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标签化与作为族群文化特征的“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782
颗粒名称: 二、标签化与作为族群文化特征的“畲”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95-99
摘要: 本文通过对清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沙田区和民田区的研究,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经济关系、地方政治格局、身份区分和族群认同等问题。
关键词: 族群文化 畲田经济 农耕经济

内容

刘志伟通过对清代以后珠江三角洲沙田区和民田区研究后发现:二者“并不简单地只是土地自然形态的差别,实际上是在地方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一种地方政治格局、一种身份的区分,甚至是一种‘族群’认同的标记。两个区域之间,除了自然形态的差异外,更存在一种独特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③就此而言,畲田经济与农耕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也不仅仅是经济形态的区别,其中暗含着一种社会阶序、族群格局。确切地说,在华夏民族观念中,从事畲田的族群是不受王化的“非我”族群,而实行农业的则是王朝子民,二者存在着明显的“华夷之别”。将某一类族群归为“异类”,意味着其无法与华夏族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享有同等地位。在唐宋时期,“畲”作为一种族群标签,充当了“异类称呼”的角色,这种贴标签的过程是伴随着华夏族的族群认知一起进行的。
  在隋唐以前,由于南方开发缓慢,作为一种耕作方式“火耕”“水耨”等词语常用于表示一个地区经济落后、蛮荒化外、教化不及的状态。如《史记·平准书》载:“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④《汉书·武帝纪》:“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⑤《汉书·地理志》又载:“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⑥,《盐铁论·通有》云:“荆、扬……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材。”①《晋书·食货志》:“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②《隋书》:“江南之俗,火耕水耨,土地卑湿,无有蓄积之资。诸蛮陬俚洞,沾沐王化者。各随轻重,收其赎物,以裨国用。”③有的记载甚至直接将“火耕”“水耨”等耕作方式认为是蛮獠的习俗,如《唐大诏令集》载:“闻岭外诸州,居人与蛮獠同俗,火耕水耨。”④按照文中意思,“居人”相对于“蛮獠”,应该是汉人;“火耕水耨”是“蛮獠”的风俗,汉人在耕作方式上被同化了。
  有的甚至引用春秋以前的休闲耕作制度来形容一个地方的未开发程度,如万历《古田县志》记载如下。
  林谞《闽中记》:开元二十八年,都督李亚丘会溪峒逋民刘疆辈千余计归命向化,乃状其事以闻。越明年四月二日,命下允俞而始立邑,当环峰复嶂间,平陆三十五里,版垣墉高丈许,步三百周。树室辟户,张官置吏,子男之邦,周宏远规。先是,田畯锄芜敷菑,为厥疆亩,因著之名。⑤
  林谞《闽中记》修于唐大中年间,是福州较早的一部方志,已散佚,林谞事迹见诸《八闽通志》⑥。林谞用“田畯锄芜敷菑,为厥疆亩,因著之名”来解释古田县名的由来,其中“田畯”“敷菑”“疆亩”的典故出自《诗经》《尚书》等文献,⑦均是春秋战国以前休闲耕作制生产及其管理的专用词语。林谞用典的寓意:或者是好古,用典溯及三代,言辞溢美;或者用以说明古田设县之前,该地“溪峒逋民”的生产方式仍很落后。
  可见,主流文化圈时常将一个地方的开发程度与当地的农业方式联系起来,其中有一部分记载并不都符合史实,显示的是主流文化圈在“南北问题”上的文化偏见。唐宋以后出现的大量与“畬”有关的文学作品,并有许多与山区的非汉民族联系在一起,除了一部分写实、猎奇的功能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用“畬”来区别族群,如上述所说的莫徭、蛮、獠等。唐宋时期“畬田”农业与一些非汉族群的分布地区的高度重合,原本就带有“华夷有别”文化偏见的汉人将“畲”作为一种族群标签贴在某类族群身上。
