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铁湖村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5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铁湖村调查
分类号: K925.7
页数: 26
页码: 235-2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铁湖村的基本情况、农业经济、非农产业及居民收入与生活等具体内容。
关键词: 福安市 凤洋村 基本情况

内容

铁湖村位于福安市东南部,由铁湖、满洋、岩角亭、高板4个自然村组成。村委会驻地铁湖自然村,北距福安市区5公里,南离赛岐港23公里,104国道福汾段从村庄西侧穿过,可通达闽东的各县(市)及浙江的温州等地;交溪沿104国道西侧自北向南流经村落,逆水可至福安市区,顺水可抵赛岐港出海,水陆交通均十分方便,是福安市畲族居住环境最好的自然村。1996年,铁湖自然村先后被宁德地区行署和福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明星村”称号。我们选择铁湖作为调查点是被该称号所吸引。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历史和沿革
  铁湖村最早是由畲族钟姓人氏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由梨坑迁址而逐渐形成村落。因村旁一面积9.2亩的小湖(铁湖)而得名。相传该湖有水獭出没,故又称“獭湖”,铁湖村也因此曾称“獭湖村”。清光绪十年(1884年)铁湖村属福安乡界东里二、三都,1932年属实验乡柳堤保。
  铁湖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30年代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2年10月,闽东革命领导人深入铁湖村,秘密联络畲族群众,建立骨干队伍,进而发动广大畲族同胞参加革命。1934年1月建立了铁湖村苏维埃政府。村苏维埃政府设主席1人,财政委员、粮食委员、土地委员、肃反委员各1人,交通委员2人。不久即建立了中共铁湖村党支部,并开展了分田分粮运动,从而提高了广大畲族同胞的革命积极性。1935年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铁湖村的革命斗争转入地下。1936年1月,中共党组织再次派员到铁湖村,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在30年代,铁湖村共有5名中共党员,1949年仅剩下2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铁湖村属城关区化蛟乡,1958年撤乡并社后为城关人民公社化蛟大队。1972年分队,成立铁湖大队。1981年城郊人民公社更名为城阳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铁湖村委会归属城阳乡管辖。
  二、民族与人口
  1996年,铁湖行政村共有158户、720人,其中畲族105户、490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66.46%和68.06%。在行政村所辖的4个自然村中,铁湖、满洋和岩角亭均为畲族聚居村,亦有极少通过嫁娶迁入的汉族。满洋村的人口最多,共66户、297人,分别占行政村的41.77%和41.25%,全村主姓蓝,自迁入形成村落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铁湖33户,主要姓钟;岩角亭21户,雷、钟、蓝姓都有。高板村均为汉族,共38户,以郑姓居多。
  1996年,铁湖行政村共有劳动年龄人口405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上学者6人,劳动年龄内丧失劳动能力者8人,不足劳动年龄参加劳动者4人,超过劳动年龄参加劳动者10人。实际劳动人口仍为405人。劳动人口的分布情况为: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及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劳动力合计98人,占全村劳动人口的24.20%,比1994年增加了26人;常年外出务工经商者约60人,占14.81%;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247人,占60.99%。
  三、资源与环境
  铁湖行政村总面积2120亩,其中耕地720亩,山地1400亩。林业资源主要有马尾松、杉树、灌木、毛竹、绿竹等。其中绿竹是铁湖和高板自然村最重要的经济林木,两村居民多年均沿交溪东岸种植绿竹,形成了宽约30米、长约5000米的绿竹林带,亦成为福安市有名的“十里绿竹长廊”。绿竹的产笋量很高,铁湖自然村居民每年从竹笋的销售中户均可收入500元~600元。毛竹主要分布在村落周围的山上,种植的数量不多,多为农户编制竹篮、竹筐等自用,亦有少量毛竹或竹制品出售。马尾松是山上的主要树种,一般都不成材。灌木主要是用来作燃料。
  农业的主要物产,粮食有稻谷、番薯、马铃薯,亦零星种植一些大麦、小麦和大豆;经济作物和水果有茶叶、花生、芝麻、果蔗、茉莉花、药材、蔬菜、油茶以及枇杷、柑橘、桃、李、杨梅等。除了茶叶外,经济作物和水果等均为零星种植。
  铁湖村依山傍水,是福安市地理环境最优越的畲族行政村。岩角亭、铁湖和高板3个自然村均沿104国道分布,铁湖自然村居中,南北分别为高板村和岩角亭村,各距铁湖自然村约1.5公里;满洋村在山上,位于铁湖自然村东侧约2公里。岩角亭、满洋、高板3个自然村呈“品”字形环抱铁湖自然村。104国道福汾段为二级公路,汽车的流量很大,平均每分钟约有8辆汽车经过铁湖,是发展汽车维修业、餐饮业和汽车旅馆业的好地方。
  公路西侧的交溪,是福安市的重要水上通道。在河中捞沙采石(鹅卵石)曾是铁湖、高板、岩角亭3个自然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第二节 农业经济
