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穆云畲族乡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2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穆云畲族乡调查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1
页码: 192-2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是其支柱产业,同时注重社会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 福安市 穆云畲族乡 农业经济

内容

穆云畲族乡位于福安市西部,东与坂中畲族乡相邻,西与周宁县交界,南与康厝畲族乡毗邻,北与社口镇接壤。全乡总面积116.80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7公里,南北相距约13公里。境内地形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小部分为河谷平原。穆阳溪、龙首溪和啸溪贯穿全乡,农业用水比较便利。1997年,穆云畲族乡辖33个行政村,其中有13个畲族聚居村、7个畲汉杂居村和1个回族聚居村。乡政府驻地穆阳镇,距福安市区41公里。1996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3.17%,在宁德地区的8个民族乡中居第6位。
  第一节 资源与人口
  一、自然资源和物产
  穆云畲族乡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和山地为主。1996年,全乡有耕地1.95万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1.50万亩,占76.92%;旱地0.45万亩,占23.08%。其中:畲族居民耕地8144亩,占全乡耕地总面积的41.76%;水田7306亩,占全乡水田总面积的48.71%;旱地838亩,占全乡旱地总面积的18.62%。畲族居民的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水田面积都高于全乡的平均水平。
  穆云畲族乡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和,年最高气温小于40℃,最低气温高于5℃,无霜期250天,适宜于农、林、茶、果等多种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河谷平原水田适宜种植双季稻,而大多数山区水田只适宜单季稻的生长。经济作物则以茶树为主。茶叶是畲族村居民农业收入的重要来源。80年代以后,茶树及荔枝、枇杷、葡萄、李、香蕉等果树的种植发展较快。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福安大白茶(发源地为穆云乡高岭村)、穆阳水蜜桃、晚熟龙眼、荔枝、芙蓉李等均为优良品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乡境内的矿产资源有辉绿岩、银矿、花岗岩、高岭土等。近几年勘测到有大面积的火山喷发流纹气泡岩,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可加工成高档建筑装饰材料。已开发的矿产资源主要是花岗岩,目前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石板材加工业。
  主要的林木资源有杉、松、绿竹、毛竹等。据1990年的统计:全乡共有林业用地105,61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8.71%。其中用材林48,395亩,油茶林279亩,竹林5579亩,疏林地2478亩,未成林地6038亩,荒山宜林地42,844亩;活立木蓄积量为75,368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量为70,179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93.12%;森林覆盖率为40.5%,比全市的森林覆盖率高3.6个百分点。1996年,穆云畲族乡的森林覆盖率达63%,比1990年提高了22.5个百分点,表明全乡的生态环境仍在不断改善。
  乡境内著名的游览区白云山,因白云常绕而得名,为闽东第一山,距福安市区仅55公里。白云山群峰累列,方圆约百里,最高峰为仙顶峰,海拔1448.7米,为闽东北最高峰,晴晨可观东海日出奇观,千变万化的云海奇景时常可见,以春夏为最佳观景季节。以白云山为中心,环绕其周围的还有鲤鱼溪、八仙过海、九龙洞、锁泉寺等旅游景点。
  二、人口与民族
  穆云畲族乡的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1996年,全乡共有6061户、26,007人,其中农业人口25,50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8.08%,非农业人口仅499人。全乡的劳动人口10,346人,占人口总数的39.78%。其中,农林牧渔业劳动力846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1.77%;工业劳动力35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41%;建筑业劳动力27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65%;从事第三产业和其它工作的劳动力合计1259人,占全乡劳动力总数的12.17%。
