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社会与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54
颗粒名称: 第五节 社会与文化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6
页码: 229-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凤洋村在村庄管理、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活动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体现了社会与文化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学校建设、卫生所条件等需要改善。
关键词: 福安市 凤洋村 社会与文化

内容

一、村庄管理
  凤洋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主要干部每月均从乡政府财政中领取一定数额的补贴,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我国农村的最基层组织。村委会类似于公社化时期的生产大队,其下辖的11个村民小组类似于公社化时期的生产队,但如今的村民小组已不能发挥什么作用,远不能与过去作为独立核算单位的生产队相比。虽然1984年撤销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但时隔13年,村民们还是习惯地不时将自己称为“社员”,将村委会称为“大队”。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们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1994年6月选举产生的村委会,在上任之初即制定了村级发展规划(表4-1),到1997年6月任期届满,大多数主要指标如人均口粮、人均纯收入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指标等均已如期完成。但原来规划新建的村小学则因缺乏资金未能建成。这项工程给新上任的村主任带来很大的压力,上任之后就到处奔波寻找资金。至1997年11月,村小学新楼的建设仅完成了地基工程。
  村委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抓计划生育。凤洋村建有人口教育分校(为乡人口教育学校之分校)、计划生育协会,设有计划生育服务室。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计划生育协会会长,以表明村委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人口教育分校每月上一次课,内容为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优生优育、人口控制与奔小康的关系等。经过村干部们的努力,全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00%的育龄夫妇都领了计划生育证,其它的计划生育指标也基本达到100%。计划生育工作由过去的少数人管多数人,变成了如今多数人管少数人的良好局面。1997年,全村有8个生育指标,到11月中旬只生了6个孩子。
  二、教育
  民国时期,凤洋村曾办过几年私塾,但至50年代初尚无学校。据1958年凤洋村“畲族社会历史调查”的参加者介绍:当年全村只有3个人会说普通话,文化程度最高者为一名初中生。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凤洋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至1997年,全村的成年人基本上都有小学学历,其中初、高中文化程度者42人(不含在校生),还出了十几名大学生。目前还有两名1997年毕业的大专生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在村里待业。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现在全村人基本上都会说或者能听懂普通话,从而方便了居民的对外交流,或许这也是凤洋村打工者日趋增加、打工的地域越来越宽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今的凤洋村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从1986年起就被定为全县(市)的15所重点民族小学之一。全校现有7名教师,其中3名为民办教师。校长和教导主任都是畲族,其余5名教师均为汉族。1996年,该校五年级毕业生考入初中21人,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上学者约四五人。1997年,全校在校生共122人,其中一年级22人,二年级22人,三年级29人,四年级28人,五年级21人。学校还办有幼儿班,入学幼儿19人。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目前凤洋村小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校舍已破旧不堪,教室不足,现在幼儿班还只能借用祠堂上课,教师们都非常希望上级部门和村委会尽快把新学校建起来,使学校真正有个市重点民族小学的模样。
  三、医疗卫生