  从实地考察的情况看,铁湖村仍然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农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根据福安市城阳乡经营管理站提供的资料,1996年,铁湖行政村经济总收入76.6万元①,其中农林牧渔业收入合计62.6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81.72%,农业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一、耕作条件和技术
  (一)耕地 铁湖村的农业生产以水田稻作为主。根据村委会提供的数据,1996年初,行政村的耕地总面积750亩,当年因国家征用基本建设用地10亩,灾害毁地20亩,年末实有耕地720亩。其中水田654亩,旱地66亩。在4个自然村中,汉族聚居的高板村耕作条件最好,其耕地几乎全部是分布在104国道两侧平坦的水田,机耕或畜耕都很方便。铁湖自然村原来的耕作条件也不错,但自1992年公路边的16亩耕地(其中水田15亩)被征用于建设开发区后,村庄周围已无水田,现有的水田与满洋和高板村一样,全部都在山上,村民到自己的水田耕作需要翻过村后的一座山,步行约需20至30分钟。
  3个畲族自然村的水田都比较分散,且呈不规则的梯田状,最大块的水田不足一亩,小块的只能插一行秧苗(约10兜秧苗),面积一分(0.1亩)以下(几厘)的水田占大多数。但这些水田一般都能自流灌溉,梯田的坡度也不算陡,故从这个意义上说,其耕作条件在福安市的畲族村中算是比较好的。
  (二)耕作技术 由于水田小而分散,耕牛转弯不方便,所以3个畲族自然村的耕作均以手工劳动为主。1996年,全村只有14头牛,其中能劳役的耕牛仅7头。高板汉族村的水田面积较大且平坦,故均为畜耕。
  畲族村的水田春耕一般为二犁二耙。可用牛耕作的水田,若雇有耕牛的人家帮忙,每天需50元。由于价格较高,村民们为了省钱往往只是一犁一耙或一犁两耙了事。相对于我国南方农村春耕通常的三犁三耙或三犁四耙来说,其耕作显得较为粗放。
  手工犁田一般都用田锄。田锄是畲族自然村最重要的劳动工具之一。田锄的头部酷似锄头,但比普通锄头略窄且薄、短,田锄的整个形状似锄,像是锄与锹的结合。村民们在锄田时为方便省事,一般都是边锄边耙,顺手用田锄将翻起的田土捣碎(稀)。受这种耕作方式的制约,畲族自然村目前只种一季水稻,每年收割后也不种越冬作物,而是用水泡田,这样第二年锄田就容易得多,但同时也降低了耕地的使用效率。稻作中的插秧、收割等也均为手工劳动。旱作农业亦然。
  畲族自然村农业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植保技术和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其中,杂优水稻良种的广泛使用是粮食产量提高的最直接原因。按满洋村一位钟姓村民的说法:过去种的水稻是高秆品种,1.2尺的间距,亩产三四担稻谷;现在种的水稻是杂优矮秆品种,6寸间距,平均亩产七八担。自80年代起,畲族村居民就已经很少使用农家肥,主要是使用氮肥、磷肥和复合肥。1996年,全村共使用氮肥10吨、磷肥6吨、复合肥2吨,与80年代末相比,化肥的使用总量(折纯)变化不大,然而用肥的结构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复合肥的使用量呈缓慢提高的趋势,反映了畲族农民用肥(平衡施肥)技术的提高。
  二、种植业
  种植业在铁湖行政村的农业中占重要地位。根据城阳乡经管站提供的数据,1996年,行政村种植业收入54.5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71.15%,占农业(大农业)总收入的87.06%。当年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2075亩,比1990年的2020亩略有增加。在1990年~1996年期间,农作物播种面积最多的1994年为2176亩,最少为1992年的1798亩,波幅约为21%。
  (一)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在全村的种植业结构中居最重要地位。1996年,粮食种植面积1682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1.06%,也是1990年以来种植面积最多的年份。1990年~1996年期间,粮食种植面积的波动幅度为8.52%,波幅很小,种植面积最少的1990年为1550亩。1990年~1995年的6年间,全村平均每年的粮食产量为332.8吨,其中产量最低的1992年为285吨,产量最高的1995年为382.7吨,其余4年均在320吨~340吨之间,波幅也很小。根据铁湖村委会提供的数据,1996年,粮食总产340吨,平均亩产202.14公斤;若按城阳乡经管站提供的数据,1996年的粮食总产则为452吨,平均亩产268.73公斤。
  铁湖行政村居民种植的粮食品种有水稻、番薯、小麦、大麦、大豆和马铃薯。福安畲族历史上是以番薯为主食的,番薯曾是主要的粮食种植品种,但这种状况在60年代后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水稻逐渐成为畲族村居民的主食和主要的粮食种植品种。1996年,铁湖村的水稻种植面积1112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66.11%,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6.06%;同年番薯的种植面积仅200亩,亦是1990年~1996年7年间番薯种植面积的平均值,全年总产19吨(按4斤鲜薯折1斤粮食),平均亩产95公斤。不过,尽管番薯在畲族村的粮食结构中已退居次要位置,但其在畲族居民的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定的位置,主要是取番薯藤和番薯的表皮喂猪,番薯的较好部分刨制成丝晒干后自己食用。
  1996年其它粮食品种的种植情况为:大麦种植80亩,平均亩产81公斤,总产6.5吨;马铃薯180亩,平均亩产161.11公斤(鲜马铃薯按4∶1折粮食),总产29吨;大豆60亩,平均亩产20公斤,总产1.2吨。从总体上看,除水稻外,铁湖村居民种植的番薯、大麦、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基本上均属于零星种植,其种植的作物品种(种子)和种植方式大体上都沿袭着传统习惯,单位面积的产量都比较低,其种植面积的波动不会对粮食生产构成太大的影响。
