲山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杉木、马尾松的分布面积很广。1958年,福建省将这片林区划归林场所有。竹洲山人便只剩下房前屋后一些零散的竹林和树林,只能勉强靠打柴换些日常用品维持生计,无法凭借周围山上丰富的林业资源致富。
  (五)畜牧业 竹洲山村的畜牧业不发达。由于地少,饲料不够,猪、鸡、鸭、兔的家庭饲养量不大(表6-3)。喂猪的饲料是将番薯擦成的番薯丝与剁碎的番薯秧叶一起煮熟喂食,其它禽畜的饲养方法也很原始。1987年,宁德地区外贸部门曾贷款六七千元给村民养羊,但因村民没有经验,大部分羊不久便死掉了。贷款部门催还欠款,造成群众负担很大。
  第三节 居民生活
  据乡农经站统计,1996年,竹洲山村农民人均收入为1147元,这一数字是将农民自己食用的粮食、蔬菜等一切都折算在内。从穆云畲族乡的情况看,竹洲山村的生活水平在全乡的33个行政村中是最低的,只相当于全乡人均纯收入的64.4%。然而,通过与村民交谈,我们认为1147元这一数字要高于实际情况。在户访调查中,竹洲山村家境较好的几户人家人均纯收入也只有900元左右,按照福安市人均800元的贫困线标准,相当部分农户都应属于贫困户。
  一、居住条件
  竹洲山是革命老区,1935年~1937年,7个自然村的房屋全部被国民党烧毁。1952年,民政等有关部门拨出专款为竹洲山畲族人民重建家园,平整了被焚的断壁残垣,在废墟上盖起了畲族传统土木结构的新瓦房。1997年,全村共有房屋18座,均为50年代政府拨款所建,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每户平均住房面积32.3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7.7平方米,居住较为拥挤。
  竹洲山畲族村落属于零星分布的散漫型住宅点,基本上是“单座楼”或“几栋厝”。其中三湾、下竹洲村都只有1座房屋,而人口较多的主村平中山也才有4栋。这些房屋均为土木结构,四方筑墙,屋架直接安置在山墙上,屋顶呈“金”字形,盖以瓦片。墙面为浅黄色土墙,配着墨黑的屋顶,很有特色。
  二、饮食状况
  过去村民们以番薯为主粮,缺粮现象十分普遍,遇到灾荒,时常以野菜充饥。80年代以后,稻谷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如今,村民们的主食一般是以白米和番薯丝对半掺后蒸食,白米饭则用来招待客人。以前,竹洲山人吃纯番薯丝饭的人很多,现在已很少见,但遇到灾年也有吃这种饭的。如前面提到1997年夏季的台风使三湾一带的稻谷几乎没有什么收成,有余钱的人家就到乡里买米吃,没有钱的便只好吃这种纯番薯丝饭。
  村民们的蔬菜主要有马铃薯、芋头、萝卜、芥菜和大白菜、小白菜。炒菜一般用猪油,调味品以食盐为主,很少放葱、姜及酱油和味精。主要原因是这些调味品需要花钱,村民们不仅缺钱,而且采购也不便。竹洲山的7个自然村中只有主村平中山有两个小卖店,日用品的种类很少,从其它自然村到主村也要走很远的山路,所以村民们采购生活必需品宁愿到穆阳镇,从山村到镇上来回一趟不容易,村民平均两三个星期才去一次,带回来的食品主要是咸鱼和猪肉。有些生活困难的贫困户没有钱买肉吃,甚至连猪油也买不起,做菜时就将萝卜、青菜在清水中加点盐煮食。一般农户一个月能吃到一两次猪肉。
  三、用水用电
  以前,竹洲山村的人畜用水均为泉水或田水,缺水的自然村的村民要走几里山路去邻村挑水。如主村平中山人口较多,却缺乏水源,村民们饮水用水要到曲坑去挑,山陡路滑,非常不便。70年代,福安县开始进行改善畲族村人畜饮水条件的工作,1983年县民委成立以后,这项工作的进展明显加快,但竹洲山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水改工作开展得较晚。1993年,福安市为石厝下、平中山两个自然村引进自来水。引水的资金除上级拨款4000元外,村民们砍伐了集体所有的价值8000元的老树作为投资。1995年,邻近平中山的曲坑村也通了自来水。目前,虽然有3个自然村用上了自来水,但是深山里的三湾、十二泡、下竹洲和上竹洲的村民却依然饮不到自来水,大多靠很长的细塑料管引水到家。三湾村尤为艰苦,村民们还是靠原始的引水工具——用打通竹节的竹筒来引山涧的泉水,由于水量小,人们要用水桶一个一个地轮流接水。到了涸水季,还要到远处有水源的地方挑水饮用,十分不便。
