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畲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育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3072
颗粒名称: 关于畲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分类号: K288.3;G8
页数: 6
页码: 178-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畲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成因分析的情况。其中包括研究对象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
关键词: 畲族 课外体育 特点

内容

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部闽、浙、赣、粤、皖、湘、黔7个省100多个县内部分山区的一个杂居的少数民族,其中96.4%分布在闽东、浙南的丘陵地带。在闽东,畲族是人口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就有畲族的先民居住在闽东等地区。到13世纪,汉文史书上已出现畲族的名称。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语。畲族人民不仅能歌善舞,而且酷爱体育,有融宗教性、地域性、季节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赛海马”、①“打尺寸”、“操石磉”等30多种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福建、浙江、广东、安徽和江西等畲族村庄广泛流传,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走访闽东和闽西部分市、县(乡)畲族干部群众和厦门、福州等学校的部分畲族师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查阅了有关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源流、思想基础、文化背景、活动形式、运动特点、教育发展及我国关于少数民族政策、法规等文献资料,参阅了《福安畲族志》、《畲族卷》等书籍。
  2.实地考察法:走访了福建厦门、漳州、福安、宁德等县(乡)畲族干部群众,并对部分畲族村庄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挖掘与整理。
  3.座谈法:与厦门、福州等地学校的部分畲族师生进行了座谈,获得了一定数量的第一手资料。
  4.综合分析法:根据掌握的资料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综合。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畲族传统体育融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登山”、“打尺寸”、“操石磉”、“考龟”、“猴抢果”等活动项目
  “登山”是畲民最喜爱的运动项目,在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夏至后的“分龙节”、九月初九,畲族人都盛装艳服参加登山运动。登山运动有两种形式:一是群众性的登山。每年三月三、九月九都有登山联欢活动,这种传统运动代代相传,是畲族同胞盛大节日中的重要活动之一。畲民大多是登村庄邻近的山峰,登山人数少则几十人,多至上千人。登上山顶后,观赏山景,盘答山歌。据悉,霞浦、福安等地的畲民在登到山顶时,各村寨另精选五男五女组成十全队,再攀登新高峰,称赴蟠桃会。最先到达峰顶的十全队,得到摆设在那里的“仙桃”、“仙酒”。夜间篝火通明,直到第二天观日出后才返回;二是登山比赛,大多登海拔在600米以上的高山,不分地域,不论男女老少,甚至路过的行人都可以参加。这天清晨,人们来到登山的起点,参加者争先恐后,越沟跨堑,观光的人群也跟着上山助兴。最先到达山顶的优胜者将受到奖赏。人们都到山顶之后,就开始盘歌对唱,歌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打尺寸”是流传于福建、浙江一代的畲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相传畲族首领蓝奉高率领畲族群众奋力抗击外来侵略,后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到韩江南岸。他继续率领群众筑地堡,防御抗敌。一次,敌在江北万箭齐发,妄图渡江。为保南岸,蓝奉高急中生智,挺身而出,用手中断弓把来箭一一挡住,并奋力击向江北敌营。群众争相效仿,拿起棍棒将来箭挡住,向北击回,终于阻击了敌人的进攻。为了纪念蓝奉高,发扬英勇抗敌精神,开展起“打尺寸”的活动。其活动规则是:参加者两人以上,在直径1.5米的圆圈内,一人持长30厘米、粗1.5厘米的木棍(即“尺”)和若干大小如铅笔的竹条(即“寸”),用木棍击竹条飞向前方,其他人在前场奔接,接到者得一定“尺寸”,未接住的竹条被捡起可投向圈内,持棍者可用手接住也可用棍将其击出。如竹条投中圈未被接住或未被击出,则投者得胜;如竹条投落圈外,或被击出,其落点经丈量后,根据离圆圈周距的远近给予持棍者一定“尺寸”。在约定时间内,先得一定“尺寸”,或得尺寸多者为胜。
  畲民巧妙地将以上项目融合于竞技、健身和娱乐形式之中,避免了单调、枯燥、无味,增强了竞技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促进了畲族传统体育的推广与普及。
