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夏化运动及其对“蛮夷”地区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770
颗粒名称: 一、华夏化运动及其对“蛮夷”地区的影响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51-53
摘要: 本文探讨了春秋战国以后,华南地区苗瑶语诸民族开始走上华夏化进程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过程。
关键词: 南方 福建 开发

内容

春秋战国以后,华南地区苗瑶语诸民族开始走上华夏化进程。最早完成华夏化进程的是位于长江中游的楚人,有史料证明,楚人建国时已经使用汉语和汉字,从而完成了从“蛮”到“夏”的文化认同的转变。①长江下游的吴人和越人也从长江下游的越族社会中分化出来。②罗新指出,先秦至秦汉时代,楚、吴、越三国或三个南方政治集团的华夏化是缓慢和逐渐扩散的过程,他用孤岛与海洋的关系比喻当时中国南方华夏化地区与非华夏地区③,但随着华夏化进程加快,孤岛与海洋的关系完成了逆转,也就是说非华夏地区只分布在一些山区之中,而其他平原地带均为华夏地区所占有。
  秦汉时期,华夏族虽然已在江南和华南广大地区的政治、军事与文化取得稳固地位,然而各地的开发程度并不均衡。秦汉至六朝,福建相对封闭的自然生态和地理环境使得在先秦以前福建族群格局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一般认为,在春秋之时福建地区生活着名为“七闽”④的土著居民,宋欧阳忞《舆地广记》卷三十四在论述福建路各州历代地理沿革均表述为“春秋时为七闽地”。⑤宋祝穆《方舆胜览》引《职方氏》注“七闽”云:“闽子孙分为七种,故曰七闽”。⑥朱维干认为:“七闽”指的是闽越之前的今福建和粤东潮州、梅州地区(可能还包括浙南的瓯江流域)的七大土著部落。⑦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早已存在“七闽”的称谓,一般认为是生活在闽浙的数个部族。在汉代,福建地区主要生活着闽越族,汉武帝时期,因“闽粤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之间”。⑧史料称此次行动使得“东越地遂虚”,实际上直到唐代福建还有大量属于闽越族的土著居民。①
  晋代以后,特别是“永嘉之乱”,北方汉人大批南渡,其中有一批汉人进入福建地区。东晋时期,南北分立,移入南方的中原士民在江南等地区设立了侨州、郡、县,地处边陲的福建并未置侨州、郡、县,但是北方移民也给当地社会带来影响,到了南朝梁,人口的增加促使政府又增设梁安一郡(陈时改为南安郡)和一批新设的县。
  虽然有北方汉人移入福建,但在唐代以前,福建等中国东南地区仍被中原汉人视为“绝区”“瘴乡”或“蛮荒之地”,唐代诗人柳宗元曾赋诗描述当时的汀州、漳州、封州、连州等地均为“百粤文身地”②。另外,一些南方省区也是处于地旷人稀的蛮荒状态,明代工士性在《广志绎》写道:
  孙吴立国建康,六代繁华,虽古今无比,然亦建康一隅而止,吴、越风气未尽开也……观孙吴治四十三州十重镇,并未及闽、越……岂非地旷人稀之故耶?至残唐钱氏立国,吴越五王继世,两浙始繁。王审知、李璟分据,八闽始盛。③
  可见,直到唐五代以后,闽浙地区才开始“繁盛”起来。学术界一般认为,从唐代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并在两宋完成这一历史过程。④闽浙地区的繁盛景象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一个体现。而这种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华夏化运动”所带来的地区开发和人口迁移是分不开的。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等学者均认为,北方汉人大量南迁,是南方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⑤而按照美国学者詹姆斯·李的研究,战国以后的政治形势和地理条件,一般有利于南下移民而不利于北上移民。①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欧阳忞
相关人物
宋祝穆
相关人物
朱维干
相关人物
梁安
相关人物
陈时
相关人物
柳宗元
相关人物
吴越
相关人物
王继世
相关人物
李璟
相关人物
范文澜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
翦伯赞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潮州
相关地名
汀州
相关地名
漳州
相关地名
封州
相关地名
连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