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4794
颗粒名称: 五、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分类号: D267
页数: 2
页码: 32-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安市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畲族干部,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畲族党员和干部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为民族解放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福安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民族院校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成立民族乡等,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关键词: 福安市 中国共产党 少数民族干部

内容

1929年,中共福安县党小组成立时,就十分重视发展畲族党员,建立畲族村党支部,成立畲族村苏维埃政府,培养畲族党员干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215名福安畲族革命烈士中,就有县级党政干部4人,区级党政干部11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和县政府除了注重选派少数民族干部到民族院校学习外,还十分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956年畲族族称正式确定,1957年福安县即成立了13个民族乡。在这些民族乡中,有畲族正副乡长30人,占正副乡长总数的83.34%;畲族乡支部书记11人,占乡支部书记总数的84.62%。1962年8月,在《福安地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中指出:“福安……等四县,应在县直机关科局长以上干部中,安排1至2名(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较多的区、社,都应该配备少数民族干部”①。
  80年代后,培养畲族人才的途径有:
  1.各级民委直接拨款在省内外民族院校、普通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培训干部。
  2.各级党校通过高考、中考录取畲族学员。
  3.在少数民族人口1000人以上的乡镇配备1名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党政班子副职或正职。
  4.从农村基层干部中考核录用干部。
  5.通过大、中专考试直接录取畲族学生。
  90年代除以上途径外,还采取了选送畲族干部到各级党校党政干部中专班、大专班学习,输送畲族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组织畲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培训等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1995年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统战部和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制定《福建省1995年~2000年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规划》后,福安市进一步加强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至1997年,全市共有畲族干部363名,其中副处级以上5人,正科级17人,副科级53人;少数民族人口1000人以上的乡镇都配备了副科级畲族领导干部,三个民族乡均由畲族公民担任乡长。广大畲族干部已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坚力量。

知识出处

福安市畲族卷

《福安市畲族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十余个民族为对象,在以县为半位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著而成。每卷分为综合篇、典型篇、专题篇等三部分,全面反映所调查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福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