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69
颗粒名称: 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
其他题名: 对浙江丽水市畲族乡镇的调研报告
分类号: F320.3
页数: 21
页码: 386-4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的情况。其中包括丽水市民族乡镇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现状、丽水市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及发展模式的启示、丽水市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等。
关键词: 畲族文化 社会主义 农村建设

内容

浙江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省5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9.97万,其中畲族人口最多,有17.09万人,占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2.76%,其中5.81万少数民族人口散杂居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和18个畲族乡镇。丽水市是浙江省畲族主要散杂居地,占浙江省畲族人口的19.42%,主要分布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和7个畲族乡镇。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民族乡镇积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抓住机遇,强化措施,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沿海开放地区和山区特色的民族乡镇发展模式。但民族乡镇的发展水平仍然滞后于同一地区非民族乡镇的发展水平,且发展差距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当下,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浙江省委“两创”总战略,进一步推进民族乡镇的改革,加快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与全省同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浙江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课题组历时半年,对丽水市7个畲族乡镇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力求通过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剖析问题,破解难题,寻求对策,以期对进一步推进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指导帮助。
  一、丽水市民族乡镇基本情况和新农村建设现状
  丽水市全市有35个少数民族,人口8.95万,占浙江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1.1%,主要分布在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以及莲都区老竹镇、丽新乡,云和县雾溪乡、安溪乡,松阳县板桥乡,遂昌县三仁乡和龙泉市竹垟乡等7个畲族乡镇,它们都是革命老区乡镇。统计至2008年12月,丽水市畲族乡镇总人口50687人,占浙江省18个民族乡镇总人口176570人的28.7%,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033人,占畲族乡镇总人口的23.74%,占浙江省民族乡镇少数民族人口39861人的30.18%。丽水市畲族乡镇工农业总产值52257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1027万元,财政收入3916.3万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收入2115.9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17元,占丽水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50元的91.4%,占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258元的49.76%。7个畲族乡镇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列表如下:
  1.从地理区域看,7个畲族乡镇地处浙西南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居住村落多数分布在山腰或山脚地带,相对偏僻。土地零散,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少,自然条件差。统计至2008年12月,丽水市畲族乡镇山地面积为528679亩,而耕地面积仅为46209亩,耕地面积是山地面积的8.74%。
  2.从交通等基础设施看,7个畲族乡镇82个行政村,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和民族村31个,有81个村开通了简易公路,路面基本上达到硬化的要求。7个畲族乡镇与各自县城(市区)通车里程均不超过40公里,交通运输比较便捷,具体通车里程图示如下:
  但民族乡镇的公路密度(公路里程和行政区域面积之比)仅为0.55公里/平方公里,低于浙江省乡镇平均的0.73公里/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的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丽水市畲族乡镇82个行政村中,有70个村安装了自来水,80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82个村全都开通了程控电话。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民族乡镇以传统农业为主,除粮食外,支柱产业有种植业的笋竹、茶叶、水果,养殖业的畜禽、食用菌。近60%的畲族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80%的畲族家庭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农业生产手段基本上是传统的劳力型耕作。近几年来,民族乡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2003年的2778元提高到2007年的4204、2008年的4617元,与丽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003年3047元、2007年的4374元和2008年5050元相比,总体水平差距较小,且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从2003年占比91.17%,逐渐缩小到2007年占比96.14%,但与丽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比,2008年又有所下降,占比下降到91.42%。与浙江省18个民族乡镇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926元比,差距也不大;但是,与浙江省全省农村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2008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9258元,而且,民族乡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浙江省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从2003年至2008年这6年来看,丽水市畲族乡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10%、54.48%、53.63%、52.75%、52.91%、49.87%,呈逐年明显下降的趋势。
