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58
颗粒名称: 四、文化
分类号: G127.69
页数: 3
页码: 232-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凤洋村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站和文化剧团发挥重要作用,多次举办大型文化活动。
关键词: 福安市 凤洋村 文化

内容

凤洋村是福安县(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最活跃的畲族村之一,也是福安县(市)举办大型畲族文化活动的重要地点。
  (一)村文化站 1955年成立,是福安第一个畲族村文化站,也是闽东地区最早成立的畲族村文化站。文化站成立之初还兼有文化学习站的功能,除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外,还负责扫盲工作。50年代凤洋村文化站为公办性质,配备1名专职干部,其规格与各区文化站相同,主要职责是开展乡村文化宣传娱乐活动,设立报刊阅览、图书阅览,配合政治形势放映幻灯、出黑板报、宣传政策、讲解时事。文化站配有民间乐器,组织演唱畲族歌、畲族戏曲,编写畲族新歌曲等。1965年后改为民办。80年代,畲族村文化站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凤洋村文化站又改为民办公助,后改为公办,由县(市)文化局直接管辖,站长每月从县(市)文化局领取工资。1997年改为乡政府代管。
  1982年,文化站有藏书500册,订阅报刊23种。后因经费不足,订阅的报刊逐年减少。1997年,虽然文化站阅报架上陈列着《福安报》、《闽东日报》、《福建日报》,期刊有《福建通讯》、《闽东通讯》、《文明建设》、《农村工作通讯》、《支部生活》、《福建民族》、《农家技术应用》等十余种报刊,但文化站已无力订阅这些报刊,大多数期刊都是站长顺手从乡政府拿回来的。
  1975年,文化站设立了电影放映队,有2人专职放映8.75毫米的电影。1981年春,县文化馆赠送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给村文化站,尽管当时的图像很不清楚,这台小电视机还是给全村的居民带来了许多欢乐。1986年电影队解散。随着拥有电视机的居民家庭不断增多,文化站的黑白电视机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不过,文化站现今依然保持着全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地位,平时除了提供报刊和书籍外,也常组织猜灯谜、打扑克、下棋等活动;每逢节日,文化站则设法借来设备,为村民布置舞厅、卡拉OK厅,为村民们放映录像,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二)业余剧团 1980年,在文化站的支持下,凤洋村的青少年创办了平剧团,参加者多达70多人,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的仅12岁,男女各半。1981年改为闽剧团。青少年创办剧团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节目均为自编自演,农闲时到附近乡村演出,有时也去古田、霞浦、福鼎等外县演出。主要剧目有《慈云走国》、《昆山县令》、《风月亭》等。到外地演出时带有一点营业性质,收取演出费,剧团根据收入的多少,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给个人。该剧团于1988年解散。
  (三)大型文化活动 80年代初,福安县的一些畲族传统文化活动开始在凤洋村举行。1984年正月十一日,县、乡、村联合在凤洋村举行畲族庙会,主要内容有演出戏曲、猜灯谜、对山歌、举行武术比赛等。正月十一是畲族传统走亲戚的日子,从福安县各地和邻近霞浦县赶来参加的畲族同胞近4000人,连续热闹了三天。1989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办的团圆节,1992年举办的二月初二畲族会亲节,各地来凤洋村参加活动的畲族同胞均达上万人。福安市政府组织的第三、四届三月初三民俗节也都是在凤洋村举行。尤其是1997年在凤洋村举办的第四届畲族民俗节,各地来参加的畲族同胞达1.5万人,仅新闻记者就有四五十人,宁德地区和福安市政府的领导也参加了这次盛会。节日期间除了传统的戏曲表演、猜灯谜、对山歌、武术比赛外,还组织了少儿游艺、放电影等活动,福安市茶艺团也赶来作了精彩的表演。凤洋村的居民蒸出香喷喷的黑米饭款待各地的客人。通过一次次地举办畲族文化活动,凤洋村也愈发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福安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