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坂中畲族乡调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88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坂中畲族乡调查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4
页码: 141-1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坂中畲族乡调查中,首先介绍了该乡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人口、历史背景等方面的信息。接着,对乡村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福安市 坂中畲族乡 调查情况

内容

第一节 概况
  一、人口与政区
  坂中畲族乡位于福安市区的西北部,地处长溪中游的富春溪畔。东与韩阳镇、城阳乡毗边,西与穆云畲族乡交界,南与溪潭乡、康厝畲族乡相邻,北与社口镇接壤。1984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坂中畲族乡。乡政府驻地设于坂中村,现辖19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150个村民小组,89个自然村。1996年,全乡共有5077户、20,677人,其中畲族1956户、7977人,分别占全乡总数的38.53%和38.58%。畲族人口遍布全乡的每一个行政村,其中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行政村有仙岩、大林、和安、后门坪、井口、林岭、日宅、彭家洋等8个,占全乡行政村总数的42.11%;畲族自然村59个,占全乡自然村总数的66.29%。坂中是全国畲族人口比例最高、聚居最集中的乡镇。
  二、自然资源和物产
  全乡总面积67.7平方公里,南北相距21公里,东西相距5公里。地形为“二分平原八分山,一条大溪贯北南”。南北除了富春溪沿岸是小平原外,大都是群山起伏,重峦叠嶂。坂中畲族乡地处亚热带,全年气候温暖宜人。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20℃~22℃,无霜期280天~300天,年平均降雨量1600毫米~1850毫米,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其中,河谷平原地带适宜“麦—稻—稻”三熟生产,山区适宜“麦—稻”两熟生产,也适宜于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1996年,全乡土地面积106,245亩,其中丘陵山地61,324亩,占57.72%,耕地面积14,487.5亩。在耕地面积中,水田11,845亩,旱地2642.5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1.76%和18.24%。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番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茶叶、茉莉花、甘蔗、香茅草、橄榄为主。林业以松、杉为主,全乡有林地55,295亩,林木总蓄积量64,01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3.5%。此外,全乡的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交溪水系在福安市境内流域面积为1658平方公里,其中坂中畲族乡占33平方公里,水能蕴藏总量达8000千瓦。
  三、风景名胜
  坂中畲族乡环境秀美,风景名胜颇多。“韩阳十景”中的“仙岫晴云”,即在仙岩畲族村地界;江家渡文笔峰上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的凌霄塔,又名风沙塔,与韩阳镇天马山塔隔岸相望,雄伟壮观;富春溪畔长1000米、宽150米的坂中森林公园,树木葱茏,野趣盎然;坑下崇福寺幽清的环境,秀丽的景致,使人流连忘返;松潭村的福庆阁、汤洋村的福禄庵、南岸村的西兴庵、亭兜村的华岩寺、江家渡村的红石碑等均独具奇风异彩;松潭村桃花岛的水色山光,是引人入胜的游览胜地;大林村畲族钟氏祠堂供奉有雕龙刻凤、形态各异的历代祖先神牌,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 乡村经济
  一、经济结构
  坂中乡曾是全市、全地区乃至全省有名的贫困乡。1979年以前,受当时全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影响,种植业结构单一,副业、手工业发展受到抑制。1982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进入90年代后,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带动全乡的经济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坂中乡地处福安市区西北部,受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现在已经成为福安市三个畲族乡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乡,工业产值已远远超过农业,全乡已初步呈现出农村城镇化、农业郊区化的雏形。
  (一)种植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坂中畲族乡的粮食种植面积在经过80年代的下降之后,90年代又开始回升(表1-1)。1996年,全乡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4026亩,增幅为14.07%,这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复种指数所致。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及农民技术水平的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也稳步增长,1996年,全乡尽管遭受了台风、洪涝等严重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是粮食的平均亩产仍然比1975年提高了32.75%,总产则是1975年的1.5倍。与粮食种植业相比,茶叶、水果和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长幅度更大。1996年,茶叶的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90.66%,产量提高了7.2倍;水果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5倍,产量提高了13.1倍;蔬菜种植面积比1975年增加了15倍,总产达12,518吨。