  4.从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看,丽水市现有民族高中1所,民族乡镇民族中小学5所,普通高中、中专(职高)、初中、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分别达到3.4%、4%、4.1%和4.1%。但是民族乡镇农民群众受教育年限较低,平均为7.7年,文盲半文盲占3.2%,有技能、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奇缺。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保守,自我发展意识较弱,做买卖怕蚀本,投资怕吃亏,满足于“小富即安”。民族乡镇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民族乡镇已得到落实,少数民族群众新农医参保率达到95%。同时,畲族传统医药得到保护和推广,丽水市区和一些乡镇开办了一些畲医诊所和药铺,畲族医药研究开发课题取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畲族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畲族卷》浙江片的编纂工作是挖掘、整理和保护畲族文化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进展顺利,全省共收集书籍类、文书类、讲唱类、铭刻类等四大类条目2500条,这些条目基本上都来自民族乡镇民族村。丽水市牵头组织老竹、丽新、板桥及武义县的柳城等4个民族乡镇创办的“竹柳新桥三月三畲乡歌会”,已连续举办了15年,老竹镇的畲乡东西岩风情旅游、雾溪乡坪阳岗畲族婚嫁表演等民族乡镇文化品牌已成为长三角特色旅游的文化品牌。丽水市创作的源自民族乡镇反映畲民生活劳动的歌舞剧《畲山风》、《畲家谣》代表浙江省晋京参加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都获得金奖。丽水学院以民族乡镇为依托,挖掘整理创新的稳凳、抄杠、腹顶棍等10余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浙江省参加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了7个金奖和7个银奖。丽水学院创作的反映瓯江两岸畲民生产劳动祈求丰收的畲族舞蹈《祈福》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一等奖。
  5.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看,丽水市畲族乡镇82个行政村,有4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几乎是空白村,无力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民族乡镇群众低收入人口较多,截止2008年底,7个民族乡镇,农民群众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户还有2214户、4831人,占7个民族乡镇所在5个县(市、区)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农户人口总数的15.25%,大大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5个县(市、区)总人口4.11%的比例。民族乡镇干部队伍力量相对薄弱,7个民族乡镇机关干部165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2人,占总数的13.33%;81个科级干部中除了乡、镇长为民族干部外,仅10人,占科级干部数的20.98%,31个民族村村委会主任为少数民族的11人,仅占35.48%,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后继乏人的状况日显突出。民族乡镇能够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民族政策扶持,但扶持资金数量较少,从2005年至2008年4年来共获得省民族发展资金、教育专项资金、扶贫资金、市财政扶持资金和县(市、区)财政民族乡镇专项扶持资金1323万元,主要用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平均每个民族乡镇每年仅得47.25万元,这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老的投入没完成,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同时,由于缺乏长期投入机制,资金难以得到保障的民族乡镇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二、丽水市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及发展模式的启示
  近年来,浙江省加大对民族地区和欠发达乡镇的扶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浙委[2005]21号)的文件,颁布了《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政策法规,民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丽水市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尤其是民族乡镇的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一)丽水市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为提高
  丽水市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的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2008年丽水市民族乡镇工农业总产值为52257万元,同比增长11.9%(未扣除价格影响,下同),比2005年3.57亿元增长了46.38%。农村产业结构有了明显改善,第二、三产业比例提高较快,2008年丽水市民族乡镇第二、三产业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和13%。遂昌三仁乡、松阳板桥乡、云和雾溪乡第二产业分别占50%、47%和60%。遂昌三仁乡、云和雾溪乡第二产业比例甚至超过了第一产业,工业发展有了质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自身“造血”能力得到增强,丽水市民族乡镇2008年财政总收入合计为3916.3万元,比2005年的1469.0万元增长了166.6%,其中预算内财政收入为2115.92万元,比2005年的991.94万元增长了113.3%,人均财政收入为769.1元,比2005年的293.8元提高了475.3元,增长了161.77%,其中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为415.86元,比2005年的198.38元提高了217.48元,增长了109.62%。总之,丽水市民族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丽水地处瓯江、钱塘江、飞云江、椒江、闽江和赛江等六大水系的源头,是浙江省山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区域,是闽、浙丘陵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浙江省主要的生态屏障。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雨热基本同步,盆地、低丘、河谷等各类地貌特征明显,农作物呈地带性分布。平原低丘一年可种三熟,适宜发展粮食、水果等多种作物,有利于畜禽饲养,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木、水果、茶叶、药材、高山蔬菜和食用菌等。森林、水能、矿产、野生动物等四大资源均居浙江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79.1%,林木蓄积量位居浙江省第一。95.2%的地面水符合Ⅰ、Ⅱ类水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近8624立方米,是浙江省人均拥有量的3.65倍。丽水生物资源丰富,可利用的野生植物有600种,动物种类也十分丰富,具有生态平衡的巨大功能与资源利用价值,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光明,特别是食品、保健、药用的经济前景十分广阔。