  (二)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油菜、糖蔗、果蔗、茉莉花、莲藕、药材等。受市场价格的影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波动较大。1990年~1996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为210亩,7年平均每年种植98.17亩。1996年为55亩,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为:油菜22亩,总产380公斤;芝麻13亩,总产150公斤;茉莉花20亩,总产350公斤。花生、糖蔗、果蔗、莲藕、药材等1990年~1994年曾经种植过的经济作物,或者是已经无人种植,或是因种植的面积太少,1996年已不再列入统计。全村的经济作物基本上都是零星种植,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大。
  (三)其它作物种植 主要有蔬菜、西瓜、紫云英(绿肥)等。1990年~1996年的种植面积在150亩~480亩之间,波动幅度很大。种植最少的1991年、1992年为150亩,种植最多的1994年为480亩。1996年种植338亩,其种植的主要情况为:
  1.蔬菜。1996年种植280亩,总产140吨。但种植面积较大、具有一定规模的只有汉族聚居的高板村,品种主要有圆白菜、芥菜等,绝大多数是作为商品出售。3个畲族自然村的蔬菜均为零星种植,以农户自己的需求为目的。
  2.西瓜。1990年种植120亩,1991年~1994年无人种植。1994年以后种植的面积不大,1996年种植40亩,总产80吨。种植西瓜的主要是高板村的农户,畲族自然村很少有人种植。
  3.紫云英。70年代“以粮为纲”时期曾广泛种植,以后渐少,1990年~1993年已无人种植。1994年后有少量种植,1996年种植面积20亩,主要作为绿肥使用。畲族自然村无人种植。
  此外,高板村的花卉种植已颇具规模,对居民的经济收入已产生很大影响,但目前尚未将其列入统计项目。
  (四)茶叶和水果 茶叶和水果生产在福安市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对铁湖行政村的影响却不大,亦是属于农户的零星种植。1996年,全村拥有茶园面积130亩,其中可采摘面积100亩。自1990年起,全村的茶园面积和可采摘面积均无变化。近两年因茶叶价格下跌,1997年鲜茶的收购价仅0.5元~0.6元一斤,制好的茶每斤还不到2元,如此低的价格使农民已不愿种茶,导致茶园的荒废面积不断增加。种茶较多的满洋村,全村66户人家,管理得较好的只有4户人家的十余亩茶园,其余农家的茶园多已荒芜,只能采一点茶自制自己食用。
  水果的品种主要有枇杷、柑橘、桃、李、杨梅等,多为农户在房前屋后的零星种植,连片种植的水果很少。1996年,全村水果面积190亩,其中可采摘面积90亩,总产8.9吨。主要的水果生产情况为:枇杷面积16亩,一般年景总产1吨,1996年总产0.4吨;柑橘为1990年以后种植,1992年~1996年城阳乡经管站的统计为140亩(村委会的统计仅20亩),1996年柑橘总产仅3吨,不论采用哪一种面积的统计数据,其单位面积产量都是相当低的;桃树的面积24亩,均为可采摘面积,1994年~1995年的总产7吨,为历年最高,1996年总产2.5吨;李树的面积正在逐年减少,1991年全村有18亩,1996年只剩10亩,总产3吨;杨梅,1990年~1995年的面积为2亩,1994年总产0.2吨,1996年未见统计。
  近两年由于市场的变化,大多数水果的价格均呈下跌趋势,加之铁湖行政村居民种植的水果品质不佳,无优良品种,故农户砍果树的现象增多。1996年,由于橄榄的价格趋高,每斤可卖2.5元~3元,村委会即组织人力上山种了约3000棵橄榄树。这批橄榄树属于村集体财产,也是全村惟一比较有规模的连片种植的果树。
  三、林业
  虽然3个畲族自然村的土地基本上均为山地,耕地也在山上,但林业生产在全村经济中的地位却很低。1996年,行政村林业收入2.6万元,仅占经济总收入的3.39%,占农业(大农业)总收入的4.15%。林业生产中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是绿竹生产,1990年全村种植绿竹2000丛,至1996年增加到7000丛,增长了2.5倍,年产绿竹笋约70吨,成为铁湖和高板两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其它主要林产品的生产情况为:油茶,全村约50亩,全年产油茶籽1.5吨;毛竹,年产400根~500根,毛竹笋产量约1吨;木材,1990年~1993年期间每年产木材10立方米~20立方米,其中自用和出售的木材各占一半,1994年以后再无统计。此外,零星的林副产品还有木柴、山苍子、杂木棍、棕片等,多为自用,亦有少量富余出售。
  四、畜牧业
  从城阳乡经管站提供的统计数据看,铁湖村的畜牧业在经济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很低,1996年畜牧业收入4万元,仅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22%,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6.39%。①畜牧业生产以养猪和养家禽为主。
  畲族行政村居民养猪和饲养家禽都保持着非常传统的方式。喂猪还是用老办法,一般是将番薯藤或其它青饲料切碎,混合以米糠或少许番薯,经熬煮后喂食;喂鸡和喂鸭则基本上是直接用稻谷。当问及为何不用专门饲料喂养时,一般的回答是:“买饲料每担要花80元,番薯藤是自家地里的,不用花钱。”但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则明显地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①。目前畲族村居民基本上都是每家养一二头猪,养几只鸡鸭。个别农户养的鸭稍多些,但亦不过是数十只到百余只。
  90年代以来,铁湖行政村生猪存栏的数量波动较大。1990年~1991年,全村生猪存栏为260头~265头,1992年~1993年每年存栏120头。1996年末存栏267头,其中120斤以上的肉猪172头,能繁殖母猪2头;当年出栏肉猪352头,其中自宰自食70头,猪肉产量25吨。畲族村居民以养肉猪为主,通常是购买五六十斤的小猪回来喂养,养至200斤左右就出售。由于无饲料成本,出售肉猪的收入扣除买小猪的支出大体上就是净收入。一般的畲族家庭每年都可以出栏一二头肉猪,故养猪是畲族村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乡经管站统计上的意义。