  全乡的民族人口由畲族、汉族和回族构成。1996年,全乡共有畲族1755户、7902人,畲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30.38%;汉族17,24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6.31%;回族86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31%。80年代以来,畲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比例变化不大,大体都保持在30%左右。
  穆云的畲族人口以自然村落聚居。根据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在全乡的33个行政村中,有13个行政村的畲族人口比例在70%以上,其中有10个行政村的畲族人口比例超过了90%(表3-1)。13个行政村共有畲族人口7011人,占全乡畲族人口的88.72%,小聚居的特征十分明显。
  穆云畲族乡的畲族均是由外地迁徙而来。根据有关记载,穆云乡境的畲族大体是明清时期迁入的。据溪塔村的蓝氏祠堂(1997年落成)记载,该村的蓝氏后裔现已居住十八代,是明朝年间从今寿宁县托溪迁入的;竹洲山畲族居民的族谱记载,该村的钟姓是清乾隆年间迁入的,蓝姓为清嘉庆年间迁入的,而雷姓则是清道光年间迁入的。由于历史原因,畲族村主要分布在山区,少数分布在山脚和低山丘陵,表3-1显示,畲族村的人均耕地面积仅在0.52亩~1.2亩之间,而人均山场面积则是其人均耕地面积的2至8倍,山地特征十分明显。1994年以后,随着“造福工程”的实施,部分山区畲族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1995年~1997年,穆云畲族乡把104户、520人从生存条件恶劣的山区搬迁到交通便利、经济环境较好的地方,其中半数以上是畲族居民,此举为畲族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节 农业经济
  穆云畲族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1996年,全乡农业产值6020万元(当年价),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8.16%,吸纳了81.77%的劳动力。对于很少有工业的畲族聚居村来说,农业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一、农业耕作技术
  (一)生产工具穆云畲族乡传统的耕作农具主要有:山锄、田锄、田刀、犁、耙、田踏等。50年代后,人民政府先后推广过旋耕船、新式铧犁等耕作机具,但因综合利用性能差等原因先后被淘汰。小型和中型拖拉机因水旱耕作及运输皆宜,曾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广泛用于河谷平洋田耕作,但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非常注重耕作的经济效益,由于人均耕地较少,故农户逐渐放弃机械耕作。目前,穆云畲族乡的河谷平洋田多采用畜耕,机耕较少;而山区梯田因面积较小,相当部分的水田仍以人力耕作为主,传统的耕作农具也仍然在广泛使用。与上述情况相似,部分山区仍然以使用打谷梯、谷桶加竹围帘等传统脱粒农具为主,而河谷平原和低丘陵地区则广泛地使用动力脱粒机和人力打谷机。农业排灌、粮食加工等方面已基本上实行了机械化。1996年,全乡农村用电量达89万千瓦小时。
  (二)用肥技术 1949年以前,农户基本上都使用农家肥,主要有菜油饼、人畜粪尿、草木灰、绿肥等。50年代开始使用化肥,但农家肥仍然是最重要的肥料。70年代,化肥的使用量急剧增加,80年代中期,化肥的使用量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而草木灰、绿肥的使用量则急剧减少,人畜粪肥亦主要在村落附近的稻田或果树及蔬菜的种植中使用,在农户的用肥结构中已退居到非常次要的地位。1996年,全乡化肥使用量为1274吨,按耕地面积计算平均每亩65.33公斤。在化肥的使用结构中,氮肥510吨,占40.03%;磷肥310吨,占24.33%;钾肥26吨,占2.04%;复合肥428吨,占33.60%。乡农技站根据当地土壤缺磷钾的状况和水稻的需肥特性,向广大农户推广科学配方施肥,基本上保证了农业的平衡施肥。
  (三)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 50年代初,穆云乡的重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木薯等。水稻基本上只种植单季稻,亩产70斤~400斤不等。50年代后开始大面积推广双季稻种植,其种植方式也由间作稻改为连作稻,高秆品种改为矮杆品种,稀植改为密植,双季稻的种植范围逐渐由河谷平洋田向低丘陵地区的畲族村扩展。70年代“以粮为纲”时期,全乡的水田基本上都种植了双季稻。80年代,杂交水稻在单季稻和连作晚稻的种植中推广,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都达到了较高水平。90年代,杂交水稻的品种主要有威优63、威优64、汕优63和白优63等,亩产可达800斤~1000斤。在畲族村,番薯仍然是仅次于水稻的粮食作物,其品种也经过多次引进和改良,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出粉率较高的颜粉一号,产量较高的潮薯一号、瑞薯一号,以及抗瘟薯种华北48、广薯16等优良品种,由于品种的更新和农户种植技术的提高,番薯的平均亩产已由50年代初的15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300公斤左右。
  二、农业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穆云畲族乡的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6年,全乡农业总产值6020万元(当年价,下同),其中种植业(包括食用菌栽培,茶叶和水果)产值356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9.21%;畜牧业产值1649万元,占27.39%;林业产值418万元,占6.94%;渔业产值389万元,占6.46%。与1975年相比,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大为降低,畜牧业产值的比重增加了17.93个百分点。农业的多种经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初步形成了粮食、茶叶、水果、蔬菜和畜牧业等为主的支柱产业。
