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闽东畲族文化产业的建构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72
颗粒名称: 试论闽东畲族文化产业的建构与发展
分类号: K288.3
页数: 9
页码: 424-4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试论闽东畲族文化产业的建构与发展的情况。其中包括发展文化产业是改变闽东畲族经济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之一、闽东畲族文化资源亮点、闽东畲族文化产业的个案分析、畲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原则刍议等。
关键词: 畲族 文化产业 建构

内容

目前各国对文化产业的概念虽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但一般认为,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其特征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
  2006年9月,我国《“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将“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特征的日渐认识,民族文化资源也以各种形式被开发利用起来。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走民族文化产业化之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
  2009年5月14日正式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重点保护发展包括畲族文化在内的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着力培育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努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闽东是我省畲族主要聚居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畲族文化资源,是实施畲族文化产业开发的重点区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是发展闽东民族经济的重要途径,畲族文化产业是闽东民族经济的新增长点,思考闽东畲族文化产业的建构与发展问题,对于推进我省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普遍的启迪意义。本文具体考察了各有代表性的两个畲族文化产业个案,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就提升畲族文化产业品牌作深入思考与建议。
  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改变闽东畲族经济落后面貌的重要途径之一
  闽东畲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要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这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闽东畲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品质,蕴含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无穷宝藏和财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是闽东畲族地区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应当充分利用与开发占全国畲族人口四分之一的该民族的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和构建。据2010年福建省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宁德市9个畲族乡三大产业的总产值为55639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3611万元、第二产业390051万元,第三产业72734万元,三者比重分别为16.8%、70.1%、13.1%。倘若将闽东畲族文化产业作为民族经济发展的一个必不或缺的增长要素,有意识地加快闽东畲族文化产业的开发,势必使闽东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得以调整,并逐步接近我国现有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15%、52%、33%的总体水平。因此,关注畲族文化产业,对于促进闽东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全面进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战略意义。
  宁德市有畲族人口18万人,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分布全市9个县(市、区)的124个乡镇,734个村委会,1789个自然村;其中畲族人口千人以上的乡镇就有51个,畲族人口占30%以上的村委会229个,是历史悠久的畲族聚居地。闽东畲族总人口数中有90%以上是农业人口。有限的土地资源决定了农业本身不能承载过多的人口,闽东畲族乡村的经济发展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存在着劳动力供给过剩问题。畲族文化产业的开发,能够带来大量的直接或间接的就业契机,可使畲族乡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对本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性产业开发上来,人口“包袱”将就地转化为“财富”,从而有效地改变其人口的劳动力结构。2010年我省少数民族统计资料显示,宁德市(闽东)9个畲族乡从事三大产业人口1038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48818人、第二产业26591人、第三产业28488人,三者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7%、25.6%、27.4%。这种比重与全省民族乡三大产业所占的人口比重基本持平。文化产业虽然不完全等同于第三产业,但基本上属于第三产业。近年闽东畲族劳动人口结构的变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闽东畲族文化资源亮点
  明清以来,畲族大量自汀、潮一带迁往闽东、浙南,形成新的畲族聚居区。畲族为该地区的经济开发作出贡献,并且使畲族传统文化在闽东、浙南得以较好的保存。闽东畲族文化资源至少具有如下亮点:
  (1)服饰
  畲族男装和汉族差异不大。女装较有特点,上衣是大襟衫,领、袖、襟都绣有花边,大衣襟胸前多有图案。女性在不同阶段发式有分别,16岁前用红绒緾辫子,盘绕头上,称“布妮头”;已婚妇女称“山哈娜头”,随地域而略有分别:霞浦为“盘龙髻”(又称“凤凰髻”),蕉城(原宁德县)北部和福安一带梳成截筒式(俗称“凤凰中”),福鼎一带梳头不掺假发,长发在脑后束成面包型,罩以黑色网纱,插上头花。
  (2)工艺