  除养猪外,1996年全村还存栏家禽2100只,其中鸡600只,鸭1500只,当年村民自宰和出售320只;山羊存栏26只,当年自宰和自食16只。90年代初,一些村民曾养过蜜蜂、家兔、奶牛等,1996年已无人饲养。1996年,全村水牛存栏14头,主要是作为耕牛饲养,其中能劳役水牛7头,能繁殖水牛6头,当年生小牛1头。
  从总体上看,畲族自然村的农业尚处传统农业阶段。无论是水稻或其它作物的种植,还是猪和家禽的饲养,均属于传统的小农式经营。这种以解决自己吃饭为基本目的的农业,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其收入是比较稳定的,但好年景也不会有大的增长。
  第三节 非农产业
  一、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
  1992年初,在全国开发区建设热的浪潮中,在福安市政府和福建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应运而生。这是迄今为止福安市惟一的村级经济开发区。由于该开发区冠以“铁湖”的村名,同时突出了“畲族”的民族性,故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使铁湖村的名声大震。
  实际上,除了铁湖自然村从被征用的土地获得一定的补偿、从开发区的基础建设中获得一定的好处外,整个行政村的经济活动与开发区的建设没有任何关系。这个冠以“铁湖畲族”的经济开发区完全由城阳乡政府管理,开发区管委会的主任、经理均由一名乡党委副书记兼任,铁湖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不参与任何管理,不享有利润分成,甚至也不知道开发区内的基本情况。开发区与铁湖村的关系,实际上仅是土地使用的关系:即开发区建立之初占用了铁湖自然村的16亩耕地(15亩水田、1亩旱地),按照每亩1万元~1.1万元的价格给予村委会补偿,而这16亩耕地的征购粮仍然由铁湖自然村的居民负担。开发区管委会则以更高的土地价格对外招商引资,至1997年,在开发区已办起了3家铸钢厂,3家石板材厂,2家汽车旅馆,1个加油站和1家货运站。这些企业均招收外地职工,没有一名铁湖村的居民被这些企业所吸收,故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意见都很大。如今铁湖村居民要想利用开发区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第二、三产业也很不容易,例如在公路边开一家60平方米的商店,仅地皮费就要花1.6万元,这是一般村民承受不了的。
  然而,在几乎所有有关铁湖村的宣传或介绍材料中,都将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与铁湖村混在一起,将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视作铁湖村经济的一部分。由于将互不相干的两个经济实体混在一起,这至少会在统计上造成混乱。在不同的宣传或介绍材料中,1996年铁湖村工农业总产值少的有855万元,多数材料中均为1360万元。①城阳乡经管站的《农村经济统计报表》未将开发区的经济活动列入铁湖村中,显然要真实得多,其统计显示铁湖行政村1996年的总收入为80万元(各子项相加为76.6万元),其中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和饮食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收入为14万元,按调整后的数据(76.6万元,下同)计算,仅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18.28%。
  不过,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对铁湖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工业
  铁湖行政村无村办集体企业,只有1家私人合股办的石材厂。1996年,全村的工业收入4.2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5.48%,占非农产业总收入的30%。
  石材厂的厂房和设备都很简陋。厂房无四壁,为竹竿加盖油毡的简易棚,主要设备为一台电锯、一台打磨机和一只葫芦吊。石板材加工的工艺比较简单:将方块花岗岩石料锯成薄板打磨抛光后即可出售。全厂只有4名工人,均为铁湖自然村的居民,轮换着昼夜生产。工资为计件工资,锯工加工每平方米可挣3元,磨工每平方米5元,每人每天均可加工20余平方米的板材。
  花岗岩板材加工是比较赚钱的行业。但由于粉尘污染严重,近两年福安市政府已开始限制开办新企业。该厂进料每立方米加运费约1000元,1立方米石料可加工30平方米~40平方米板材,每平方米板材的就地销售价为60元。若按每立方米石料平均产35平方米板材计算,扣除工资、电费,加工1立方米石料可获毛利500元左右。但因电锯和打磨机的损耗很大,若加上设备折旧其毛利就要低许多。仅从该厂的销售情况看,全村的工业收入远不止统计中的4.2万元。
  三、建筑业
  铁湖行政村无专门组织的建筑施工队伍。建筑业收入主要是捞沙打石的收入。村民盖新房基本上都属于相互之间的帮忙,建新房者不需付工钱,只需为来帮忙者准备好酒菜即可,甚至是铁湖自然村的新村建设也是如此。这部分实物支出(实际上是另一部分人的劳动收入)没有计入建筑业的收入中。1996年,全村建筑业收入2.4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3.13%,占非农产业总收入的17.14%。
  四、运输业
  铁湖的交通十分便利,大约每5分钟就有一辆客车经过,村民乘车到福安或其它地方都非常方便。故全村的运输业主要是手扶拖拉机的货物运输。4个自然村中只有铁湖和高板村的居民有少量几台拖拉机,主要是将村前河中的沙石运到福安市销售。近两年因房地产市场疲软,建筑施工减少,故对沙石的需求也随之下降,1996年,全村运输业收入1.2万元,占经济总收入的1.57%,占非农产业总收入的8.57%,运输业收入额比1992年下降了33%。1997年7月,满洋村修通了简易机耕路,结束了该村不通机动车的历史,随即出现了该村第一辆用于运输的“三叉车”,居民乘车去福安(2公里山路,5公里二级公路)每人1.5元,货物每担1元。从这辆车运营几个月的情况看,生意还相当不错。
