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认同转变与明清时期“畲”“客”族群身份的分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800
颗粒名称: 二、文化认同转变与明清时期“畲”“客”族群身份的分离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146-150
摘要: 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畲族和客家人的文化认同转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畲”“客”族群身份的分离。
关键词: 畲族 族群边界 明清时期

内容

随着客家学的兴起,由于与客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畲族成为客家研究中重要内容之一。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认为客家曾与畲族发生混化,其结果是越来越多是畲族被汉化,许多畲族的住地成为客家的聚居区①对于过去曾有的“畲客”之说,罗香林写信询问翁国樑:“到底事实上畲民是不是又称‘客家’呢?他们是汉族呢?还是猺族的别支呢?假如是猺族,何以被人称为客家?”②自罗香林先生之后,有些学者在清末以后客家运动兴起背景下,极力辨明或撇清“畲”“客”之间的关系,但随着客家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畲客的关系,因而涌现出一大批的研究成果。
  学术界一般认为,客家是南迁汉人与盘瓠蛮、百越互动的过程而形成的新的族群。在较长的历史时间中,畲汉融合,并形成密切的共生③关系,客家与畲族在历史上曾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畲”“客”之间的分离呢?笔者认为,文化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谢重光先生所指出的:“客家是一个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种族的概念。”④在客家形成的过程中,除了北方汉人南迁的因素起作用外,赣闽粤边原住民的历史与文化等多种因素也在起作用,以上多种文化因子共同促使了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那么“畲”“客”的分离同样也是因为文化的原因,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不同的文化取向导致了“畲”“客”的最终形成两个独立的族群,而历史上出现的“畲”变“客”,或者“客”变“畲”,也均是文化认同在起主要作用。
  明代以来,特别是明中叶王阳明巡抚南赣以后,随着国家加强对闽粤赣地区的管理,许多畲民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谢重光先生曾高度评价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这种变化体现在族群格局是原为畲族住区的赣闽粤交界地区,“如今几乎清一色是客家人的住区”。①与以畲族外迁来解释此现象观点不同的是,谢先生认为更重要的因素应是畲民大部分转化为客家人了②。陈永海在《一个山区的族群标记:畲“贼”之例》一文中指出,畲民与客家人出现分化的原因主要是文化转向的不同:“有一部分畲瑶人群坚持其盘瓠信仰仍为‘畲’,另一部分人群则接受儒家的礼仪,转为客家人。”③这也再一次印证文化认同在族群边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此时,闽粤赣的族群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如谢重光所说:“明代以前,福建畲族、客家、福佬三大族群的分布态势是:客家处在西北部的汀江流城,福佬处在西南部的九龙江流域,两者之间的玳瑁山、博平岭东西麓是畲族的天下。”④而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畲民的边界的移动产生影响,其中畲、客的分离正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其中一个表现。
  明清时期,“畲”“客”经常合称均指蓝、雷等畲民,在闽西南地区,与“畲”“客”相区别的,则是福佬,如道光《平和县志》:“和邑深山穷谷中,旧有猺獞,椎髻跣足,以槃、篮、雷为姓……闽省凡深山穷谷之处每多此种,错处汀、潮接壤之间……土人称之曰“客”,彼称土人曰“河老”。⑤再如漳州南靖县南坑高港村《曾氏崇本堂世谱》中,也记载“畲”(客)与汉的区别:
  蓝、雷者,即传记所称猺人是也,乃盘瓠之后,楚粤为盛。闽中唐宋以前亦在在有之。然多在深山穷谷中,又迁徙无常,故土人称之曰“客”,而彼称土人为其“河老”,为其自河南光州来,畏之也。凡三团左右有曰“畲客营”者,有曰“客仔寮”者,有曰“番仔寮”者,皆其旧址也。①
  顺治年间,潮州地区社会动乱中有称“客贼”的,乾隆《潮州府志》记载:
  顺治元年甲申,客贼通福建,闽王老统数千人,突至揭阳县西关,知有备,遁去。三月,山贼邱文德寇兰田,蓝霖寇打石山,官兵御之。贼佯走,弃所劫之物于路,宫兵争取之。贼突出,官兵败绩。②
