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畲族宗法制度的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41
颗粒名称: 二、畲族宗法制度的特点
分类号: K288.3
页数: 6
页码: 217-2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宗法制度特点包括妇女地位高、家法族规劝诫性强、婚姻礼仪保留古代特点。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有继承权和自主权。家法族规注重教化,以训诫为主。婚姻礼仪保留氏族外婚制、女高于男等特点,婚礼在晚上举行,保留抢婚遗风。
关键词: 畲族 宗法制度 特点

内容

畲族宗法制度与汉族的宗法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畲族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宗族、家庭中的地位比较高
  畲族妇女历来与男子一起参加生产劳动,这在文献及地方志上都有记载。《桂海虞衡志》记载:“畲民布散山泽间,亦受民田以耕,谓平民曰百姓,男女杂作,远近为伍。”《处州府志》称:“男女皆力穑。”《景宁县志》亦云:“其出而作,男女必偕,皆负耒负薪于青障绿野间。”并且“男女赴山耕作,每腰系鱼篆,捕鱼螺以为馔羹,执柴刀采薪以供饮爨。”②畲族歌谣也有反映男女上山下田劳动情况:“公婆两人齐下田”,“夫妻成双共做事”,“男落田,女落田,有酒有肉好过年”。在春耕季节,“男耕田地女拔秧”,“男人犁田女人割草,男人插秧女人挑灰”。凡男人能干的活,女的也能干,“唯男子不挑水,不种菜,妇女不扶犁,不乘耙”。③但“妇女之耐劳,尤胜男子”④。她们白天与男子共同劳动,争挑重担,回家煮饭、烧菜、挑水、养鸡、喂猪、放牛、种菜,干脆利索。严寒的冬季,在火篾灯下刨番薯丝,拣菜籽,剥桐子壳或捋苞谷。孕妇同样参加体力劳动,有的干到临产。分娩后,有的第三天就料理家务,绝大多数在孩子满月后就参加劳动。家中无人带小孩,妇女就背着小孩上山砍柴,下田干活。勤劳淳朴的妇女不仅是生产劳动的能手,而且也是刺绣、编织、剪纸的巧匠。家家户户都有纺织机,妇女们利用农闲或雨天从事纺织。正如畲歌云:“女人勤力织丝苎。”有时是“戌时食子灯下坐,新娘勤手去纺织”。即便是年老力衰的老奶奶,也整年忙着捻麻丝。她们纺织的夏衫、布袋、蚊帐、裙等,既美观又实用,常受世人好评。畲族妇女还是制茶的能手。惠明茶之所以驰名中外,除了宜于生长的自然条件外,还在于有独到的制作技术。1915年,送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一等证书及金质奖章的茶叶,就是雷承女制作的。畲族妇女还善于经商,“三五女负薪,鬻市两脚赤”,“衣冠斑烂履苴芦,薪担压肩走风雨”,用薪炭换取粮食及生产生活用品。
  畲族妇女就是靠劳动获得收入,在经济上享有自主权,从而决定其在家庭、婚姻等方面的自主权和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家庭中,妇女同男子一样管理家庭事务。畲族妇女不仅是家庭主妇,而且也直接参与对家中大小事务的商议和决定。正如畲歌所唱,“寮里无娘难当家”。有的畲乡,妇女还是一家之主,特别是大家庭中的老年妇女,家中的一切事务,由她说了算。如遇到纠纷斗殴,只要妇女出面制止,干戈立即平息。(2)女子有继承产业的权利。有兄弟的女子留家招婿,兄弟姐妹平等分享家庭财产。过房到叔伯家或其他人家的女子,享有继承权,他人不得干涉。妇女失偶有招夫入赘自主权,先夫父母兄弟无权干涉,而且继承先夫的家庭财产。倘若丈夫死亡,女子可继承或处理男方的财产。(3)寡妇再嫁,不受歧视。畲俗允许妇女丧夫再嫁,妇女再嫁一般很自由,不受干涉。寡妇既可以招夫养子,也可以改嫁。但寡妇不能同小叔结婚,畲族人认为:“父不在长兄为父,娘不在长嫂为娘。”改嫁一般是夫死无子的寡妇,再嫁时仍需媒人接线,聘金比初婚少,可带走自己的嫁妆,但不许带走男方的财产。有子女的寡妇可以留在夫家招郎入舍做本户继承人,这种招来的男子一般要改姓前夫的姓,生下来的子女也要跟这家姓。这种招郎入舍的赘婿受歧视,没有处理家庭财产的权利,死后也不能列入祖宗神祇,只在屋内旁边设神位,以便子孙敬奉。(4)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形式男女互嫁,不但有女嫁男,也有男嫁女。男嫁女的礼节与女嫁男基本相同。
