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79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小结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131-132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宋元以后至明初期闽粤赣地区畲汉边界的移动情况。
关键词: 族群分类 边陲地区 非汉民族

内容

本章论述了宋元以后至明初期闽粤赣地区畲汉边界移动的情况,主要论点有:
  (1)根据官方的族群分类方法,常将边陲地区不纳税服役的非汉民族称为“盗”“贼”“寇”等,是否成为国家管控范围之内的居民成为“贼”与“民”的重要区分标志。宋元常出现有关“畲军”“畲丁”“畲乱”,其中“畲”作为一种蛮夷语境被表述,其不应该认为完全是种族血统的概念,而应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的范畴。也就是说,“畲军”“峒丁”中的畲或峒,均是官方对南方地区非汉族群笼统的概称。畲乱中显示了华夏边缘的移动过程。从官方的角度来看,其将参加动乱视为化外之民,目的在于区别“贼”与“民”、“良”与“莠”,显示的是官方心目中异族的移动过程;从叛乱当事人角度来看,他们打着“畲”的旗号,目的在于壮大声势、联合更多民众参与斗争,显示的则是主观上向“异族”认同的转变。以上两个共同制造了“畲”在宋元时期从内涵到外延的转变。就此而言,如黄华、李志甫等所谓的“畲寇”“畲贼”“畲军”,其被认为是畲,与其从血统、种族上去寻找根源,不如从文化上去说明其成因。其作为非汉民族,更多的是官方,以汉人为代表的政府认为这些人为未开化人群之一,称之为畲,有贬义的意思。所以既可以称之为畲贼,又称之为山贼,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是一种文化的称谓,而非完全以血统来区分人群。
  (2)随着闽粤赣地区族群频繁互动,族群边界也显示出变化不定的状况,具有流动性。既有畲民通过获得版籍成为编户齐民的情况,也有汉人通过“入山洞”,脱籍成为“畲”“瑶”族群的情况。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历史情境下,社会中出现了一股反社会的潜力,并在宋元时期迅速形成合力,爆发了空前的动乱,畲乱在东南一地尤为明显。畲乱引起了朝廷的重视,因而在文献上留下了大量与之有关的记载。“畲乱”本质上是社会秩序破坏下,华夏心目中异族迁移中的体现。也就是畲乱与盐寇、地方寇(潮寇、广寇、赣寇)是一致的,只不过冠以异族的名号。与其将其视为种族区别,更多的是文化上来考量。也就是说畲军、畲寇、畲贼不一定是溪峒民族,有些人打着“畲”的名号起兵,此其一;另外华夏视野中,将一些寇乱冠以畲名,是化外之民的象征。
  (3)族群的文化认同是族群边界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各族群刻意强调族群间的文化差异、文化认同迥异时,族群边界越明显;而当族群不自觉淡化族群间的差异、文化趋同,族群边界逐渐模糊,直至消失或漂移。
  这种族群边界的移动还可以通过政治文化教化来实现。在地方动乱中,各个族群被卷入其中,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族群或联合,或对抗,动乱深刻打上族群斗争烙印①。中央政府通过军事压制、设置县治、加强教化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对闽粤赣地区的控制,使“盗区”变为“治区”,一些畲民或者逃避战乱或者被军事驱赶迁徙其他地区,这对畲民迁徙起着推动的作用。另外一些畲民仍生活在闽粤赣地区,他们被编入版籍,成为纳税服役的王朝子民。族群边界在动乱中不断移动,总的方向是华夏化运动螺旋式、曲折前进,宋元以来的畲乱使得“畲”作为一个族群登上历史舞台,进入人们视野,为畲族族群社会发展与变迁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志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