  参照对“客”的定义,蓝霖的姓也颇符合畲族的特征,可以断定客贼部分指的是畲民。清人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也记载道:
  徭人楚粤为盛,而闽中山溪高深之处,间有之。漳徭人与虔汀潮接壤错处,亦以槃、雷、蓝为姓……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繇陈元光将军始也。③
  以上说明,福佬(河老)族群作为“畲客”的他者出现。文中称畲民“常称城邑人为河老”,可见“河老”最初应该是他称的。有的学者认为,“河老”或“福佬”是因为北方汉人南迁,以操河洛话,因而被称为河洛人。④笔者认为,这种观点颇有附会的嫌疑。实际上,“老”或“佬”是在南方特定生态、文化环境下的产物,而非“洛”的变音。在南方除了“河老”,还有“斗老”“大佬”等,如傅衣凌在《福建畲姓考》列举宋元史料中关于闽、粤、浙、赣中出现的“大老”⑤,认为大老为畲徭酋长尊称,他说:“凡称大老者,均在闽赣粤诸省,适合肴族之居地,且与蜒族有关,即上引广东黎德为元时著名蜒‘贼’,其同盟军有唐大老等,亦可见两族间之联系。脱欢同漳州路高僳讨平之……盖僮僚民族好称佬,故两粤人民喜欢称人为佬,例如广东佬、广西佬、广佬、白话佬、外江佬之类。又尊称别人为大佬,自己谦称为细佬,称有钱人为财主佬,称有学问人为读书佬。这佬字即獠字的异写。”①
  陶希圣曾注意到在元代华南地区起事的徒众之中,有许多首领被称为“大老”②。“大老”的出现,是由于群众间歃血为盟的结拜,进而推举出领袖,即所谓的大哥。
  再如,嘉靖《广东通志初稿》记载当时潮州地区的佃户“率依山逞蛮,结党肆志”首领称“斗老”,当地主下乡收租时,“各佃户必告之斗老”结党抗拒佃租。③在广东方言“大”和“斗”谐音,二者或有联系。《石窟一徵》就指出在广州常称“大哥”为“大老”。④“大佬”这种称谓在今天的广东、台湾等地区仍作为常用词使用,意为群体中的首领、头目等。
  历史上,畲、客具有密切的共生关系,曹树基也指出汉畲融合形成客家民系,在其后移民过程中与土著抗争导致客家意识的出现。⑤实际上,畲民与客家的分离与华夏化的进程是相同步的。相对福建、广东而言,江西地区的畲瑶等非汉人群更早进入华夏边缘之内,显示出王朝中心向边陲扩张的一个延伸过程。正如王东指出:“就赣南的情况来看,由于其境内的民族成分比较单一,汉族自东汉以来就已成为当地的主体民族,故而,以莫徭为主体的苗瑶族先民在迁入赣南以后,很快融入到汉民族之中,从而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⑥。
  王天鹏根据萨林斯有关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提出用“文化界定历史”来探讨畲族与客家的形成。作者认为,客家与畲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二者因为分别采取了“攀附”与“逃离”截然不同的策略,所以分离成为客家和畲族两个不同的族群。具体来说,畲民族群通过《高皇歌》等载体强化逐渐“逃离”国家统治的历史记忆,并在实践中播迁到中央政府控制相对薄弱的山区,游离于编户齐民之外;而一些畲客通过“攀附”努力保持与中央王权的关系,摆脱边缘地位,而成为客家族群。⑦
  直到清代后期,“客”才开始成为客家族群的专用名词,主要因为当时社会经济的急剧变迁,促使闽西、粤东的客家人加强了这种自我意识认同的紧迫性。①这又涉及“畲”(客)与广府、潮汕人族群边界冲突的历史,在族群危机下,客家精英通过不断建构历史记忆,试图证明中原正统文化传承的合理性。
  到了民国时代,客家意识进一步觉醒,加速了“客家”与“畲民”在社会定义上的剥离。如当时发生了学者王斤役谈论《云霄厅志》重刊情况提到“客”与“河老”的关系时称:“云霄厅志修于嘉庆廿一年十一月,蠹鱼吞蚀,残肃不完,去年据以重刊,始得复与世学人相见。益‘民元废厅改县议案及呈批各件’为第二十一卷,余仍旧贯。卷三有猺獞一节,猺獞即今之客族:土人称之曰客,彼称土人曰河老。”②
  这种将“客”与猺獞相提并论的表述引起了海内外客家对王斤役不满,后《逸经》编辑部妥协,只好再次声明“客”指的是畲民,而非客家,其文称:“但细查王君原文所载,乃引用《云霄县③志》,文中所称‘客族’,乃指当地之畲民,系与土人相对之称,并非泛指其他各地之‘客家人’而言,其义至明,不容误会。”④
  从这里也反映了客家与畲的分离,除了族群本身的文化取向、文化认同不一样外,其与本族精英的努力争取族群身份也是分不开的。
  可见以上所述的“畲区”变为“客区”,确实不能单纯以人口实质性迁移来解释,而应将其视为在汉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汉族的边界逐渐扩大、华夏边缘在东南的进一步扩张的结果。借用王明珂关于“羌在汉藏之间”⑤的概念,我们似乎也可以用“客在畲汉之间”⑥来解释这个历史现象。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罗香林
相关人物
翁国樑
相关人物
畲汉
相关人物
谢重光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陈永海
相关人物
蓝霖寇
相关人物
顾炎武
相关人物
虔汀潮
相关人物
陈元光
相关人物
傅衣凌
相关人物
陶希圣
相关人物
曹树基
相关人物
王天鹏
相关人物
王明珂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揭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