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91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社会与文化
分类号: C913;G127.57
页数: 11
页码: 181-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康厝畲族乡是福安市的一个主要畲族聚居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企业蓬勃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乡的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属于中等偏下,但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教育方面,小学教育普及率较高,但部分山村小学条件较差。中学教育始于1970年,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是宁德地区唯一的农村民族职业中学,
关键词: 福安市 坂中畲族乡 社会

内容

一、居民收入与生活
  根据福安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1996年,康厝畲族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1600元,是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的71.68%,还不到城南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居全市各乡镇的倒数第一。在全乡的32个行政村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康厝村为1843元,最低的大坑村1416元,各行政村居民之间的最大收入差仅为30.16%,亦即全乡各行政村之间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不大。畲族人口占98%以上的凤洋、长潭、红坪、半山和金斗洋5个行政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31元、1496元、1535元、1673元和1496元。除了半山村外,其他4个畲族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乡水平。
  康厝畲族乡居民的主食以大米为主。1996年,全乡农村居民的人均口粮为357公斤。其中,人均口粮最多的赤路村为500公斤,人均口粮最少的半山村也有251公斤。亦即全乡已较好地解决了吃饭问题。凤洋、长潭、红坪和金斗洋村的人均口粮分别为318公斤、346公斤、357公斤和280公斤。
  以上数据表明,康厝畲族乡从整体上已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居民的温饱问题。1997年,全乡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1996年底,康厝乡还有15个行政村不通公路,14个行政村不通电话,但到1997年11月,全乡的32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通公路和通程控电话,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根据乡党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至1997年6月,全乡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18.2平方米,人均动物性食品年消费46.8公斤;全乡农村拥有电视机4293台,农户的电视机普及率为78.2%;用电户5471户,用电户比例达99.7%。
  二、学校教育
  (一)小学教育 1997年,康厝畲族乡共有31所小学和15个教学点,学生31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7%。康厝学区共有教职员工194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行政与工勤人员12名。全乡各行政村有独立设置的畲族小学15所,学生759人(包括汉族学生),教师46人。1997年,全学区共有畲族在校生718人;当年毕业生107人,全部都升入了中学。
  康厝中心小学是全乡最完备的一所小学,设在乡政府所在地。1997年,该校共有在校生777人;教职员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7名(4名畲族教师),行政与工勤人员3名。康厝中心小学是福建日报社的扶贫挂靠点,近几年在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除了利用群众交纳的教育附加费外,还由福建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投资5万元,长乐教育局赞助10万元,新建了一座建筑面积达2060平方米的4层教学楼,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教学条件。1997年,已有部分班级进入了新教学楼上课。
  近几年来,福建省和福安市的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对康厝乡畲族村的小学建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福建省政协的一名澳门委员捐资10万元新建半山村民族小学的一座两层教学楼,福安市检察院向金斗洋村民族小学捐资6万元,福安市政协、市民委也分别资助了红坪村民族小学和长潭村民族小学。此外,福安市党委办公室、市交警大队、福安商品开发公司、闽东水电站等单位也分别向康厝畲族乡的界竹村完全小学、湖洋村小学、填秦完全小学、象地完全小学和岭尾小学捐资,扶持这些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在当地乡村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形成或强化了全社会重视教育的风尚。