  (二)农业经济结构 1996年,全乡农业总产值6354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6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66%;林业产值76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2.01%;畜牧业产值113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82%;渔业产值10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2%;其它农业产值75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89%。从林业、畜牧业和蔬菜种植业的发展情况看,山地农业和城郊型农业的特征比较明显。
  (三)非农产业 1996年,全乡非农产业产值达38,280万元,是农业产值的6倍。其中工业产值35,291万元,占非农产业总产值的92.19%。主要是福安市的工业区设在坂中乡所致。在全乡的工业总产值中,乡办工业总产值17,580万元,占49.81%,村办工业产值981万元,占2.78%,村以下办工业产值16,730万元,占47.41%。此外,全乡1996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产值为2002万元,运输业产值797万元,建筑业产值190万元,分别占非农产业总产值的5.23%、2.08%和0.50%。
  (四)农村产业结构 1996年,坂中畲族乡农村社会总产值为4.4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6354万元,占14.24%;第二产业产值35,482万元,占79.49%;第三产业产值2799万元,占6.27%。目前,坂中畲族乡确定了“科技兴乡”、“工业富乡”的发展战略:第一产业走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朝“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农业产业化方向迈进,并且确立了以粮食为主体,蔬菜为支柱,茶、果、蔗、竹、花并进的多元化生产布局,开辟形成橄榄、绿竹、蔬菜、茶叶、林业、食用菌六大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第二产业以“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和“民族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形成以电机电器、建筑建材、彩印装璜、食品加工、铸造、电力、制茶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第三产业侧重发展服务业、商业及餐饮业。1996年,全乡共有商业网点403家,由于坂中工业区正处在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二、农业生产技术
  (一)生产工具 1949年以前,坂中农村的主要生产工具有犁、耙、锄头、木锄、山锄、田锄、牛粪耙、齿耙、砍刀、刈刀、镰刀等十多种,还有粮食加工、收谷、晒谷等用具。50年代以后,先后推广了人力车、独轮车、步犁、水稻插秧机、中耕机、打谷机、脱粒机等新式农具。随着包产到户的实施,很多当年推广的新式农具已经被淘汰,而大多数传统农具和与家庭经营相适宜的农业机械则被保留下来。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喷雾器、农用水泵、脱谷机、农产品加工机械等的广泛使用。80年代以来,耕作机具中的小型轻便的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受到普遍欢迎,与之相配套的机具有南方水田系列犁、系列耙、IG—100、IG—150型旋耕机等。在植保机具中,手摇喷雾器仍然是农村使用的主要机具,1979年引进的东方红弥雾喷粉机,配备1马力汽油机,背负式单人操作,使用方便,也比较受农民的青睐。水稻收割则仍以传统的平口镰刀为主。脱粒机具中,山区较多地使用人力打谷机,也有使用传统打谷梯或谷桶的,河谷平原则普遍使用动力脱粒机。粮食加工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90年代以后,坂中畲族乡的电气化事业发展很快,1996年,全乡农村用电量达950万千瓦时,是1990年的18.16倍,其中农业用电量为245万千瓦时。
  坂中的畲族人口大多分布在边远山区或高丘陵地区。1949年以前,由于经济落后,畲族居民连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具都无力购买,生产工具严重缺乏,作为畜力的耕牛在畲族村更是少有。自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除了发给畲族居民生活补助款外,还投放农业贷款和生产补助款,用以支持畲族农民购买耕牛和农具等生产资料。至60年代后期,畲族村农具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60年代,畲族生产队开始修筑积肥用的粪池和储粮用的仓库,以及集体牛、羊栏等,并开始购买人力打谷机等简易农业机械。70年代,畲族村出现了手扶拖拉机,逐渐推广使用喷雾器。80年代,引进了碾米机、淀粉机,小型抽水机、水泵也开始为畲族村的生产服务。90年代,随着畲乡茶叶贸易的发展,制茶机开始进入畲家。但是,由于大多数畲族村地处偏远山区,农村电气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畲族村虽然已实现了村村通电,但因架线费用高和低压送电损耗大,致使电费普遍高于全乡平均电费,畲族居民因电费太贵而不敢多用电;畲族村的土地多为梯田,机耕十分不便,有些小块水田甚至都无法使用畜耕,导致生产中的人力成本普遍高于河谷平原地区。此外,目前畲族村居民基本上都是从事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什么都种一点儿,难以承担过高的农机和电力费用。这些状况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在畲族村的进一步发展。