  五、商业和饮食业
  90年代以来,铁湖行政村的商饮业发展较快,1996年商饮业收入4万元,比1992年增长了7倍,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22%,占非农产业总收入的28.57%。在非农产业中的收入额仅次于工业。
  铁湖的4个自然村均开有小商店,共6家。商店的面积一般为10平方米~20平方米。其中,满洋(2家)和岩角亭(1家)的小商店较为简陋,主要是出售些油盐酱醋、烟酒、糖果点心及小日用品,满洋村有1家小商店配有冰柜,可以冷冻些鱼肉出售。这两个自然村小商店的销售对象均为本村居民。铁湖和高板自然村的小商店均设在公路边,商品的种类稍多些,其销售对象除本村居民外,还有过往的司机等。
  饮食业实际上就是铁湖和高板自然村居民开的饭馆。其中铁湖自然村两家,高板自然村1家,饭馆的面积20平方米~60平方米不等。在这3家饭馆中,村支书家办的饭馆可能效益较好,这家饭馆由漳州人承包,饭菜较适合过往司机们的口味,故用餐的人较多。而铁湖自然村另一家由村民合股开的饭馆,则是自己掌勺的福安当地风味,客人较少,似在勉强维持。
  一些外地人在开发区建设中所开办的汽车旅馆和货运站,也都设有饭馆和小商店,与铁湖、高板自然村居民开办的商店及饭馆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铁湖村第三产业很兴旺的感觉。
  六、服务业
  1996年收入2.2万元,比1992年增长了10倍,占行政村经济总收入的2.87%,占非农产业总收入的15.71%。全村真正具有商业意义的服务业实际上只有高板村的一家汽车修理铺,主要是从事汽车打气、补胎及汽车小故障的修理。
  从总体上看,真正属于铁湖行政村的非农产业仍很薄弱,在全村经济收入中的比例还相当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村非农产业的统计中并没有包括村民的外出打工收入。
  第四节 居民收入与生活
  一、居民收入
  (一)关于统计的说明 在目前的农村经济体制下,要准确地统计农村居民收入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在于难以做到挨家挨户的逐家登记,而且即使能做到,农户也很难准确地说出上年全家的纯收入额。此外,统计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难以做到统计口径的一致,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城阳乡经管站的统计报表,是目前惟一能系统反映铁湖村居民收入状况的统计资料,而且也是福安市统计局的基础统计材料,但是我们却无法从中看出铁湖村居民的收入状况。
  根据城阳乡经管站的统计:1996年铁湖行政村经济总收入为76.6万元;总费用15万元,国家税金2.7万元,乡村集体提留5.2万元,三项合计为22.9万元。按照一般的常识,总收入减成本费用、税金及乡村集体提留,全村居民可分配净收入应为53.7万元,按1996年全村720人计,人均纯收入为745.83元,但城阳乡经管站的统计结果则是人均纯收入2310元。在这两个数据中,前者虽然可以使报表平衡,但是却明显偏低,与铁湖村居民的实际收入状况相差太远;而后者虽然比较接近铁湖村居民的实际收入,但其来源缺乏依据,也无法使统计报表平衡。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实地调查来估算铁湖村居民的实际人均纯收入。
  (二)畲族村居民收入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铁湖的4个自然村几乎每家都有人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实际上是畲族村居民货币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技术不同,打工者的收入差别较大,如在石板材厂当磨工每天可挣100元,锯工每日可挣60元,无技术者打工的收入则低得多,而且找工作的机会亦较少。总体上看,3个畲族村有技术的打工者较少。
  满洋村32岁的蓝柱明可谓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打工者:蓝柱明,未婚,与母亲同住,一家两口有2亩水田,蓝不屑种田,将水田包给别人种,自己外出打工。由于无技术,蓝柱明只能当小工,什么活都干。近几年因建筑市场疲软,找工作已很不容易,经常几天、甚至连续十几天找不到活干,冬天和下雨天更是不容易找工作。这样有时一个月只能打几天工,若交好运,一个月最多可打20多天工。做小工一天大约可挣20多元,不管食宿。为节省住宿费,蓝柱明一般每天都回家住。一年下来,蓝柱明可挣3000元左右。蓝的母亲在家养了1头猪、七八只鸡,在零星的旱地还可收获一两担番薯和芋头。全家的收入合计3600元左右,人均约1800元。
  蓝石平一家则略有不同。蓝石平兄弟都娶了媳妇,仍与父母住在一起,但都各立了门户,分灶吃饭。老人的身体还硬朗,将家里的农活全包了,全家(实际上是3户)一年可收获三十多担稻谷、十几担番薯和芋头,卖一头肉猪,这大体上就是全家的农业收入(约折3000多元)。蓝石平兄弟和他们的媳妇每年春天在家里种完水稻后就外出打工,白天去福安市区,晚上回家。蓝石平无技术,一天只能挣20多元,其弟弟则是村里少有的懂泥瓦工技术者,一天可挣30多元。打工收入加上在家务农的收入,蓝石平一家的人均纯收入约1900元左右。
  蓝柱明、蓝石平均属于无小孩的两代户家庭,故其纯收入属于村里比较高的。若是三代户或两代有无劳动能力子女的家庭,按人口计算的人均纯收入就要低得多。家庭收入的多少,基本上是取决于家庭中能够外出打工人口的数量,以及打工者是否有技术。根据我们与十多户居民的访谈,粗略计算满洋村的人均纯收入在1600元左右。
  岩角亭自然村居民家庭的农业及外出打工收入状况与满洋村基本相同,只是外出打工的条件稍好些。岩角亭村因坐落在国道边的山坡上,村民去福安打工比较方便,过去还可以到河边捞沙石卖,收入的机会要比满洋村多一些。不过,1996年铁湖村委会让外地人承包了属于该村河段的捞沙采石权,这条增加收入的门路也断了。但因离公路近,打工的机会还是要比满洋村多。粗略计算,岩角亭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在1700元左右。