  目前,康厝畲族乡还有部分山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较差。如凤洋畲族村民族小学的校舍不足且已很破旧,学前班的儿童只能在村祠堂上课。为建新教学楼,村委会的干部正在四处奔波,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资助。
  (二)中学教育 康厝畲族乡的中学教育始于1970年,当年开办了小学戴帽初中班一所,1975年投资扩建初中班校舍,次年将初中班升格为“康厝初级中学”,1978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办好一些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的精神,在康厝初级中学开设了高中部。1985年,福安县政府为解决畲族小学生升学难的问题,在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的支持下,决定将康厝初级中学扩办为“福安民族中学”,面向全县招收畲族初中毕业生,为畲族乡村脱贫致富培养人才。福建省财政厅拨出专款15万元,在康厝畲族乡的苏板村征地建设新校舍。
  1989年,福安市教育局将福安市民族中学改为“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其初中部继续面向全市招收畲族小学毕业生,其高中部改为农林类职业高中,以招收畲族学生为主,兼收汉族学生。该校对畲族学生实行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录取畲族学生的分数线低于一般的汉族学生;对家庭困难的畲族学生减免学杂费;畲族学生可享受人民助学金。福安市民族职业中学目前是宁德地区惟一的一所农村民族职业中学。教学条件和教学设备都很不错。1997年,全校的建筑面积达9800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试验楼、学生宿舍楼,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全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0万元,拥有电脑、高速电动缝纫机、录像机、投影仪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养殖场、苗圃、茶园等农业生产实习基地,还有汽车驾驶训练场、健身房、舞蹈室等设施。办学的各种配套设施基本齐全。学校先后开办过农业经营、服装、编织、公关、财会、汽车驾驶等12个专业。目前,该校的职专分为三个体系:即汽车维修、驾驶;服装加工与设计;农村后备干部的培养(乡村行政管理后备人才)。1997年,全校有教职员工107人(其中畲族教师4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2人,一级职称25人,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8%。
  从1972年~1990年,该校(包括其前身初中班、康厝初级中学和福安市民族中学)历届畲族毕业生合计10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31%;1991年~1997年,该校每年招收的学生从300人逐渐增加到465人,7年共招生244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86人(初中792人,职高专业94人),占招生总数的36.18%;在同期该校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来自康厝畲族乡的畲族学生234人,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26.41%①,其中1997年在康厝畲族乡招收了94名畲族学生,占当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65.28%。该校在本乡招收畲族学生的比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991年和1992年畲族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约为50%,职高专业历年的毕业率均为100%。由于该校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职专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7.8%。至1997年底,学校共为福安市培养了约2000名具有一专多能的专业人才(不包括初中毕业生),有部分学生已到北京、杭州、青岛等大城市工作和劳务出口到新加坡、澳门。
  三、医疗卫生
  康厝畲族乡的医疗卫生网络由乡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构成。此外,乡村居民中略懂中草药的人不少,可以利用当地草药治疗一些常见病。多数畲族群众也能掌握一些应用草药防病治病的方法①,这对乡村居民的医疗保健起了很大作用。
  康厝畲族乡卫生院的前身,1949年~1968年是由私人行医组成的联合诊所。1968年,县卫生局调配了18名医务人员,在联合诊所的基础上建立了康厝卫生院。1972年新建了一座两层的门诊楼,1978年增添了X光机、心电图仪等医疗器械。1989年,卫生院共有28名职工,年门诊量3.51万人次,总收入12.22万元。1997年,康厝畲族乡卫生院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共有职工35人,其中在职人员26人,退休人员9人。在职人员中,只有1名中级职称(主治中医师),初级职称7人(中医师2人,西医师1人,药剂师1人,护士2人,公卫医师1人),还有西医士4人,中药剂士5人,其余均无职称。卫生院无病床,只有门诊、妇产科和注射室。除了在卫生院内设门诊部外,还在苏板村、康厝村、南洋村和洋溪村各设了1个门诊部。门诊为卫生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年的门诊费收入约25万元。收费标准为:挂号费0.5元,出诊费1至2元,一般一张处方(包括药费、注射费等)平均约5元。卫生院每天的就诊人数约30人~50人。
