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畲族民歌与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57
颗粒名称: 浙江畲族民歌与民俗
分类号: J607
页数: 6
页码: 288-2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浙江的闽东和浙南地区。根据地方志和族谱的记载,浙江的畲族是先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迁徙至闽东,然后再迁徙至浙江。大量的迁徙发生在清代,迁入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畲族在浙江的土地上生活、繁衍和劳动,并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畲族民歌在各种仪式和活动中得以发扬光大。畲族的婚仪歌、祭祖歌和功德歌等都具有特定的程序和意义。畲族音乐以其字密腔少、吟诵性较强的特点而闻名。这些畲族民俗和民歌的传承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畲族 民歌 民俗

内容

畲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现代畲族分布的地区主要在闽东和浙南。据各地方志和族谱记载,浙江的畲族是先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迁至闽东,然后由闽东的连江、罗源等地几经辗转迁徙至浙江的。迁入时间最早约在明代(景宁的畲族说是从唐代迁入),大量迁入则在清代。
  畲族人民在浙江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和劳动,畲族民歌就伴随着畲族民俗文化活动代代相传、代代延续。
  一
  畲族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有保存古老畲族的遗风,也有吸收汉民族的一些风俗。譬如说各种仪式歌,看似繁琐,实际上是颇有意思的。
  婚仪歌,它是随着婚仪不同的程序而演唱不同的歌。如男方在走向女方的路上,唱《度亲歌》。女方在村口的路上堆满荆柴故意拦住男方,唱《拦路歌》。男方将所带肉、禽等礼物送给女方时唱《交礼歌》。女方请男方脱草鞋洗脚、换布鞋,唱《脱草鞋洗脚歌》,然后奉茶唱《奉茶歌》。男方的赤郎要下厨办筵席,而女方的妗母、阿姨(女歌手)却把炊具悉数藏起来,要赤郎用“谜语歌”的形式,一件一件地讨出来。然后,又把赤郎手中的火柴吹灭,将砻糠撒进锅内,而赤郎则抓起砻糠撒向妗母、阿姨,待她们逃避时,连忙用纸蘸着煤油将火点燃,在这个过程中要唱《赤郎歌》。酒筵中,新娘要向在座的亲友逐一敬酒,唱《劝酒歌》,男方要向女方送“红包”。有的赤郎、行郎将红包紧紧握在手中躲闪,引得妗母、阿姨来追,来掰,好像掰开石头捉青蛙,唱《撬蚧歌》。唱歌至深夜要吃点心,唱《半夜点心歌》。直至次晨新娘上轿前,女方要请全体男方迎亲人员举“对盏”礼,唱《对盏歌》,然后新娘由胞兄从房内抱至祖宗香案前站在凳子上“留箸”,即双手拿竹筷两束,在身前身后交错三次后放下,再用口含糖饭三口包在巾内带走,意思是将用过的箸留给娘家,将糖饭带去夫家养肥猪。新娘由胞兄抱上轿。红轿出村时,姐妹们要推拉轿杠三次,叫“留轿”。之后姐妹们拿油纸蕊在轿上引燃,拿回家放在祖宗香炉边,叫“点姐妹灯”,以上过程唱《起身歌》。
  祭祖歌,实际上是一种在“续族谱”仪式上所唱的歌。过去畲族男子年满16周岁时,就要在本宗族的“香火炉”上备案,并传授以本民族的民间信仰和一些辟邪法术,取一“法名”。这一“传师学师”仪式,规格较繁,堂前要悬挂三清、玉皇、南辰北斗等诸神画像,案前供奉高辛、龙麒及本宗族列祖列宗之牌位及香炉,案侧倚着“祖杖”,厅堂两侧挂着祖图。主持仪式的“师公”们身着道袍头戴道冠,唱诵经文,载歌载舞。开始要恭请上天诸神及帝喾高辛、始祖龙麒等列宗降临,唱与之有关的《请师爷》、《接香火》、《造寨》、《造水洗坛》等歌。这之后,就要唱向学师者传授法术、歌颂祖先业绩等内容的《过九重山》、《兵歌》、《高皇歌》等。最后要唱与送神归天内容有关的歌。