  (二)用肥技术1949年以前,农作物主要施用农家肥。1937年的农业调查表明,乡内使用的肥料主要有8种:菜油饼、人畜粪尿、蛉内(一种壳类水产品,捣碎做肥用)、兽肥、骨肥(牛骨灰)、植物灰、豆根、虾什等。50年代以后,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但农家肥依然不失为重要的有机农业肥源。根据1982年~1983年进行的第三次土壤普查,针对全乡土壤普遍缺磷、缺钾的状况,全乡开始推广科学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水稻的需肥特性和本乡土壤缺磷钾以及农民重氮轻磷、钾的弊端,采用适当增施磷、钾肥,协调氮、磷、钾的配比,将氮、磷、钾之比调整为1∶0.4~0.51∶0.95~1.1,同时大力推广优化配方,使施肥定量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据统计,1996年,全乡推广配方施肥5000亩,亩产402公斤,比对照田亩增加26公斤,增产6.9%。另外,乡农技站还推广了根外追肥、秸杆还田等施肥方法。1996年,全乡根外追肥施用微肥(锌、硼)面积2500亩,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1996年,全乡农用化肥施用量为1871吨,其中氮肥796吨,占42.54%;磷肥450吨,占24.05%;钾肥272吨,占14.54%,代表当代用肥趋势的复合肥施用量达353吨,占18.87%。与此同时,中华叶面宝、奥普、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等也开始普遍使用,表明农村居民的种田技术在进一步提高。
  (三)水利条件 坂中畲族乡的水利条件较好。交溪水系在乡境一段称富春溪,流域面积为33平方公里,雨量充沛。但由于地处交溪下游,如遇台风暴雨,溪水暴涨、渲泄不及也常易酿成灾害。50年代后,乡政府与当地人民修筑了多处水库、电站、水坝和引水渠,极大地改善了防洪救灾能力及农业生产条件。
  1949年以前,坂中农村传统的提水工具主要有龙骨水车和戽斗水车,且只有中农以上的家庭才拥有这种灌溉工具。50年代后期,坂中乡开始建抽水机站(机灌站)为稻田提供灌溉。60年代引进了水轮机与水泵一体的水轮泵,安装在富春溪具有一定水势的河段,利用水能自动抽水灌溉,其中最大的松潭水轮泵站装机200千瓦,可灌溉农田1500亩。70年代,电灌站的建设发展较快,其间新建的长汀电灌站装机33千瓦,可灌溉1000亩农田。1979年以后,坂中乡开始兴建茶果喷灌工程,在主要的茶叶、茉莉花种植区安装喷灌机械,改善灌溉条件。至1996年底,全乡共有水轮泵站两处,电灌站12处,引水渠总长8000米,灌溉面积5000亩。
  (四)耕作技术 1949年以前,富春溪沿岸平原的汉族农民基本上以“麦—稻”、“豆—稻”、“稻—菜”等耕作制度为主,山区的畲族农民大多在山垅水田种植水稻,一年一熟,水稻收割后田地蓄水浸冬,不再种植其他作物。旱地则以种番薯为主,肥力较好的旱地挖完番薯后常种冬小麦,实行旱地一年两熟;山区旱地则在番薯收后种大麦或马铃薯。50年代后,全乡开始普遍推广双季稻种植及水稻优良品种,加之化肥、农药、良种和地膜的广泛使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普遍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和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畲、汉农民的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1.农作物品种改良。1949年以前,水稻品种有34个,其中“白米仔”种植历史长达八十余年之久,亩产通常只有100公斤。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改良优化,水稻的当家品种已经过多次更新。1996年,全乡推广杂优水稻面积14,000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2.4%,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目前,坂中畲族乡种植的双季早稻品种以威化77早杂优为主,占双季早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双季晚稻以汕优63、汕优70、特优63等组合为主,占双季晚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1996年,全乡早稻、中稻、晚稻的平均亩产分别为381公斤、484公斤和330公斤。粮食总产则达9029吨,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坂中畲族乡的地势高度相差较大,很多自然村,特别是畲族自然村大多地处较高的山区。在这些地区种植单季稻温光有余,种两季则温光不足。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产出,乡农技站经过多年的试验,开始向广大山区农民推广再生稻和早中稻种植技术。1996年,全乡以许洋、林岭(畲村)及日宅(畲村)两个示范片为重点,种植再生稻2600亩,亩产180公斤,总产达46.8万公斤;以彭加洋(畲村)、铜岩、后门坪(畲村)、汤洋为示范片,发展早中稻4400亩,亩产达510公斤。发展再生稻、早中稻不仅省工、省肥、省种、增谷、增钱,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山区的粮食不足问题,是一项有效的技术。