丽水是发达省份中的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比较相对缓慢,因而环境污染较少,空气质量好,是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的一块“净土”,被誉为“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和“天然氧吧”。丽水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为优势、特色、高效农产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依托这样的资源条件,丽水市民族乡镇发展生态、规模、产业集群化的现代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鉴于此,近年来,丽水市民族乡镇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成功地运用生态优势,走市场化、规模化、合作化生产经营之路,发展特色产业,提高了效益,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鼓励扶持开发一定规模、品种优良、技术含量较高、绿色生态的名特优农副产品产业基地,逐步引导农民采用股份合伙、集约化经营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已经形成了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产品特色品牌。2008年粮食播种面积65382亩,粮食人均产量711公斤;此外,形成了笋竹、茶叶、食用菌、畜牧、水果、蔬菜等六大农业支柱产业并实现规模化经营。其中,山林面积528679亩,笋竹种植面积79403亩,产值2108万元,与此相关的产业链包括竹木加工企业70家,创立“云雾竹笋”、“白马玉笋”、“龙藏冬笋”、“油焖鲜笋”等品牌4个。茶叶种植面积20574亩,产值5324.7万元,建立茶叶加工企业10多家,创立了“绿谷清心”、“金观音”等优质有机茶品牌。丽水市民族乡镇地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中国摄影之乡,秀湖、奇峰、梯田、古树等“绿谷”生态文化、民族文化资源独特,畲村、古建筑、畲族婚丧嫁娶等畲乡民俗风情浓郁,7个民族乡镇又都是革命老区,这些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是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资源。近几年,丽水市民族乡镇善于利用自己特有的差异性优势,打好“生态”和“民族”两张牌,加强招商引资,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着力开发旅游、农家乐、摄影、垂钓、采摘等休闲观光业,推动民族经济多元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畲乡的“竹柳新桥三月三歌会”带动了老竹镇、丽新乡、板桥乡和金华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的旅游收入。老竹镇东西岩景区是浙江省公布的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2006年底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丹霞地貌、畲族文化、革命遗址闻名于世。2008年老竹镇投入资金2700多万元建设东西岩景区,“千年畲乡,风情东西”旅游项目很受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地游客的欢迎,全年游客量达39万人次以上,带动了一批农家乐餐饮住宿、民族民俗展示、观光农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批畲族农民群众在景区附近开办“山哈”特色餐饮业,因此发家致富,并推动老竹镇道路、水电、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市游客在畲乡品畲山茶、喝畲家酒、尝畲家菜、听“山哈”歌,感到很享受,也很满意。又如雾溪乡坪阳岗民族村打造“江南畲族风情文化村”,独特淳朴的“畲乡婚嫁表演”成为著名的旅游品牌,全年接待旅游团队200多个,游客达6万余人次,直接收入和推动相关产业收入50余万元,如今的江南畲族风情文化村不仅是人们旅游、观光、休闲胜地,还是闻名的摄影、影视拍摄基地,坪阳岗民族村被评为丽水市十大文化名村之一。还有三仁畲族乡的“好川文化”遗址游,丽新畲族乡马村的“月亮湖”、“樱花岛”、“隔溪漂流”等旅游项目都很受游客的喜爱。
  3.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就业,农民多元化非农收入不断提高
  丽水属丘陵、山地地区,民族乡镇都处在群山环抱的山区,少数民族群众大多居住在山腰和半山腰,人均耕地不到0.8亩,山地面积多,生产条件差,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增收难问题突出。从长远来看,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还是将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减少农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引导农民下山移民创业,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农民就地多种经营创业和劳务输出创业就业,通过解决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破解农民增收难题,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丽水市民族乡镇紧紧抓住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加强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机遇,千方百计用足用好各项惠农政策和民族乡镇扶持政策,着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把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的战略任务来抓,取得明显的实效。主要表现在:一是异地搬迁移民。民族乡镇自然村地形地貌复杂,7个民族乡镇82个行政村中有16个行政村地处海拔400以上的高山上,住在高山上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突出反映在行路难、读书难、看病难、生产成本高、生活不便。因此,移民迁村、下山脱贫成为大多数农民的迫切需要,也是民族乡镇民生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民族乡镇对下山移民工作高度重视,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下山移民工程,到目前为止,7个民族乡镇居住在高山深山的农民有866户、2990人移民迁村、下山脱贫。建立10个下山移民小区,下山移民建设实际完成工程投入2895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级政府补助和村民自筹。通过下山移民,既解决了居住在高山深山村农民的经济收入及子女入学就业难等问题,又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二是当地培训创业。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素质是一个地方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主导。近年来,丽水民族乡镇从培育新型农民入手,解决少数民族群众非农收入比重小的问题,增加非农收入,通过长效培训机制的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市场发展理念,掌握种、养、加工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并取得了实效。2008年丽水市民族乡镇共投入资金27万元,举办农业实用技能培训、竹业药材生产经营、农家乐经营培训班151期,培训农民11684人。通过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作用。这方面较为突出的乡镇,如板桥乡,2007年种植吊瓜506亩,实现产值100多万元;生态土鸡养殖43户,饲养土鸡达12万羽,实现规模效益,“鹊山牌”鸡蛋成为浙江省名特优品牌;农业流通大户7户,户均销售额100万元以上。雾溪乡由于实行多种经营,农民非农收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0%以上低收入贫困人口脱贫,到2008年底,所有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户实现脱贫或达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三仁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3300多农民受益,2008年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畜牧生产值479万元,人均增加收入600元,其中,生猪饲养量达0.81万头,人均1头。种植西瓜1000多亩,蔬菜3000多亩,茶园4514亩,茶叶产值886万元。三是外出经商务工创业就业。2008年,丽水市民族乡镇共有农民9700多人在外地经商、务工,实现产值4421.4万元,主要从事建筑、个体经商和餐饮业,其中老竹、丽新、板桥在外地开超市最多,达到6500人以上,这三个乡镇政府还利用外出开超市人多的优势,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民生产、包装销售市场适销对路、效益好的深加工农副产品。