  功德歌,是丧葬仪式上所唱的歌。浙江畲族丧葬普遍用土棺葬,丧仪大致和当地汉族一样,有大敛、小敛、戴孝、送葬、择日、卜葬、祭葬、扫墓等。经济富裕的人家,则要请本族的师公“做功德”。仪式开始也要请神,其内容和程式都和“续族谱”仪式基本相同;接下去唱与追荐亡魂、辟邪安宅有关的《奠酒》、《做少年》、《二十四孝》、《引魂》等。妇女们则自始至终唱怀恋亡人的《哭丧歌》。
  二
  浙江畲族民歌和其他地区畲族民歌一样,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行为,它主要依附于民俗,紧紧地和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由于民俗活动主要在室内,所以唱畲歌不需高亢嘹亮大声的歌唱,只需轻声演唱即可。由于演唱时间较长(有的要长夜盘歌,通宵达旦,历数日夜而不衰),以防嗓音疲劳,无论男女老少,多用假声来演唱(祭祖歌、功德歌、哭丧歌用真声演唱)。音域较窄,一般为六七度。从音乐上来看,畲族音乐具有字密腔少、吟诵性较强的特点。
  畲族民歌歌词多以四句为一段,每句多以七字组成,间插“哩、哦、罗、吭、喔、哪、啊、哎”等虚字。按目前的说法浙江畲族民歌有四种基本曲调,按其主要流传地之地名,分别称“丽水调”、“景宁调”、“文成调”、“龙泉调”。
  “丽水调”,分布地域较广,民歌数量较多。从乐句来看,每句都落re音。旋律由do la sol mi re五音组成。如丽水畲族婚仪歌《劝酒歌》:例1
  [假声演唱]
  一双酒盏哩红又 红哩,奉在桌上 劝舅哦公,
  舅公舅婆食双酒,酒罗筵 完满结罗成罗双。
  (雷月兰、蓝周根唱马骧、缪杰记)
  “景宁调”,主要流行在景宁、云和与建德县境内。从乐句来看,每句都落mi音。旋律由do、la、sol、mi四音组成。如云和畲歌《度娘歌》:例2
  [假声演唱]
  一度贤娘生端正,前世修哪来 公路哩 行,
  姻缘好似天边月十五月圆照满哩天。
  (雷月福唱邱彦余记)
  “文成调”,主要流行在文成、瑞安与桐庐县境内。从乐句来看,每句都落sol音。旋律由mi(高)、re、do、la、sol五音组成。如桐庐畲歌《收场歌》:
  例3
  和娘唱 歌天大光, 砌起歌寮 没寮 梁,
  砌起歌寮 没正 柱,歌寮 把郎 折定当。
  (李培荣唱朱荣玉、黄大同记)
  “龙泉调”,流行在龙泉县境内。从乐句来看,每句都落la音。旋律由mi(高)、do、la三音组成。如龙泉畲歌《种苎织布》:例4
  [假声演唱]
  和郎种苎共 田垟啊, 苎丝 乃哩长吭
  娘哩情哩 长吭。 要和我郎共寮
  住哪,几多白 哩苎喔 娘哩剥哩 光吭。
  (蓝方荣唱马骧、缪杰、郎德雄记)
  三
  以上四种曲调,虽然各自唱名不同,落音也不相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旋律走向(趋势)是一致的,即多以do为中心,向上跳进到la音,或者先到sol再到la音(不再到la音的也有),然后迂回下行到re音,这是“丽水调”。迂回下行到mi音(不出现re音),这是“景宁调”。而“文成调”是以mi为中心,向上跳进到高音re,或者先到高音do再到高音re(不再到高音re音的也有),然后迂回下行到sol音。“龙泉调”也是以mi为中心,向上跳进到高音微升do,然后停在la音上。
  四种曲调中,“丽水调”是浙江畲族民歌的基本曲调(或者基本歌腔),而其他三种是“丽水调”的不同变体。“丽水调”,其do、la、sol、mi、re五音中,最中心音、最本质的是do、mi、la三音。do是根音,la是冠音,do往下行基本上没有音了,la往上行基本上也没有音了,中间是mi音,mi音是联系do—la两音之间的桥梁。如果要说音列的话,do、mi、la三音是浙江畲歌中的三音列,是浙江畲歌中的中心音或“本质音”。其do的上二度音re,上五度音sll,是围绕do、mi、la三音列而出现的装饰的邻音,大多是倚音式、上滑音式,或是下行大二度延伸音式的出现,其稳定性较弱。
  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如云和畲歌《度娘歌》(见例2),基本上是每两小节(有的是一小节)就有一个do mi la的三音列。第一、三小节的sol音是倚音式的,依附在la音上。第五、十一小节上的sol音(唱虚字“哩”),虽时值较长,又是一个切分音,但畲族歌手在演唱此sol音时,其稳定性是较弱的,像一个上滑音似的倾向于la音。