  (二)畲族的家法族规劝诫性强,惩罚性少
  畲族的家法族规以训诫为主,惩罚为辅,让族人共同遵守所订立的条款。其中训诫为德治,惩罚为法治。畲族家法族规德治采用了一套程序,按以下的四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
  1.“劝”,是对善的行为的提倡和肯定。“劝孝顺父母,认为百行重孝,致孝者必昌,逆亲者肇祸,明犯国惩”。“劝省费节用……要求族众节约,不得奢侈浪费。否则,不致上误国课之难供,必至下累妻子之饥寒”。①
  2.“严”,是一种道德的设防,即以家族的名义,在心灵之中建造评判善恶是非之门,将恶性、恶习和恶行阻挡在身外。畲族家法族规要求子弟从事正当的职业,严禁子孙游手好闲,奢侈无度,沾染吃喝嫖赌等各种恶习。为防子弟不务正业,游荡无赖,要求家族中,为父兄者应严格要求子弟,教导有方。“父,主严。不严,则嬉戏优游,甚且放辟邪侈,虽习惯使然,实父兄弟之教不先,则子弟之心多恶。”②
  3.“戒”,是一种以否定的形式来对既有的道德习惯的肯定。即要求族人不应该这么做的同时,就是要求族人应该那么做。如,“戒斗,戒讼,戒酗,戒嫖,戒赌,戒饮鸦,戒不慎,戒枉法。克遵此八戒,则家道日隆,子孙日盛”③。戒偷盗、戒抢掠,还要戒贪欲,戒拜邪教。
  4.“禁”,是更加严厉的否定,要求族人不做被禁止之事,否则严惩不贷。在婚姻方面,因近亲结婚,其生不繁,故强调要异姓通婚,严禁同姓婚嫁,禁乱伦灭礼,否则被革谱,并不得参加祭祀。在立嗣继承上最重要的是防止异姓乱宗。立异姓人为继子,不仅会使族中财产流入他人手中,使觊觎无嗣叔伯父遗产的子侄们希望落空,且会扰乱宗派。故严禁择立外姓人为继子,所谓禁非种承祧。此外,“禁止溺女”,“禁止勾引外人暗害骨肉,奸宄行为,革出祠”。“禁止花会、赌博以及无正当游戏,妨碍风纪等,违者科罚,以国家最严重处罪”。④
  通过劝、严、戒、禁四个步骤及不同程度来表明家法族规对各种事项所持的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泾渭分明,以此来教育畲民遵守家法族规。
  畲族家法族规的德治注重教化,实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使家法族规成为族人的日常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教化的方式采用固定时间宣讲和言传身教。一是固定时间宣讲。畲民经常性地宣讲家法族规,除非有突发性的违规事件出现,并有固定的宣讲时间,重在伦理道德的教化。上杭县庐丰乡畲民家族认为:“家有教而家自兴,谨将遗训十则,每月朔望日聚集祠内宣讲。”连江蓝氏家族规定每月朔望会于祖厅,劝诫子女。福安和安钟氏家族规定在每年六月初六发曝,七月十五日祭祖,鸣锣请老成有识者,将列祖家规宣读,讲明数遍,使人人通晓恪守。二是言传身教。由家庭或宗族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宣传,被教育者感同身受,耳濡目染。赣南的蓝姓畲族同族各家都将家法族规中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端正抄写置之座右,随时讲明以训子弟。通过这样的教育和训诫,使后代在濡化中习得先人传统,从而对群体人格和民族文化心理起到塑造作用。三是实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家法族规中的一些惩罚方式如共攻、当众责罚、当众公罚等,族人聚集一起,公开宣布其罪状,由家人、族众共同加以谴责和声讨。既对违规者进行惩罚和教育,令其改过自新,又对族人起警示作用,使得该条法规深入人心。