  通过异地搬迁、就地培训、外出经营务工三个方面的努力,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多元增收的问题,农民经济状况有了显著改善。
  4.以民为本,增加福利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近年来,丽水市民族乡镇坚持两手抓,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一方面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民族乡镇群众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乡镇党委政府除了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外,把主要精力放在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公共服务上,因为“收入水平无疑是衡量农民福利最为重要的维度,但农民福利最终要落实到他们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不仅与收入有关,而且与农民的人际联系、村庄认同、文化生活有关。质言之,农民福利来自农民对包括收入在内的各种客观事务的主观评价”①。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对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也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因为农民增收空间有限,解决“三农”问题就不能局限于农民增收,而应该拓展到提高农民整体福利的思路上来。因此,近年来,丽水市民族乡镇重视和加强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娱乐、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事业发展,“三农”生存和发展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浙江省每年有1000万资金作为民族发展、民族教育资金,用于扶持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发展。一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2005年以来,丽水市先后向上级争取了1600多万资金,用于民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各县(市、区)也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民族乡镇82个行政村,基本上开通了康庄公路、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大部分行政村安装了自来水。加强了村庄整治工作,通过道路硬化、垃圾定点集中定期清运,建立沼气池,安装路灯,改路改厕改水等工作,农民居住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二是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民族乡镇近几年加大教育投入,学校设施配套,教学条件好。7个民族乡镇都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初升高比例达90.7%,比2002年提高了30%。2006年老竹镇、丽新乡被评为浙江省教育强镇强乡,板桥乡被列入丽水市教育强乡,设施配套、校舍崭新的老竹民族学校还是莲都区农村规模最大的学校。民族乡镇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民族乡镇卫生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8年民族乡镇新农医参合率达95%。三是文化体育事业有了新发展。民族乡镇比较重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多数乡村实施市级“山花工程”,建成集阅览、娱乐、健身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场所,发展业余民间艺术表演队、文艺健身队22个,成立村级老年协会、民族文物展览室、图书室50个。依托这些业余民间团队和乡村文化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四是低保人员有可靠的保障。2008年,7个民族乡镇五保集中供养率达95%以上,低保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完成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参保率达95%。老竹镇2006年投资163万元建成敬老院,设施设备好,70多位老人集中供养,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5.民族乡镇党的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和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
  首先是加强制度建设。民族乡镇党委政府都制定了一整套有关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制度,干部教育管理的夜读夜谈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级各项制度,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加强群众的监督权和知情权。其次是加强乡镇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丽水市共举办了7期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240多位少数民族干部参加了培训,民族乡镇领导班子都接受过培训。民族乡镇领导班子通过和谐班子建设、蹲点调研、“双百双千”结对帮扶和“走进矛盾破解难题”等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实行了住村干部双向选择、住村联心、民生服务日、促进项目带动制度,完善了干部考核奖励办法,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切实为群众增收和地方发展尽心尽责办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部关系,党员干部起到了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二)丽水市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的启示
  丽水市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实效,形成了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地区民族乡镇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其对散杂居民族乡镇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迪是多方面的。