  (一)种植业 种植业在穆云畲族乡的农业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地开发力度的加大及复种指数的提高,全乡的农作物种植面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1996年,全乡的农作物播种面积49,312亩,比1975年的40,636亩增长了21.35%,与其它地区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粮食生产。1996年,全乡的粮食种植面积37,722亩,占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6.50%。其粮食种植结构为:水稻种植面积21900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8.06%;番薯6000亩,占15.91%;马铃薯4000亩,占10.60%;小麦3400亩,占9.01%;大豆1800亩,占4.77%;杂粮等合计种植622亩,占1.65%。其中稻谷总产8013吨,占粮食总产的74.53%,为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与“以粮为纲”时期的1975年相比,粮食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降低了11.13个百分点,但由于同期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的种植面积仍然比1975年增加了2115亩,增幅为5.94%。1996年,穆云畲族乡粮食的平均亩产为285公斤,总产10,752吨,分别比1975年增长了38.35%和46.56%,人均产粮433公斤,有效地解决了全乡的粮食问题。
  2.经济作物。种植的种类较少,且属于农户的零星种植。种植面积较多且列入统计的仅有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油料作物,以及糖料蔗、果蔗和席草。1996年,全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90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63%,在种植业结构中居相当次要的地位。1996年,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产量为:花生500亩,总产65吨;油菜籽300亩,总产24吨;芝麻110亩,总产4吨;糖料蔗200亩,总产800吨;果蔗500亩,总产1750吨;席草180亩,总产40吨。席草的种植主要是满足农户编织草席出售,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3.其它农作物。主要是蔬菜和绿肥的种植。1996年,种植面积9800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9.87%。其中,蔬菜的种植在种植业结构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80年代中期以来,穆云畲族乡人民政府为了充分发挥当地冬季温暖的气候优势,专门聘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向农民传授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技术,为部分山区、半山区的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全乡的蔬菜种植面积达9000亩,为1984年的2.26倍,产量达5850吨。蔬菜的种植已成为部分畲族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4.茶叶和水果。穆云畲族乡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每个自然村都种植茶树,尤其是畲族村,茶叶生产长期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1952年以前,畲族村与当地社区的其它自然村一样,均是在山区的梯田栽培“福安菜茶”(又名“坦洋茶”),田园内以种植番薯为主,沿梯田边栽茶树为辅。这种老式的篱笆茶每亩不到300株茶树,且管理粗放,仅农历八月至十月中耕除草一次,常年不施肥,故茶叶的产量很低。1958年后,推广新式茶园的栽培与管理,提倡条栽和密植,出现了专业茶场,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管理。推广的技术主要有:栽茶时下基肥,三春下追肥;在茶树的幼龄期修剪、培养树冠,留叶采摘,每春茶梢摘一芽二三叶;以草皮或叠岩护坡,防止水土流失。新式茶园每亩可种植千余株茶树,亩产可达50公斤~100公斤。70年代,由于强调“以粮为纲”,茶叶生产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茶叶从二类物资改为三类物资,由统购统销改为自产自销,其购销价格完全放开,从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些村庄相继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刺激了茶叶生产的发展,茶树的种植区域也由山区扩展到河谷平原。80年代,茶叶的新品种“福安大白茶”、福云品系茶等推广很快,农户也主要是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提高采摘技术来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畲族聚居的高岭村为“福安大白茶”的主要产地,该村5年生的茶树平均亩产鲜叶261.78公斤,制成的白毫银针品质优异,芽壮毫显;制成功夫红茶则条壮实,白毫多,色泽油润,香、味浓醇,为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国家良种茶之一。1996年,全乡的茶树种植面积8376亩,总产610吨,分别是1975年的1.96倍和9倍。
