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表姐”仪式操演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45
颗粒名称: 一、“做表姐”仪式操演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233-2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姑娘“做表姐”习俗是重要的婚前仪式,通过斗歌展现才华,体现社会角色意识与激励机制,并传承祖先知识。该习俗不仅凝聚亲情,更折射母系社会历史文化痕迹,如“从母居”与“舅权”。表弟们的打趣则反映古代婚姻制度的残余记忆。
关键词: 畲族 仪式操演 文化意蕴

内容

“做表姐”是指当年待嫁的畲族姑娘,在出嫁前被舅、姨、姑等依次邀请至自家做客,并与其所在村落的年轻男子们(泛称为“表弟”)斗歌一至数个通宵的传统习俗。①该习俗曾流行于闽东、浙南一带畲区,至今仍传承于福建霞浦半月里等畲村。据悉,当男方择定完婚佳期后,须提前数月携带糕饼、猪肉等礼品前往女方家“报日”,女方家即将收到的礼品分送给舅、姨、姑等亲戚。舅家等亲戚们在收到礼品和获悉嫁期后,便着手安排外甥女(或侄女)来家里“做表姐”的相关事宜,一般在农闲时向其发出邀请。届时,待嫁姑娘身着漂亮的传统凤凰装,腰系绣花围裙,佩戴头饰、耳环、手镯等,有的腰间还要系上为结婚预备的长绸带,由母亲陪伴如约而至。舅、姨、姑家则依次盛情款待母女,夜幕降临时,所在村落的表弟们则如同节日般兴奋地相聚在一起,争相与表姐对歌。外村有些爱凑热闹的小伙子,听说哪村有“表姐”,也会自动三五成群地翻山越岭赶来与“表姐”对歌。至于村内其他男女老幼则构成一支庞大的观摩队伍。
  “做表姐”斗歌有严格程序:首先由表弟高唱欢迎表姐来做客并邀请表姐斗歌之类的《路径歌》②,接着由表弟起唱高难度的《黄蜂头》③,然后便是男女对唱,对唱内容大都是正统的小说歌,亦穿插一些形式自由的关于生产生活、爱情之类的杂歌,调皮的小伙子常唱《嫁女歌》来打趣、逗弄表姐。对歌至半夜时,舅家等主人则以糯米糍粑作点心招待来客。天快亮时则唱《十二生肖歌》和《送神歌》等作为“歌盖”,表示斗歌结束。①母亲携表姐回家前夕也用糯米糍粑回敬娘家等亲朋好友,表姐告别时唱《感谢歌》,表弟们则唱《送别歌》。“做表姐”持续时间有数天、半月至三个月不等。有的还可根据路程和兴趣,“做表姐”多次,且次数不拘。②总之,在舅、姨、姑等亲戚家停留时间愈长,斗歌次数愈多。
  “做表姐”斗歌往往连续数夜通宵达旦。斗歌现场气氛热烈、情绪激昂,表姐无疑是仪式展演的主角,因对其歌才要求较高,故畲谚有“肚里没有三百首,不敢出门做表姐”之说。善唱的表姐往往能够一连唱数夜不重复,形成“观音对罗汉,一娘对众郎”的精彩局面,从而获得人们由衷的赞佩,并被村民竞相邀请至自家做客。倘若舅家等村落没有表姐的对手,舅父等则将她介绍至有亲戚关系和优秀歌手的外村去做客斗歌,或者邀请外村善唱小伙来自家与表姐比试。表姐歌才愈好,舅家等主人脸上愈有光彩。而不善唱的表姐,则会遭到亲戚和村人的怠慢,甚至是不客气的讥讽。表弟们往往不留情面地你唱一句、我和一句地群起而攻之。例如,这样讥讽表姐腹中空空,白长了这副俊俏身材:“表姐许大有许高,缘何肚中歌都无?你母养你不学歌,好似郎村四脚牛。”③被奚落的表姐自然十分尴尬和羞愧。有的表姐因歌唱技艺不够精湛,斗歌几个回合后,便躲进卧房,躺在被窝里装病,表弟们得势不饶人,一边继续唱歌奚落表姐,一边将点燃的松枝扔至表姐床铺下,表姐被熏得咳嗽流泪也无可奈何。更有甚者用竹枝驱打表姐回家或者众人用力将表姐挤推至墙角,直到表姐承诺明年来将歌担①挑回家才罢休。
  畲族姑娘“做表姐”的待嫁习俗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探亲访友、凝聚亲情。在仪式操演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意蕴。其一,是畲民族对祖先遗留下来的传统知识、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一种体验、记忆和传递。其二,具有深刻的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激励机制,隐含着当地人对社会角色的理解和期望。其三,折射出母系社会的某些历史文化痕迹:母亲携待嫁女儿回娘家居住一段时间,类似象征性地重温“从母居”的旧梦,舅父东道主的核心地位,亦可看作某种“舅权”的缩影。而表弟们在斗歌中让表姐嫁给自己等对表姐的打趣、戏耍等,②则可视为人类社会“交表优先婚”③或“母系平表兄妹婚姻”历史的某种残存记忆。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王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