  在3个畲族自然村中,铁湖自然村的条件是最好的。该村不仅有自己的河段捞沙石,还因其坐落在公路边的山下,便于开办饭馆、商店和石材厂,有拖拉机的农户还可从事运输,可以部分地解决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故居民收入的机会较多。该村在河边种植有几千丛绿竹,仅此一项平均每户的收入就要比满洋或岩角亭村多五六百元。粗略计算,铁湖自然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不低于2000元。
  总的来说,由于畲族村的农业基本上是以解决吃饭为目的,如果要想有钱花,就必须外出打工。而由于务农与打工的收入差距太大,按满洋村居民的说法“打两天工就可以挣回一担稻谷”,再加上农业耕作条件差,所以畲族村民也不愿意专心务农,这就阻碍了农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农业始终维持在原有水平。对3个畲族村的经济发展状况,按当地畲族村居民的形象说法,即是“种田吃饭,打工挣钱”。
  (三)高板村居民收入 在铁湖村委会的4个自然村中,汉族聚居的高板自然村居民收入可能是最高的。由于该村的耕地条件最好,故其农业耕作要比畲族村精细得多。如秋季收割水稻后,畲族村的水田都泡上水闲着,高板村的居民则大面积地种植蔬菜,搭上棚架种植花卉,而且凡是可以利用的土地都精心地种上了龙眼、橄榄等水果,河边也种有大面积的绿竹,因此高板村居民的农业收入要比畲族村高得多。另一方面,就外出打工者而言,高板村懂技术的人也要比畲族村多得多,故其收入要高出一截。
  二、居民生活
  50年代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铁湖村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衣着来看,如今3个畲族村居民的衣着都较好,看不到穿补钉衣服的村民,但也看不到穿传统畲族服饰的居民。
  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畲族居民的主食由番薯饭变成以大米饭为主。4个自然村的人均口粮已达到300多公斤,再也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饮食的质量有很大提高,一般居民大体上每周能吃上一两次鱼肉。
  从总体上看,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4个自然村的情况很不相同。其中,铁湖、高板村居民的住房均以砖瓦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住房的质量较好,而满洋和岩角亭村居民在住房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住房的质量较差和住房不足。满洋村居民的住房大多都是近十几年新盖的,其中有部分住房的外墙还采用了砖结构(大多数住房的外墙还是土坯墙)。不过,这些住房真正完工的则极少。前文提到的满洋村的蓝石平一家,可谓是村中比较有经济实力的人家,其1984年盖的房屋至今还没有将楼层的木板铺好,厅堂左透的木板墙也还没隔,完好的只有右透用木板隔好的两间房,供蓝石平夫妇和其父母使用,而其弟弟还只能在楼上搭简易床。由于当初盖房时使用的部分松木已被虫蛀,这座尚未完工的“新房”已需要拆除新建。像蓝石平这样的人家在满洋村是比较普遍的。
  还有一些人家比蓝石平家的情况更糟。蓝卫弟一家盖房已有10年,至今还是只有房架和瓦顶,连门都还没有安上,全家现只能在房架中堂左透用旧竹帘围成的一角住宿。44岁的蓝大弟一家的情况亦与此相似。
  蓝生言一家4口,住两间十几年前建的房。其住房的结构与传统的畲族房屋完全不同,为两间并列的普通砖结构平房,每间各约12平方米。两间房屋内各置一张小床(两张条凳加木板,再铺上稻草和草席),无桌椅或其它任何家具,地上堆着约40麻袋的稻谷和番薯、木薯等粮食,进屋后连转身都很困难。蓝生言在屋前搭了一间简易棚,用旧油毡盖顶,用树枝和旧竹帘简单地围着三面,这就是一家人做饭吃饭和养猪的地方。蓝生言一家还不是村里居住条件最差的。
  从外表看,满洋村最好的房屋是蓝银富家刚建好的新房。这座两层的楼房均用红砖作外墙,瓦顶,外观还很不错,但屋内除了一张八仙桌和两张简易床外,暂时还空无一物。
  岩角亭村除了搬到公路边的两户居民住房较好外,其余人家的住房情况与满洋村大体相同。
  第五节 村庄基础建设
  铁湖自然村原是一个破旧、贫困的小山村。1992年初,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对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同年10月,铁湖村被列为福建省城乡建设委员会确定的7个村镇建设试点之一,并且明确了实行省、地、市政府和军民共建。但实际上进行新村规划建设的只有铁湖自然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福安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民委、省民政厅等省、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35万元在铁湖自然村建成了集村委会办公楼和畲族民俗馆为一体的“铁湖村畲族文化发展中心”楼,此外还在该村投资40多万元建设了日产1000吨自来水的供水系统和电力供应系统。铁湖自然村的新村建设总体规划进展顺利,1993年3月就获得了宁德地区行署授予的“村镇建设先进村”称号。
  按照铁湖自然村的新村建设规划,全村的居民住宅均统一建成二至三层小楼,呈半圆弧形坐落在国道东侧,环抱着畲族文化发展中心大楼和铁湖,湖水沿岸柳树成荫,村后的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毛竹和各种树木。“铁湖畲族文化发展中心”是一座设计别致、造型典雅的两层小楼,共22间房。这幢楼集村委会办公室和畲族民俗馆等为一体,整个建筑的外墙采用乳白色瓷砖贴面,内部装修的质量亦属上乘,据说可列为福建省一流的村委会楼。至1997年11月底,环村的水泥路面已铺设完毕,全村的33户居民,除五六户外,其余20多户居民的旧房都已拆除,其中有10户搬进了建好的新房,还有10多户居民搬进了已建好的楼房第一层暂住。一个现代化的畲族新村已初现雏形。