  概括地讲,丽水市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增加非农收入为动力,政府引导,立足生态和民族实际,主动改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创造富民强乡的物质基础。发展是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丽水市民族乡镇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这个硬道理,因地制宜,以村为载体,充分利用“绿谷”、“畲村”等自然资源和畲乡民俗文化资源,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坚持发挥优势,注重培育特色产业,走规模发展、产业化多种经营的路子,努力建设“特色产业村、历史文化村、生态环境村”等不同产业类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有效地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丰富的物质基础。
  第二,坚持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和转化区位和资源优势,壮大经济实力。在发展经济中,充分利用如下三大优势资源,并善于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壮大经济实力。一是充分利用民族乡镇辖区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差异性发展资源;二是充分利用区位发展优势资源。民族乡镇处在经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处于温州、金华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中,依托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对接大市场,突破区城交通瓶颈,将这种区位与资源优势结合,创造经济财富;三是充分利用发达省份扶持民族乡镇的政策资源。民族乡镇在自身造血功能欠缺,发展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的情况下,善于利用发达省份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帮助,如民族部门的民族发展基金、教育部门的民族教育专项资金、民政部门的民族扶贫政策和浙江省“山海协作工程”、移民政策,以此注入新鲜骨髓,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达到追赶目标,实现与同地区非民族乡镇同步发展的水平。
  第三,坚持以民为本,增加福利,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丽水市民族乡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农村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显著改善;民族乡镇农村基本卫生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农民的基本医疗有了保障,有效地遏制了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民族乡镇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农村学校教学条件优越,教育普及率达标,初升高比例高,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贫困家庭的子女也能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民族乡镇较为重视群众的文化生活,创新载体,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民族乡镇关注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第四,坚持生态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提升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水平的过程。丽水市民族乡镇积极贯彻落实丽水市委市政府“推进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着力推进生态建设,提高群众环境意识,发展生态经济,创造生态效益,加强环境整治,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倡导积极文明新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在山青水秀、文明富裕的环境之中。
  三、丽水市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一)丽水市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丽水市民族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虽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综合实力也有了明显增强,整体经济发展和民生各项指标与丽水市非民族乡镇相比增幅较快,发展水平相当,但毕竟是处于劣势的区位,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统筹城乡和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差,再加上历史欠债,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浙江省乡镇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着发展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民族乡镇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低,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不足
  从经济总量上看,丽水市民族乡镇的经济实力明显较弱。2008年,丽水市民族乡镇平均每个乡镇的工农业总产值仅为7465.29万元,仅为浙江省18个民族乡镇平均10515.94万元的70.99%。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丽水市民族乡镇明显低于全省乡镇的平均水平。2008年,7个民族乡镇平均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953.3万元,为丽水市乡镇平均水平20837万元的33.37%,浙江省其他11个民族乡镇平均水平14530.3万元的47.85%。民族乡镇企业少且规模小,非农经济很不发达,非农产业比重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丽水市民族乡镇共有企业147家,从业人员1439人,乡镇企业规模很小。民族乡镇非农从业人员11228人,占乡镇从业人员比重仅为22.67%,大大低于浙江省乡镇70.32%的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来看,丽水市民族乡镇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为80∶10∶10,非农收入占纯收入的30%左右,而丽水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为57∶13∶30,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为52∶24∶24,农民的非农产业收入浙江省为3871元,占纯收入的58.12%,丽水市非农产业收入为2084元,占纯收入的47.7%。①
  从乡镇财政来看,2008年,丽水市民族乡镇合计拥有财政总收入为3916.3万元,其中预算内财政收入为2115.9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500.9万元,分别占财政总收入的54%和12.8%,7个民族乡镇平均财政收入559.47万元,浙江省其他11个民族乡镇平均财政收入为659.15万元,说明丽水市民族乡镇财政自身造血功能不足,依靠上级财政补助的依赖性较大。丽水市民族乡镇中有3个民族乡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政赤字,2008年,累计负债金额达476万元,有的乡镇甚至要靠争取项目资金,填补日常经费的不足,以维持日常运转。