  由于康厝畲族乡政府所在地与穆云畲族乡及穆阳镇的政府所在地相距不远,穆云畲族乡卫生院和福安市民族医院均设在穆阳镇,后者为市属医院,还设有畲医研究所,医疗设备、医疗条件等都要比康厝卫生院好得多,因此康厝乡居民看病多到穆阳镇的医院,使康厝卫生院显得很萧条。
  全乡的32个行政村中,除了苏板、康厝、南洋、洋溪有卫生院设的门诊部外,其余的28个行政村均设有卫生所。卫生所一般都由拥有学历与从业证书的医师或医士承包,财产和药品均属个人所有,收入归己,承担卫生院下达的防疫、妇幼保健等任务。此外,乡卫生院每年还定期培训各村的接生员,并发放证书,这对保护山村产妇健康,降低婴儿死亡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生活
  (一)管理机构 康厝畲族乡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全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丰富全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在文化事业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网络。乡党委设有宣传文化中心,由党委书记和宣传委员担任主任和常务副主任,领导成员还包括乡政府各部门的14名负责人。“中心”为常设机构,下设办公室、村宣传教育站、广播站、有线电视站、文化站、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市场、科技宣传服务站、《福安报》通讯联络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技术学校、人口教育学校、文明市民学校、文化艺术协会、体育协会等机构或团体。宣传文化中心在福安市委宣传部和乡党委的双重领导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负责组织、引导、协调全乡文化宣传的各项活动,领导、管理和发展文化产业,管理农村宣传工作,组织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全乡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文化站 康厝畲族乡现有两个文化站,即乡政府所在地的康厝乡文化站和凤洋村文化站。乡文化站成立于1986年,为民办公助性质,1990年福安建市后为市属文化站。乡文化站设图书馆和阅览室,图书馆藏书约3000册,阅览室订阅报纸10种,每天到文化站借书看报的读者约数十人。1994年,康厝老人活动中心落成,该中心为琉璃瓦的三层亭阁式小楼,同年乡文化站搬入老人活动中心。楼的一层为图书馆和阅览室,二三层为老人活动中心。1997年,乡文化站正式编制1人。
  凤洋畲族村文化站建于1955年,是闽东地区最早成立的畲族村文化站。该文化站成立之初除开展文化宣传外,还负责扫盲工作。80年代是凤洋村文化站的最活跃时期,节假日期间经常举办畲族歌会,开展传统民族文化活动,还牵头创办了凤洋村业余剧团、电影放映队等,对丰富畲族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凤洋村也因此被誉为“畲歌艺术之乡”。此外,文化站还成立了农技小组,向村民们传播农业科学知识。进入90年代,凤洋村成为福安市举办畲族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如1997年3月在凤洋村举办的福安市第四届畲族民俗节,各地来参加的畲族同胞约达1.5万人,仅新闻记者就有四五十人,宁德地区和福安市政府的领导也参加了这次盛会,场面颇为壮观①。
  (三)民族体育 康厝畲族乡的体育活动以金斗洋村居民的畲拳最负盛名。金斗洋畲族拳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支流派,其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具有独特的风格,广泛流传于福安畲族聚居地,该乡的畲族聚居村中会几招畲拳的居民尤为普遍。畲拳有很强的健身价值,强调练筋骨、养性,讲究习武修德。过去,各地慕名来金斗洋村拜师求艺者络绎不绝,金斗洋村的拳师也外出传艺,畲拳不仅在畲族聚居地广为流传,而且还在闽东、闽北一带的汉族人中传播。50年代后,金斗洋村多次派人参加福建省和全国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如1982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1986年福建省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斗洋村分别派了3人和4人参加武术比赛。1987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武术文库《畲族拳》一书,即是以金斗洋村拳术作为研究对象。1984年,金斗洋村被评为福建省体育先进村,享有“畲族武术之乡”之美誉。
  五、老年人活动
  康厝畲族乡的老年人活动颇具特色,其组织形式是群众性的民间组织——老人长寿会。该组织在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发挥老年人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再作贡献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康厝畲族乡现有3个老人长寿会,分布在康厝、苏板和界竹村。此外,洋溪、凤洋等7个行政村也办有老人活动室。