  又如青田畲族婚仪歌《脱草鞋洗脚歌》:
  例5
  [假声演唱]
  路远隔山界,罗今晡度哇亲和娘共厅哩排;
  介些是原先古人礼,罗乃脱草罗鞋 也呀本应罗该。
  (钟翠娟、雷月进唱马骧、蓝云飞记)
  是每小节就有一个do、mi、la的三音列,re、sol两音在此曲中主要是以下行大二度延伸音式出现,即紧紧依附在其上大二度音(即mi和la)上。la—sol的下行大二度延伸音式在第二、四、五小节中是明显的,mi—re的下行大二度延伸音式在第二、三、五、六小节的末尾中也是明显的。第三小节3至6拍上,即la、mi、sol三音(包括第三、四、六小节也一样),la—sol的下行大二度延伸之间垫了一个mi音,实际上是la—sol下行大二度延伸的一个变化体。第一小节的re—mi,re音是倚音式的,是re音倾向于mi音;第四小节的re—do,re音是倚音式的,是re音倾向于do音。
  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实验,把上谱中的sol音(包括re音)统统去掉,浙江畲歌之韵味依然存在。但是,如果把la音去掉,没有了基本音列的do—la,没有了do—la的上六度大跳,浙江畲歌之韵味就荡然无存。笔者可以大胆地说,浙江畲歌中的la音是不可缺少之音,缺少了la音就不可能是浙江畲歌。所以,蒲亨强先生在分析畲歌的文中认为“la音应视为后加之音”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浙江畲歌有别于浙江汉族民歌,最突出的一点是两者所强调之音。浙南及浙西南、西北一带的汉民族,均属于“浙东”(丘陵区)区域,其上句可结于“宫”、“商”、“徵”、“羽”,但下句多结于“徵”,徵色彩很浓郁。如江明惇先生《汉族民歌概论》中引用的《对鸟》(乐清)、《救命恩人共产党》(临海)、《李有松》(金华)、《老长工》(浦江)、《牵牛歌》(金华)等都属于“浙东”(丘陵区)山歌。而居住在浙南、浙西南、西北山区一带的畲民族,其所强调之音是羽音,羽色彩很浓郁。这是两个民族民歌色彩上的根本区别。
  浙江畲歌中do—la的跳进比比皆是(do—la的跳进,是由于歌者变换真假声而产生,不是现代音乐中跳进的概念),是浙江畲歌中一个明显的特征音调,而浙江汉族民歌中基本上没有do—la跳进,尤其是上行的do—la六度跳进。
  以上对浙江畲族民歌进行了分析,这些分析是建立在笔者多年的调查研究和采风的基础上。至于何为浙江畲歌“核腔”?只能到浙江畲族音乐本体中去寻找,离开了本体或者找一些孤证而得出的结论,说明不了问题,更何况探讨苗、瑶、畲三族民歌、文化、族源之关系,那更要谨而慎之!
  关于族源问题,非常复杂,至少不能从音乐、民歌以及所谓的“核腔”能解释或解决的。对畲族民歌,笔者赞成蓝雪霏博士在《畲族音乐文化》一书中的一段话:“畲族民歌音乐虽说与客家或现住地汉族地方音乐有某种关系,却是别具一格,于其他民族或民系音乐所无可替代。”
  (文中民俗部分参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马骧先生撰写的《浙江民歌概述》,文中谱例引自《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浙江卷》)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施王伟
责任者
钟翠娟
相关人物
雷月进
相关人物
蓝雪霏
相关人物
马骧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连江县
相关地名
罗源县
相关地名
景宁畲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
高辛镇
相关地名
丽水市
相关地名
文成县
相关地名
龙泉市
相关地名
云和县
相关地名
瑞安市
相关地名
桐庐县
相关地名
青田县
相关地名
乐清市
相关地名
临海市
相关地名
金华市
相关地名
浦江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婚仪歌
相关专题
祭祖歌
相关专题
功德歌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