  2.民族乡镇山多地少,低收入农户比例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丽水市是浙江省较大的山区县市之一,俗称“九山半水半分田”,2007年末,全市土地面积2594.7万亩,其中林地面积2142万亩,而耕地面积仅138万亩。②农户承包经营的耕地和林地零星分散,加之农业生产经营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很低、水利基础设施落后,这种粗放的经营方式和生产的无规模性直接造成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收益低下。丽水市民族乡镇中除老竹镇外,6个乡都是211个省重点扶持的欠发达乡镇,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低收入农户尚有2214户、4831人,占总人口的9.5%,比浙江省乡镇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占总人口的比重0.62%,还高出近9个百分点。加上去年客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生产成本升幅大,销售困难,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生产不丰收,农民务农增收和转移就业的难度增大。这就使得产业结构不占优势且抗市场风险相对较低的民族乡镇与丽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在2008年占比下降到91.42%,与浙江省全省农村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更大。
  3.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面临要素制约,项目推进困难
  丽水市民族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在具体项目推进上面临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进一步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村庄整理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农民异地转移工作受土地、资金以及农民自身观念的制约,工作推动的难度较大,尤其是整村搬迁的难度更大。民族乡镇集体经济薄弱,多数村庄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公共积累,对一些公益项目的建设有心无力。农民集体观念淡化,参与意识较弱,缺乏自主创业艰苦奋斗精神与能力。
  4.民族乡镇农民群众观念落后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民族乡镇发展的主要障碍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丽水市民族乡镇农民素质较低,他们一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值较高,真心期盼新农村建设能带动生产发展、增收致富;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积累少、发展能力弱,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往往把建设新农村当作是政府部门的事,领导干部的事,等待观望多,主动投资少,投劳少。这一方面,在畲族农民群众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因为畲族是游耕民族,畲民傍山建居,靠山吃山,形成了畲族农耕文化的鲜明特点,畲民思想观念中山农意识较浓,相对封闭保守,商品观念相对淡薄,对政府倡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不积极主动,惧怕市场竞争。面对市场这个大海,畲民不谙“水性”,也不习“水性”,害怕“下海”会被大海吞没。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等着政府发钱”,对怎样建设新农村还处于“不管、不问、不懂”的状态。
  (二)丽水市民族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当前,丽水市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讲是面临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从客观层面来看,胡锦涛总书记作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新时期农村改革的行动纲领。浙江省委出台了40条实施意见,不仅体现了支农的导向,更是实实在在的惠农举措。丽水市委、市政府2008年4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实施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包括“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六个双百’活动”(即百名领导干部联百村、百家文明单位结百村、百家民营企业扶百村、百名华侨华人助百村、百名妇女组妹进百村、百名青年干部下百村活动)、“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农家乐旅游。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政策,抓住宏观面加强基础建设、带动农村发展的良好机遇,是今后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面对的最主要挑战,更是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提高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主要突破口。因此,我们提出加快推进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如下对策建议。
  1.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走民族乡镇特色发展道路
  农业是民族乡镇的传统基础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是民族乡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积极引导民族乡镇重点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一是大力发展效益生态的现代农业。民族乡镇农产品要在高效、品牌上做文章。目前民族乡镇农民在生产经营农产品上存在“一窝蜂”式的盲目性,什么赚钱就都做什么。大规模的生产同一品种农产品,势必导致农产品量增价贱,这几年柑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农业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产品供求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民族乡镇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特色农业、市场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攻方向,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创新,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积极实施“一村一品”,做到农产品在布局上“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改变以量取胜的做法;要兴林富农,充分利用民族乡镇山地广阔、竹林资源丰富,通过推广高效笋竹、两用林来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市场调结构,围绕品质调结构,围绕效益调结构,发展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围绕已经形成的笋竹业、有机茶、食用菌、干鲜果、高山蔬菜、中药材、畜禽业等种养业,以科技为支撑,打造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来料加工业。