  竹洲山距离闽东水电站较近,1986年,政府投资从水电站架设高压电线,使全村居民有了生活用电和生产用电。但竹洲山的电费较贵,1997年每度1.5元。由于农户家中电器很少,因此用电量不大,主要用于照明。1995年,全村年用电量为8100千瓦/小时。
  四、家庭设施
  (一)厅堂用具 一般人家均有木制八仙桌1张,木制短凳、长凳若干条,多为原木色,上面漆上桐油。逢年过节之时,八仙桌还用来祭祖祭神或聚餐。
  (二)卧室用具 一般家庭的卧室用具较为简朴,大多为1张木床(也有人家还使用简便的矮脚竹床)、1个双屉桌,富裕些的人家有衣橱或桌橱。贫困户家中则除了床铺、被褥外一无所有。如住在三湾的86岁的钟寿连,是竹洲山村9个老红军中惟一健在的老人,已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靠政府发放的补贴过活。以前,补贴金每个季度只有100多元,1997年才上调到258元。老人住在二楼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房间里,屋中只有1张破床,床上有1领草席,还有1条露着棉絮的破烂不堪的被子。
  (三)厨房用具 村民们做饭依然使用土灶,灶上有两口相同口径的大铁锅,配以木制锅盖和木瓢、木铲,蒸饭时多用木制桶。烧火使用的柴草为细碎的松枝、芒草等茅柴,整齐一些的木柴自家舍不得用,多背到坝头(水电站)卖掉,以便换取其它生活用品。吃饭用具一般为3个抽屉的饭桌,长凳、短凳若干。碗筷不用时可以放在饭桌抽屉内。
  (四)耐用消费品 如今,大多数农户家中都安上了简便式电扇,少数农户家中有缝纫机。整个行政村有10余台黑白电视机,其中6台是1987年福安市政法委主任派人送来的,当时电视机虽分送到各自然村,但却收不到节目。1997年,市广播电视局和市法院分别支援5000元和3000元,在邻近闽东水电站的石厝下和主村平中山设置了两个电视差转台,使包括曲坑在内的3个自然村可以收到七八个频道的电视节目。由于三湾、十二泡、下竹洲和上竹洲处在深山沟中,电视信号依然无法收到。
  五、邮电通讯
  1935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竹洲山曾设立过中共福安县地下革命交通网,开展传递情报等工作。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穆阳邮政局,该邮政局的前身是1909年在穆阳镇设立的邮政代办所,1943年改立为穆阳四等邮政局。1951年改称穆阳邮政营业处,1984年为三等邮电支局。竹洲山村地处偏远山区,没有设立投递路线,村民们寄信、收信都要亲自跑到穆阳邮电局,也有委托去镇上办事的村民顺路捎带的。
  以前,整个行政村不通电话,传递信息十分困难。近几年,穆云畲族乡政府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中非常重视实现全乡“两通”,即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电话。邮电局对山区安装电话给予优惠,免费提供光缆线,使竹洲山村于1997年终于有了第一部电话。这部电话是年轻的女支部书记自已借钱安装的,由于她家住在邻近闽东水电站的石厝下村,因此从水电站接电话线比较方便,共花了2000多元。支书还想为主村平中山安置1部电话,但费用太高,需要9000余元,实在是无力筹措。目前,由于支书家有了电话,乡里与之联系方便多了,但7个自然村之间的联系仍较为困难,村民主任和村会计分别住在十二泡与下竹洲,若有事需召开村委会议,支书至少要走一整天的山路前去通知,十分辛苦。
  六、道路与交通
  竹洲山距乡政府驻地(设在穆阳镇)约有14公里,过去没有公路相通,村民们到镇上去一趟来回要走一整天。1971年,政府在穆阳溪上游修建了闽东水电站,从水电站到穆阳镇的公路也逐渐开通。1977年,为方便竹洲山村民过河,在石厝下附近又建起了一座长60米、宽4米的桥梁。桥梁与电站之间有机耕路相通,可行驶机动小车。目前,竹洲山共有4辆“三叉车”,均为本村青年自己借钱购买,每辆车的价格大约是8000元。这种车既可以载人,又可以装货,主要往返于本村与穆阳镇之间,单程每位乘客收费3元。
