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西南地区畲民宗族势力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805
颗粒名称: 一、闽西南地区畲民宗族势力的发展
分类号: K288.3
页数: 6
页码: 172-177
摘要: 本文通过对闽西南地区畲民的“王化”现象的探讨,分析了畲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闽西南地区 畲民 王化

内容

明中叶以来,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闽粤边地区基层社会的关系也相对松弛化;而明中期以来长期的社会动荡,更是扰乱了日渐松弛的基层社会的运作。许多畲民在该地聚族而居,形成了强大的宗族力量。闽西南一些畲民家族成为地方大户。以上杭蓝姓、雷姓为例,民国《上杭县志》卷八《氏族志》分别记载了上杭蓝氏、雷氏家族兴旺的情况,其文曰:
  蓝氏,县城户口数十,清初举监举人任知县,县东庐丰乡族最大,人才辈出,清代正春进士,任知县,曰聪、斗南举人,武科尤盛,有中进士、解元、举人者,县南下都长岭乡桂以进士,宰江苏、安徽有政声,县西官庄乡户数五百,文学典盛,又上登乡户百数,利田中式举人,县北石圳、潭角坑等乡各烟灶数十。①
  雷氏,始祖明中叶自宁化徙杭,县城户口数十,清季熙春拔贡,庭瑞侍卫,任统领,均负城中人望,县东崇厦,县南奖坊,县北苏家陂、大坪等乡,各教十户牌,县西才溪乡户百数,赞明光绪末中式举人。②
  雷赞明,雷庭瑞为清举人,民国《上杭县志》选举志有载。③又如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前清举人、福建省议会议员丘荷公为《闽杭庐丰蓝氏族谱》作序写道:
  吾杭东袤百里,广数十里,一村聚族数百家,文武科名人才辈出,以庐丰蓝氏为最。忆予游泮之岁,葆初同年县试冠军,其族补学官弟子员者同榜五人,彬彬乎其盛己④。
  再如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包树棠《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序》载:
  上杭治东三十里,乡曰庐丰。土地旷衍,云龙马鞍水山勿,老虎峒诸山宫其表,东西两溪之水汇流人于汀江,聚此以居者十余姓,凡千有余户,而蓝氏踰其半,吾包氏次之。始迁祖蓝氏曰子荣公,包氏曰万五郎公,吾祖又为其子婿焉。厥后世相姻娅往来不绝,蓝氏子姓已蕃,又或外迁……①
  说明蓝姓居住在离县治不远庐丰,此地畲汉杂居,共有十多个姓氏,其中蓝姓占一半以上人口。另外畲汉通婚,“世相姻娅往来不绝”,如作者的祖上就是蓝姓的女婿。
  为了争夺农业资源与地方利益,畲民家族同其他家族一道,以各种手段来强化本族的内聚力,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期间,大量宗祠的建造,坟墓的修建,族谱的编撰,义庄族田的设置,使家族组织日益强化。随着宗族的发展,汀州各地重视宗祠的建设,乾隆《汀州府志》称清代上杭县“文物类于大邦,科名甲于诸邑,家家建追远之庙,户户置时祭之资,其渐摩于熙朝之德化者,良深也。”②上杭蓝氏建庙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兴建的。《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末之二《祠祀志》载:
  吾族聚处庐丰,每逢岁时祭荐吉凶告祔固皆立有私祠,但向者科举时代,除京都应试有汀州会馆外,若乡试、院试、府县试率皆赁庑散居,族先哲难之。于是,先后商议,无论闽垣、汀郡、杭城概行建祠,以为多士之试寓,此固一举而三善备者,尊祀先灵孝也,联合宗好亲也,而嘉惠士林则仁也,至于今即凡游宦、升学、经商者亦得公资托荫……至于平川祠、潮城祠以及东山祠,亦足藉以纪宗功、敦族谊。③
  上杭庐丰蓝氏由于族群势力发展,并且经商、致仕的人多,所以除了私祠还在福州、长汀、上杭、潮州、平川、东山等地建了一些公祠,达到“一举而三善备”,一是尊祀祖先,二是凝聚宗亲,三是嘉惠士林,即为游宦、升学、经商的族人提供方便。这些是要建立在本族实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建设这么多的宗祠(见表4-5)。