  穆云畲族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全乡共有果树种类40多种,种植面积较多和产量较大的果树主要有水蜜桃、芙蓉李、枇杷、柑橘、无核柿、杨梅等,其中尤以穆阳水蜜桃最负盛誉。穆阳水蜜桃以果味清香、果大汁多、肉厚皮薄、营养丰富等独特的品质闻名,1995年开始销往香港及东南亚等地,属高档水果,在国内外市场均很受欢迎,每年都供不应求,目前全乡每年的水蜜桃生产可创产值500万元以上。种桃也是该乡溪塔、虎头等畲族聚居村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1996年,全乡共有果树种植面积4832亩,水果总产1533吨,分别比1975年增长了7倍和22倍。主要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为:桃1963亩,总产482吨;芙蓉李577亩,总产160吨;枇杷434亩,总产146吨;柑橘399亩,总产150吨;无核柿430亩,总产218吨;杨梅237亩,总产92吨。
  5.食用菌栽培。主要是蘑菇和香菇栽培。蘑菇的栽培始于70年代,80年代后有所发展。主要是在冬季空闲的农田或村中的空地搭棚,用牲畜粪便和垫猪栏牛栏的稻草经堆积腐烂后作营养基栽培。1996年,全乡的蘑菇产量为100吨。香菇主要采取1987年后推广的袋料栽培方式,90年代初,穆云畲族乡人民政府多次聘请福建省农科院的专家和寿宁县“花菇大王”给畲、汉族农民传授香菇栽培技术,使香菇生产发展较快。1995年,全乡栽培香菇30万筒,1996年底即增加到100万筒,产量达80吨。食用菌栽培也已成为部分畲族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养殖业 包括畜牧业和淡水养殖业。1996年,全乡畜牧业和渔业总产值2039万元(当年价),占农业总产值的33.87%。在养殖业中,最重要的是养猪业,全乡的农民基本上家家养猪,养猪也一直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90年代以来,穆云畲族乡居民的养猪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购买从上海运来的猪苗,而不再饲养本地猪,使其生产的肉猪在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1996年,全乡共出栏肉猪1万头,户均近2头。家禽的饲养亦很普遍,但仍属于零星饲养,一般家庭都饲养几只鸡鸭,尚未出现规模化的专业户,1996年末,全乡家禽存栏5万只,户均仅8.25只。在部分山区,其中包括一些畲族聚居村,也利用山区的草场等自然资源发展养羊业,其中以温岩、里楼、占溪和洋坪4村的居民养羊的数量较多。1996年末,全乡存栏山羊1500只。
  淡水养殖业以啸溪、下逢溪沿岸的村庄为主。近几年来,啸溪沿岸的虎头、溪塔等畲族聚居村,开始发展淡水鳗、毛蟹、美国蛙等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业,并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三、典型畲族村
  穆云畲族乡的畲族聚居村经济都是以农业为主。在目前粮食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基本上取决于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水平。从我们实地调查的情况看,经济状况较好的也都是那些能够根据本村自然条件发展高产优质农业的畲族村。
  (一)虎头村 该村是穆阳水蜜桃的主产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村中家家户户都种水蜜桃。1997年,全村共有水蜜桃果园500多亩,总产400多吨,收入290万元,仅此一项就使全村(716人)人均增加收入约3500元。村民缪树仔是虎头村种植水蜜桃面积最多的专业户,全家共有8亩果园,1997年因降雨量大,使桃树的坐果受到影响,收入约4万多元,若是正常年景(如1996年),可收入6万多元;村民吴木兰家种了3.5亩水蜜桃,年收入约3万多元,扣除化肥、农药等费用,纯收入可达2.5万元。该村种桃最少的几户居民,每年的卖桃收入也有3000多元。该村还有一些农户在半山区种植反季节蔬菜,收入也颇为可观。水蜜桃的生产使虎头村成为全乡最富裕的畲族村,全村96%的农户都达到了小康生活标准。穆阳水蜜桃是很有特色的优质品种,产区非常狭小,1997年,在水果价格普遍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其市场价格仍然坚挺,当地的销售价最高时曾达每斤15元,正常价格每斤也要4元,故水蜜桃的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虎头村正计划再发展500亩水蜜桃,把虎头建设成闽东水蜜桃专业村。