  2.病虫害防治。1974年,坂中乡建立病虫测报点,测报员是经乡政府推荐,由县植保站经过多次培训,能独立发布“病虫情报”和大面积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指导员。在防治策略上,70年代推广用汞类农药“西力生”或“赛力散”、石灰水、多菌灵等浸稻种;用“401”大蒜素农药消毒处理薯种和薯苗,防止番薯病虫害;用砒霜拌麦种,确保全苗,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入90年代,植保综合防治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针对全乡主要病虫害“二病三虫”,即稻瘟病、绞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特点,在防治策略上,首先选用高、抗品种水稻良种,其次秧苗带药下田,普遍采用了“强氯精”浸种,基本控制了病虫害发生面积。1996年,全乡早稻防治示范面积3200亩,亩产达385公斤,比非综合防治区每亩平均增产25公斤;单季稻防治示范面积2000亩,亩产达490公斤,比非综合防治区平均每亩增产30公斤,晚稻防治示范面积3400亩,亩产332公斤,比非综合防治区平均每亩增产20公斤。三季水稻共增产20.8万公斤。植保综合防治技术的配套性较强,在畲族村推广时技术力量显得不足。因此,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畲族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育秧技术。坂中畲族乡农技站从1992年开始推广早稻旱育秧技术。旱育秧与常规育秧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秧苗耐寒、耐旱、生长健壮、分蘖节位低、抗逆性强,遇10℃以下低温不受冻、不烂秧,能有效克服和解决早春育秧期间低温阴雨和日照不足等不良气候带来的烂秧威胁,每亩可节省杂优种0.5公斤至1公斤,同时还省秧地、省农膜。1996年,全乡推广早稻旱育稀植栽培4000亩,平均亩产403公斤,比普通育秧平均每亩增产45公斤。育秧技术的进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坂中畲族乡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三、畲族农户家庭经营
  坂中的畲族村主要分布在较为偏僻的山区或高丘陵地带,农业耕作条件较差,要想获得同样的产出,必须比河谷平原农村付出更多的劳动投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广大畲族村已基本解决了粮食问题。由于环境等因素,坂中的畲族村基本没有工业,因此在解决粮食问题的基础上,增加货币收入的途径大体上只有两条:其一是开展农业多种经营;其二就是外出打工。而后者则是畲族农户家庭经营的普遍形式,即所谓“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家庭经营模式。
  上和安村属交通条件比较好的畲族村。因为坂坪公路横穿村庄,交通比较便利,外出打工及做买卖都比较方便。该村传统副业为建筑业,多数男劳力在农闲时都外出做泥工或木工,每天能收入40元。该村还有3人长期在外做建筑工地的包工头,为该村最富裕的农户,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家里的耕地由妻子耕作或转包给亲友耕种。
  上和安村农民雷梅玉一家7口人,夫妇两人有3个孩子并且奉养着年迈的父母。全家主要农业劳动力就是夫妇两人。儿子去浙江跟人学习做蛋糕并在浙江工作,一年回来两次;大女儿在坂中工业区的工厂做工,一个星期回家一次,也不下地劳动;还有一个女儿在读书。因需要照顾老人和读书的孩子,雷梅玉夫妇只能在家务农。1996年,雷梅玉一家收获稻谷30多担,吃饭已不成问题。其它经营收入为:卖茶叶收入900元,种菜卖菜收入1000多元,卖西瓜收入约1000元,种黄豆约收入200元。全家每年出栏两批猪共5头,卖猪收入约3000多元。若不计儿女的打工收入,1996年全家共收入约8000元。雷梅玉一家的收入和生活均属于畲族农户中的中上等水平。
  大林村农民钟乃康家共6口人,有两个劳动力。丈夫钟乃康上半年在家种田,下半年出去打工。种田一年能收25担稻谷。打工主要是干泥工,一天能挣35元,一年下来打工收入有3000多元。另外夫妇两人还种一些蔬菜,一年能收入1000元。因为3个孩子均在学校读书,而且其中一个孩子因大脑患病需医治,因此家庭开销较大,生活比较困难。
  幸福新村农民钟梅弟一家4口人,有2个劳动力,3亩责任田,全部种水稻,一年能收大约30担稻谷。从1994年起,全家承包了两亩山地种植水蜜桃100多株,1996年开始挂果,当年收入1000多元;在田边地角种植茶树,每年也能卖茶叶收入300元。1994年以后,钟梅弟在冬季空闲的稻田种蔬菜,每年卖菜能收入1000多元,1996年仅丝瓜一项就收入600多元。另外,农闲时节钟梅弟经常到福安市的建筑工地打工,一天也能挣35元钱,一年累计的打工收入有3000元左右。1996年,全家总收入约8000元,在畲族农户中属中上水平。
  上述农户只是我们走访的畲族农户中的一小部分。但与上述农户一样,其家庭经营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1)普遍重视粮食生产,立足于自己解决吃饭问题;(2)由于农业的收益较低,中青年劳动力普遍都外出打工,务农的多为家中的老人和需要照顾老人及孩子的中年人;(3)比较富裕的畲族农家大体上都是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外出打工者或包工头家庭,通过精耕细作发展多种经营的也能过上较好的生活,但这类农户太少。从总体上看,目前畲族农户生活水平的高低,基本上是取决于家庭成员中外出打工者的数量和技术,或者是兼顾精耕细作和外出打工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务农,这将会制约畲族村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畲族村的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四、乡镇企业
  由于历史原因,坂中乡长期以农为本,仅有一些小规模的林、茶简单加工和建筑业。1978年,社队企业管理站成立时,只有两家社办企业,即坂中乡民族木器厂和坂中建筑公司,年产值仅几十万元。当时还没有公路,只能靠小船沿富春溪把材料运进来再把产品运出去。改革开放以后,坂中乡镇企业的发展较为迅速。1990年,全乡已有乡镇企业109家,从业人员1309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596万元,出口值达89万元,年创利润104万元,上缴税收62万元。但全乡的乡镇企业依然未能摆脱规模小、资金少、品种分散的局面。