  主要有刺绣、织花带、竹编、剪纸等。畲族人的衣裳、蚊帐眉、被单、肚兜、鞋面、烟袋等,习惯上都有绣花。刺绣者以男性居多。图案多为动植物和几何纹,也有人物,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花带用各色丝线手工编织,长几米到几十米,宽一至六厘米,有“七根花”至“十九根花”多种规格。竹编斗笠以霞浦崇儒乡上水村最为著名。木雕祖牌、窗棂,石雕祠庙饰件,做工都很精细。畲族银饰工艺,如凤冠、银钗、银镯、银腰带,都很精美。
  (3)歌言
  畲族把歌谣称作“歌言”,即以歌代言,内容广泛,“俗不离歌”,歌言浸染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演唱方法分为假声、真声、真假声结合等三种,畲民崇尚假声,而以二声部盘唱的“双音”(“双条落”)最富有民族特色。以宁德为主要发生地的“畲族民歌”、以霞浦为主要发生地的“畲族小说歌”,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舞蹈则以宗教祭祀舞最具特色,福安畲族巫舞《奶娘催罡(踩罡)》也于2005年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习俗
  畲族往往同姓聚居,流行祭祖做福的风气。做福多与生产相关,如二月初一(或初二)为春福,祈求春耕顺利;立夏日为夏福,庆祝麦子收成;端午前后为保苗福,祈求庄稼免遭灾害;白露日为白露福,答谢秋粮进仓,等等。其中农历正月的清醮道场是最隆重的祈求丰收的祭祀形式。做法事时,“上刀山”(刀刃向上搭梯,赤脚拾级上下),“过火海”(赤足跃入火塘),“登九重天”(叠架九张八仙桌,攀爬至顶层表演),有很强的神秘性和观赏性。在人生礼仪中,其婚俗最具特色,不论嫁女或迎娶双方家庭都极为隆重,其中“做表姐”,“难为迎亲伯”,“难为行郎、赤郎”、“哭嫁”、“男拜女不拜”等都别具一格,回味无穷。
  (5)武术
  主要分拳术和棍术两大类,前者以福安金斗洋、霞浦四斗和福鼎双华诸村为代表,后者以古田梅山、蕉城后山、金涵诸村为代表。畲族武术讲求实用,步稳势烈,后发制人,发力短、猛、狠,攻守门户严谨,曾多次在国内、国际武术比赛中获奖。
  (6)文物
  1958年闽东征集畲族文物250余件,入藏北京民族文化宫。厦门大学人类学博物馆、闽东畲族博物馆、中华畲族宫文物馆等有大量的畲族文物,包括畲族宗谱、祖图、清道旗,歌本、斗笠、纺车、线篮等日用品,围脖、肚兜、衣帽等服饰。各地畲村还散存相当数量的匾额、楹联和碑刻等。
  (7)建筑
  畲族传统标志性建筑主要有祖祠和规模较大的私宅。这方面霞浦县保存情况最好,半月里三座秀才第占地1300平米,雕梁画栋;半岭观音寨依山势而建,雄伟壮观;崇儒樟坑蓝氏大厝,三座联成一体,占地4.9亩,拥有九厅六天井,楼上楼下各有94个房间,是畲村罕见的群体建筑。福鼎双华、蕉城猴盾、福安坂中的民居也都很有特色。
  (8)村落
  畲族村落大多山清水秀,田园丰美,民风淳朴,富有吸引力。近年已有蕉城亭坪、上金贝、福鼎方家山、福安溪塔、霞浦半月里、古田富达等6村被开辟为风情民俗旅游点。其中,溪塔由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上金贝被列为福建十个旅游村之一,富达也入围“福建最美的乡村”(全省30个)。
  这些积淀深厚、亮点鲜明的畲族文化资源,为催生相关文化产业提供了富足的基础。
  三、闽东畲族文化产业的个案分析
  近年来,闽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始出现多元化格局,特别是在文化休闲与文化旅游的开发上成绩斐然:2008年宁德市全年游客接待总量达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1亿元,分别比增19.6%和17.4%。其它方面也有一些发展。关于闽东畲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选取2个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剖析。
  1.宁德市畲族歌舞团
  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唯一以畲族命名的民族艺术团体,是宁德市文化局下属事业单位。在20多年来的艺术实践中,畲族歌舞团曾出访新加坡、澳门、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展演,有一定的知名度。
  随着演艺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与现存的许多地方性文艺团体一样,宁德市畲族歌舞团的发展,遇到了普遍性的制约因素,缺少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剧团更多地出现在一些正式的、官方的大型活动中,如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偶有商业性演出业务,但收益较低,难以自立于文化消费市场。
  阻碍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艺术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体制弊端。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属于行政型的旧模式,过度强调了剧团的意识形态属性,即片面强调其社会公益属性,而忽视其市场属性。进入新世纪,艺术团体面临着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主题,就宁德市畲族歌舞团而言,必须兼顾二者,在市场竞争中谋发展,在服务群众中求效益,逐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而宁德畲族歌舞团至今仍基本上沿用旧有体制,没有树立市场意识和观众需求,未构建起事业、企业互动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艺术产品依旧停留在参与艺术比赛评奖与大型公益性文艺汇演上,未能与市场机制有效对接,生产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产品,无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
  (2)人才缺失。相对于其他地方性文艺团体,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建立时间不算长,但由于舞蹈演员艺术生命周期较短,一些老演员面临着转岗和职业再安排,更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缺失,沉淀下的人员负担使得宁德畲族歌舞团“吐故纳新”受到限制,严重影响到舞台艺术的质量,加之创作力量相对薄弱,使其在专业领域的竞争活动中陷入十分被动的状态。此外,作为文化事业单位,多年来,宁德畲族歌舞团的宣传舆论功能不断强化,经营功能相对弱化,缺乏实现经济效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尚缺少掌握文化发展规律的创新人才,熟悉市场经济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精通现代信息技术的技术人才。
  (3)经费不足。2009年初,宁德市财政对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实行65个编制每年180万元的经费包干制,并且5年不变,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这使得剧团经费处于十分紧缺的状态。地方财政、税收、社会赞助等有助于文艺演出院团发展的政策不到位,未能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社会保障环境。由于经费的限制,艺术创新难以为继,且日益边缘化,缺乏市场竞争力。
  2.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村“民族村寨旅游”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畲族村地处海峡西岸的宁德市区周边,全村人口82户303人,属畲族建制村。上金贝村民风淳朴,完好地保留着畲族的传统文化,包括畲语、畲歌、畲民服饰、畲家习俗等。历史悠久,现存唐大中八年的金贝寺和明代的烽火台等。上金贝村还拥有遮天蔽日、固土护村的原始次生林。
