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清之际的倭乱与迁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811
颗粒名称: 三、明清之际的倭乱与迁界
分类号: K288.3
页数: 4
页码: 194-197
摘要: 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闽浙赣地区的倭乱与迁界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倭乱 闽浙赣山区

内容

明清之际,闽浙赣地区的倭乱和迁界对地方社会影响很大。闽东社会频遭倭乱之祸,尤其以嘉靖年间最为严重,倭乱造成闽东浙南沿海地区人口大量减少,急需进行社会整合。如福安地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陷县城……(注:……初九日倭去,计男妇死者三千余躯,而去者七百余,溺水坠崖死者莫计。)”②又载“嘉靖己未倭入城横戮,从北门遁者数万。贼驱其后,忽道旁古树无风自拔,贼惧不敢追。”③嘉靖三十八年的倭乱,给福安带来巨大的打击,死者不下三千多人,战中逃亡者七百余人,倭乱带来的持续影响是瘟疫的流行,又死两千余人;嘉靖己未年逃离数万人。由此可见,战乱对地方社会的人口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经过倭乱之后,闽东等地居民大量逃离,有的地方变为绝迹之地,一些建堡自卫的地方幸免于难。如在霞浦地区,顺治十三年(1656年),“海寇陈文达焚劫塘里,汀州人王拉夫、寿宁人马兴等剽掠桐山。居民绝迹者数年。”民国《福鼎县志》④记载顺治十七年“海寇登陆,逼民助饷。水郊、阜坪各乡大姓人家半为杀伤。”直达“复以巡司汛官守焉”,福鼎“民始渐挈眷而归”。⑤该志《义行传》又载嘉靖三十八年时“倭陷桐山……时桐山一带几成焦土,民居寥寥,权与其族人议筑堡御寇。”①在这种倭乱的社会背景下,乡民纷纷建筑堡、寨用以自保,民国《霞浦县志》记载的土堡共43个,大部分都是当时兴建的。②
  罗源地区也出现了大量逃亡的居民。道光罗源知县庐凤棽记载:“明季倭寇内讧,罗之被祸最烈。我朝列圣相承,声教四讫,罗以介居南土,久享休养生息之恩。”③康熙县令王楠写道:“此一时也,邑之下里,多有人逃业荒,虚悬额征之累,为之查荒招垦,收存豁亡,而向来之驮赔包荒,亦自是一清。”④从中可以看出,在康熙以前逃荒之人较多,政府通过招垦,其中一些畲民得以在罗源生存与发展。
  清初的迁海政策也给闽浙赣地区的社会带来巨大冲击。顺治十八年(1661年),朝廷颁布迁海令,三十里以外悉墟其地,迁海的目的是为了断绝沿海地区与郑成功集团的联系,此举却给沿海居民造成很大的冲击,史书称从江浙到闽粤一带的土著流移者不可尽数。康熙《罗源县志》就记载道:“(康熙)十年,总督姚启圣请尽复原迁沿海居民,时边民之仅存者不过十之二三,巳一自复回故土,刈茅为舍,以佃为渔,皆姚公开复台岛,廓清鲸鲵之赐也。”⑤倭乱以后,特别是迁界禁海,“边民之仅存者不过十之二三”,说明当时该地确实空出许多地方来,这些地方需要招徕百姓.。迁界后田庐荒废人民生活极度困苦,几十年后和平后才得到休养生息。民国《霞浦县志》载:“……郑成功又据台湾,勒令沿海居民出貲供饷。至(康熙)十八年督抚苏尚书、李部院疏请移民以绝接济之根,编篱立界,滨海人民悉迁界内,越界者斩。田庐荒废,鱼盐失利,百姓流离,惨不可言,至康熙二十二年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祥将军施琅平定台湾,郑克爽归顺,海氛始靖,下诏开界,民归故土,沿海居民竞绘姚吴诸公遗像祀之。”⑥
  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迁界结束,许多百姓回到沿海地带,其他非土著的居民也进入原迁界地区。而根据闽东许多畲族族谱的记载,本族迁入起始的时间,也基本上在明末清初这一阶段,说明倭乱迁界为畲民的迁入此地提供了一个历史契机。