  畲族重在用道德来教化畲民,靠道德的感化约束机制,用道德去感化人的内心,通过人们的品德修养和内在觉悟实现自我控制,使之成为遵守家法族规的民众,而不是用刑罚来惩戒族人。但无刑罚也不行,因“宗法不立,则人心涣。人心涣,则族不亲。族不亲,则情谊乖离”①。故辅之以刑罚,使每个家族成员都恪守家法族规。惩罚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表现为罚钱、充公、赔偿损失,精神方面包括斥责和共攻,还有是剥夺族人在族中的权利、权力、荣誉以及各种资格,表现为不许入祠、出谱等。由于传统的宗法观念,族人把入谱看成是荣耀的事。族人的名字列进族谱,是宗族对其承认的表现,是作为族内有根之人的依据。倘遭处罚不准入谱或在谱中削去名字,则被看成无家可归的野种。这种处罚不仅触及个人名誉,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后代在本族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宗族势力往往利用族人的这种极为重视入谱的观念,把出谱作为处罚族人的一项严厉措施,以达到控制族人的目的。
  (三)畲族婚姻礼仪中保留了古代婚俗特点
  畲族婚姻礼仪虽经历了相亲、订婚、报日、送酒、迎亲等程序,纷繁复杂,但从其内容来看,保留了古代婚俗特点。表现在:(1)在婚姻制度方面保留着氏族外婚制特点。长期以来,畲族在本民族内部“以雷、蓝、盘、钟四姓为众,相互匹配”,不与汉人通婚。畲族婚姻制度又以明确避开血亲婚配的弊害为原则和前提,严格地实行氏族外婚制,同性不婚,这是自然选择法则在发生作用的结果。(2)在婚姻地位上保留了“女高于男”的特点。在婚嫁仪式中,盛行新郎下跪,新娘不跪。在婚嫁中,新娘抵男家后要举行隆重的拜堂仪式。新娘花轿至大厅前,新郎和亲宾先藏匿起来,庭无一人,新娘必先詈之曰:“汝家绝人种耶!”此时众出而应曰:“正赖汝来接人种耳。”打趣完毕,厅堂上铺上三五条红布袋,让新娘踩着红布袋入大厅,新娘往前走,老妪在后面收红布袋,再铺在新娘的前面,让她继续踩着走,名之曰“传袋”。“袋”与“代”同音,寄托着新娘来传宗接代的心愿。拜堂开始,司仪用枰杆钩掉新娘红布盖头,取“称心如意”之意。新郎先拜天地,后向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礼;新娘伫立在旁,并用花手绢半遮其面。新娘为何不跪?传说畲族新娘乃高辛帝公主化身,因位尊只行作揖礼。拜堂后,新娘、新郎在一片喧闹声中进入洞房。婚后若男方对女方稍有怠慢,女方便以“打生利亲”来显示女家的威严。畲歌曰:“欠债不欠粮,打人不打娘。”(3)在婚配形式上保留了“男嫁女”、“做两头家”的方式。男嫁女,意为嫁儿子。嫁娶时条件与女嫁男一样,仪式也相同,这是畲民对人类早期母权制条件下婚配方式的记忆、保留。做两头家的婚姻形式,表明了畲族保留了氏族社会的对偶婚制,是对偶家庭。(4)在婚礼的时间安排上,保留了婚姻的本意。“婚姻”二字,古代原为“昏姻”,源于婚礼举行的时间。上古时婚礼在晚上举行,婚娶的“婚”字,从女从昏,这个昏既是声符,又是义符,表明晚上才举行婚礼。畲族的婚礼也在晚上举行。(5)从整个畲族的婚礼来看,保留了许多古代抢婚习俗的遗风。抢婚一般在夜里进行,畲民实行夜婚,男女青年拜堂要在天亮前举行完毕。“做表姐”、“赖床”、“哭嫁”是古代姑娘不肯到男方而向亲人的哭诉,以求得到亲人的帮助,是无可奈何的一种反抗。“关门迎亲”、“留轿”等习俗是女方不愿走,女伴们不让其走,女方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姑娘,不让姑娘被男方抢走所设置的障碍,所采取的措施。“借锅”、“难媒人”、“难亲家伯”等是对那些来抢姑娘的人发难,用歌、行为来阻止新娘被抢走。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雷伟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