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国以后闽东罗源、连江等地畲族妇女的发式、服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52
颗粒名称: 二、民国以后闽东罗源、连江等地畲族妇女的发式、服饰
分类号: K288.3
页数: 5
页码: 247-2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后,闽东罗源、连江等地畲族妇女发式变为“凤鸟髻”,服饰转为尚黑,有特色花带。婚礼中新娘戴“凤冠”,后也用于节日盛装。罗源式“凤鸟髻”成为“凤凰装”名称基础,凤凰象征意识向北传播。这一系列变化体现了畲族文化的优美蜕变和汉族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畲族 妇女 发式 服饰

内容

1.民国以后闽东罗源、连江畲族妇女的发式
  在《各县区苗夷民族概况》(1937年)这篇概要式的报告中,连江“(畲民妇女)发梳凤髻,覆于额部”。罗源“(畲民妇女)梳凤鸟髻”。附此说明的是,与罗源东北部接壤的宁德县东南隅的飞鸾,是罗源畲族的流布区,属于罗源、连江类型。与连江、罗源发式发饰不同的有:宁德“(第一二区畲民)妇女发髻束以红巾”,闽侯①“(畲民)女人则头戴竹管,长约九寸,缠以红布”。“(三都半山村、港口等处畲民)妇女发间特以三簪,用红布围箍”。三都半山村、港口在宁德北部,宁德中部、北部地区的服饰与福安服饰同,因此“发髻束以红巾”也应是福安妇女的发饰。引述罗源、连江以外的其他县区的情况,意在说明,出现在报告中的畲族妇女发式的变化,是闽东的普遍现象,而且出现地方类型。罗源县“(畲民妇女)梳凤鸟髻”与连江“(畲民妇女)发梳凤髻,覆于额部”是一样的。“凤鸟髻”或“凤髻”的发式名称出现在民国25年(1936年)的政府调查报告里。一种新发式成为普遍现象,非短期可就,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断,“凤鸟髻”或“凤髻”的发式及其名称,应发生在晚清。
  将头发分成头顶和头后两部分,后部的头发用红色绒线扎成棒状(内套若干段小竹节),然后将这可弯曲的棒状折向头顶,与所留的头发合并,在前额顶上盘旋成螺旋状,再辅扎红绒线加固,这就是“凤鸟髻”,状如凤凰的头颈。这种发式在20世纪50年代仍旧。大约在六七十年代以后,从脑勺后折向头顶以及在前额顶上盘旋成螺旋状的这部分发束,改为缠绕着满是红绒线的竹管,前额顶上螺旋状的发尾,改为红绒线,红绒线的螺旋状“圆盘”的直径加长,厚度很夸张地隆起。这部分已不再是发束梳成,而是由竹管和绒线组成的头冠。这样,梳发而戴冠,变得很快捷。
  以上皆为已婚妇女发式。少女的头发则是用红色绒线掺在一起编成一条辫子,缠盘在头上,做成圆形状,前留若干刘海。
  应当指出,至迟民国以后,畲族男女服装皆请专业裁缝制作,早期裁缝皆为汉族工匠,后来畲族裁缝所占的比例逐增。即使是汉族裁缝,其制作完全迎合畲族妇女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要求。畲族妇女既从事农作又要纺线织(苎)布,耕织兼操,已乏精力像汉族妇女那样谙于剪裁、刺绣。不过,畲族妇女仍然在织花带上表现出心灵手巧。《福建福鼎畲族情况调查》(1958年)载,“畲族妇女的服饰相当讲究,由专门衣匠缝制”①,说的是当时事,却也反映了民国时期闽东、浙南的普遍状况。
  2.民国以后闽东罗源、连江等地畲族妇女服饰
  清代,畲族男女衣裤尚青、蓝色。到了民国,浙南仍保持这一传统,而闽东妇女衣裤部分仍为青、蓝,一般转为黑色。清代中期,闽东古田有畲妇“裙不蔽膝”的记载,晚清不见畲妇穿裙的记载,民国则已绝迹。
