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教信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866
颗粒名称: 三、宗教信仰
分类号: K892.48
页数: 3
页码: 118-1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畲族民间信仰以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
关键词: 福安市 畲族 宗教信仰

内容

福安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和道教。
  (一)天主教 明崇祯四年(1631年),国外天主教教会首次进入福安县境,在溪东村建立了第一座教堂,开始在福安秘密传教。清顺治十二年,福安罗江籍传教士罗文藻从菲律宾潜回福建传教,时值郑成功占据了金门、厦门,天主教士得到郑成功的支持,公开传教,发展很快,入教人数增多。在此以后的近二百年间,福安一直是福建省天主教中心。传教士通过创办医院、学校、育婴堂等慈善机构发展教徒,扩张教会势力。1860年,全县共有天主教徒20266人,占福安县总人口的7.9%,分布在全县11个区3个镇150个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安天主教的活动趋弱,“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停止了活动。80年代后,福安天主教入教人数增多,特别是女教徒增长迅速。至1996年,福安市共有天主教徒4.5万余人,正式登记的天主教教堂5处,另外散见于各乡镇、村的未正式登记的教堂还有70处之多。福安天主教有主教1名,神父8名,修女4名,修士5名。不过,畲族群众极少有信天主教的。
  (二)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福安时间较晚。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英籍传教士伊牧师到福安传教,为福安基督教活动之始。50年代初,福安基督教共有教徒650人,分布在县城、溪柄、赛岐、下白石、前溪、潭头、泰逢、社口、柘头等9个堂区。1984年底,福安基督教三自会成立,为开展正常活动,福安教会以传道员(旧称传道士)代行牧师部分职责,并负责教会教务。由于天主教传入福安的时间早,教徒多,影响大,基督教的影响力日益衰落。1996年,福安市共有基督教传道员1名,教堂4处,教徒300人左右。
  (三)佛教 南齐时(479年~502年)佛教开始传入福安境内。唐开成三年(838年)建成的龟山寺,为福安修建最早的佛寺。高僧灵岩和尚、罗山和尚均在该寺受业,是六祖慧能所传第6代法嗣。佛教在福安的传播源远流长,在民间影响最大。不仅国内许多名寺古刹都有担任要职的福安籍僧人,而且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和港、台等国家和地区还有不少有影响的福安籍住持、法师及僧人。据统计,1996年福安市有正式登记的佛教场所213处,佛教教职人员有比丘僧224人,比丘尼227人,沙弥僧57人,沙弥尼82人。居士约有2000人,佛教徒约达12万人。福安畲族也深受佛教影响。
  (四)道教 三国时期福安境内即有道教活动。宋代是道教活动的兴盛时期,宋淳祐八年建真庆观,为福安境内最早修建的道观。清代,民间通俗形式的道教很活跃,部分正一派道士不出家,平时与俗人相同,只有在参加法事时才穿上道袍。替死者超度亡魂的叫“道师”,从事斋醮、祈雨、设坛、驱鬼活动的称为“巫师”。“文革”期间,道教活动一度中断。80年代全真道龙门派再次传入福安。据统计,1996年,福安市有正式登记的道教场所11处,全真派乾道11人,坤道12人。福安道教除全真道徒外,还有部分正一派道士。
  (五)民间信仰 主要指畲族民间信仰。
  1.多神崇拜。畲族民间往往佛、道、地方神兼信,奉行多神崇拜。信奉的神灵有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宗族英雄田公元帅雷万清、钟景琪、雷万春(兴)、钟志公、李仙娘、盘自能、蓝光辉、钟志深、钟熙、雷大三十二公等;民间俗神有林公大王、灶神、奶娘、五显大帝等;道教神明有“三清”、三官大帝、真武帝、福德正神、将爷公等;佛教神明为观音;自然物体神灵有巨石神灵、巨树神灵等。呈明显的多神崇拜性质。
  2.祖先崇拜。福安畲族把“敬祖宗”列为崇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祭祖是畲族最隆重、最虔诚、最普遍的信仰活动。祭祖活动可分为家祭、墓祭和祠祭,时间往往选择在节日或做醮或修谱时举行。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人物

罗文藻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雷万清
相关人物
钟景琪
相关人物
雷万春
相关人物
钟志公
相关人物
李仙娘
相关人物
蓝光辉
相关人物
钟志深
相关人物
钟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