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中叶以后闽粤赣地区畲族的走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799
颗粒名称: 一、明中叶以后闽粤赣地区畲族的走向
分类号: K288.3
页数: 7
页码: 140-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明中叶以后,闽粤赣地区畲族的走向受到国家权力、地方社会和族群自身的影响。
关键词: 畲族 族群边界 国家权力

内容

温春香认为王阳明时期的闽粤赣毗邻地区,族群界限是复杂且模糊的,“畲”的族群影响力在动乱中突显出来,而非弱化,因为谢志珊等打出的旗号使得畲民被时人所熟知,同时,“畲”与“盗”被画上等号使得官方与民间对畲民更加警惕,畲民作为一个族群的特性被反复提及,并无限放大。也就是说畲汉之间的族群边界在动乱中更为明显,并且随着动乱的影响力扩大,畲的边界有向外扩张的一个趋势。明代王阳明平乱之后,“畲民”这一概念其实是经历了一个重新界定的过程,而这个重新界定的工作主要是从各地所修撰的方志中开启,并潜隐地影响了后世对畲民的界定与认识。”①也就是说,明中叶以后,文献中出现的“畲民”与宋元时期的“畲”,在内涵上已经不能完全划上等号。随着闽粤赣地区大量新县的设立,许多畲民也化为新民,该地区的畲汉边界又大范围地移动了。
  明中叶以后,一些新县的居民编户落籍,这些居民中有一部分为畲民。如闽西大帽山一带“今新抚之民群聚于河头者二千有余。”②,安插游耕的畲民在里甲之中,是为“新民”,由此获得了官方合法的身份,成为“编户齐民”。如明代谏议何楷在《平和县志》序中描写平和设县后民风的转变情况,该文写道:
  居漳郡西南陲,在职方为新设之邑。当正德间,芦溪、箭管诸巢寇出没叵测,汀、漳实靡宁宇。时阳明王先生督抚南赣,发二省兵定平其境,请于朝,设立县治,割南靖、漳浦二里以隶之。于是乎,虎遁迹而枭革音。③
  所谓的“虎遁迹而枭革音”明为写猛禽、猛兽绝迹,实际上是指蛮荒地区被开辟,间接说明了盗寇的消弭。再如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记载“洞蛮四种人”,称在江西除了畲民外,还有猺人、蜒人、黎人等四种人,但畲民与另外三种人有所区别:
  江西省崇义县,正德间新立民皆輋种洞蛮也……《后山丛谈》云:“二广居山谷间不隶州县,谓之猺人,舟居谓之蜒人,岛上谓之黎人。瑶音姚,蜒音延,韵书作蜑写者,音但,下注南夷海种。则蜒字宜以虫从下为正。輋种亦輋人。”《丛谈》所载三人,今称无异,盖有四等异人称矣。①
  按照以上记载,赣南地区对猺人、蜒人、黎人三类人“今称无异”,说明仍沿袭以往的称呼,而畲民则纷纷成为“新立民”。形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王阳明之力畲乱,使得该地区部分畲民成为新民,而新民的向化对畲民族群变迁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当然,在其他地方汉人心目中,以上各族群的特征差别不大,这也是为什么畲、瑶、苗等在南方地区混用的原因之一。
  王阳明对闽浙赣畲民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畲民甚至建祠予以纪念。如上杭县城建有“王文成公祠”,据说为庐丰蓝姓族人倡建。《闽杭庐丰蓝氏族谱》载:
  王文成公祠,为吾先哲一枝公所倡建。地即文成公祷雨故址,堂后壁嵌有祷雨碑记,故又称“时雨堂”。相传初与城人共建,后因城绅莫某曾任同知署府事归,相与同事,以公属知县班,恃齿爵兼尊,对乡人时多笑谑……莫意县治居城,县官必扬城抑乡,日者适谒县主谈及,公即谦和请教曰:“杭城原属来苏里,名曰郭坊,毕竟先有四乡而后有城乎,抑有城而后有四乡乎?”县主曰:“此必先有乡而后有城也。”公即谢谢大笑曰:“县主高见,诚大矣!拜服拜服。”莫心忿,即主分离,另建一阳明别业。②
  上杭的王文成公祠应该是在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建造。上文所提及的一枝公生活年代主要在乾隆嘉庆年间。一枝公,名蓝桂,乾隆六十年乙丑科举人,嘉庆十年乙亥科进士。《闽杭庐丰蓝氏族谱》卷末之三《选举志》称:
  (蓝)桂,字孙阶,号一枝,长岭下人。由进士历任云南太和永善、浙江长兴松阳、安徽蒙城瞿立宿松知县,自盐井提举,大理府同知,三充江南乡试同考官,县志有传。①
