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代畲族妇女发式和服饰概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51
颗粒名称: 一、清代畲族妇女发式和服饰概观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245-2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畲族妇女发式多样,以椎髻、裹布和珠饰为特点,服饰尚青蓝色,缠腰带,不穿裙而穿裤。闽东、浙南畲族妇女发式、发饰在晚清前相似,后发生明显变化。民国时期,畲女服饰细节因地域而异,但总体保持传统特色。德国学者曾记录闽北畲族妇女服饰的滚边绚丽多彩。
关键词: 畲族 妇女发式 服饰

内容

1.清代畲族妇女发式及发饰
  《后汉书·南蛮传》介绍五溪蛮的特点时就提到“好五色衣服”,“五色”和“斑斓”都是表达多色彩。“椎髻跣足,短衣斑斓”这一服饰特点,早在畲瑶尚未分流时的先民集团就有了,分流以后,畲、瑶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并产生一系列变化。
  椎髻垂缨是古代畲族妇女发饰的基本特点。清初闽西畲族,“女子结草珠,若璎珞蒙髻上”①,乾隆《汀州府志》引“旧志”说:“女不笄饰,裹髻以布。”①巫宜耀作《三瑶曲》云:“家家新样草珠轻,璎珞妆来别样情。”②汇总起来看,清初,闽西畲族妇女的发饰和发式是:椎髻,裹髻以布,用草珠串起来搭在裹髻的布上。从迁往赣东北、闽北以及闽东、浙南的畲族的妇女头饰,多有裹着布的竹块来看,闽西畲妇“裹髻以布”应也有裹布的竹块,这一竹块大概是用来固定“缨络”的。
  在闽东,乾隆《古田县志》载:“(畲民)女子跣足,围裤头,戴冠子……又以巾覆之,或白石,或蓝石,串络绕缚冠上,或夹垂两鬓。”③光绪《福安县志》载:“扆深山中,有异种曰畲民……福郡古田、连江、罗源、福宁、宁德、福安,多有是种,不知始自何时,布散山泽间,亦受民田以耕。谓平民曰百姓。男女杂作,以远近为伍。性多淳朴,短衫跣足。妇女高髻蒙布加饰,如璎珞状。”④上述引自旧志,实际上,根据民国资料的上溯推断,晚清闽东诸县畲族的发式、发饰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浙南,晚清时畲族妇女与闽东畲族妇女发式仍然保持原本的特征。同治《景宁县志》“畲民……厥妇女跣足椎结,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原注:皆五色椒珠)。”⑤同治《云和县志》云:“畲民戴布冠,缀石珠。”⑥从晚清或此前浙南的其他方志资料来看,浙南各地畲妇发饰相当一致。光绪《处州府志》转引屠本仁《畲客三十韵》云:“筠筒绿拥髻,布幅青搭额。”⑦又转引徐望璋《畲妇》云“复髻筠筒缀石珠”⑧。这种头饰也称作“高妆”⑨。
  据上述,晚清以前,闽东与浙南畲族妇女的发式、发饰没有明显差别,民国时期资料,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调查显示,闽东、浙南两地畲族妇女的发式、发饰差别甚大,就是同在闽东,罗源、福安、霞浦等地,畲族妇女的发式、发饰差别也很明显,这个变化当发生于晚清。
  2.清代畲族妇女服饰
  乾隆、嘉庆之际李调元的笔记道:“男女椎髻,跣足,衣尚青、蓝色。”①康熙《武平县志》引时人描写象洞的诗,其中关于畲女的描写有“彩布缠腰僰女奇”②。
  在闽东,关于古田畲妇服饰,乾隆十七年(1752年)傅恒《皇清职贡图》题记:“(古田畲民男女)竹笠草履……短衣布带,裙不蔽膝。常荷锄跣足而行,以助力作。”③乾隆《古田县志》载:“(畲民)女子跣足,围裤头。”④所谓“围裤头”即指缠腰带。在民国时期的闽东,畲女不穿裙而改穿裤。连江“(畲族)女子上衣不用纽扣,而束之以带,状如袈裟,裤短小,下足绑以腿布”。宁德“(畲族)腰束蓝带,全数跣足”。闽侯“(畲族)衣用花栏杆边”。罗源“(畲族)妇女着大领衣”。⑤
  在闽北南平,1929年德国学者史图博及其助手李化民考察了该地畲族,其中提到:畲族妇女衣服的领圈和袖口的滚边“非常绚丽多彩”⑥。
  在浙南,晚清时除了景宁县,畲女改穿裙为穿裤,衣青色,不用纽扣而系以布条,缚蓝色绑腿。同治《景宁县志》云“畲民……女短裙蔽膝,勿裤勿袜”⑦。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郭志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