积极落实好各项优惠改革措施,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鼓励和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深加工技术水平,大力发展畲族彩带业、竹编品业,培育独特的畲乡名特优产品,打造畲族手工艺品知名品牌,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乡村工业。三是大力发展畲乡农家乐休闲特色旅游业,带动和促进民族乡镇第三产业发展。引导民族乡镇加大畲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加强畲族歌舞等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及创新发展,加快畲族文史文物的收集整理,建立畲族农耕文明展览馆,在市场化机制运作下,将自然景区景点与特色文化及民族手工艺品进行整合包装,培植民族文化旅游业、生态休闲旅游业,形成农户家庭经营、私营经济和村级集体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格局。要加强农家乐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农家乐经营水平。如,将当地农业主导产业茶业的种茶、采茶、制茶,吃茶、品茶、烹茶与畲民唱敬茶歌敬茶的茶道表演相结合,发展生态休闲特色旅游业,使游客把生态茶的滋味感觉与对畲乡特有的心理感受很好地融为一体,追求一种极好的生活享受,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旅游卖点。这样,既可以壮大旅游业,又可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2.加快推进农村体制综合改革,努力做好五篇文章,实现五大突破
  改革是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当前农村体制机制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制约因素。建设新农村,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新机制新方法,努力化解影响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进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做好“山”字文,争取实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突破。进一步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加快规范林权流转行为,促进森林资源“盘活”,加快森林资源“变现”,为农民再生产注入新资本。深入实施森林政策性保险,为林农撑起“保护伞”。二是做好“地”字文,争取实现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新突破。建立土地流转平台,加强农村宅基地复垦工作,推进旧村改造,引导鼓励农民土地流转。做强做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培育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效益。三是做好“钱”字文,争取实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新突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实现这“三最”,除了明确目标、制订规划外,还需要加大投入。那么钱从哪里来,除了财政和社会投入外,主要是金融机构的钱。目前民族乡镇农民真正能够从金融机构得到贷款还不到1/3,最高额度不超过5000元。农民贷款难是农民生产发展和增收的重大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快提升地方合作金融对“三农”的服务能力。创新农村贷款担保方式,深入开展农村住房抵押贷款试点。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制度。深入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落实支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四是做好“人”字文,争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新突破。大力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推进城乡统筹劳动就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开展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力争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五是做好“资”字文,争取实现资产管理改革新突破。要进一步明晰集体资产产权,积极发展以土地入股为主要形式的股份合作社,理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的关系,逐步实行“村企分开”、“村社分账”,健全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审计监督等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通过量化资产、固化股权、出资购股、合理流转的办法,切实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
  3.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积极实施民生工程,进一步改善“三农”生产生活环境
  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注重资金帮扶和政策帮扶的结合,既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他们协调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要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投向民族乡镇和民族村。扶持要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支持民族乡镇深入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民族乡镇规模小、地处偏僻,劳动力转移和下山移民是民族乡镇农民脱贫致富切实可行的途径。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拉力,加快生产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庄整村搬迁步伐,破解土地和资金的要素制约,加快转移农民居住新居的配套设施建设,多渠道促进异地转移农民就业增收,做好转移农民安置后续管理工作,帮助他们实现下山脱贫,做到“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加快城乡统筹就业步伐,加快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服务农民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二是支持民族乡镇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继续把村庄整治工程作为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龙头工作。民族乡镇村庄整治工程要努力做到,以生态文化为内涵,在体现民族、生态特色上形成新亮点。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在新社区建设上实现新进步。以创业创新为动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治安、调解等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在有条件的村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引进大学生村官,管理农村社区,为农民群众提供综合性的社区服务。深入实施农民饮用水、新农村电气化、城乡公交一体等工程,加快健全农村广播电视、电信网络体系、信息化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民族乡镇民族村延伸,实现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三是支持民族乡镇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围绕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平台,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致富能力和收入水平为中心,加大组织领导、政府扶持、区域合作、结对帮扶和社会援助的力度,加快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同时,政府可以牵线搭桥,建立发达地区乡镇与民族乡镇的帮扶结对关系。充分利用发达地区乡镇资金、技术等优势与民族乡镇生态、劳动力资源优势,实行优势互补,鼓励强乡镇的资本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民族乡镇转移,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