  (二)溪塔村 该村位于山脚,距穆阳镇3.5公里。全村共有113户、514人,耕地530亩,其中水田514亩,旱地11亩。1996年,全村粮食总产19.67吨,人均382.78公斤,粮食问题已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为多种经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村的居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在山上种菜、果、竹、林,在水田里种粮食和蔬菜,在溪边种葡萄,在河里养鸭,此外平均每户还养了3头猪。1996年,全村共有果园面积261亩(户均2.31亩),其中可采摘面积221亩。水果的种植以水蜜桃居多,共有70亩;其次为枇杷,有62亩;此外还有芙蓉李25亩,柑橘20亩,杨梅15亩。1996年,全村水果总产173吨,收入69.25万元。全村还种植蔬菜400多亩,蘑菇30万平方尺。畲族农户通过多种经营走上了富裕之路,1996年,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08元,有105户畲族居民达到了小康生活标准,占全村总户数的93%。近两年,全村有30多户畲族居民盖上了新房。
  (三)洋坪村 为全乡经济发展水平居中的畲族聚居村。1996年,全村共有159户、700人,人均纯收入1600元。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打工和种植蔬菜。由于洋坪村的土地较少,故村民有外出打工的传统,每年都有约200人在外省市做工,多从事烧炭、食品加工等劳动;一般均为年初走,年底归。在村里的劳动力也通常在农闲季节到附近的集镇打零工,以赚取收入,单纯务农的很少。此外,种植蔬菜和栽培蘑菇也是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蓝成长一家5口,1996年栽培蘑菇1000平方米,收入约3000元;农闲时兼业做泥工收入约4000多元;出栏两头肉猪,收入约1000元;茶叶收入约1000元;种水稻收入约2000元。全家合计全年纯收入约11,000元,在全村属中上水平。
  上述三个村的情况表明了畲族社区经济发展对土地和农业的依赖程度。耕地条件和自然环境较好的虎头村,充分利用本村有利于发展穆阳水蜜桃的特有优势,通过发展水蜜桃生产步入了全乡最富裕的行列;耕作状况一般的溪塔村则通过精耕细作,甚至在溪边的鹅卵石滩地都精心地种上了葡萄,在小溪上空搭起葡萄架,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农业多种经营,使全村绝大多数居民生活进入了小康水平;而洋坪村的居民大多由山区搬迁而来,尽管离穆阳镇较近,但村舍周围的耕地都是其它村的,本村居民的土地仍然在山上,不仅距离较远,耕作条件也比较差,故众多洋坪村的居民外出打工也有其合理性。
  第三节 乡镇企业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特点,穆云畲族乡的居民长期以来均以农为本,仅有一些规模很小的林、茶场和农村“四匠”(竹、木、铁、泥)组成的简单加工业和建筑业。80年代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穆云的乡镇企业才逐渐发展起来(表3-2),企业数量由1984年的2家增加到1990年的119家。进入90年代,穆云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中以个体及联户办企业和村办企业的增长尤为迅速。1996年,全乡的乡镇企业产值达8166万元,分别比1984年和1990年增长了101倍和6.6倍。
  穆云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乡镇企业的发展比较注重立足于本地资源,发挥优势,积极开发本地特产,发展多层次的加工增值。穆云是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中的优良品种“福安大白茶”即产自该乡的高岭村,利用这一特有资源发展制茶业,所产的精制茉莉花茶畅销国内外市场,亦使茶叶加工成为其乡镇企业的产业支柱之一。1996年,全乡的茶叶精制厂合计实现产值2562万元,占全部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1.37%。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企业还有花菇加工厂、水蜜桃包装厂、竹笋加工厂、丝面加工厂等等。
  第二,乡镇企业的行业分布以工业为主,其它各业的规模较小。1996年,乡镇工业实现产值7390万元,占全部乡镇企业总产值的90.50%;农业企业实现产值265万元,占3.24%;建筑业产值230万元,占2.82%;商业饮食业产值148万元,占1.81%;交通运输业产值133万元,占1.63%。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
  第三,在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和联户办企业后来居上,并且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以茶叶加工业为例:1984年,全乡仅有一家乡办的茶叶加工厂,而到1996年,全乡的茶叶加工厂已增加到29家,其中个体和联户办茶叶加工厂21家,实现产值2005万元,分别占全部茶叶加工企业数量和企业产值的72.41%和78.26%(表3-3)。实际上,在乡、村办的企业中,也有相当部分是私人承包或是私人开办、挂乡村集体牌子的企业,因此,个体私营企业比实际统计的数量要多许多。
  第四,外向型经济已开始起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穆云畲族乡与港商合资创办的闽东福良机电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办法,通过强化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产品不仅打入了国际市场,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公司199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8,648.21元,人均创利润6052.63元,成为全乡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的安全生产、能耗和物耗、职工教育、产品质量等项管理指标均达到地区级先进水平,1996年被宁德地区企业局授予“地区先进企业”称号,并成为福安市20家重点企业之一。