  与过去相比,竹洲山与外面的交通已经便利了许多,但居住在不同自然村的村民之间的往来依然不便。各村之间只有羊肠小道相接,崎岖难行。离水电站较远的村寨的居民出山一次还是不太容易,运点货物更是困难,无法借助交通工具,只能肩挑、人扛、背驮。由于竹洲山的田地少,土质差,村民们多以砍柴为副业。又因附近的山林被国营林场划去,故砍柴要到很远很陡的地方,去一天砍回一担,第二天挑到坝头去卖,只能卖到十来块钱。不但木柴的价格低,猪肉、茶叶的收购价也比离镇上较近的村庄低了很多。深山里虽说有不少毛竹,但因道路崎岖、运输困难,没有人愿意进山收购。可见交通不便是竹洲山人民难以脱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七、村庄搬迁
  50年代,政府为竹洲山人民拨款重建家园时曾计划将房屋盖在穆阳镇,但村民们担心搬到镇上后缺田少地,无法生活。最后,房屋还是盖在了深山之中。1994年以后,福安市开始实施“造福工程”,帮助生活条件、生产条件恶劣的村落搬迁到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地处竹洲山的十二泡、下竹洲和上竹洲3个自然村被列入搬迁计划之内。然而,尽管村民们都十分愿意走出深山,搬到邻近穆阳镇的村落中去,且政府又给予优惠政策,减免土地税等,但这些村庄的大多数居民却没钱盖房。有的农户虽然借钱盖起了房屋,却又因活儿难找,没有生活来源,只好又回到山里居住、种田。家在十二泡的村民主任蓝石金一家就属于这种情况。由此看来,“造福工程”既是一项卓越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如何能真正使之造福于千百户畲乡人民,还需各级政府部门计划周详,采取配套措施。
  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一、文化娱乐
  竹洲山人口不多,且居住分散,故全村没有祠堂戏台、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在电视差转台未建立之前,村民们吃罢晚饭便早早地上床休息了。每年到了11月份,太阳落山后,山里气温骤降,村民们便围坐在火盆旁,一边烤火取暖,一边聊天讲故事。电视差转台设立以后,石厝下、平中山和曲坑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开始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住在上竹洲的村民尽管只能收到1个台的节目,且图像模糊不清,但村民们吃过晚饭还是喜欢围坐在电视机前。可见电视节目对地处深山、信息不灵的竹洲山人来说有着多么强烈的吸引力。
  山歌是畲族人民最喜爱的和最普遍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以前,不论是在山村田野还是在节日喜庆之时,男女老少都喜欢以歌代言,以歌抒情,以歌叙事。80年代,竹洲山的村民中还有对歌的,但现在却几乎听不到山间田野里的对歌声了,不过还有不少人会唱山歌。从1985年起,福安市为挖掘畲族传统文化,先后举办了五届畲族歌会,竹洲山村也派出歌手前往参加,由于路远,村民们前去观看的不多。
  除畲歌外,畲家拳也是畲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竹洲山的村民中也有会这种拳法的,大多为家传,主要用于防身健体,极少出现以强凌弱的现象。
  二、山村教育
  竹洲山村有1所公办初级小学,建于1965年。当时只有教师1人,教两个年级的学生。学校的校址设在主村平中山,房子破旧,四壁为土墙,遇到台风暴雨,孩子们不敢在教室里上课。1996年,市法院拨款8000多元为竹洲山小学改建了校舍。新修的校舍为木石结构,共有两层,楼上为教师宿舍,楼下有两间,1间为教室,1间准备做村委会的办公室。1997年,学校有教师2名,学生20名,共设3个年级。其中一年级有学生5名,二年级9名,三年级6名,都在同一个教室里上课。
  在现任教师中,只有一名毕业于福安师范学校的公办教师。这名教师曾在其它条件较好的完小教书,后主动申请来到竹洲山小学任教。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妻子,现为民办教师。本来,应该与这名教师一起来的还有另一位教师,因嫌路远山高不愿来,于是他便将自己的妻子带到竹洲山,夫妻二人带着出世不久的孩子在学校住了下来。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宿舍里只有一张木桌、一条长凳和两张单人简便竹床。但这对夫妻却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丝毫后悔,尽心尽力地去教育着山村的孩子们。