  铁湖自然村的畲族文化发展中心大楼和自来水、电力供应工程的建设基本上是由福安市人民政府投资,甚至连村民拆旧房建新楼房也可领取政府补贴,按有关规定每盖好一层楼可领取3000元的政府补贴(尚未完全落实)。显然,新村建设具有很强的政府行为,其目的是想通过新村建设树立“小康”典型,激励其它畲族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而铁湖自然村之所以能有幸成为典型,主要还是得益于该村便利的交通条件。1996年,铁湖先后被宁德地区行署和福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明星村”称号,来此参观考察的人络绎不绝,该村的“畲族文化发展中心”是外来者的必参观之处,其中的畲族民俗馆已成为人们了解畲族的重要窗口。
  岩角亭、满洋和高板则没有铁湖自然村那么幸运。岩角亭村沿公路边的山坡叠建,只有2户在公路边建了住房;满洋村则是在山上,到公路边还需翻两座山,1997年才修通简易机耕路;高板村的地理环境比铁湖村更优越,可惜全村均是汉族,缺乏特色,也很难得到政府的资助。因此,这3个自然村都未进行新村规划,村民们的住房均显得很杂乱。满洋和岩角亭村均无自来水,居民用水主要还是靠肩挑,但也有不少细心的人家用细小的塑料管将山涧的小股泉水直接引到家中,有的人家架(铺)的塑料管长达数百米,虽然花费不少,却省了挑水的劳累。
  4个自然村都通了电,但电费却相差很远。满洋和岩角亭村因没有安装变电设备,电力损耗很大,故电费非常贵。1997年,满洋村的电费为每度1.5元,电费最高的1995年每度达2.6元。岩角亭村1997年的电费曾高达每度2元。如此高的电费是无法兴办加工业的。因此,尽管这两个畲族村都已经通电,村民们却非常节省,一家人通常只有在最必要的地方才用一盏亮度很低的电灯,缺钱的人家也有用松油或煤油灯的。而铁湖自然村则幸运得多,拥有政府投资架设的专用输电线,居民用电每度只需0.8元,工业用电每度仅0.5元。虽然不能说便宜,但也比满洋和岩角亭村居民的用电便宜一半。
  在铁湖的4个自然村中,满洋村的建设条件最差。该村的居民都沿山势建房,由于山坡较陡,建房时需将山坡坡体挖去一部分以形成平地,而被挖去的坡体则形成一面较高的土墙,其高度有的与新建成房屋的屋顶相差无几,如此层层叠叠地在山坡形成村落。由于山坡面的墙体太高,下雨时经常造成塌方,将房屋压倒伤人,因此满洋村的居民觉得缺乏安全感,以致下大雨时有些人都不敢在家里睡觉,担心山墙塌方把房屋压垮将自己埋在里面。故满洋村的居民早就想将村址迁到一里路以外的地方,将一座小山包推平建新村,但因耗资太大而未能如愿。铁湖的新村建设曾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所以他们也要求政府给予资助,但迟迟没有结果。
  不过,铁湖自然村的居民也有自己的烦恼。虽然该村居民的收入比满洋和岩角亭村的居民高一些,而且盖新楼房还有政府补贴,但要按照新村规划的要求盖新楼房,也大大超出了多数居民的经济实力。如该村钟石任家的楼房,5年才盖了一层,为此已花了约3万元,其中的1万多元还是借来的,全家现已住进了建好的第一层,至于建第二层的问题想都不敢想。像钟石任家这种情况的家庭在铁湖自然村约有一半,亦即全村约有一半的居民可能已无力按规划的要求盖二至三层的楼房。此外,由于村委会将属于该村河段的捞沙采石权交给外地人承包了,这就切断了居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来源,从而也使居民盖新楼房更加困难。
  第六节 社会与文化
  一、村级组织与管理
  铁湖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简称“两委”)是行政村的最高权力机构。村“两委”共有干部9名(含1名文化馆管理员),分别负责全村的党、政、民兵、财务、妇女、青年团、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全村有21名党员,每名党员都有包户任务,其内容主要是配合村干部搞好各项工作,如在群众中开展创“五好家庭”活动、开展“帮贫助富”活动等。
  铁湖行政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无主村,铁湖自然村居民仅占行政村总户数的20.89%,所以村干部的来源比较分散。在9名村干部中,村党支部书记、会计、团支部书记和文化馆管理员来自铁湖自然村,村委会主任来自高板村,村委会副主任、民兵营长来自满洋村,还有两名村干部来自岩角亭村。高板、满洋和岩角亭3个自然村距离铁湖村委会驻地都有1.5公里~2公里,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利益,因此村干部们很难就行政村的前景作出统一的发展规划,某些发展规划虽然打着行政村的牌子,实际上也只是单个自然村的发展规划(如铁湖新村建设规划),这就使得来自其他自然村的干部缺乏热情。
  除了一些日常事务外,现阶段村干部最重要的工作是抓计划生育。为此,村委会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和人口教育分校(乡人口教育学校之分校),向村民宣传计划生育基本知识,协助乡干部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居民进行罚款。村干部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协助乡干部向村民征收教育附加费、民兵训练费、乡村集体提留和五保户军烈属优抚等费用(简称“四费”)。1997年,由于粮食的市场价格下跌,每担稻谷(100斤)的市场价比国家的收购价低10元,亦即政府反而要根据定购粮的数量向农户每担返还10元,征购粮食的任务没有了,故村干部的压力主要是征收“四费”。铁湖村委会的“四费”不多,1997年人均35元,远低于中央规定的农民负担不得超过全年人均纯收入5%的标准。
  调解纠纷是村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铁湖村委会内设有调解委员会,由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妇女主任和另外3名村干部担任副主任。调解委员会的职责是:调解本村居民之间、自然村之间以及行政村与其它村之间的各种纠纷,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除了村干部外,每个自然村还有调解纠纷的家族或宗族组织,如满洋和铁湖自然村分别有蓝姓和钟姓“董理事”。“董理事”亦即过去的族长,由同姓宗族中办事最公道、威信最高的人担任,村委会或村干部调解不了的纠纷往往由“董理事”调解。实际上,“董理事”调解的纠纷比村干部调解的纠纷更多更细。