  凤洋村历史上长期缺医少药,村民得了疾病主要靠中草药治疗。山区的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在长期的实践中村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不少村民都能自己采草药治疗一些常见病。直到1964年凤洋村才有卫生所。70年代福安县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村培养了大批“赤脚医生”,凤洋村卫生所改为凤洋大队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均为经过短期医疗培训的当地村民,虽然医疗技术不太高明,但能安心在农村工作,可以为村民治疗一些小病和常见病,配合公社卫生院在本大队开展儿童接种疫苗,进行疾病普查等工作,开展医疗卫生常识的宣传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凤洋村居民缺医少药的矛盾,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
  1984年全县恢复乡、镇建制,大队合作医疗站改为行政村卫生所。村卫生所现在只有一名毕业于厦门某医学专科学校的医生。这名医生拥有行医执照,原为公职人员,1993年停薪留职来到凤洋村,至今已有四年多。卫生所实行自收自支,医生通过给村民看病开药收费取得报酬,以维持卫生所的正常运转。如果村民患重病,还是需要到康厝卫生院或穆阳镇的医院治疗。
  四、文化
  凤洋村是福安县(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最活跃的畲族村之一,也是福安县(市)举办大型畲族文化活动的重要地点。
  (一)村文化站 1955年成立,是福安第一个畲族村文化站,也是闽东地区最早成立的畲族村文化站。文化站成立之初还兼有文化学习站的功能,除开展文化宣传活动外,还负责扫盲工作。50年代凤洋村文化站为公办性质,配备1名专职干部,其规格与各区文化站相同,主要职责是开展乡村文化宣传娱乐活动,设立报刊阅览、图书阅览,配合政治形势放映幻灯、出黑板报、宣传政策、讲解时事。文化站配有民间乐器,组织演唱畲族歌、畲族戏曲,编写畲族新歌曲等。1965年后改为民办。80年代,畲族村文化站受到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凤洋村文化站又改为民办公助,后改为公办,由县(市)文化局直接管辖,站长每月从县(市)文化局领取工资。1997年改为乡政府代管。
  1982年,文化站有藏书500册,订阅报刊23种。后因经费不足,订阅的报刊逐年减少。1997年,虽然文化站阅报架上陈列着《福安报》、《闽东日报》、《福建日报》,期刊有《福建通讯》、《闽东通讯》、《文明建设》、《农村工作通讯》、《支部生活》、《福建民族》、《农家技术应用》等十余种报刊,但文化站已无力订阅这些报刊,大多数期刊都是站长顺手从乡政府拿回来的。
  1975年,文化站设立了电影放映队,有2人专职放映8.75毫米的电影。1981年春,县文化馆赠送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给村文化站,尽管当时的图像很不清楚,这台小电视机还是给全村的居民带来了许多欢乐。1986年电影队解散。随着拥有电视机的居民家庭不断增多,文化站的黑白电视机也逐渐失去了吸引力。不过,文化站现今依然保持着全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地位,平时除了提供报刊和书籍外,也常组织猜灯谜、打扑克、下棋等活动;每逢节日,文化站则设法借来设备,为村民布置舞厅、卡拉OK厅,为村民们放映录像,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二)业余剧团 1980年,在文化站的支持下,凤洋村的青少年创办了平剧团,参加者多达70多人,年龄最大的21岁,最小的仅12岁,男女各半。1981年改为闽剧团。青少年创办剧团的主要目的是娱乐,节目均为自编自演,农闲时到附近乡村演出,有时也去古田、霞浦、福鼎等外县演出。主要剧目有《慈云走国》、《昆山县令》、《风月亭》等。到外地演出时带有一点营业性质,收取演出费,剧团根据收入的多少,按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给个人。该剧团于1988年解散。
  (三)大型文化活动 80年代初,福安县的一些畲族传统文化活动开始在凤洋村举行。1984年正月十一日,县、乡、村联合在凤洋村举行畲族庙会,主要内容有演出戏曲、猜灯谜、对山歌、举行武术比赛等。正月十一是畲族传统走亲戚的日子,从福安县各地和邻近霞浦县赶来参加的畲族同胞近4000人,连续热闹了三天。1989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举办的团圆节,1992年举办的二月初二畲族会亲节,各地来凤洋村参加活动的畲族同胞均达上万人。福安市政府组织的第三、四届三月初三民俗节也都是在凤洋村举行。尤其是1997年在凤洋村举办的第四届畲族民俗节,各地来参加的畲族同胞达1.5万人,仅新闻记者就有四五十人,宁德地区和福安市政府的领导也参加了这次盛会。节日期间除了传统的戏曲表演、猜灯谜、对山歌、武术比赛外,还组织了少儿游艺、放电影等活动,福安市茶艺团也赶来作了精彩的表演。凤洋村的居民蒸出香喷喷的黑米饭款待各地的客人。通过一次次地举办畲族文化活动,凤洋村也愈发展示出自己的魅力。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凤洋村党支部
相关机构
凤洋村委会
相关机构
凤洋村小学
相关机构
康厝卫生院
相关机构
福安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