  王阳明作为地方治理的功臣和儒家思想的推行者,是国家权力和汉文化的代表人物。在闽西等地区,定居下来的畲民逐渐接受并主动靠拢汉文化,建造王文成公祠是闽西畲民对国家教化认同的具体体现。
  一些没有接受或不愿意接受汉文化的畲民,则面临着被迫迁徙的命运。中央政府通过军事压制、设置县治、加强教化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闽粤赣地区的控制,使“盗区”变为“治区”,一些畲民或者逃避战乱或者被军事驱赶迁徙其他地区,这对畲民迁徙起着推动的作用。乾隆《潮州府志》记载明代成化年间饶平县令杨昱曾对本县的“輋瑶”进行驱赶,其文曰:
  杨昱,字仲明,会稽人。成化间以举人擢饶平令。时新设邑治,规模未立。昱至,建城解,辟草莱,驱輋瑶,劝农桑,均赋役,兴学校,士民讴思以为有开辟功。②
  将驱赶“輋瑶”与建城、兴学等作为宦绩,说明三点:一是明中叶之前广东饶平等地的畲瑶族群数量不少;二是为了控制地方,建立新县;三是汉族势力深入,实行文化政策,建城为防敌寇,辟草莱增加农田,均赋役更多的是向非汉民族征收赋税,以显平均;兴学校汉文化推广;在这种人口与文化输入的同时,一些不接受汉文化的非汉民族,在广东一带主要为畲瑶,显然需要向外迁徙。迁徙的地方显然是在汉族势力控制较松的地方,也就是更为偏远的山区,这基本上可以看做一个南方族群社会演变的一个基本过程。另外一些畲民仍生活在闽粤赣地区,他们被编入版籍,成为纳税服役的王朝子民。畲汉族群边界在动乱中不断移动,其总的方向是华夏化运动以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逐渐侵吞着非华夏人群的势力范围。
  明清以后,越来越多的畲民在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措施下渐渐成为帝国的子民,部分畲民通过获得版籍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也有一些畲民仍坚持传统,僻居在边陲地区。只不过这种山洞成为一个个汉族“海洋”包围的“孤岛”,并且随着华夏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渐消失,即使是在一些畲民聚居的“畲洞”中,这种华夏化运动也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悄悄地进行着。
  虽然唐宋以来,朝廷通过开山洞加强了对南方非汉民族地区的开发,但并非所有的山洞开辟殆尽。如前文所述的宋代的象洞、明代百家畲洞等,均是山洞地区,一直到在明清时期,闽西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各种峒(洞)的称谓。明清以后,这种山洞开发仍一直进行,如明代杨昱认为使得“山峒”盗窟成为善类安置的地方,这是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方法是教化,他在《辟永定县诸险塞记》写道:
  汀郡之南县为永定县,南接壤广东之饶平、大埔,中有大洞曰苦竹山、平水澚、望天坵,各崇窅蓊翳,环亘连属数十里。邻壤顽犷或为不靖,每托为潜身灭迹之地,守土者常病焉。嘉靖戊申冬十二月,提兵都御史余姚龚公辉,尝采众议,谓非赭山兑道,莫绝本谋,列以上请,得允……夫辟数十里之山峒,足潜伐奸谋,永妥善类,谓实大实急者非耶?①
  再如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诏安人沈〓作《游六峒丈量学田记》一文,该文为观察明代闽南地区畲民情况提供了一个绝佳视角,现加以详细介绍。
  该文首先介绍丈量六峒学田的原因及经过两天艰难跋涉后抵达六峒的过程:由于原本就存在争议的六峒田亩被判为学田后,又被当地许氏富豪侵占,因此,官府要求重新丈量六峒学田。进士沈铁以兴学为己任,认为“学田为养士之需,先圣精神命脉系焉”,②带领诸生一行人前往勘测,但行程却十分艰难,先是“并辔而驱”骑行,后又“假竹筏以济”溪流,夜宿农家后,再“步山巅”,最后“两人相掖方达山顶”。
  六峒所呈现出来的地理、人文特征也与南方少数民族山洞特征相似,首先是群山环抱中、有平坦土地的错落,“二都在万山中,丛谷峭岭,半插天表,至六峒则畲民所居者,峒有田数十亩。”③到达六峒后,作者介绍了六峒畲民生产、生活、装饰等族群特征以及六峒的地理边界状况:
  迤逦抵枫树岗,盖畲客境界矣……上下山谷皆畲人所种植者。良久至峒,编篱为坦,覆以菅茅,鳞次而居者,仅三四家。男子束发脑后,妇女椎髻于前,与城邑迥别……旦问土人疆界,云:“自峒口赤竹坪起,至桂子寮中,有山腰纸寮、塘岓、横石洞里、桂子寮,前后直至龙漈而止,皆六峒境内者。”其云:“六峒则山之名也。”峒凡延袤五六里,田凡若干亩,丈勘凡两日始毕事。①