  第五,乡镇企业在引进资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穆云畲族乡的石材资源十分丰富,花岗岩的石质优良,色彩斑斓,是加工建筑装饰材料的极好原料,但由于缺乏资金,难以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有效开发,长期都是由个体私营的小石材厂自行开采加工,不仅容易造成矿体的破坏,还造成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治理石材加工行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石材资源,尤其是合理开发新发现的火山喷发流纹岩资源,并且把石材加工业发展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穆云畲族乡人民政府多次组织外商来本地考察,同时也多次组织人员到外地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已吸引了2000万元的外商协议投资,其中有3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主要用于火山喷发流纹岩矿体的勘察和产品的初加工检测,经过勘察、检测和论证,表明穆云乡蕴藏的火山喷发流纹岩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有望吸引更多的外资进行开发和加工生产。此外,穆云乡还引进浙江台州客商投资600万元,联合开发占溪水电站,预计1999年4月可建成投产,届时将结束穆云畲族乡无水电站的历史。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穆云畲族乡的乡镇企业已初具规模,1996年,企业的数量已达226家,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铸钢、机制砖、玩具、竹木工艺品、食品、茶叶等几大类,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穆云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企业的规模小。除茶叶加工外,尚未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支柱性产业,多数企业都是些分散在各村的零星小加工业,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2.除个别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含量低,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由于畲族村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长期以来,绝大多数畲族村均无工业。
  1995年以后,在福建省和福安市的统一部署下,穆云畲族乡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修建和开通了福穆公路、穆占公路、留洋公路、贵里公路、玉林公路和龟凤公路等多条公路,1997年,有30个行政村实现了通车,占全乡行政村总数的91%。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改变畲族村无工业的状况,乡政府在溪塔村创办了民族工业小区,两年来先后引进了石板材加工、木制品加工、铸钢、橡胶回收等6家企业,以此来促进畲族村工业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一、居民生活
  1996年,穆云畲族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在福安市的全部乡镇中位居第16位,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452元。
  (一)家庭财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穆云畲族乡经济发展较快,目前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各种现代的物质生活用品逐渐进入农村普通居民的家庭。农民家庭在家具摆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的木箱、条凳、矮凳等旧式家具逐渐被大衣柜、沙发、写字台、组合柜等新式家具所取代。1996年,全乡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大衣柜90个,沙发88个,写字台116张。随着农村用电的普及(1996年已实现了村村通电),各种家用电器也迅速进入农民家庭。根据我们对畲族聚居的洋坪村的调查,1997年,全村100%的居民家庭拥有电风扇和电饭锅,98%的家庭拥有电视机,近几年结婚的年轻人家庭通常都有洗衣机。此外,作为农村主要代步工具的自行车也十分普及,100%的家庭都拥有自行车,有的家庭甚至有2至3辆,全村还有8户居民拥有摩托车,一户居民拥有一种在当地称作“三叉车”的三轮农用运输车。
  (二)衣饰 目前,除了部分老年妇女外,穆云畲族乡的畲族居民平时已基本上不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在穿着打扮方面与当地的汉族居民基本相同。每逢传统节日,如“三月三”民族歌会等,亦有些畲族群众会穿上传统民族服装,但更多的是为了展示和表演,且只有极少数人有自己的传统民族服装。福建省的服装业比较发达,一般服装的价格也很便宜,故居民们买成衣的居多,穿着普遍较好。年轻人多穿牛仔裤、夹克衫、运动服等流行服装,十分时髦。