  2006年,上金贝畲族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示范园”、“畲族村寨风情园”、“郊区生态休闲园”三大目标创建民族特色村寨。上金贝民族村寨的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省、市各级组织和部门共投入资金900多万元。上金贝畲族村近年来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宁德市十大最美乡村”,并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创建省级生态村的考核评审验收,被列入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村。蕉城区金涵畲族乡上金贝畲族村等民族乡村开发的“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给当地少数民族乡村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考察上金贝的“三园”建设状况,我们认为,存在着以下较为突出的问题:
  (1)缺乏对各种无形而可感知的畲族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现
  民族旅游是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态环境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的旅游活动。而在上金贝畲族村却鲜见畲族文化传承人、畲族标志物、畲族风俗的展示。上金贝村畲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欠缺,势必无法满足以体验异质文化,求新、求异、求乐、求知为消费动机的旅游者,无法适应城乡居民审美新需求。
  (2)行政主宰模式
  上金贝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开发主要靠政府的拨款和财政的支持,没有形成良性的资金运行机制。在上金贝旅游开发中,政府没有将畲族村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来考量,存在着政府过于包办代替,而少数民族个体、家庭和家族力量缺位的状况,投资开发者没有充分意识到,将生态环境、畲族文化、畲族村民形成整体“产品”投入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人才培养滞后
  闽东畲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正逐年减少,民族文化产业创意人才难觅,既懂文化又善经济的复合型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无法适应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畲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原则刍议
  上述个案各具不同的体制结构、生产模式与营销渠道,发展中有着各自的经验与教训,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当下实施闽东畲族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是一个牵涉面广、难度大、运作过程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仅就其基本路径选择提出几条初步原则,聊供在实际工作中参考和改进。
  1.政府、市场,合理定位
  在现有资源配置权力格局下,文化产业运营由政府主导,殆不可免。许多基础设施,靠政府投入;宏观全局,靠政府把握;各职能部门关系,靠政府协调,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行政主导,不是行政主宰。要改变事无巨细,全方位掌控的做法,要充分发挥市场运作的积极效能,促进畲族村民的主动参与。
  例如,宁德市畲族歌舞团本是具有“国内唯一”性的文化品牌,它的主要症结是体制问题。根本的途径是贯彻中宣部、文化部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9年7月27日),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应当积极适应转企改制的大趋势,改革过去的运营模式,运用现代文化创造技术、营销手段和传播工具,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让闽东畲族文化资源优势变成文化市场优势。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重点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建设,积极鼓励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发展”的精神,政府应当把该歌舞团列入保护性民族艺术院团作为公益性文化团体,加大政府投入,鼓励社会捐助。
  2.政策跟进,突破瓶颈
  欠发达地区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运作的起步阶段,人才问题一般都会成为发展的重要瓶颈。例如上金贝村旅游点的人才问题更为严重。有关部门要加大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培训基地,还要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良好机制。要根据新形势下闽东少数民族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利用农闲、民族节日和集市,积极组织和引导乡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与培育艺术人才的土壤。
  另者,应当对闽东畲族民间文化传承单位、畲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给予资助,鼓励和支持闽东民族中小学开展普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动,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在专业技能和学术方面,要尊重畲族的文化学者、老艺术家的经验、意见,防止对畲族文化艺术遗产的误读。
  3.加强规划,提升品牌
  闽东现有畲族文化产业,单体规模都很小,近年宁德市文化主管部门曾经热议过设立省级或国家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没有投入实际运作。但进一步开发、利用畲族文化资源,需要构建更大的综合性的运作平台。
  宁德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已经完成《中华畲族文化生态园规划方案》,全园拟分畲族始祖崇拜朝圣区、文物收藏展示区、文化广场、风情一条街、民俗村造福工程、海西三民会馆(交流、接待区)等,总占地350亩,总投资6.8亿。除了公益文化设施,其主体部分“风情一条街”采取市场化开发模式,应属文化产业性质。该方案已经得到市政府的认可,我们乐观其成。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冬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专题

闽东畲族服饰
相关专题
闽东畲族工艺
相关专题
闽东畲族歌言
相关专题
闽东畲族习俗
相关专题
闽东畲族武术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