  康厝乡老人长寿会成立于1982年,在册会员1700余人,是全乡会员最多的老人长寿会。该会有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会员章程,入会需交纳入会基金和按月交纳互助金。此外,老人会还通过各种渠道创收。至1997年底,康厝乡老人会已拥有固定资产55万元。老人会的收入除补助会员丧葬所必须的正常开支外,还为老年人的福利事业、社会公益办了不少好事。如1996年7月由康厝老人会牵头,发动康厝村群众投劳捐资,在各方的支持下集资6万多元,投工500多个,铺设了康厝至苏板的767米水泥路面及康厝村内的十多条水泥巷道,改善了康厝村的村容村貌;1997年,康厝老人会又牵头多方集资,投入60多万元拓展苏板至穆阳镇的1.5公里水泥路面。此外,1996年,康厝老人会还投资6000多元,为民政部门在康厝、洋溪两个“敬老院”的养老基地种植柿子树苗300多株,其将来的收益归敬老院。为解决部分特困老人就医难的问题,康厝老人会发起成立“爱心互助会”,仅康厝村就有36人捐资,集资2万多元。“爱心互助会”以“以本生息,以息济贫”为宗旨,以接济特困重病户为己任,1996年已用生息款帮助28户特困重病户渡过了难关。
  1994年,康厝乡老人长寿会发动群众集资16万元,建成了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老人活动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560平方米,是一座三层的琉璃瓦亭阁式建筑,院内建有鱼池和水泥拱桥,整体设计颇为典雅,可谓是全乡最漂亮的建筑之一。该中心内设图书馆、书报阅览室、书画室、棋牌室、琴乐室等,全日开放,供老年人学习和娱乐。每天早晨,康厝的老人锻炼完身体,都要到活动中心泡上茶,或下棋,或聊天,悠闲自得,许多老人都把“中心”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1996年,康厝乡老人会创办了老年学校,并建立了一套较健全的学习和管理制度。
  在老人长寿会的组织下,康厝畲族乡的老人文化活动相当活跃。每逢过年过节,老人会都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棋类比赛、书画展览等。平时也组织气功、拳术等培训班,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目前,全乡常年坚持各种功、拳、操锻炼的老年人有200多人。康厝老人长寿会还专门购置了一批乐器,组织起民乐队和管弦乐队,平日自奏自乐,逢年过节则公开为群众义演,向本村的老寿星拜寿贺年。自1995年以来,民乐队已为本村辞世的5位五保户老人举行了葬礼,有人为“单身哥死冷冷清清”的五保户热热闹闹送葬,对改变一些人的“养儿防老”观念起了一定的作用,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此外,每逢“九九”老人节,老人会还组织老年人外出参观旅游,开阔老年人的视野,使其亲自感受到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繁荣景象,让老年人的晚年过得更加充实。
  六、宗教信仰
  康厝畲族乡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有天主教、佛教与道教,畲族基本上为祖先崇拜、多神崇拜和自然崇拜,但也深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天主教自明末从国外传入,福安在长达二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福建省的天主教中心,出现过全国第一位华裔主教,教徒多时达万余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福安县有教堂37座。而康厝一带则是天主教徒比较集中的地区。1949年以后,康厝乡一带的天主教活动曾绝迹。1979年以后,天主教堂在原址上相继耸立,至1997年,康厝乡境内已有5座天主教堂,分布在康厝、苏板、秋岭、南洋和邮亭5个行政村。新建的天主教堂富丽堂皇,外墙均采用白瓷砖贴面,高高的教堂塔尖在低矮的村舍民居中显得格外醒目,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教堂的规模也比较大,其中康厝、苏板的天主教堂可容纳上千人作弥撒。新建一座教堂约需几十万至百余万元,显然是当地的天主教徒们无力承担的,据称修建以上教堂是得到了国外教会的资助。据乡党委的统战委员介绍,常驻康厝天主教堂的是罗马教皇派驻赛岐罗江闽东教会的未经注册的神甫,天主教活动的经费也得到了国外教会的资助。1997年,全乡共有3700多名天主教徒,其中16岁以上的约2300多人,分布在全乡13个行政村的20个自然村,基本上都是汉族。
  与天主教相比,佛教和道教的规模较小且分散,但信奉佛教和道教的居民比较广泛。1997年,全乡共有寺庙道观10座,其中寺庙8座,道观2座。较大的寺庙有慈云蝉寺,70年代末由乡民集资重建,寺中有1僧1尼和几名杂工;洋弥陀寺和普照寺均有1僧2尼;罗汉寺有1尼和1位半路出家的僧人。两座道观,一称三清观,一称景云观,观中均有道士,其中一名道士担任福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三清观中还有二三名女道士。
  宗教信仰对康厝畲族乡的居民有很大影响。天主教信徒基本上是以户为单位,住房门口都贴有醒目的标志。每天傍晚,康厝天主教堂都有四五百人做祈祷,听神甫布道,直到八九点钟才散去,周末做弥撒的信徒更多。分布在各村的寺庙、道观的香火也比较旺盛。由于康厝、苏板、邮亭等行政村几乎连成一片,这几个村既有天主教堂也有寺庙,村中的居民既有佛教徒也有天主教徒,各自都按不同的信仰生活,相安无事。如佛教徒人家办丧事请和尚念经超度亡灵;信奉天主教的人家办丧事则按天主教的教规在门口贴“告白”,祈祷天主饶恕自己的罪孽。不过,康厝的无神论者也不少。有意思的是,在康厝村,对天主教最具挑战性的则是老人长寿会。老人活动中心建在天主教堂对面,两座建筑相距仅十余米,琉璃瓦的亭阁式建筑与西式的天主教堂形成了鲜明对照。每天傍晚,教堂里都会传出信徒们的祈祷声,而老人会的管弦乐队则似乎毫不相让地演奏进行曲。如果恰好有佛教徒人家办丧事,还会听到和尚念经和敲木鱼的声音。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似乎都在证明康厝的宗教信仰自由。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