  (1)根据表4-5,首先从时间和地域上看,自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到民国四年(1915年)二百年时间里,上杭庐丰蓝氏陆续在各地,或独建或与临邑本姓族人合建宗祠;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地域从本县(乡),到本府,到省城,甚至到外省延伸,即:上杭—长汀(武平)—福建省城(福州)—广东潮州的趋势。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宗族逐渐壮大,本乡本县建立宗祠说明需要凝聚本地区族人;康熙四十七年蓝正春在《杭邑东门蓝氏宗祠记》载:“康熙四十三年,岁在甲申,合族起建祠之议,人心鼓舞……夫汝南一姓派衍闽粤,即今萃处于杭之庐丰者不下千余
  烟……祠堂之设,上以致祖考之来格,下以萃子姓之欢心。”①
  乾隆十一年(1746年)蓝正春《庐丰蓝氏宗祠记》:“杭邑最重祠堂,故名宗大姓皆必建祠。吾族于邑有二祠,于郡有一祠,惟庐丰所居之乡各立私寝,而未尝有合飨之总祠。辛酉岁,萃人心之涣,议立祠于东山之下,一倡众和,踊跃从事,而祠以成。”②说明当时有一些所谓“私寝”的小祠堂,东山祠就是要成立一乡合飨的总祠。
  道光十年(1830年)《蓝氏平川祠引》:“武邑非即桑梓之地乎?乃瞻望城阙,他族皆勤垣墉而蓝氏独无堂构,向亦屡有成议,辄多龃龉……异时科名燕喜,甲第蝉联……则所云尊祖敬宗睦族之道诚莫大于是矣。”③一则说明宗祠在武平的其他宗族都有建立,蓝氏希望通过宗祠的建立来达到尊祖敬宗睦族兴学等目的。
  二是当时蓝姓族人读书取仕的人不少,而在上杭、长汀、福州设立宗祠,设立祠堂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子弟出色,科甲蝉联。如道光十九年《蓝氏福省祠新建序》道出缘由:
  榕城风水分一派于杭川,宗祖英灵萃三山而庙享。他时财丁蜂盛,科甲蝉联,不可于斯预卜哉!……但愿自兹以往,贤哲挺生,于万斯年承休勿替,此固列祖在天之灵所阴慰,亦予与诸父老劝捐之苦心,同为厚望也夫。④
  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重修省祠小引》也称:
  福建省祠购自道光十九年,前辈创议以为赴科士子试寓,其培养之心深且远矣。赴试者千里还往,一到其地即得驻息之所,免租税之劳,何便如之?⑤
  畲民各家族为了提高本族的声望与地位,开始重视本族、本乡子弟的教育,广泛筹集资金投向扶持和资助家乡士子参加科举考试,以此促进本族教育和科举的发展,前文所举的进士雷鋐即是一例。
  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上杭蓝氏经商者较多,族谱记载到广东经商,赚巨大财富的族人比比皆是,宗祠的设立再一次说明蓝氏在潮州等地势力的强盛。
  (2)从主祀神位和建造者分析,根据各祠堂主祀神位的按世系排列分别是:潮城祠(明德公,北地南迁始祖)—汀郡祠、武平平川祠(熙三郎公,始迁长汀)—杭城南门祠(太一郎公,生七子,派分各地)—福省祠、东山祠、杭城东门祠(念七郎公,庐丰蓝氏始祖)—汀郡庐丰别业(庐丰蓝氏始祖五代)。结合祠堂性质、建造者以及主祀神我们会发现,一地一族所独建的祠堂,如汀郡庐丰别业,其主祀神为本族五代始祖,年代近,世系亲;而随着建造者的蓝姓族支外延的扩大,其主祀神世系也越靠前,如上杭四邻族人共建杭城南门祠主祀,其主祀神为生念七郎等七子、派衍武平等地的太一郎公;长汀、上杭、武平三邑族人共建汀郡祠,主祀神为始迁长汀的熙三郎公,雍正七年《汀郡建祠跋》载:
  我祖熙三郎公迁居坪岭水口,传至三世太一郎公后分派七房,或仍居祖宅,或移上杭、武平,至今五百余年,户几数千,丁几数万。人文济美,科甲蝉联……但以星散异地,人至涣也;支派各分,情至涣也。涣者不可以不萃,而萃之之道莫若建祠,而建祠之道又莫若郡城为之会归①
  《汀州建祠小引》则认为可以“合七房之众建祠于汀郡,以隆昭报,以联族谊”②而潮城祠的主祀神则为蓝姓北地南迁始祖明德公,这就意味着,不仅仅可以凝聚各地闽西的蓝姓,甚至南方各地的蓝姓均可以奉祀。民国四年蓝登流《潮城祠》中写道:“天下事无关痛痒者不远而远,素怀爱敬者远而不远,况潮郡为英豪荟萃之区,往来冠盖络绎不绝。”③显示了一种胸怀天下、汇集英豪的气概。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赞明
相关人物
雷庭瑞
相关人物
丘荷公
相关人物
蓝正春
相关人物
雷鋐
相关人物
蓝登流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