  复式教学比起正常教学难度要大,而像竹洲山小学这样的三复式班教起来就更为困难。一般情况是一个年级上课,其它两个年级上自习。每天有8节课,每节课40分钟,写字课是20分钟。学生所用的课本是全国统一的,教师讲解课文时一般要用三种语言:普通话、本地畲话和福安汉话。山村的孩子见识少,相对而言理解和记忆力较差,学习起来较为吃力。
  由于7个自然村只有1所小学,不少孩子要每天走崎岖的山路上学,住在上竹洲和下竹洲的人家离学校很远,年龄小的孩子每天来回走20余里又陡又滑的山路家长不放心,于是只好等孩子长到10岁左右才送到学校读书。以前,村里的孩子大多上完初小就辍学在家。近年来,村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再穷困也要节衣缩食送自己的孩子到燕科村或虎头村去读寄宿的高小。山村的孩子们学习也十分努力,一般到完小后功课基本都能跟上。
  总的来讲,竹洲山居民的文化素质较低。60年代,村里办过扫盲班,村民们基本上脱盲,但识字不多,主要学习记数。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是初小或高小毕业,能够读到初中的很少。四十多年来,全村的初中毕业生仅有8人,正在就读的初中生有8人,还没有出过一名高中生。
  三、医疗卫生
  竹洲山村没有卫生所,村民们看病十分不便。由于山区峰峦起伏,地势地貌复杂,水热条件好,草药资源丰富,当地群众大多能掌握一些应用中草药防治常见疾病的方法。早在革命战争期间,竹洲山的村民就曾利用草药医治过许多伤病员,还治愈了叶飞同志的创伤。现在,村民们得了轻病还是服用草药自己治疗,患了重病只好去十几公里以外的穆阳镇就医。有时得了急症,往往来不及送到医院人就已经死了。妇女生孩子也基本在家中,难产死亡的妇女比率较高。上竹洲村就有一个村民,先后娶过两个妻子皆因难产而死。目前,村民当中患胃病的较多,有的人还死于胃癌,估计与吃饭后立即赶到田里干活有一定的关系。
  四、婚姻家庭
  (一)婚姻 过去,畲族人不愿与汉人通婚,也严格遵守本民族内同姓不婚的禁忌。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村民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男女青年找对象基本上是自己相识或别人介绍后自由恋爱,父母包办现象已经消除。年轻人对畲、汉通婚抱着开明的态度,同姓不婚的禁忌也开始打破。
  畲族男女传统的嫁娶程序过去十分繁琐,50年代以后逐渐简化。80年代,村里办喜事,新郎新娘一般还穿民族服装。男子的婚礼服装是红顶黑缎宽沿礼帽,青色长衫,青色布靴;女子则身穿衣领与大襟上绣着花纹的黑色衣裤,腰系围裙,头戴凤冠。这些服饰有的是自己新制的,也有的是从别人那里借来或穿家里老人留下来的。近几年,村民在婚礼上已不穿这种民族服装,装束与当地汉族趋于一致。结婚仪式主要是拜堂和办酒席。农户屋中厅堂的中庭壁上平时都供有地方神和祖公神,举行婚礼时,神、祖的名称要用红纸重写刷新,家中藏有神图、祖图的要取出来挂在堂上,供新人叩拜。此外,由于畲族人崇拜凤凰,办喜事时堂壁正中一定要贴上红纸书写的“凤凰到此”四字,以示吉祥。
  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畲族青年的结婚费用也相对增加。竹洲山村虽是贫困村,但结婚的花费还是相当大的,低者1万余元,高者两万余元,主要用于聘礼、办酒席和购置电视机、电风扇、组合家具等。为了结婚,年轻人常外出打工,主要是给人烧炭,一点一滴地攒钱回家娶亲。不过绝大多数年轻人靠自己挣的钱应付结婚开支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费用仍需向亲友借。如住在平中山的雷石发,今年31岁,妻子是另一个自然村的居民,今年24岁。两人于1994年结婚。婚前雷石发曾到福安、永安、三明一带替人烧炭,挣了一点钱。而结婚时共花费了两万多元,其中的一万多元是向别人借的。一般人家没有太多的钱,也不愿意多借,一次只能借一二百,因此这一万多元是从许多人那里凑来的。婚后,雷石发不再出外打工,以种田、砍柴为生,自家的田不到1亩,种出的粮食不够吃,便向外村借种1亩水田,收成的四成归田主所有。现在,雷石发夫妇已生有一女一儿,可结婚时欠的钱还有5000多元没有还上。像雷石发这样的情况在竹洲山比较普遍,由于该村既偏远又贫困,本村的姑娘常常嫁到外村,外村的姑娘又不愿意嫁进来,假如再不借钱大办婚事,竹洲山的小伙子就更难娶到媳妇了。