  1992年,坂中畲族乡抓住市委为“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选址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了与其他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的竞争,大胆划出300多亩沙质地,采取优惠政策(以每亩1.5万元的地价并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企业作厂址,用乡财政投资包下区内的“三通一平”,而且企业可以享受畲族乡减免税的一切待遇)和优质服务(一条龙办公为企业承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土地审批等等),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引进企业49家,投资近亿元,建成了“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产值上千万元的华松电泵厂、玻璃卡纸厂、金属铸造厂、闽通电机厂、康华电子仪器厂等骨干企业都是在一年内完成了从投入到正常的生产,创造了为人称道的“坂中速度”、“畲乡模式”。虽然电机电器工业区由福安市直接管辖,坂中乡不能从工业区内的企业获得利税,但是“工业区效应”带动了全乡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1993年,全乡共新办企业123家,创产值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28%,解决了3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力的就业。湖口村依托“工业区”,发动群众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兴办了10多家以电机电器为龙头的企业;村民们还先后购进48部拖拉机,为厂家运砂石、水泥、钢筋和电机电器原材料,年创产值400多万元,成为畲乡的首富村。
  经过5年的建设,坂中畲族乡先后投资上千万元将坂中街拓宽为24米水泥大道,并且实现了全乡行政村通路(机耕路)的目标,还扩大了自来水管网,开通了程控电话,并将松潭电站的装机容量从500千瓦扩大到1700千瓦,为乡镇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1996年,坂中乡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68亿元,是1990年的23倍,其中工业产值3.35亿元,实现出口产值1290万元,是1990年的14.5倍;全年实现利润1730万元,是1990年的16.6倍;实现税利2926万元,是1990年的17.6倍。
  (一)所有制结构90年代以来,坂中电机电器工业区周边地带,富春溪沿岸村个体、联户及股份合作制等民营企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坂中畲族乡经济的新增长点。1996年,全乡民营企业达360家,产值达18,636万元,分别占全部乡镇企业的91.6%和50.64%(表1-2)。其中1996年新办民营企业18家,新增产值达4000万元,成为坂中乡企业发展中的产值和利税的大户。乡办企业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企业的规模较大,市场竞争力较强,其产品可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海外,但近两年由于体制问题,上缴利税较多,企业发展的自有资金紧张,使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的约束。相对而言,坂中的村办企业比较弱小,企业数量和产值分别只占总数的2.04%和2.53%。从总体上看,民营企业是坂中乡镇企业中发展速度最快和最有活力的企业。
  (二)主要行业 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电机电器、茶叶和石板材加工三业并举的发展格局,体现了坂中乡镇企业的特点和优势所在。1992年以来,坂中畲族乡依托电机电器工业区,先后创办起一批电机电器配件企业。至1996年,全乡已有电机电器企业40家,实现产值达2.6亿元,从而使电机电器成为全乡乡镇企业的支柱产业。
  茶叶生产则以坑下为中心,1996年共有茶叶生产企业7家,产值达1123万元。目前全乡的茶叶生产已初步形成了产业化,产、供、销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接,即全乡的茶叶生产以富春茶厂等七家精制厂为载体,充分发挥各村茶叶初制厂的配套作用,通过不断开拓全国市场,带动山区、半山区茶叶生产的发展。
  石板材行业的发展以长汀为中心,1996年,全乡共有石板材企业10家,年产值达1540万元。目前,该行业正在努力开拓异地直销市场,同时结合行业的污染治理,狠抓技术革新,力求在产品品种、质量及生产规模上实现突破。
  (三)从业人员 坂中乡镇企业的职工以男性为主,特别是传统农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石板材企业中,男性职工占绝大多数。但随着90年代电机、电器、电子、食品、工艺美术等企业的迅速兴起,吸收了大量的女性职工。1996年,乡镇企业职工队伍中女性职工所占比例已达34.47%。这是一个较高的比例。
  从文化构成来看,乡镇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职工总数的80%(表1-3)。相对而言,乡办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最高,全部18名大专文化程度者以及绝大多数中专、技工和高中文化程度者都集中在乡办企业。技术员和工程师大多是根据生产技术的需要由外省市高薪聘请而来。乡镇企业中的畲族职工数量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估计要低于畲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乡镇企业多创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而这些地区鲜有畲族村。同时,由于畲族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及文化程度普遍低于汉族人口,能够通过考试进入乡镇企业当工人的畲族居民也相对较少。虽然乡政府在建设“闽东电机电器工业区”和坂中民族开发区时要求企业应优先招收和培养畲族职工,但企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并不太关注职工的民族成分。因此,乡政府的有关规定在实践中很难落实。
