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畲族“凤凰装”意蕴考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53
颗粒名称: 二、畲族“凤凰装”意蕴考释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251-25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现代畲族妇女服饰中,“凤凰装”的喻名源自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对“凤凰”的崇拜。从“凤鸟髻”到“凤凰冠”,再到完整的“凤凰装”,这一文化建构过程体现了畲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闽东是“凤凰装”名称的发源地,后影响浙南,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关键词: 畲族 凤凰装 意蕴

内容

现代畲族妇女服饰演进过程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出现“凤凰装”的喻名,这是现代畲族文化变迁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文化建构现象。如果想当然地以为“凤凰装”之名古已有之,那么就缺乏发现这一文化建构机制的能力。“凤凰装”也不是一下子完整出现的,而是先萌生于发式,这一现象记录于民国,①但应在晚清开始出现。由发式而服饰的“凤凰装”基本完善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尽管20世纪80年代畲族服饰已经开始衰微,但本民族的文化反思以及学者对文化的主位研究,使畲族服饰的凤凰意蕴得以充分揭示,而文化展示场合的“凤凰装”更尽善尽美。
  类似“凤鸟髻”而“凤凰冠”、“凤凰装”的衍生过程或其片段,也可能在罗源、连江以外的其他闽东畲区发生过,但最早发生在罗源、连江和宁德飞鸾这一地区,显露最清晰的也是这一地区。也可以说,罗源、连江和宁德飞鸾的畲族妇女传统服饰是“凤凰装”的典型代表。
  畲族妇女的服饰别具风格,其中以“凤凰装”最具特色。“凤凰装”名称是在“凤鸟髻”之名出现后的水到渠成。罗源式“凤鸟髻”(或“凤髻”)是民国时罗源、连江畲民对当地新发型的俗称。既是俗称,它反映了这一地域畲民群体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看似起于地方发饰的凤头形象,其实是脱颖于悠久的民族传统意识。相传畲家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招他为驸马,与三公主成亲。在中国古代社会,公主可以使用凤凰这一徽记,因而凤凰就成为畲族“祖婆”三公主的象征。
  民国年间,敕木山畲村蓝氏祠堂里的始祖神牌上刻着:“龙凤高辛祖敕赐驸马护骑国盘瓠妣萧氏蓝光辉妣夏氏之位”。龙、凤分别是盘瓠与三公主(萧氏)的喻称。畲族婚礼在拜祖时,唯有新郎跪拜,新娘只是行纳万福之揖礼,这正是历史传说中三公主身份在新娘身上的文化投影,因而婚礼的冠戴又称“公主顶”。
  畲族婚礼新娘戴“凤冠”始于何时呢?据《霞浦畲族志》(1993年)载,“凤冠”只在婚礼上戴和入殓时用,用于入殓叫“死人扮礼身”。由于凤冠银饰多,造价贵,一般人在结婚时或借或租,而入殓则改用简单的只作为象征性的凤冠,用竹篾做内层,外蒙黑布,其上只缀若干廉价的金属片。“据崇儒等处畲族老人说,先前新媳妇参加劳动仍然戴凤冠,改戴尖顶花斗笠,只是近百年的事。”据此,婚礼“凤冠”至少已有百年历史,也就是说,至晚在晚清就有“凤冠”。婚礼戴的“凤冠”多见于闽东。“凤冠”之名采自汉俗。汉俗婚礼新娘盛饰所用彩冠称“凤冠”,此俗相沿至清末。畲族在汉风影响下采借了婚礼新娘冠饰之名“凤冠”。而这一借名激发了畲族传统文化的有关三公主身份的崇凤意识。婚礼盛饰的“凤冠”即投射于节庆、做客时妆饰的发式,这可能是“凤鸟髻”之名生成的一个原因。早期婚礼的“凤冠”还只是初步采借汉俗后的移植性文化,唯有出现“公主顶”这一名称后,这一移植性文化才可确证扎根于畲族文化。此外,唯有在“凤鸟髻”之名出现后,标志着头饰的凤凰意识开始生成于畲族文化,并带动了妇女服饰整体的凤凰意识。“凤凰冠”、“凤凰装”都是“凤凰髻”的衍生。历史上罗源、连江畲族婚礼的新娘冠饰也有地方类型的“凤冠”,但缺乏时间说明,而霞浦畲族“凤冠”有大致的时间交代,因此上述借用霞浦有关“凤冠”的民族志资料。
  畲族对于“凤凰”一词耳熟能详。畲族祖地就是凤凰山。潮州的凤凰山最早见载于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畲族族谱里多有畲族总祠(“盘瓠祠”)在凤凰山的记载。《高皇歌》里就有“盘瓠王”开基凤凰山的唱词:“文武朝官都来送,送落凤凰大山中。”闽东霞浦县半月里畲村保存有清代一块刻有“凤山衍庆”匾额,是该村族人、秀才雷世儒所书,与匾上横批相配的楹联镌刻着:“徭咏不忘高帝力,鹏程欲溯凤山踪。”“凤山衍庆”指的是,畲民宗族发衍自凤凰山,他们庆贺这一繁衍的壮大。“鹏程欲溯凤山踪”说的是:即使远走高飞,事业有成,总是回眸从祖地出发的踪迹。凤凰山不仅是祖地崇拜,而且是审美对象,主峰之巅犹如凤冠的传说,使凤凰山更加宛如翩翩欲飞的凤凰。这种文化审美终究会与服饰审美遇合,这是“凤鸟髻”之名产生的又一原因。
  可见,“凤凰髻”、“凤凰装”不只是一个新词的崭现,它脱颖于畲族丰厚的文化底蕴。“凤凰髻”、“凤凰装”,最早生成于罗源、连江,当第一朵花蕾绽放后,同一棵花树也枝枝盛开。这就是闽东各地畲族同称“凤凰装”的原因。
  “凤凰装”之名产生于闽东,并影响了浙南。在1991年出版的《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志》里,将本地畲族妇女“断竹为冠,裹以布”、“饰以珠”的发饰称为“凤冠”。后来在浙南,连同花边衫、花带扎“拦腰”、脚穿花鞋的盛装一起,也称为“凤凰装”。①这是由畲族学者借鉴闽东“凤凰装”之说而命名,进而推广的,与“凤凰装”衍生于“凤鸟髻”之名这种原生于民间的传播方式是不同的。
  “凤鸟髻”、“凤凰装”名称与内涵的产生与发展,是从传统文化中孕育的,是文化的秉持与发展兼具的绝佳范例。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志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