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为地名和聚落形态的“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765
颗粒名称: 二、作为地名和聚落形态的“畲”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42-46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探讨了“畲”作为地名和聚落形态的演变和含义。
关键词: 山洞 人类聚落 非汉民族

内容

宋元时期,畲作为地名常被文献记载。《宋史·许应龙传》记载“距州(潮州)六七十里曰山斜,峒獠所聚,匄耕土田,不输赋,禁兵与哄,应龙平决之。”①可见“山斜(畲)”作为一个地区的名称,其距离潮州城有六七十里,该“山斜”为“峒獠”聚居、耕作的地区。在广东,“輋”字是非汉民族的一种居住形式,清代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称:“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故称瑶所止曰輋”②赵希璜也在《横輋》一文中对輋进行解释:“(輋)音斜,粤呼山居者为輋客。”③清代《浮山志》中为张九钺的罗浮诗后作注曰:“畲、輋,俗皆读如斜”。④
  实际上,在广东一些地区,“輋”也指山脊,如民国《龙门县志》记载:“土人谓山低缺处为凹,谓山谷为迳,谓山脊为輋。”⑤由此可见,畲、輋、斜等在许多情境下并不作某一类人群的称谓来解释。
  再如南宋刘克庄的《漳州谕畲》,该文是畲族史研究中极具地位的一篇重要文献。该篇正文其“畬(畲)”字共出现23次,笔者认为关于这些“畬(畲)”字的解释,根据上下文意思,可分为三类。由表1-1可以看出《漳州谕畲》中并非每一个“畬(畲)”字都作“畲民”解释,有一些应该用类似“溪洞地区”聚落名称来解释,还有一些二者均解释得通的。
  第一类“畬(畲)”用族群称谓解释比较合理。如“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猺、曰黎、曰蜑,在漳者曰畬。”此处的畲应该与蛮、猺、黎、蜑并称,说明他们是溪洞种类下属的一类叫“畲”的人;再如“彼畬曷尝读范史”,应该解释为:那些“畲人”何尝读过范晔的《后汉书》呢?
  第二类“畬(畲)”用溪峒地区或部落基层组织解释比较合理。如“汀赣贼入畬者”应该解释为,一些汀赣贼逃入畲洞地区;再如“南畬三十余所酋长各籍户口三十余家”,合理解释是:隶属南畲地区或组织的三十多个部落,其酋长分别将本所三十余家编入户籍;又如“清白之吏,固畬之所贵欤”,其合理解释是:清廉正直的官员,乃是巩固畲峒地区珍贵的人才。
  第三类就是既可以将“畬(畲)”理解为溪洞地区,又可以解释为溪洞种类、如“二畬既定”可以解释为平定二处畲峒地区,也可以解释为平定二处畲峒地区的族群;再如“畬田”“畬长”可以解释为畲峒地区的田地、酋长,也可以解释为畲人的田地、酋长。
  畲作为一种聚落或基层组织解释,还可以在一些文献中体现。如南宋时的赵必岊,字次山,“乡寓公吴允文浚奉密诏以江西招讨使举义反正,结约次山协谋兴复,战不利。允文奔漳州为都督文丞相天祥所杀,次山解兵隐汀州之畬中,踰年以疾终。”②畲作为地名普遍出现在闽粤一些地区中,如《元经世大典序录》载:“(至元)十七年八月,陈桂龙父子反漳州,据山砦,桂龙在九层漈畲,陈吊眼在漳浦山砦,陈三官水篆畲,罗半天梅泷长窖,陈大妇客寮畲。”①上文所称“九层漈畲”“水篆畲”“客寮畲”与“漳浦山砦”“梅泷长窖”并称,均指闽南的一些地名。元代有“畲洞”并称的记载,如《元史》称:“至元十七年,陈桂龙据漳州反,唆都率兵讨之,桂龙亡入畲洞。”②按民国《诏安县志》解释称:“按吊眼贼巢及桂龙所逃畲洞,即诏之乌山十八洞等处,南胜畲寇系其余党,寇乱数十年间。”③陈吊眼、陈桂龙等畲洞为诏安的“乌山十八洞”,所谓的“十八洞”应该是十几个村落(洞)组成一个地区,统称“畲洞”。
  畲和洞联系起来作为聚居区的典型例子莫过于百家畲洞。《明史》载:“漳平,(漳州)府西北……东南有象湖山。南有百家畲洞,踞龙岩、安溪、龙溪、南靖、漳平五县之交。”④明代黄仲昭在《八闽通志》中将百家畲洞的地理、人文介绍得更为详细:
  百家畲洞,在县南永福里。界龙岩、安溪、龙溪、南靖、漳平五县间。万山环抱,四面阻塞。洞口陡隘,仅通人行。其中深邃宽广,可容百余家。畲田播种,足给衣食。四方亡命者多逋聚其间。凭恃险远,易于为乱。宣德正统间,尝有江志贤、李乌觜、卢赤须、罗兴进者,乌合郡(恐为群之误,笔者注)丑,跳梁出没,至动方岳。守臣连年剿捕,仅得宁息。然服则人,叛则兽,无常性也。自漳平设县以来,官政易及,不复反侧。然尤在司民社者控御得其道云。⑤