  随着经济的发展,穆云畲族乡有相当部分居民的饮用水为自来水,亦有的饮用压力井水,还有部分山区居民饮用山泉水。畲族村在70年代就开始进行全面的水改工作,主要是打井、安装简易水塔,以及通过架设水管把泉水引入家中。经检测,1996年,全乡有80%的居民饮用的是卫生合格的水。
  二、教育
  穆云畲族乡的教育体系比较完善,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基本齐全。但是,部分畲族村受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教学设施还相当简陋,在学校的分布上也不能满足畲族村的需要,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一)学前教育 1996年,全乡的33个行政村已有29个幼儿教学点,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达643人,占学前适龄儿童的45.93%。但由于畲族村大多分布在山区或半山区,畲族居民的居住也比较分散,加之师资力量不足,故部分畲族村的学前教育还比较落后,有些畲族自然村还谈不上开展学前教育。
  (二)小学教育 至1997年9月,全乡共有64所小学,其中有21所完全小学,43所初小教学点,小学生3003名,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同期全乡共有少数民族学龄儿童1160人,已入学1156人,入学率达99.65%,已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1997年,全乡共有小学教师251名,其中的132人为公办教师,3名民办教师,其余的116人为民办代课教师,小学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由于多数畲族村都分布在山区,且自然村比较分散,有些自然村的人口很少,难以集中办学,因此,畲族村小学的单人校(仅有1名教师的学校)较多。全乡的64所小学中,单人校多达31所,而且在单人校中任教的多为民办代课教师。由于一些畲族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师资力量薄弱,对外交流难度较大,故民族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普遍较差。此外,不少畲族村小学的校舍非常简陋,缺课桌凳的问题也比较严重。90年代以来,穆云畲族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仅1996年全乡就新建校舍500平方米,扩建校舍200平方米,修缮校舍150平方米,添置课桌椅120套,购置图书3000册,使一些民族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1997年,全乡35所民族小学的校舍总面积达5181平方米,平均每个民族小学的学生拥有校舍面积增加到4.48平方米。教学条件的改善,为畲族村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中学教育 穆云畲族乡的中学教育比较薄弱,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全乡仅有一所初级中学,即穆阳开发区中学。该校建于1992年,并于当年开始招生。此前,本乡的小学生毕业后,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到福安市中学、闽东地区民族中学和康厝初级中学继续上学,大多数小学毕业生因失去升中学的机会而回家参加劳动。由于到市区或外乡上中学路途较远,学生多为住读,花费相对也较大,使一些农村学生的家庭难以承受。这种状况使全乡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长期偏低,严重地影响了全乡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1996年,乡财政投入教育基金70万元,并发动社会集资14万元,改建和扩建了穆阳开发区中学,同时,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特地为民族地区培养的师资力量也充实了穆云畲族乡中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乡中学的办学条件。1997年,穆阳开发区中学已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专职教师52人,初中在校生达1238人,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提高到76%。针对一些畲族村上中学难的状况,1996年,福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市教育局投资8万元,在畲族聚居的虎头村创办民族初中班。至1997年11月,民族初中班的一幢三层12间的教学楼已建成一半,该工程完工后有望解决邻近十余个畲族行政村约2600多户居民子女的升学难问题。
  (四)成人教育 穆云畲族乡的成人教育已基本上形成了乡村网络。乡教育管理委员会专设成人教育干事一名,负责全乡的成人教育工作。目前,该乡设有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共有专职教师3人,此外,每个行政村都有乡文化技术学校的分校,一般都由村小学教师担任分校的教师。村文化技术学校教师定期到乡文化技术学校学习或领取资料,配合乡干部一起向农民进行科技宣传,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及开展扫盲工作。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统计,1990年,全乡的文盲率为18.8%,其中畲族人口的文盲率高达36.9%,90年代经过各村文化技术学校多次开展扫盲活动,1997年,全乡的青壮年文盲率已降至10%。
