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2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6
页码: 207-2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在教育、生活方面有一定发展,但中学教育相对薄弱。政府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关键词: 福安市 穆云畲族乡 社会文化

内容

一、居民生活
  1996年,穆云畲族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在福安市的全部乡镇中位居第16位,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452元。
  (一)家庭财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穆云畲族乡经济发展较快,目前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各种现代的物质生活用品逐渐进入农村普通居民的家庭。农民家庭在家具摆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木箱、条凳、矮凳等旧式家具逐渐被大衣柜、沙发、写字台、组合柜等新式家具所取代。1996年,全乡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大衣柜90个,沙发88个,写字台116张。随着农村用电的普及(1996年已实现了村村通电),各种家用电器也迅速进入农民家庭。根据我们对畲族聚居的洋坪村的调查,1997年,全村100%的居民家庭拥有电风扇和电饭锅,98%的家庭拥有电视机,近几年结婚的年轻人家庭通常都有洗衣机。此外,作为农村主要代步工具的自行车也十分普及,100%的家庭都拥有自行车,有的家庭甚至有2至3辆,全村还有8户居民拥有摩托车,一户居民拥有一种在当地称作“三叉车”的三轮农用运输车。
  (二)衣饰 目前,除了部分老年妇女外,穆云畲族乡的畲族居民平时已基本上不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在穿着打扮方面与当地的汉族居民基本相同。每逢传统节日,如“三月三”民族歌会等,亦有些畲族群众会穿上传统民族服装,但更多的是为了展示和表演,且只有极少数人有自己的传统民族服装。福建省的服装业比较发达,一般服装的价格也很便宜,故居民们买成衣的居多,穿着普遍较好。年轻人多穿牛仔裤、夹克衫、运动服等流行服装,十分时髦。
  随着经济的发展,穆云畲族乡有相当部分居民的饮用水为自来水,亦有的饮用压力井水,还有部分山区居民饮用山泉水。畲族村在70年代就开始进行全面的水改工作,主要是打井、安装简易水塔,以及通过架设水管把泉水引入家中。经检测,1996年,全乡有80%的居民饮用的是卫生合格的水。
  二、教育
  穆云畲族乡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善,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基本齐全。但是,部分畲族村受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教学设施还相当简陋,在学校的分布上也不能满足畲族村的需要,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一)学前教育 1996年,全乡的33个行政村已有29个幼儿教学点,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达643人,占学前适龄儿童的45.93%。但由于畲族村大多分布在山区或半山区,畲族居民的居住也比较分散,加之师资力量不足,故部分畲族村的学前教育还比较落后,有些畲族自然村还谈不上开展学前教育。
  (二)小学教育 至1997年9月,全乡共有64所小学,其中有21所完全小学,43所初小教学点,小学生3003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同期全乡共有少数民族学龄儿童1160人,已入学1156人,入学率达99.65%,已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1997年,全乡共有小学教师251名,其中的132人为公办教师,3名民办教师,其余的116人为民办代课教师,小学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由于多数畲族村都分布在山区,且自然村比较分散,有些自然村的人口很少,难以集中办学,因此,畲族村小学的单人校(仅有1名教师的学校)较多。全乡的64所小学中,单人校多达31所,而且在单人校中任教的多为民办代课教师。由于一些畲族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师资力量薄弱,对外交流难度较大,故民族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此外,不少畲族村小学的校舍非常简陋,缺课桌凳的问题也比较严重。90年代以来,穆云畲族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仅1996年全乡就新建校舍500平方米,扩建校舍200平方米,修缮校舍150平方米,添置课桌椅120套,购置图书3000册,使一些民族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997年,全乡35所民族小学的校舍总面积达5181平方米,平均每个民族小学的学生拥有校舍面积增加到4.48平方米。教学条件的改善,为畲族村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中学教育 穆云畲族乡的中学教育比较薄弱,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乡仅有一所初级中学,即穆阳开发区中学。该校建于1992年,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此前,本乡的小学生毕业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到福安市中学、闽东地区民族中学和康厝初级中学继续上学,大多数小学毕业生因失去升中学的机会而回家参加劳动。由于到市区或外乡上中学路途较远,学生多为住读,花费相对也较大,使一些农村学生的家庭难以承受。这种状况使全乡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长期偏低,严重地影响了全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1996年,乡财政投入教育基金70万元,并发动社会集资14万元,改建和扩建了穆阳开发区中学,同时,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特地为民族地区培养的师资力量也充实了穆云畲族乡中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乡中学的办学条件。1997年,穆阳开发区中学已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专职教师52人,初中在校生达1238人,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提高到76%。针对一些畲族村上中学难的状况,1996年,福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市教育局投资8万元,在畲族聚居的虎头村创办民族初中班。至1997年11月,民族初中班的一幢三层12间的教学楼已建成一半,该工程完工后有望解决邻近十余个畲族行政村约2600多户居民子女的升学难问题。