  4.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异地转移就业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把他们塑造成为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是事关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全局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目前民族乡镇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培育新农民,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树立新观念、新思路,坚定他们对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解决他们“很想干”的问题。二是加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建立培训基地,加大农民免费科技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培训,优化农民的知识结构,扩大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在培训内容上,紧密结合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加强绿色证书培训,突出对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合作社带头人进行都市农业、生态高效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知识的培训,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解决他们“有能力干”的问题。三是广泛推行全额补助方式。基于民族乡镇财政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实际,建议省、市、县各级政府出台具体政策,对民族乡镇农民投工投劳,实行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农民以奖励,对村间道路硬化、村庄规划等工程实行全额补助,以解决广大农民“有条件干”的问题。
  5.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在农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只有把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好,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在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健全选拔、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民族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民族乡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建立完善的选拔培育机制。要拓宽视野,多渠道选拔人才,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回乡青年、个体私营经济带头人中选拔村干部;对于问题较突出的村,也可打破身份、职业和地域限制,采用回请、外聘、下派等方式,选好配强村领导班子和“班长”。积极探索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新方式,推行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党内选举的“两推一选”制度,提倡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增强村“两委”的合力。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树立“使用也是培养”的观念,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的岗位锻炼。加大民族干部挂职、交流锻炼力度,使他们拓宽工作视野,提高管理能力,增强领导才干。二是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要创新培训方法,通过市、县党校集中培训、乡镇党校及村党员电化教育普及培训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要更新培训内容,注重从加强宗旨意识、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高干部服务群众、执行政策、驾驭市场经济、应对突发事件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政府要加大投入,要落实培训经费,确保干部培训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三是建立科学发展的管理考核机制。要建立健全农村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主要是明确党支部职责、村委会职责,完善党支部议事规则、“三会一课”制度等工作制度,确保村里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逐步推行村干部勤廉双述、村民询问质询制度,尤其要健全村民议事制度、村集体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决定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增强党务村务管理的透明度,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督管理。要建立农村工作考核激励制度,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全面衡量干部政绩,并作为农村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要实行干部年度审计和离任审计制度,预防村干部在经济方面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谈话诫勉和组织处理。四是建立规范的生活保障机制。党委政府要重视民族乡镇农村干部的生活待遇问题,实行特殊政策,拔出专款对农村干部进行专项补贴,保证村干部安心工作。要实行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可以采取上级、村集体和个人“三个一点”的办法,为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使村干部老有所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工作积极性。

附注

①贺雪峰著:《乡村的前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①载《今日丽水》2009第3期,第27页。 ②载《今日丽水》2009第3期,第27页。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献进
责任者
向云发
责任者
庞红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