  如前所述,唐宋畲田区域逐渐缩小,刚好一些南方山林地带的非汉民族仍保存着这种古代农耕残存形态。如唐代刘禹锡之《莫猺蛮子诗》称莫徭实行刀耕火种,该诗写道:
  莫徭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春。夜渡千仭溪,含沙不能射。蛮语钩辀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麕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①
  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了一些被称为犵狑、犵獠、犵榄、山猺等非汉族群刀耕火种的习性:“辰、沅、靖州蛮有犵狑,有犵獠,有犵榄,有犵㺏,有山猺,俗亦土著,外愚内黠,皆焚山而耕,所种粟豆而已。食不足则猎野兽,至烧龟蛇啖之。”②
  畲已然成为非汉族群一种特征,因此也为后来将一部分实施刀耕火种的族群称为“畲”埋下铺垫。饶宗颐先生在《潮州志》中曾对畲民来源进行考证,他说:“考畲民本山越孑遗……畲民山居,亦称山輋或山人……宋谓之畲或輋,以其民居山谷烧田为生,故以此名之。畲取义于田,輋取义于山。盖山越也称山民,后人专以山民呼之,寖失越名,以其居于近山之地,遂相呼曰輋。”③饶先生认为,畲民可能源于山越,只不过因为“山居”或“烧田”而被称为“輋”或“畲”,所谓“畲取义于田”“輋取义于山”。言下之意,“輋”和“畲”均为其他族群(主要是汉人)对“山越”的他称。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上与畲民有关的诸多称谓,如明清时期“棚民”“菁民”等,这些称谓的出现,与当时的生态语境和文化语境也是息息相关的。
  当一个族群标签被贴上后,一些经济方式、经济作物也逐渐与该族群发生联系,这是文化再创造的结果。如出产于广东、福建等地区的稜(菱)禾,在宋代时并未完全与畲族有联系。《方舆胜览》对梅州程乡的菱禾进行了记载:“土产菱米,不知种之所自出,植于旱山,不假耒耜,不事灌溉,逮秋自熟,粒米粗粝。”①
  而到了明清以后,稜禾(菱禾)均与畲族等非汉民族发生了联系,如明嘉靖《惠安县志》:“畬稻种出獠蛮,必深山肥润处伐木焚之,以益其肥,不二三年,地力耗薄,又易他处。近漳州人有业是者,常来赁山种之。”②清代《临汀汇考》称稜禾又叫畲米,分为两种,“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不粘两种,四月种九月收,六月八月雨泽和则熟。.”③清唐赞衮《台阳见闻录》称:“畬稻,种出獠蛮,晋江四十七都多种之。”④再如刀耕火种也打上了族群的烙印,《广东通志》:“畲蛮,岭海随在皆有之,以刀耕火种为名者也。”⑤
  畲的最初形态除了经济形态,还有与“峒”有相类似的聚落或地名特征。在宋元,畲也被视为地区或聚落的名称,“畲”与“峒”一样,都有一个从“聚落”“地名”到“族群”含义转化的过程。笔者认为,这种转化有时候是可逆的,即:住在“畲洞”里的人被称为“畲民”,而畲民聚居的地方可能又被称为“畲洞”。实际上,南方的许多族群名称都经历了这种转化过程,如瑶,一般认为是由“莫徭”转化而来,因“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⑥再如僚(或獠),按郭璞的《史记·集解》解释为:“僚,猎也。”《索隐》引《尔雅》又云:“霄猎曰僚”。⑦清代梁绍献《南海县志》:
  岭表溪洞之民,号为峒僚,古称山越。唐宋以来……其余不可羁縻者,则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亦无年甲、姓名,以射生物为事,虫豸能蠕动,皆取食之,谓之山獠。①
  可见,“僚”的原意与狩猎有关,许多南方非汉族群僻处山林,一般都具有狩猎技术,并有许多以此为主要生计来源。而华夏民族将这种族群印象特征化、标签化,慢慢地被用来泛指代古代南方非汉族群。因此,如果按生态语境——文化语境的角度,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一些族群称谓现象。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志伟
相关人物
林谞
相关人物
李亚丘
相关人物
刘疆
相关人物
周宏远
相关人物
刘禹锡
相关人物
陆游
相关人物
饶宗颐
相关人物
唐赞衮
相关人物
郭璞
相关人物
梁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