  根据职责的不同,村干部均领取一定的月薪和补贴。其中,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会计和民兵营长4人每月从乡政府领取月薪,书记和村主任每月100元,会计和民兵营长分别为85元和18元。文化馆管理员的月薪也是100元,由市文化馆发给。此外,村干部还从村集体提留中领取补贴:书记每月150元,村主任每月100元,会计70元,文化馆管理员每月10元;其余无月薪的干部则每年补贴一次,民兵营长、村委会副主任、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等每年各领300元,还有一名干部领120元。
  二、教育
  铁湖行政村的满洋、铁湖和高板自然村均设有小学。其中,满洋村小学只有两个年级班,二年级以后就到铁湖小学就学。
  铁湖小学是福安市重点民族小学之一。学校位于铁湖自然村背后一侧的半山上,占地2301平方米。1996年新建成二层教学楼895平方米,1997年又新筑长42米的校园围墙。学校现有1至5年级的5个班级和1个学前班,1997年第一学期在校生89人,其中畲族学生57人。学校的7名教师(男3人,女4人)均为公办,其中畲族教师1名。学生主要来自铁湖行政村所属的4个自然村,但也接纳附近其它行政村的学生就读。学校设有寄宿地,现有学生宿舍528平方米,安置了30多名学生住宿;附近村庄的非住宿学生可以寄炊,中午可在学校用餐。
  铁湖小学的教学设备比较齐全。学校设有多功能活动室,其中包括自然实验室、图书室和少先队活动室。学校图书室有藏书750册,教学仪器有数学教具、自然课教具25种,电化教学器材6种,体育器材14种,以及音乐、美术器材多种。学校比较重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94年~1996年,学生勤工俭学活动收入合计858元,这笔收入除支付教师福利340元外,其余的均用于添置学校的教学设备。
  自1991年8月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来,铁湖行政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都达到100%。据铁湖小学1996~1997学年毕业班的教育质量数据统计,毕业班17名毕业生的学业成绩全部合格,毕业率达到100%。该校附设的扫盲学校,1991年~1993年期间脱盲22人(男14人,女8人)。1994年以来,铁湖行政村15岁~40岁的青壮年脱盲率达到94.85%,其中妇女脱盲率为93.55%。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铁湖行政村所属自然村共有初中文化程度者40多人,高中文化程度者7人,大学文化程度者2人。
  三、文化活动
  “铁湖畲族文化发展中心”实际上主要是村委会办公楼,也是全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内有党支部办公室、财务室、会议室、广播室、医务室、阅览室、娱乐室、村史教育室等。阅览室相当规范,报刊、报架排列得很整齐;娱乐室面积约100平方米,置有乒乓球台等娱乐设施;村史展览室约60平方米,陈列有数十幅图片和文字资料,以此对村民们进行该村的革命斗争史教育,让村民们了解全村的发展规划、发展成就和发展前景。然而,这座楼最重要的地方还是畲族民俗馆。该馆面积约100多平方米,陈列有畲族的传统服饰、饰物及生产生活用品约40多件,此外还有以畲族传统服饰、饮食、婚嫁、喜庆、生产、劳动、文化、娱乐等为专题的图片84幅。目前该馆已成为人们了解畲族的重要窗口。由于铁湖自然村的人口不多,其它自然村离村委会也不算近,故到文化中心楼开展娱乐活动的居民很少。整个文化中心像是侧重向外人展示铁湖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不太重视村民们如何参与文化娱乐活动。
  四、民间信仰和传说
  铁湖村畲族居民信奉的神灵,主要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演变而成的神灵,以及自然崇拜等。满洋自然村近几年新建的“禹王殿”,为全村最宏大的建筑,即是崇拜历史上的治水英雄;铁湖自然村也建有“禹王殿”,但规模要小得多。满洋村还崇拜巨石,该村东面的山坡上有一孤立碣色巨石,约十余立方米,无依无靠地半埋于土中,巨石的北面有一棵古松,据说已有数百年的树龄,古松的树形奇特,始终半遮于巨石,亦为一奇观。村民们将巨石称为“石母娘娘”,常去烧香、磕头,求“石母娘娘”发善心,能够保平安、交好运,亦有的是求“石母娘娘”为自己的子女却病消灾。“石母娘娘”在满洋村居民的信仰中占有很高的位置,以致该村居民的名字中多有“石”字。
  铁湖自然村坐落在山下,这是畲族村极其少有的现象。据称铁湖自然村有这样的传说:不要将村庄建在山上,以免买卖东西不方便;女儿出嫁的地方距离城镇不要超过2里远,否则将来女儿就要吃苦。后者几乎是作为一条规则至今仍在延续着。这一传说或许只是想说明铁湖村祖先的先见之明,但如果没有这一传说,或许也就没有了今天的铁湖,没有了今天的“小康明星村”。

附注

①城阳乡经管站的统计报表中全村经济总收入为80万元,但将表中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等全部9个子项相加,总收入应为76.6万元。为使数据保持系统性,故本文使用重新核对过的数据。 ①在我国南方农村,畜牧业收入一般都占农业总收入的20%以上。 ①我国南方农村,包括部分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90年代后已开始广泛使用各种专用饲料喂养猪和家禽,这种技术进步有效地突破了资源的约束,有利于实现猪和家禽喂养的规模化生产。 ①1997年11月16日《铁湖村党支部争创工作汇报》和同年12月9日向参加“面向21世纪的中国畲族社区学术研讨会”代表散发的《福安市城阳乡铁湖畲族村简介》的材料中,1996年全村的工农业产值为1360万元;同年7月,铁湖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加强阵地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介绍材料中,1996年全村工农业产值为855万元。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