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畬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之间的冲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762
颗粒名称: 二、畬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之间的冲突
分类号: K288.3
页数: 6
页码: 31-36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唐宋时期南方地区畬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的冲突,探讨了两种农业耕作方式的生态差异和社会经济影响。
关键词: 耕作方式 畬田农业 唐宋时期

内容

竹村卓二先生在研究东南亚的农业形态时给出,山间坡面粗放的刀耕火种农业的生态系统受到要素的制约:一是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二是与其内部的社会组织、技术、人口动态有关;三是与外部社会有关。①也就是说,刀耕火种的生态系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资源竞争比较激烈的地方,刀耕火种的生态系统往往因为某一要素的缺失而受到破坏。文献中常将刀耕火种的特点描述为“随山种插,去瘠就腴”①“采实猎毛,食尽一山则它徙”②“耕山而食,去瘠就腴,率数岁一徙”③等,这种粗放型的耕作方式要求在自然生态中,必须有相应的大片的山地资源供其耕作。在外部社会中,随着汉民族“华夏化”④进程的加快,不同族群所代表的不同经济方式存在着竞争关系。显然,畬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二者之间在生态资源上存在的竞争关系慢慢突显,并逐渐引起生态冲突。早在唐宋以前,这种冲突就已存在,如《晋书·食货志》就载了东南地区水田与陆田的冲突:
  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非不尔也,然此事施于新田草莱,与百姓居相绝离者耳。往者东南草创人稀,故得火田之利。自顷户口日增,而陂堰岁决,良田变生蒲苇,人居沮泽之际,水陆失宜,放牧绝种,树木立枯,皆陂之害也。陂多则土薄水浅,潦不下润。故每有水雨,辄复横流,延及陆田。言者不思其故,因云此土不可陆种。⑤
  唐宋以后,大部分汉族地区农业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进入精耕细作农业扩张时期。⑥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更是加剧了畬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的冲突。这种冲突可以从《五灯会元》的一则记载看出:
  南岳玄泰禅师……尝以衡山多被山民斩伐烧畬,为害滋甚,乃作畬山谣曰:“畬山儿,畬山儿,无所知。年年斫断青山嵋。就中最好衡岳色,杉松利斧摧贞枝。灵禽野鹤无因依,白云回避青烟飞猿猱路绝岩崖出,芝术失根茆草肥。年年斫罢仍再锄,千秋终是难复初。又道今年种不多,来年更斫当阳坡。国家寿岳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远迩传播,达于九重,有诏禁止。故岳中兰若无复延燎,师之力也。①
  玄泰禅师显然十分反对在南岳地区畬山“斩伐烧畬”,他将这些“斩伐烧畬”的“山民莫徭辈”②蔑称为“畬山儿”。③玄泰禅师所提到的从事“刀耕火种”的莫徭,被认为是一种“承盘瓠之后”的“夷蜒”族群,“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④因此,学者经常将其与后世的畲、瑶等族群联系起来。
  唐末五代以后,在中国南方各地开始出现梯田,这是一种与畬田有所不同的山田梯田的兴起,是精耕细作农业从平地延伸到山地的表现,这是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表现。元代王祯在其《农书》上对梯田的地理环境、耕作情况、作物及收成等进行介绍,其文曰:
  梯田,谓梯山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处,除磊石及峭壁,例同不毛,其余所在土山,下自横麓,上及危巅,一体之间,裁作重磴,即可种艺。如土石相半,则必叠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势峻极,不可展足,播殖之际,人则伛偻蚁沿而上,耨土而种,蹑坎而耘,此山田不等,自下登陟,俱若梯磴,故总曰梯田。上有水源,则可种杭林。如止陆种,亦宜粟麦,盖田尽而地,地尽而山,山乡细民,必求垦佃,犹胜不稼。其人力所致,雨露所养,不无少获。然力日至此,夫免艰食,又复租税随之,良可悯也。⑤
  可见,梯田付出更多的人力劳动成本,这是对山地最大限度地利用,收获也比刀耕火种来得多。学者认为,南方梯田的产生与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及大量北人南迁有一定关系。①应该讲,梯田耕作技术比畬田要求更高,虽然梯田和畬田二者并非前后继替的关系,但有史料证明很多的梯田是由畬田转化而来的。
  最早出现“梯田”一词,就目前发现的史料应该出自于南宋范成大在乾道七年(1172年)以后几年所作《骖鸾录》,该书主要讲述范成大在乾道壬辰十二月,以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途中的所见所闻。在乾道八年闰二月,范成大到达江西宜春,由于慕仰山之名,特意逗留几日,其文写道:
  泊袁州(今江西宜春),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今日特往游之。二十五里,先至孚惠庙……旧传二龙昔居仰山中,以其地施仰山祖师,迁居于此……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之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建寺之祖仰山师者,事具《传灯录》中,号小释迦。始入山求地,一獭前引,今有獭桥。至谷中,即二龙所居,化为白衣,逊其地焉。大仰之名,遂闻天下。②