  在闽东,连江“(畲族)女子上衣不用纽扣,而束之以带,状如袈裟,裤短小,下足绑以腿布”。宁德“(畲族)腰束蓝带,全数跣足”。闽侯“(畲族)衣用花栏杆边”。罗源“(畲族)妇女着大领衣”。②晚清畲妇仍着裙,但这一习惯在民国文献未见。清代,畲族男女皆衣尚青、蓝色。到了民国,闽东妇女腰带为蓝,衣有花边,服色转而尚黑。
  民国时,闽东宁德“(畲妇)腰束蓝带”③与浙南丽水“(畲妇)腰围蓝布带”一致,这说明“蓝布带”是腰带中相当定型的一般样式,有文饰的编织花带是用于盛装。民国时的闽东和浙南,待嫁少女本人编织的花带是婚姻缔结的信物,俗称“定亲带”。罗源、连江的花带红黑相间,很有特色。时至今日,节庆时妇女仍在使用这种花带。“凤凰带”是这一花带的别名,最早出现在罗源、连江。
  根据1958年调查,罗源、连江和宁德南部畲族妇女的服装,一般都穿黑色短裤、打绑腿,领长约20厘米、宽约4.5厘米,领上花色由红、黄、绿、红、蓝、红、黑、红、水绿的顺序排列成柳条纹图案。上领的黑底上绣有一条水红、黄色的粗线条的自然花纹。围身裙的图案花纹以大朵的云头纹为其特征,裙边配上柳条纹原色图案花纹,非常醒目。①
  3.“凤鸟髻”与凤冠的关联
  在闽东罗源、连江等地,“凤冠”与“凤鸟髻”是不同的,“凤冠”是婚礼中新娘的冠饰。冠身为一竹筒,长近20厘米,下端一弧形缺口,上裹红布,外镶银片。银片上铸有各种花纹和神像,正面为变形龙头纹。冠身覆着一红色苎布罩饰,尾部伸出,两旁各饰有两条蓝色琉璃珠串和玻璃珠串与尾部连接。尾部竹片制四齿花髻,外蒙红绸或细苎布,还附上各种银链、银簪及牛骨簪等饰物。冠身戴在发髻顶部,尾部插在发髻后柄上,琉璃珠饰分垂于两肩。后来,作为文化展示,原本用于婚礼的“凤冠”也作为节日的盛装。
  福安和宁德的“凤冠”,顶边还饰有八组神像,且有遮面银帘。冠正中上还有一精致的银框玻璃镜,内有弯形剪刀、尺子、书和镜子。
  霞浦的“凤冠”很特别,外形呈金字塔形的高帽状,用竹笋壳缝制,外蒙黑布,用竹篾编织,蒙以棉布,前方两侧及冠顶后侧各挂一蝶形银饰,上吊五串各式小银片,两端饰琉璃珠串,冠顶有二片牡丹纹三角银片,并饰红缨络。冠顶三角形三边缝上红布,每边贴上三块方形银片,正面还有大小不一的银片,银片上镶有花卉纹,遮面银饰与福安同。
  福鼎的“凤冠”,形状似截顶牛角,冠身用笋壳编成,外蒙黑布,正面镶二块长方形银片,上有乳钉纹及各种花卉文饰。冠身上罩一小块红布和滚着褐、白、红相间的方格纹粗布,两侧做成立耳状,后部成一脊,尾垂二条细飘带。尾部还吊着一块约10厘米长的木簪,还挂满各色料珠及三角银片。②
  婚礼时新娘的“凤凰冠”之名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有关宁德“南山片”的调查文字中。所谓“南山片”主要指飞鸾乡,这一带是罗源、连江畲族地方文化类型在宁德境内的延伸。“凤凰冠”是“凤鸟髻”一名催生的。“凤冠”不等于“凤凰冠”,“凤冠”之名采自汉族,时间约在晚清。唯有出现“凤凰冠”之名,才标示着采借于汉族婚礼“凤冠”之名的意蕴在畲族文化中实现了优美的蜕变。20世纪上半期,罗源、连江以北个别县份的畲区也出现“凤凰冠”新名。20世纪下半期,宁德地区各县多称新娘头冠为“凤凰冠”,这应是罗源、连江妇女头饰的凤凰象征意识向北传播的结果。
  罗源式“凤鸟髻”(或“凤髻”)是民国时罗源、连江畲民对当地新发型的俗称。“凤鸟髻”一名的出现,成为后来“凤凰装”名称的基础。也就是说,在一系列美妙的凤凰象征服饰名词里,先有“凤鸟髻”后有“凤凰冠”、“凤凰装”。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志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