  (四)成人教育 穆云畲族乡的成人教育已基本上形成了乡村网络。乡教育管理委员会专设成人教育干事一名,负责全乡的成人教育工作。目前,该乡设有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有专职教师3人,此外,每个行政村都有乡文化技术学校的分校,一般都由村小学教师担任分校的教师。村文化技术学校教师定期到乡文化技术学校学习或领取资料,配合乡干部一起向农民进行科技宣传,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及开展扫盲工作。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统计,1990年,全乡的文盲率为18.8%,其中畲族人口的文盲率高达36.9%,90年代经过各村文化技术学校多次开展扫盲活动,1997年,全乡的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10%。
  成人教育的最重要工作是开展科技普及。仅1997年1月至11月,乡文化技术学校就举办了24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包括水稻栽培技术,水蜜桃、晚熟荔枝和芙蓉李等名优水果的栽培与管理,花菇栽培技术等,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606人。通过技术培训,全乡建立了10个科技示范村,培养了1000多户科技示范户。此外,乡妇联还举办了多期保姆培训班,并把经过培训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向福州、石狮、晋江等地输出劳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医疗卫生
  1984年穆云畲族乡成立之前,与现今的穆阳镇合为一体称穆阳人民公社。穆云畲族乡成立后,乡政府所在地仍在穆阳镇,与穆阳镇政府仅一墙之隔。此外,康厝畲族乡政府所在地与穆阳镇也是隔河相望,且有桥梁相通。因此穆阳镇实际上是两乡一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活动中心。但是按照传统的管理体制,穆云畲族乡也设置了一个乡卫生院,称穆阳卫生院。这样,在穆阳镇这块不大的地方就有福安市民族医院、穆阳卫生院和康厝卫生院3所市、乡级的医疗卫生机构。
  穆阳卫生院为综合性卫生院,现有一座两层共486平方米的门诊楼,此外在桂林村和穆阳镇还开设了6个门诊部。1997年,卫生院共有职工33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1人。该院主要收治常见病,业务主要由6个门诊部承担,年门诊量约5万人次。同时,卫生院还承担着全乡的妇幼保健、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卫生行政管理工作。1996年,全乡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员的上岗率达100%,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率为80%,长效节育率达92.3%,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3‰。
  与同在穆阳镇的市民族医院相比,穆阳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技术力量显然都相去甚远。民族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传染科,拥有住院部和80张病床,医疗设备也比较好。而穆阳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只有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件,没有任何大型医疗设备,不具备手术条件,也没有住院处和病床,卫生院内没有明确的专业分科。乡财政每年仅给卫生院拨款8万元,而该院目前每月的工资支出即达3万元(其中包括14名退休职工的月退休金8500元),远不能满足需要,不足部分只能靠门诊业务自行创收,根本无力购置新型医疗设备,致使很多医疗业务都无法开展,较复杂的病例和手术都必须转院治疗,这种状况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卫生院的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卫生院的不景气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稳定性,不少业务人员流向民族医院,加剧了卫生院的不景气状况。不过,对于穆云畲族乡的居民来说,到穆阳卫生院或到民族医院就医没有任何区别,医院之间的竞争对需要就医的患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除了乡卫生院外,穆云畲族乡有25个行政村设有卫生所(医疗站),共有28名卫生员。乡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即构成了全乡的医疗卫生网络。
  四、文化活动
  (一)组织与设施 1984年10月穆云畲族乡成立后即设立了乡文化站,负责组织本乡节日的文化娱乐活动及党的政策和科技宣传活动,为全乡农民开设报刊阅览室。乡文化站还拥有一支电影放映队,80年代末开始实行承包,自负盈亏。因多数畲族村比较偏远,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所以放映队也很少光顾畲族村。进入90年代后,电视机的普及已使电影放映队显得很不景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穆云畲族乡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全乡各村之间的广播线路铺设竣工,从而实现了村村通广播;1997年,全乡的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机普及率已达80%,有一半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视机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全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一些农村居民还添置了卡拉OK、VCD等娱乐设备,在家里就可以自娱自乐。
  (二)活动与影响 穆云畲族乡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较好,不少村庄还有村民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文艺团体。这些团体一般都无编制,人员也不固定。每逢“三月三”和“分龙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穆云乡都组织歌会、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三月三”歌会的地点每年不固定,而畲族“分龙节”则固定在牛池岗举行,演出的文艺节目和歌曲内容多与现行党的政策和现实生活有关,涉及到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许多方面,乡土气息浓厚,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穆云畲族乡看书读报的农民逐渐增多。在穆阳的集镇街道上,被称为“黄金屋”的书店和出租书店已应运而生。乡文化站的报刊阅览室常常读者云集,门庭若市。为满足全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乡政府计划在桂林村兴建一座穆云文化中心楼,以增加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不少农民家庭的藏书也在增加,我们在一户农家的书橱里看到,除中外文学名著外,还有《农民文摘》、《中国果树》、《西瓜栽培》、《蔬菜栽培》等科技书籍和刊物,表明不少农民已经在自觉地提高科技知识水平,这是穆云畲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穆云畲族乡政府
相关机构
穆阳开发区中学
相关机构
康厝初级中学
相关机构
福安市教育局
相关机构
穆阳人民公社
相关机构
福安市民族医院
相关机构
穆阳卫生院
相关机构
康厝卫生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