  (二)家庭 当地畲族家庭类型以三代户和二代户为主。一般是3口~5口人,七八口人的家庭较少。在家庭中,父亲为一家之长,对内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调节生活需要,安排农业生产等,对外代表家庭处理各种社会事务。母亲则为“内当家”,有权处理家庭内部事务以及亲戚来往事宜,负责烧饭、洗衣、挑水、饲养禽畜等。由于竹洲山地少人多,妇女一般不下地种田,偶尔在农忙时节帮一帮男人。过去,男人在家里享有很高的权力,妇女的地位较低。如今,女人地位与男人基本平等,有事能够互相商量,能干的女人也可掌管钱财。
  当地畲族子女婚后,便分居独立生活。做父母的大都与幼子同住。有的则把父母分开,各跟一个儿子过活。有的是吃派饭,有的则自起炉灶,自食其力,直到真正丧失生活能力时,才由儿子分担赡养。当地村民大都十分纯朴,能够做到尊老爱幼、互助互让、邻里相安、和睦共处、勤俭持家。村里的社会治安良好,很少发生打架、偷盗的现象。
  由于偏远和贫困,竹洲山村没娶到老婆的中年男子较多,大约有十五六个。这些单身汉为了避免绝嗣,一般都买子继嗣,或以叔伯的子侄过继。目前,7个自然村的62户人家中,有14户都属于此种情况。
  五、人口问题
  四十多年来,竹洲山村的人口不断地减少,主要原因有四:一是长期缺医少药,死亡率较高;二是偏僻穷困造成男子娶不到老婆;三是个别富裕一点儿的农户搬到山外;四是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得较好。80年代,村里还有生第3胎、第4胎的,现在已基本杜绝。目前,福安市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本地汉族农民第1胎是女孩儿的,间隔4年后可生第2胎;畲族第1胎不论男女,4年后均可再生第2胎,两胎均为女孩儿的不许再生第3胎。竹洲山村虽有部分村民认为对于少数民族应给予更多的照顾,但在乡、村干部的反复宣传下,这一规定为多数群众所接受,只有个别夫妇出现第1胎与第2胎间隔不到4年的现象。
  竹洲山村是革命老区,又是纯畲族村,在革命战争时期,竹洲山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共和国成立以后,政府并没有忘记老区人民,拨款重建了房屋,修建了桥梁、学校,又在人口较为集中的村落修建了自来水管道,建立了电视差转台,使山区的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由于远离城镇,交通不便,田少土质差,竹洲山村的多数居民依然过着较为贫困的生活。近几年来,虽然粮食问题已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如何进一步摆脱贫困,真正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仍然是摆在竹洲山人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竹洲山村在穆云乡的33个行政村中是最贫困的一个村,村民们勤劳质朴,除了种
  田、砍柴和打工、烧炭外,几乎找不到其它的谋生手段。然而,根据我们的观察,发现竹洲山还是有不少自然资源可以加以利用的。比如山里有丰富的竹材,妇女和无田可种的年轻人可以利用这种资源发展竹制品,也可利用有限的土地种植价值较高的药材,关键是要开动脑筋,敢于创新。另外,竹洲山的青山绿水、竹林畲寨是天然的旅游资源,穆云畲族乡政府有将竹洲山开辟为狩猎场的打算。若闽东地区将竹洲山与邻近的周宁县省级风景区“九龙漈祭”联合开发,必将成为福建省能与武夷山媲美的又一风景名胜区。那时,竹洲山人或许会真正受益于这片养育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土地。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