  清代方志龙岩、漳平等地方志关于百家畲洞的记载,均沿袭《八闽通志》,仅在个别字句稍作增删。⑥另据清道光《漳平县志》记载:
  永福(漳平县下的一个里)自为一区,其山之名者有双髻山、猛虎山、大壮山,与百家畲洞于环阻之中又复有平者,然其细已甚不胜纪。①
  综合弘治《八闽通志》和道光《漳平县志》的记载,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百家畲洞,又称百家畲,这里的“畲”指的是地名。也就是说,畲与洞可以合称,也可以分开单独作为地名。
  第二,百家畲洞具有典型的南方少数民族“山洞”特征,表现出“万山环抱,四面阻塞”、中间“深邃宽广”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四方亡命者多逋聚其间”的“化外之民”聚居地的人文特征。
  第三,按照“百家畲洞”字面意思,结合象洞有“九十九洞”的特点,我们估计百家畲洞也是由多个洞组合而成。而在漳平一地,与百家畲洞所具有的“于环阻之中又复有平者”地理人文特征的畲洞还有很多,只是无法一一道来,所谓的“其细已甚不胜纪”。
  清代以来,许多地方还保存畲(輋)的地名,如李调元《南越笔记》记载广东地区輋人及其聚居地区的情况:“輋人:澄海山中有輋户……輋巢居也;猺所止曰屳、曰峒、亦曰輋。海丰之地,有曰罗輋,曰葫芦輋,曰大溪輋。兴宁有大信輋,归善有窑輋。”②
  直到现在,闽粤赣地区仍有许多地名带有“畲”字,③如福建连城带有“畲”字的地名就有19个,而武平也有17个。④其余的如长汀的下畲;上杭的大畲;龙岩的郭畲、小高畲、畲背、洋畲、下经畲;漳平的谢畲、罗畲、百种畲,东下畲;华安的官畲、南靖的桂竹畲、后畲、上麻畲;云霄的桃畲、上梨畲、下梨畲、坝头畲,等等。
  学者推论这些地区与畲瑶等非汉族群有一定的联系。清代温仲和在光绪《嘉应州志》中,曾对有关“畲”的地名与族群关系作一番论述,他说:“今地以畲名者尚多有之,而所谓猺獠则绝无其人,盖日久皆化为熟户,而风俗与居民无异矣。”①
  在作者看来,带有“畲”字的地名与“猺獠”存在着某种关系,只不过这些非汉民族变为“熟户”后,不再称为“畲”,但地名仍存于今。
  再如著名学者徐松石先生也提出:“畲瑶即古代所谓山越。在广东东部散布甚广。平远、蕉岭、梅县、河源、惠来、丰顺、新安等地,现在还有许多畲字或輋字的地名。”②陈龙、吴炳奎、刘大可等学者也对闽粤赣一些地区内带有“畲”字的地名进行考证,以证明历史上畲瑶等族群在该地存在的可能性。③因此,有学者将这些带“畲”字的地名视为闽粤边地区畲族活动史的活“化石”。④
  需要指出的是,带有“畲(輋)”地名的出现时间与“猺獠”族群在该地的居住时间,孰先孰后,目前仍无法考证。我们或许可以推论:古代汉人常将“猺獠”生活的地方称为“畲”,正如将南方非汉族群聚居区称为“山洞”一样。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畲”地名的命名与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遗存有关系。司徒尚纪认为在广东等地区,“没有水利工程灌溉的丘陵、山地,其被开发利用土地通名为畬地或畬田,实为梯田,过去实行刀耕火种,至今在海南、粤北黎、瑶地区仍有残存,故以畬为首尾地名在内陆山区较普遍。”广东客家人聚居平远县就有许多以畲命名的地名,反映的是“山区梯田文化景观”。⑤
  因此,我们认为“畲”的地名未必一定和非汉族群聚落有关,即:“畲”作为一种地名的命名方式在闽粤赣地区已经形成一种传统,人们用其称呼一些“山脊”或山地地名,而这并不一定和“猺獠”族群有必然的联系。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
潮州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漳州省
相关地名
汀州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龙岩县
相关地名
安溪县
相关地名
龙溪县
相关地名
南靖县
相关地名
澄海县
相关地名
海丰县
相关地名
武平县
相关地名
梅县
相关地名
平远县
相关地名
漳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