  第三节 社会与文化
  一、居民生活
  坂中畲族乡曾是全省有名的贫困乡。全乡几乎有一半的行政村无公路、无电灯、无广播、无电话、无校舍、无医疗站、无加工厂、无村委办公地点、无村级集体经济。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全乡人民经过艰苦创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告别了贫穷。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13元,居全市的3个畲族乡之首。
  (一)居住 80年代以前,坂中畲族村的房屋与当地汉族民居格局大致相同,为土木结构瓦房,屋顶为歇山式。房内用木板分为左、右、中三处,中间又分为前厅两个部分,前为中庭,供有祖位和神位。房屋内外大都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并注重土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者开小窗,以便避风防盗。畲族村落聚居的特点,除了集聚型外,还有不少零星分布的散漫型住宅点,俗称“单座楼”或“几栋厝”。集聚型村落住宅位置坐向主要依照宅基地势呈不尽相同的格局,如后门坪畲族自然村,村落建于山间洼地,村民称为“八卦地”,住宅在洼地四周沿地势而建,大门朝向不一。
  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坂中畲族乡新建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多,钢筋混凝土民居开始出现,但这类结构的房屋在畲村还为数甚少。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大多数新建民居开始采用砖瓦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少畲家人在建房时打破了传统式的布局,厨房的灶台贴上了瓷砖,有些居民十分注意环境的美化,楼上养起了盆花。住房面积也大为增加,1996年,全乡人均住房面积为16平方米。
  为了使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村落居民彻底摆脱贫困,坂中畲族乡政府对一些畲、汉自然村实施了“造福工程”。乡政府无偿划出土地,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制定优惠政策,投资解决基础设施,使不少贫困山区的农户在交通便利、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建起了新房,在新的地方安家落户。
  (二)衣饰 50年代中期以后,坂中畲族男女着装逐渐与当地汉族趋于一致。60年代~70年代流行中山装、军装。80年代以后,服装式样和质地渐趋多样化。邻近城关一带的居民穿着比较时髦,目前男子多穿西服、夹克衫、牛仔服等,女子多穿套裙、绒线衫。住在山村的村民穿着相对差一些,但年轻人在穿着方面也很接近城镇青年,他们在服装式样上比较讲究,对衣料的质地不甚挑剔,有些山村的女孩还特别喜爱穿高跟鞋,虽然美观,却不利于在山间行走和劳动。如今,除了个别老年畲族妇女外,畲族男女已基本上没有穿传统民族服装的了。
  (三)饮食 历史上以番薯为主食。即将番薯刨制成丝做成番薯米饭。80年代以后,随着稻谷产量的提高,坂中的畲家人基本上都只吃白米饭,很少再吃番薯丝饭,偶尔食之,也只是为了换换口味而已。畲家的副食主要有芋头、芥菜、马铃薯、萝卜、白菜、鸡肉、鸭肉等,基本上是自家种植或饲养的。有的人家为了能吃到鲜鱼,还在房前屋后开辟了小型的养鱼池。坂中畲族乡的村庄一般都设有小卖店。这种小卖店除供应油、盐、酱油、味精等日常调味品外,隔几天还杀一头猪,为村里人家提供新鲜的猪肉。此外,畲家人还喜食咸鱼。
  近年来,坂中畲族乡在居民饮水卫生方面加大了投入,进行安全饮用水改造。目前,居民们饮水一般以自来水为主,也有一些地处高山的畲族村靠水管引山间泉水饮用,但均已通过了市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达到了饮水卫生合格标准。
  (四)家庭设施 过去,坂中农户家中设施十分简单。70年代以后,坂中的农户逐渐开始使用电风扇。80年代以后,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鼓风机和简便式电扇,少数农户开始有了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化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户家中,如今,不少家庭都购买了落地扇、黑白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罐装液化石油气灶等,富裕一些的家庭还拥有彩色电视机、VCD机等。过去用了几十年的旧式家具也逐渐被席梦思软床、组合多用柜、塑料简便衣柜、沙发等新式家具所取代。
  (五)通讯和交通 1978年,坂中成立了邮电所,居民的通讯方式主要是邮寄信件。近年来,福安市和坂中畲族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迅速改变了农村的交通及通信状况。到1997年,全乡22个行政村都已架设线路,开通了程控电话,并安装电话机336部,给畲乡人民传递信息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外,乡政府还投资安装闭路电视线路和电视差转台,使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了100%。
  在交通运输方面,坂中乡近年来也发展很快。1982年兴建了坂中桥,大桥全长308米,高28.5米,桥面宽7米。继此之后,又先后修通了福穆、坂岭、坂井3条乡级公路,并于1997年实现了19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目标。目前,坂中乡居民能够利用的交通工具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居民生活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乡村教育