  文中的提到的“仰山祖师”就是伪仰宗的创始人慧寂禅师(815—891年)。慧寂禅师曾于唐会昌元年(841年)从湖南伪山来到仰山脚下“创庵以居”,③至唐宣宗年间正式建寺,并由宣宗赐名“栖隐寺”。当时的仰山并非如范成大所描述的“禾田层层”,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仰山可能大部分还是畬田耕作方式。《五灯会元》卷九《南岳下四世·仰山慧寂禅师》记载了仰山慧寂禅师生平,并载有大篇幅的师(沩山灵祐禅师)、徒(仰山慧寂禅师)对话,其中谈论到仰山烧山种畲的情况:
  师在沩山,为直岁,作务归,沩问:“甚么处去来?”师曰:“田中来。”沩曰:“田中多少人?”师插锹叉手。沩曰:“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茅。”师拔锹便行……师夏末问讯沩山次,沩曰:“子一夏不见上来,在下面作何所务?”师曰:“某甲在下面,鉏得一片畬,下得一箩种。”沩曰:“子今夏不虚过。”④
  另外,在《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中也记载了慧寂禅师与师兄弟谈论烧畲自种自食的事:“山僧与汝诸人说着:‘开得一片畲,绵绵密密。两顿粥饭,其道自办’。”①
  其中提到“今日南山,大有人刈茅”中的“刈茅”应该也与烧山种畬活动有关。由此可见,唐代后期的湖南、江西等南方地区都广泛分布着畬田,而社会上对畬田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总的趋势是,畬田的地域慢慢地缩小,以仰山为例,唐末还可以“〓得一片畬”,过了一两百年的范成大生活的南宋时代,仰山就全部被开垦为梯田了。
  在宋代以后,在南方的一些丘陵山地开垦梯田,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事了。如宋代方勺《泊宅编》曾记载福建地区因地理环境垦造梯田的情况:
  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其人虽至勤俭,而所以为生之具,比他处终无有甚富者。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溪谷水以灌溉,中途必为之硙,不唯碓米,亦能播精。朱行中知泉州,有“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之诗,盖纪实也。②
  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闽中自高山至平地,截截为田,远望如梯。真昔人所云‘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者,可谓无余地也。”谢肇涮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闽之福塘,地狭而人众,四民之业无远不届,即遐陬穷发髪、人迹不到之处往往有之,诚有不可解者,盖地狭则无田以自食,而人众则射利之途愈广故也。”③清初学者周亮工在《闽小纪》也记载道:“闽中壤狭田少,山麓皆治为陇亩,昔人所谓磳田也。”④梯田的耕作更为辛苦,收获却不多,道光《永定县志》称:“地斗隘厥土骍刚,山田五倍于平野,层累十余级不盈一亩。”⑤梯田之所以流行于南方地区,原因有二:其一是南方多山地丘陵的地理环境;其二是随着当地人口的增加,平原土地开垦殆尽,迫使人们往山地丘陵寻求土地,因地制宜地开垦梯田,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进行生产。相对于畬田农业的粗放管理,梯田在土地利用率上更高效,因此,也更适用于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
  宋代以后,畬田农业在一定区域受到限制,如北宋政府开始实行“火田之禁”,《宋史·食货志》载:
  大中祥符四年,诏曰:“火田之禁,著在《礼经》,山林之间,合顺时令。其或昆虫未蛰,草木犹蕃,辄纵燎原,则伤生类。诸州县人畬田,并如乡土旧例,自馀焚烧野草,须十月后方得纵火。其行路野宿人,所在检察,毋使延燔。①
  诏令反映了两点:一是“诸州县”存在畬田现象,二是对畬田进行时间(“须十月后”)和地点(“毋使延燔”,即不让火势蔓延到畬田以外的地方)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在确保主流农耕文化的利益:要求畬田要“合顺时令”实际上是合顺精耕细作的“时令”;要求畬田不要“伤生类”实际上是不要损害以汉人为代表的利益。直到明清,这种生态的冲突依然存在,如王阳明在《平輋》一诗中写道:“处处山田尽入輋(畬),可怜黎庶半无家”②,描述的是赣闽粤部分地方百姓的田园为畬田所占的情况。
  总之,“畬”作为原始农业经济方式早已存在,包括汉族在内的许多族群都曾从事“畬田”农业方式。唐宋以后,随着经济的开发,由于在生态资源上存在竞争关系,畬田农业与精耕细作农业的生态边界凸显。

知识出处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族群边缘:“畲”汉边界形成、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考察》

出版者:海洋出版社

本书从族群边界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畲族形成、发展、变迁的历史过程。在承认族群客观历史文化的同时,重点研究历史上“他者”(主要是汉族)对“畲”的社会定义以及“自者”(主要为南方非汉族群)自我族群认同的过程,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祯
相关人物
范成大
相关人物
唐宣宗
相关人物
谢肇淛
相关人物
谢肇涮
相关人物
周亮工
相关人物
于平野
相关人物
王阳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