  由于战乱和政策等因素,闽浙地区出现了人口骤减、田地荒芜等现象,政府实行招徕人民的优惠政策,包括开垦田土、免一定年限租税等,因战乱形成的无主荒地也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其中有一部分人群就是畲民。吴楚椿在《畲民考》写道:“又按《浙江通志》顺治十八年,浙江巡抚朱昌祚,因闽海交讧,迁海滨之民于内地,给田给牛俾安本业,是由交趾迁琼州,曲琼州迁处州。”①民国《龙游县志》则称:“经明末清初之乱,继以耿精忠之乱,旧族丧亡不少,而迁来者福建长汀人占十之七八。”②在一些畲族族谱中,也反映了畲民移入闽浙赣地区的历史事实,如福鼎贡生松菊主人陈观墀在同治《冯翊郡雷氏修谱源流序》中称:“我国朝定鼎之初,缘海氛迁界,合族移居平邑北港、章山、朱山、九岱、莒溪等处,厥后分为数派以及泰顺、福鼎之乡,蒲门、苍头之所,济济不乏,自昔一脉相传至今。”③
  民国《平阳县志》记载了清代以来平阳县的族群分类情况:“明时倭寇之扰,平阳被害最巨。清顺康间,以郑成功之难,沿海徙界,民族变迁,此时尤甚。今以言语分别约有五派:曰瓯语,曰闽语,曰土语(俗称蛮话)、曰金乡语、曰畲民语……若畲民则散居南北港蒲门各山奥,其语亦居小数,相传先世自闽广来,盖本苗种,俗称畲客,谓为客民也。其言语习俗不与土民同,妇女向不裹足,勤耕作,杂庸保。男子亦有读书入学者……可见,迨降元后,处之旁近州郡后渐流入浙,与宁绍之堕民、丐户,志称为宋俘之遗,仿佛相类,其族则有雷、蓝、李、钟四姓云。”④
  以上说明清末民初,人们对倭患与迁界对当地族群社会的重要影响有了清醒的认识。作者以平阳的五种语言将当地居民分为五类,畲民是其中一类。当然这里的“民族”二字不应被理解为当代的民族概念,或许应该“民、族”分开,即百姓及宗族。另外,作者认为畲民是在元代以后从福建等地州县流入浙江,身份与“堕民”“丐户”等相类似。
  闽北地区的畲族迁徙的时间大约在明清之际。明清以后,关于畲族的记载在闽北等地的方志中逐渐增多,畲民作为区别于汉人的族群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浦城县志》记载:“正德七年,徭僮洞寇乱,调民兵以防守。”①这里所记“徭僮”应是指畲族。清同治光泽《积谷岭雷氏重修族谱新序》记载道:“我雷氏系出黄帝,派衍丰城,族启泉州。国初,始祖若卿公自泉携戚谢某避寇,依杭川有年。复临北乡,陟老山巅……卜积谷之原居焉。”②光绪《重纂光泽县志》称移入光泽“杂处此土者”,有“畲民(居山谷种山)”,有“泉州民(北乡多族居成村落)”等,并占有很大数量的人口③。可见,该族在明末清初之际,为避“郑寇纷扰”,从泉州迁往上杭,后又迁到光泽,这种族群迁徙应该有其历史根据。笔者推测,该族很有可能是在迁界过程中,从泉州迁到闽西、闽北等地。另外,该族谱以风水的观点来阐述移居,这种叙事模式只能作为畲民迁徙的自我解释,其中隐含了畲民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地方并定居的历史事实,但这种迁徙不一定都是由于风水原因引起的。
  综上所述,畲民大量迁入闽东、闽北、浙南等地,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倭乱和迁界就是此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背景。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拉夫
相关人物
庐凤棽
相关人物
罗以介
相关人物
王楠
相关人物
姚启圣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田庐
相关人物
吴兴祥
相关人物
郑克爽
相关人物
吴楚椿
相关人物
朱昌祚
相关人物
陈观墀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