  近年来,坂中畲族乡的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乡政府努力贯彻依法治教,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扫除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小学教育 1997年,坂中畲族乡共有51所小学。其中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13所,初小(包括教学点)36所,市民族实验小学1所,在校学生266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6%。1996年,全乡小学毕业年级生有381人,毕业率达100%。全乡小学教师共有245人,其中民办教师47人(1979年以前国家承认但未转正的有12人,临时代课教师35人)。1997年,小学专任教师任职合格率和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和96.3%。
  在全乡的51所小学中,有27所是民族小学。90年代初,畲乡少数民族学生的小学入学率仅有70%。主要原因:一是畲族家庭负担重,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较多;二是居住分散,上学路途遥远;三是生活水平低,经济条件差,无力支付上学费用。近几年,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教育,集中精力办好完全小学,使民族小学布点合理,同时努力宣传《义务教育法》,并制定了乡规民约,对不入学的家庭予以罚款处理,对无一定知识文化的人不予以招工等等,使全乡上下形成了重教育的良好风气。乡政府在开发畲山经济、提高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还对生活较困难的学生采取减免学费的资助措施,使该入学的儿童都得以入学。1997年,畲族小学在校生76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99.4%,巩固率也达到了99%。坂中乡的民族小学中最为突出的是位于仙岩畲族村的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该校不但教学质量高,而且十分重视对小学复式教学的研究工作。1997年,该校在坂中乡进行了畲族复式教学的试点工作,有60多位来自民族地区和老区复式教学点的教师接受了培训,对全乡25所复式教学点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中学教育 坂中乡的中等教育始于1970年。当时,福安县革委会提出“读初小不出村,读高小不出大队,读初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坂中乡办起了一所小学戴帽初中班。1979年,坂中正式建立初级中学。1997年,坂中畲族乡中学共有3个年级,18个班,在校学生1001人,其中畲族学生302人,占学生总数的30%左右。畲族学生大都被安排在两个独立的班级中学习,也有一些分插到其它班级。坂中畲族乡中学的教师整体素质较好,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行政人员10人,工勤人员3人。专任教师的任职合格率为100%,学历合格率为89.13%。
  近年来,坂中畲族乡中学十分重视提高教师素质,为提高教学质量,制定了一系列教职工职责、规定、制度和条例,并严格按照省教委颁发的课程教学计划,开足开齐规定的各门课,排足课时,按照各科教学大纲,落实素质教育。1997年,该校升入中专、高中、职高等各类学校的学生有27人,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
  (三)成人教育 坂中畲族乡成人教育的重点是抓扫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扫盲工作是“两基”的重点之一,为此,乡政府采取政策扶持和多种形式办学等措施,成立了22所农民文化学校。1996年,全乡共扫除文盲303人,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5%。到1997年,全乡已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任务,并通过了福建省有关部门的验收。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方面,乡政府通过鼓励多层次、多形式办学,进一步巩固和健全了乡、村二级成人教育网络。1996年,参加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培训班、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民达6000人次,为农村奔小康培训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四)特殊教育 坂中畲族乡建立于1997年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全市惟一的一所特教学校。该校现有5个班级,学生48人,主要为聋哑儿童。由于全市只有这一所特教学校,其它乡镇的家长也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读书。该校的老师都经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不但要教这些有残疾的孩子们识字、算术,还要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需付出更多的爱心和精力。目前该校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办学经费不足,无力扩大招生。一个学生每年200元的学费和每月100元的伙食费,对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来说还是难以承担的。
  (五)办学条件 为了加快实现“两基”的步伐,坂中畲族乡政府制定了“三年改善办学条件”的计划,加大教育投入,甚至举债办学,三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至1997年,全乡中小学已无危房校舍,校园总面积(不含初小)达到39,072平方米(其中:中学7887平方米,民族实验小学5160平方米,中心小学14,477平方米,完小11,548平方米)。中学生人均校园面积4.96平方米,中心小学和完小在校生人均13.4平方米,民族实验小学人均19.6平方米。全乡中小学生人均校园面积12.2平方米。全乡校舍总面积(不含初小)达14,446平方米(其中:中学4345平方米,民族实验小学1941平方米,中心小学2700平方米,各完小5460平方米)。中学生人均校舍面积8平方米,民族实验小学生人均7.4平方米,中心小学、各完小在校生人均4.2平方米。全乡中小学人均校舍面积4.5平方米。