  文中称当地土人说六峒乃山的名称,笔者认为六峒的得名应该不是以周边的山峰的数量来命名。就文中所提及的“赤竹坪”“山腰纸寮”“塘岓”“横石洞里”“桂子寮”“龙漈”,其名称更像某个村落的称呼,或许可以推测六峒实际上就是以上六个村落的合称,有点类似“百家畲洞”之名。作者交代了诸生丈量学田的大概情况,最后并发表六峒之行意义所在:
  (学田)原所自盖繇圣道大明,幽谷必照,即六峒虽称荒服僻区乎,而济济衿珮,联翩云集,无论沃土,颗粒得荐清庙,而馨俎豆,俾六峒畲民一旦喁喁从善,将易侏㒧而为驯雅之习,固于今卜之矣。语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余且为六峒山灵幸,为六峒畲民幸,不啻为胶庠士私庆耳矣。②
  作者沈铁曾任九江知府,官退之后积极倡学,《诏安县志》称其“居家倡置学田以赡儒生,创桥路以便行旅,建文昌公诸祠以兴文学,置亭观以开福田,接引承学,教诲子弟”。③所以,他在文中表示,丈量学田是学子庠生的幸事;同时也是六峒山灵的幸事,因为原为“荒服僻区”开始“颗粒得荐清庙”;更是六峒畲民的幸事,因为作者作了大大预测,畲民终会“喁喁从善”,从化外之民变为有着“驯雅之习”的良民。
  显然,作者站在汉族士大夫的立场,不仅以重教兴学为己任,更体现出“民胞物与”的国家、民族观念,当然也带有主观的大汉族思想。从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来看,沈铁当年所谓的“于今卜之”,后来可谓是“一语成谶”:诏安二都在清代以后,部分地区变成了有名的客家地区,如官陂、秀篆等,如今二都地区少有畲民聚居区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沈铁确实是有先见之明的。
  明清时期,闽粤赣地区的畲民边界逐渐缩小或偏移,这从畲民的族群意识的消长情况可以看出。明清以后的方志,如嘉靖《惠州府志》、康熙《平和县志》均提到畲民与汉人发生冲突,而且族群意识非常强,所谓“一人讼,则众人随之,一山讼则众山随之”,并以“客”“河老”互称,当然其中存在这些地方志相互抄袭的情况。①但不可否认,在一段时间内,闽粤赣地区的畲民族群意识十分强烈,到了清代以后,畲民的族群意识变得消沉,道光《平和县志》道出其中原缘由:“今则太平既久,声教四讫,和邑诸山,木拔道通,猺獞安在哉。盖传流渐远,言语相通,饮食衣服起居往来,多与人同。猺獞而化为齐民,亦相与忘其所自来矣。”②
  经过明中叶以后,国家对地方的治理之后,闽西南地区聚落人文为之改观,如平和县到清代时,“既变寇盗而为衣冠文物,久沐朱紫阳、王文成之化;士好读书,尚气节,不鹜声华,间有奔竞者,众咸訾之……国朝以来,休养教化;尚淳朴,重诗书,强悍之俗渐知礼让矣。”③到了清初之后,随着文教的施行,山区道路交通不再闭塞,族群交流语言相通,在文化特征上,饮食起居等习俗相近,以上这些使得畲民族群的特殊性逐渐消失,族群群体的认同感难以被制造出来。
  民国《龙岩县志》作者以亲身经历说明畲族人口减少、畲民文化渐渐消失的情况:
  钟姓:清末从广东梅县迁来,人数约三十人,已传三代,现住白土:蓝姓:从汝南迁来,现住平铁,其他不详;雷姓:清中从广东焦岭迁来,现住白土,已传十代,人口五十八人……查闽南各县,均有蓝、雷、钟三族之记载,本县州志有所谓畲客者,即系此种。但仅在漳平之洋邦峡,及苦竹、归德一带,本境并无此三族,余在儿童时代,蓝雷故事,尚为童话中之时行材料,今则未闻有谈及者,盖式微久矣。④
  一些原来没有完全汉化的畲民家族也在明清时期慢慢被“王化”,如永春的畲民在万历以前仍记载“无徭役”⑤,而到了清乾隆期间,方志记载其“邑有畲民……今具遵制编保甲,从力役,视平民无异”。⑥所谓的畲民“男子衣帽、发辫如乡人……虽峒瑶有亦无异于乡里中编氓也”。⑦这些都说明了随着帝国“华夏化”的推行,明清时期“畲”的边界在闽粤赣地区悄然地退缩。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温春香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谢志珊
相关人物
何楷
相关人物
时阳明
相关人物
郭坊
相关人物
孙阶
相关人物
瞿立
相关人物
杨昱
相关人物
龚公辉
相关人物
田凡
相关人物
沈铁
相关人物
田以赡
相关人物
朱紫阳
相关人物
王文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