  (二)畲族传统体育集生产劳动、生活实际、民间体育于一身的“赛海马”、“打枪担”的活动
  “赛海马”又叫滑溜板,这是居住在福建沿海一带(如厦门钟宅、霞浦、福鼎沿海畲族村)的畲族喜爱的与生产劳动、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民间娱乐活动,它的强烈节奏感和有规律的动作反复形成了舞蹈,后来发展成为一项体育活动。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群居时期,人们过着以采集为主、渔猎为辅的生活,为了生存,畲民需要制作和使用原始生产工具到海上摄取鱼虾,“海马”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原始劳动中的各种身体活动,孕育着体育活动因素,经过长期的历史变革,体育活动方式与工具的改进,“海马”就成了现在的“滑溜板”,畲民既利用它讨小海,又可作为体育活动项目进行身体锻炼。相传明清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驻防福建,曾用它作战具,飞兵破敌。
  “赛海马”流行于沿海地区,每当海水退潮时,在滩涂上,人们用长约1米、宽40厘米的木板,一人一板,一只脚踏在板上,另一只脚使劲蹬地向前滑行讨小海。这既是一种海上生产劳动,又是一种体育活动。在比赛时由参加比赛者一只脚踏在一块木板上,另一只脚使劲蹬地而急速向前滑行,先到终点者为胜。按规定的方法在海滩涂上进行,比速度、比负重、比花样、形式多种多样,场面十分壮观。此外,在滑行时常做出一些优美动作。居住在沿海的畲民喜欢骑“海马”的活动。它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是海上求生的一种技能。
  “打枪担”是畲族同胞模拟上山挑柴等生产劳动动作,并以劳动工具做道具和乐器,经过艺术加工和升华的一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类似这种模仿舞蹈动作,在原始社会后期一些部落中就有。《尚书·益稷》中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意思是说,人们在休闲时,以击石的音响为节奏,模仿百兽的形态,再现人们狩猎的优美动作。“打枪担”这一项目形式是:参加活动的人数成双数,一般为8~16人。在劳动之余或传统节日,人们穿着节日服装,成二路队形,每个人一手拿像挑柴禾的棍子,一手持柴刀在行进中,以刀敲棍,口唱畲族民歌,伴着民歌的节拍,敲打出“哒”、“哒”、“哒”的节奏声,其声赏心悦目,边敲边舞,时而在胸前、肩上敲棍,时而在身前、体侧敲棍,跳着不同的舞步,协调配合,动作简单、朴实、优美,整个活动约有七八分钟。其活动场面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在舞蹈过程中出现武术2人对练,有攻有防,一来一往,朴实无华,配合默契,是舞蹈、武术、娱乐于一身的健身、健心的活动,具有畲族艺术风格,使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在强身健体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很受畲民的喜爱。
  (三)畲族传统体育具有宗教、舞蹈与休闲体育相结合的“祭祀舞、”“敬茶舞”、“功德舞”等活动项目
  畲族的民间舞与传统体育关系密切的原因,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畲族人民已开始练拳术,唐代畲族拳师雷天然为平定安史之乱曾立下了不巧功绩。清雍正年间,山林志士和畲民四起,酝酿反清复明大业,他们满怀“蛰伏待日施冷眼,终归有日可亡清”之壮志,寨寨习武,人人会拳、拳师遍地,福安的金斗洋、福鼎的浮柳等畲村,村民们练就一身传统的战舞。此外,还掌握了三角战、四门、五步子、小六步、大六步、七步、上半尺、下半尺等几十个战斗本领。为推翻清王朝,畲民们唱战歌、跳战舞,以鼓励全体畲民的斗志。除了节奏较强烈振奋人心的舞蹈外,还有模拟舞。如“祭祀舞”,其动作有挥动铃刀踏足、跺脚,边吟边舞等姿势。一方面是为了增进集体的团结,使大家在作战中同心协力;另一方面,主要是含有祈求祖先保佑,使死者超生的意思。
  每逢举行婚礼,畲民常常要长夜盘歌和跳敬茶舞。婚礼当晚,婚礼仪式上新郎等10名男子分别模拟男女老少的神情,面对面站成二列纵队,在一名善舞的端茶人率领下跳敬茶舞。端茶人手捧茶盘,双臂向上晃一个圆圈至胸前,屈膝向众舞蹈者做施礼动作。众人随之双手胸前交叉,屈膝做回礼动作。尔后,端茶人按东西南北方向反复向众人施礼,并与众人说贺喜的话,为婚礼增添欢乐的气氛。由于它能舒筋活血,单人多人均可表演,舞蹈灵巧,动作幅度大、粗犷,故一直流传至今。
  上述流传的内容既带有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色彩,反映和表现了畲民强悍、质朴的性格特征,又说明了传统体育与舞蹈、宗教紧密联系。
  (四)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畲族拳
  畲族拳是南少林武功中的一支流派,动作朴实无华,招招讲究实用,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广泛流传于畲族聚居的地区。
  畲民学武重视武德是因为习武一是为了练筋骨,二是练技,三是打抱不平,四是养性。不是逞能闹事、伤害他人、惹是生非。据悉,“蓝技拳”于明嘉靖年间为广东大埔畲汉起义军领袖蓝松三所创。蓝松三曾拜师习武,苦练拳脚,聪明过人,总结各派技法,创造了非凡的松三拳,名噪一时。畲族拳师挺身加入正义斗争的行列不胜枚举。据传早在唐代就有畲族拳师参加平定安史之乱。宋末元初,漳州发生轰动一时的陈吊眼领导的畲汉农民起义,其中有许多畲族武士。清初,广东揭阳陈鉴山曾学过蓝技拳,并精心研究,加工整理成完整套路。蓝技拳有四步、削竹、龙车水、云肩、中拳等套路,拳貌为马低腰低,手住力聚,脚来手到,能守善攻,硬如钢铢,软如糯糕。