  在学校配套设施方面,除建立在山坡地的日宅、和安等4所小学无围墙、校门以外,各二类、三类中小学均有围墙、校门、厕所、课桌椅、操场、旗杆、旗台等,配套齐全。学校的运动场所:全乡共有60米直跑道10条,100米直跑道2条,250米环形跑道1条,篮、排球场12个。教学仪器:坂中中学,中心、长汀、湖口、铜岩、松潭、坑下小学按Ⅱ、Ⅲ类标准配备,其它完小也均按Ⅲ类标准配备,没有达标的仅有2所完小。图书:全乡小学生人均图书11.9册,中学生人均10册,中心小学和民族实验小学生人均拥有图书15册。
  目前,在办学条件中还存在着教师住房困难等问题。许多教师因无宿舍,只好寄宿在寺庙、祠堂,条件比较艰苦。
  三、医疗卫生
  (一)卫生组织 坂中畲族乡现有乡办卫生院1所,职工35人,其中医师16人(仅有2名主治中医师),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全乡的村级卫生所共有23个,有村医34人。乡村的个体门诊较多,1997年开始进行整顿,不合格的将予以取缔。宁德地区卫生学校也设在乡政府驻地。
  (二)设施与经费 乡卫生院拥有一幢新建的综合门诊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10余张病床,2间布置整洁的手术室。但目前医疗设备还很缺乏,全院仅有1台X光机和血压计、听诊器等最简单的医疗器材。卫生院的经费主要靠市财政部门拨款,每年2万元左右,1997年改为由乡财政拨款。由于资金缺乏,村级卫生所一度受到冲击,村医收入入不敷出,群众医药钱款赊欠多,原本甚少的资金无法周转。由于村医的报酬难以落实,他们也不安心工作,离开村卫生所到市区医院工作或改行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村级卫生所已名存实亡。
  (三)业务状况 乡卫生院为综合性卫生院,主要收治常见病。坂中畲族乡政府驻地与福安市区仅一桥之隔,有市内公共汽车相通,故重病患者多到福安市区的医院就诊。卫生院每年的门诊量约8万人次,医师大多一专多能,兼治各科疾病。计划生育结扎手术一般由市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下乡免费操作,乡卫生院只负责给育龄妇女上环和做人工流产手术。
  儿童保健工作以计划免疫和体检为主。免疫工作以乡镇为单位进行。1997年,坂中畲族乡的儿童“四苗”接种率(小儿麻痹、百日咳、麻疹、卡介苗)已达到96%,大大高于全市85%的平均水平。
  四、文化与宣传
  (一)文化设施 坂中畲族乡共有两个文化站,即乡文化站和仙岩畲族村文化站。乡文化站创办于1973年,隶属乡政府和县(市)文化馆。1985年以前,乡文化站设在黄氏祠堂内,设有图书室、棋艺室等。图书室藏书3000余册,其中一部分由市图书馆赞助。1985年以后,黄氏祠堂被老年人活动站占用,乡政府计划盖一座至少400平方米的新文化站,内设阅览室、乒乓球室、棋艺室、录像厅、台球厅和畲族简史陈列厅。虽然早已完成了规划图设计,市财政部门也同意拨款2万元,但到位的却只有5千元,因此新文化站至今(1997年底)都未能动工兴建,致使图书阅览等也无法对外开放。仙岩畲族村文化站建于1957年,一直是公办文化站,在福安的畲族村中很有名气,备受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1982年,省、地、县的文化、民政部门共拨款1.05万元,新建仙岩村文化站。新文化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面积100平方米,内设阅览室、电视收视厅、棋艺室、乒乓球室、舞台等。1983年冬,国家文化部民族文化司派员到仙岩文化站检查工作,赠送该站24寸彩色电视机1台。该站还重视购置书报,目前有藏书1200册,订阅报刊29种。
  近年来,坂中畲族乡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划出地皮建立了乡宣传教育中心,并在坂中、仙岩、湖口等村创办了村史教育室,作为加强农村宣传教育的阵地。各行政村还成立了宣传教育站,其职能与文化站相似,设有报刊架、台球室、乒乓球桌等。此外,乡政府还投资建立闭路电视网,目前已有8个行政村开通了闭路电视。
  (二)文体活动 坂中乡的文化与宣传活动开展得较好。早在50、60年代,仙岩畲族村文化站就配合形势,放映幻灯,出黑板报,演唱畲歌、戏曲等。80年代以后,全乡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乡团委与文化站经常联合举办各种文娱活动。如:“二月二”后门坪“会亲节”,组织少数民族群众近千人表演了富有畲族特色的舞蹈、武术、对歌等;“三月三”组织歌咏队参加市里举办的畲族民俗节;端午节自己举办或参加市里主办的富春溪龙舟赛;国庆节举办文艺晚会,表演歌舞、古戏等文艺节目,同时还有猜谜、放映电影等活动;每逢“九月九”重阳节,组织老人举办棋、牌比赛及游园活动,以庆祝老人节。此外,乡政府还经常组织各项体育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游泳、拔河、棋类、自行车慢骑等各种比赛,丰富了乡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宣传活动 坂中畲族乡近年来在加强宣传、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乡村两级建立健全了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利用培训、讲座、广播、标语、专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计划生育、普法、国防、科学技术、征兵等各方面的宣传。为了提高坂中畲乡的知名度,乡政府还积极参加与筹办“中国闽东福安茶文化交流会”,不断挖掘畲族文化和古文化,先后组织撰写了《畲乡风情录》、《畲乡的魅力》、《畲乡璀璨的明珠》、《春潮涌动畲乡行》等,还拍摄刊发了大量反映畲乡风情和大林钟氏神牌的照片,利用广播、电台、电视、报刊加强对外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坂中,了解了畲乡。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