  成人教育的最重要工作是开展科技普及。仅1997年1月至11月,乡文化技术学校就举办了24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包括水稻栽培技术,水蜜桃、晚熟荔枝和芙蓉李等名优水果的栽培与管理,花菇栽培技术等,参加培训的农民达1606人。通过技术培训,全乡建立了10个科技示范村,培养了1000多户科技示范户。此外,乡妇联还举办了多期保姆培训班,并把经过培训的劳动力组织起来,向福州、石狮、晋江等地输出劳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医疗卫生
  1984年穆云畲族乡成立之前,与现今的穆阳镇合为一体称穆阳人民公社。穆云畲族乡成立后,乡政府所在地仍在穆阳镇,与穆阳镇政府仅一墙之隔。此外,康厝畲族乡政府所在地与穆阳镇也是隔河相望,且有桥梁相通。因此穆阳镇实际上是两乡一镇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活动中心。但是按照传统的管理体制,穆云畲族乡也设置了一个乡卫生院,称穆阳卫生院。这样,在穆阳镇这块不大的地方就有福安市民族医院、穆阳卫生院和康厝卫生院3所市、乡级的医疗卫生机构。
  穆阳卫生院为综合性卫生院,现有一座两层共486平方米的门诊楼,此外在桂林村和穆阳镇还开设了6个门诊部。1997年,卫生院共有职工33人,其中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21人。该院主要收治常见病,业务主要由6个门诊部承担,年门诊量约5万人次。同时,卫生院还承担着全乡的妇幼保健、卫生防疫、计划生育等卫生行政管理工作。1996年,全乡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员的上岗率达100%,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率为80%,长效节育率达92.3%,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3‰。
  与同在穆阳镇的市民族医院相比,穆阳卫生院的医疗设施和技术力量显然都相去甚远。民族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传染科,拥有住院部和80张病床,医疗设备也比较好。而穆阳卫生院的医疗设备只有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老三件,没有任何大型医疗设备,不具备手术条件,也没有住院处和病床,卫生院内没有明确的专业分科。乡财政每年仅给卫生院拨款8万元,而该院目前每月的工资支出即达3万元(其中包括14名退休职工的月退休金8500元),远不能满足需要,不足部分只能靠门诊业务自行创收,根本无力购置新型医疗设备,致使很多医疗业务都无法开展,较复杂的病例和手术都必须转院治疗,这种状况反过来又严重影响了卫生院的业务收入。另一方面,卫生院的不景气也影响了医务人员的稳定性,不少业务人员流向民族医院,加剧了卫生院的不景气状况。不过,对于穆云畲族乡的居民来说,到穆阳卫生院或到民族医院就医没有任何区别,医院之间的竞争对需要就医的患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除了乡卫生院外,穆云畲族乡有25个行政村设有卫生所(医疗站),共有28名卫生员。乡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即构成了全乡的医疗卫生网络。
  四、文化活动
  (一)组织与设施 1984年10月穆云畲族乡成立后即设立了乡文化站,负责组织本乡节日的文化娱乐活动及党的政策和科技宣传活动,为全乡农民开设报刊阅览室。乡文化站还拥有一支电影放映队,80年代末开始实行承包,自负盈亏。因多数畲族村比较偏远,村民居住相对分散,所以放映队也很少光顾畲族村。进入90年代后,电视机的普及已使电影放映队显得很不景气。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穆云畲族乡的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全乡各村之间的广播线路铺设竣工,从而实现了村村通广播;1997年,全乡的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居民家庭的电视机普及率已达80%,有一半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电视机的普及极大地丰富了全乡居民的文化生活,一些农村居民还添置了卡拉OK、VCD等娱乐设备,在家里就可以自娱自乐。
  (二)活动与影响 穆云畲族乡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较好,不少村庄还有村民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文艺团体。这些团体一般都无编制,人员也不固定。每逢“三月三”和“分龙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穆云乡都组织歌会、文艺演出或体育比赛。“三月三”歌会的地点每年不固定,而畲族“分龙节”则固定在牛池岗举行,演出的文艺节目和歌曲内容多与现行党的政策和现实生活有关,涉及到计划生育、科学种田等许多方面,乡土气息浓厚,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近几年来,穆云畲族乡看书读报的农民逐渐增多。在穆阳的集镇街道上,被称为“黄金屋”的书店和出租书店已应运而生。乡文化站的报刊阅览室常常读者云集,门庭若市。为满足全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乡政府计划在桂林村兴建一座穆云文化中心楼,以增加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不少农民家庭的藏书也在增加,我们在一户农家的书橱里看到,除中外文学名著外,还有《农民文摘》、《中国果树》、《西瓜栽培》、《蔬菜栽培》等科技书籍和刊物,表明不少农民已经在自觉地提高科技知识水平,这是穆云畲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