  明末,钟氏畲族兄弟钟元顺、钟元道父母双亡,沿途流浪求乞,后加入洪拳班马戏团练习拳术。清初,钟氏兄弟以打拳卖药为生,并在南靖县山城镇三卞村过沟钟设馆习武,从此代代相传。洪拳十八般武艺,套路齐全,刚劲有力,低马低势、马低根固,防手严密,给人以凶猛的感觉。
  “八井拳”流传于本省罗源县的八井村,当地人称练武为“打拳头”。传说明成化年间,广东迁来的雷安和、雷安居兄弟擅长武术,父子相承,演变成俗。八井拳攻防套路完整,特点鲜明,有半龙虎、虎装、五虎、七星、十八罗汉等动作。每个动作有攻有防、攻防结合、节奏分明、步伐稳健、短促实用。
  清雍正年间,泉州少林寺惨遭劫难,寺被焚毁,僧侣被杀,流落逃难的武僧林铁珠几经转辗,孑身逃到福安,善良的畲民将铁珠收留于地处偏僻山峦险峻的金斗洋。为报仇雪恨,铁珠师傅卧薪尝胆,收徒习武。当时的雷朝宝已练就祖传武功,在铁珠指教下,如虎添翼,高师一筹,被誉为“虎豹师傅”。铁珠病故后,雷朝宝融盘瓠功夫和少林武功为一炉,衍化出技术和健身价值都独具一格的畲家拳。
  “盘柴槌”是流行在福鼎县的民间武术,又称“齐眉杖”,柴槌有两种:一种长一丈二尺,单人耍弄,称“中栏”;另一种长七尺,双人对打叫“盘槌”。盘槌的每个动作都有攻有拦、攻拦结合,攻时以击对方,拦时以防对方,保护自己,步伐稳健,有快、猛、活的特点。
  “插竹把”是将许多小竹子扎捆成把,竖靠于墙,习者用掌尖往里插,插入后迅速抓住少量小竹往外拉。这种练习需具有一定的“铁砂掌”基础。待练到一定程度,可逐渐扎紧竹把以提高练习的难度。这种功法可练掌指“插”的难度和插入往外“拉”的力量,它是畲族拳所独具的指、掌硬功训练方法。
  以上这些内容被用于军事训练的辅助手段,练拳习武之风经过千百年流行、传承,已形成独具一格的畲族民间传统武术。
  三、结论
  1.畲族历史悠久,由原始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抵御外来侵略等生产、劳动、战斗实践中演变而来的畲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地域性、季节性、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
  3.应组织专人对畲族传统体育,特别是竞技性较强、易于普及的项目,如“骑海马”、“打尺寸”、“打秋千”、“打枪担”等,对其内容、形式、比赛规则、方法等方面加以研究、挖掘和改进,在继承自身传统体育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长处,建立畲族民间体育的规范体系。
  4.将畲族传统体育列入我省少数民族学校体育课当中,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畲族传统体育骨干后备力量,又是发展畲族传统体育的有效措施。
  5.畲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风姿展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面前,以丰富和发现我国民间传统体育事业。

附注

①即“骑海马”。 参考文献 [1]雷弯山.丽水地区畲族志.杭州: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3):134-141 [2]蓝炯熹.福安畲族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2):510-515 [3]龙远蔚等.畲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9):100-103 [4]林荫生.畲族拳.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3-9 [5]福建省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畲族与体育论文集,1993,(6):8-13、23-25、33-37 [6]福建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福建民族,1998,(1)-2002,(10) [7]杨侯第主编.中国的民族乡.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8):70-89 [8]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体育科学,1997,(4):11-32 [9]方哲红.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文化特征.体育学刊,2003,(2):66-67

知识出处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育卷

《闽东畲族文化全书·体育卷》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畲族传统武术的基本理论;畲族传统武术的练功方法;畲族传统武术的套路及拳谱;畲族民俗体育;畲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活动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兰润生
责任者
林萌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