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史诗《高皇歌》所反映的畲族社会教育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33
颗粒名称: 畲族史诗《高皇歌》所反映的畲族社会教育情况
分类号: K288.3
页数: 8
页码: 184-1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畲族史诗《高皇歌》所反映的畲族社会教育情况。其中包括起源与祖地教育、历史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等。
关键词: 畲族 史诗 社会教育

内容

畲族人民世世代代口头流传下来的《高皇歌》是一篇反映了畲族的起源、迁徙、婚姻、经济生活等方面内容历史最悠久的长篇叙事歌,在畲族群众中流传最广泛且被畲族人民誉为“创世史诗”(或称“祖歌”)。它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民族史诗,是研究畲族历史十分珍贵的资料。本文拟结合相关史料,梳理出《高皇歌》①所反映的畲族社会教育情况。
  一、起源与祖地教育
  关于畲族的族源,长期以来主要有“外来说”和“土著说”两大派别,“外来说”认为畲族是由“武陵蛮”或古代“东夷族”靠西南的一支“徐夷”南迁发展演变而形成的,而“土著说”则认为畲族是古代闽粤赣边的土著居民(对于土著居民又有百越后裔、闽族后裔和南蛮一支的不同界定)发展而形成的,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是从一元的角度出发,所以在一些具体材料的解释面前会遇到困难,如畲族普遍把盘瓠作为自己的祖先加以崇拜,这可以说它与武陵蛮有密切关系,但同时有些地方的畲族又崇拜蛇、鸟等。近年谢重光老师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理论依据提出了畲族族源是多源的,并提出“畲族族源主要包含百越后裔、南迁武陵蛮和入畲而被畲化了的汉人三大部分,畲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①。在《高皇歌》中畲族的祖先是征番立功的大功臣,是五帝之一的高辛皇的驸马,他娶三公主为妻生三男一女,便有了盘、蓝、雷、钟这四个姓氏,以后不断繁衍滋蔓就形成了畲族。对于这种只以盘瓠作为族源的认识,我们这里暂不置评。我们要关注的是歌中着重描绘了盘瓠的英勇(“龙麒割断番王头”),后人对畲族族群的自我认同也在这种对祖先的自豪感中油然而生。突显了盘、蓝、雷、钟四个姓氏,多次出现有关四姓的句子,“盘蓝雷钟在广东,出朝原来共祖宗”;“二想山哈盘蓝雷,京城唔掌出朝来”:“三想陷浮四姓亲,都是南京一路人”;“当初皇帝话言真,盘蓝雷钟好结亲”,“福建古田住九长,蓝雷三姓住西乡”;“盘蓝雷钟一路郎,亲热和气何思量”。畲族的命运与四大姓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四姓所受的苦难,实指畲族族群的艰难生活。作为少数族群他们只有团结一心,和气相处,才能子孙延绵。
  同时,《高皇歌》中畲族始祖盘瓠还与高辛帝这位世间最高权力者联系在了一起。因为平番有功,高辛帝将其三公主下嫁于盘瓠,封其为“忠勇大王”。“龙麒平番立大功,招为驸马第三宫;封其为忠勇大王,王府造落在广东。”与高辛帝联姻一事,反映了畲族在很早以前就与中原汉族有着密切联系,不但说明其民族历史悠久,而且其民族与汉人的友好互动关系也是历史悠久。另外,这一畲族先民有功于汉人、与汉族帝王联姻的说法,可以提高其民族的社会文化地位,从而提高其民族的自尊心与反抗精神。通过采用这种口耳相传的歌教的形式向后辈述说祖先的故事,增加了他们的历史知识,使这些没受学校教育的畲族儿女能够简单地了解到自己的民族是怎么来的。
  “说山便说山乾坤,说水便说水根源”,那么何地是畲族的祖地呢?史诗《高皇歌》也提到:“龙麒平番立大功,招为驸马第三宫;封其忠勇大王位,王府造落在广东。”“王府坐落在广东,忠勇平番显威风;亲养三男一个女,带上殿里去锣封。”这就把畲族的祖地圈定在了广东,随后诗歌又说:“三男一女封端正,好侬皇帝管百姓;掌在广东潮州府,留传后代去标名。”“龙麒起身去广东,文武朝官都来送;凤凰山上去落业,山场地土由其种。”“凤凰山上去开基,作山打铳都由其;山林树木由其管,旺出子孙成大批。”“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山上人多难做食,分掌潮州各乡村。”这些句子进一步具体指出了畲族祖宗的发祥地是广东潮州的凤凰山。后来迁移到福建的古田、罗源、连江诸县以及浙江等地,现在广东、福建、浙江一些方志对这个传说也加以了证实,并有具体的记载:“畲族盘瓠之后,自粤至闽,以暨处之松(松阳县)、遂(遂昌县)、云(云和县)、龙(龙泉县)诸邑。”(《景宁县志》)“畲民不知其种类,或云出粤东海岛间,自国朝康熙初迁入处郡(浙江丽水地区),依山结庐。”(《云和志县》)此外,新中国成立前一些书报也有相关的报道:“浙江东畲民,云自闽广徙来,年节祭祖秘密举行。”①在江西畲族宗谱《重修盘瓠祠铁书》载:盘瓠总祠在广东潮州凤凰山,“祖祠计直二十四丈,横十八丈。前至雷家坊,后至观星顶,左至会稽山,右至七贤洞。四至开具明白,以为盘、蓝、雷、钟四族永远同据”②,至于盘瓠祖坟在凤凰山何地,都说不清楚,据中央民族大学施联朱教授在1982年撰写的《广东潮安县凤凰山区畲族情况调查》中提及,据当地人说“凤凰山上有一口古坟,中间有一块碑,两旁有石旗杆,中间仅能容一条牛通过,万峰山林场有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韦栋曾在小时候放牛时亲眼见过,由于凤凰山方圆几十里,以后再去找,已记不清在哪里了”。但从客观历史来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应该不可能在某个地区或某个地点一时就形成的,而应该是在一个相当广阔的范围内长期酝酿而形成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总有某个地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而成为了民族认同的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情况也正如福佬人都追根于光州固始;广府人都追根于南雄珠玑巷;客家人都追根于宁化石壁寨;而华北人都说他们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搬来的。这种说法显然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但是作为一个民族或民系自我认同的符号,在一个民族或民系的形成发展中的确起到了一股凝聚力的作用,通过代代传唱《高皇歌》,广东潮州的凤凰山就镌刻在了无数畲族儿女心中,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同。
  二、历史教育
  畲族的历史是一部迁徙的历史,一部充满英勇斗争的历史。在《高皇歌》中对畲族的迁徙史有这样的记载:“广东掌了几多年,尽作山场无分田;山高土瘦难做食,走落别处去作田。/走落福建去作田,亦何田地亦何山;作田作土是辛苦,作田亦要靠天年/福建田土也是高,田土何壮也何瘦;几人命好做何食,几人命歹做也没。/兴化古田好田场,盘蓝雷钟掌西乡;阜老欺侮难做食,走落罗源侬连江。/福州大府管连江,连江罗源好田庄;盘蓝雷钟四散掌,亦未掌着好田场。/福建官差欺侮多,搬掌景宁侬云和;景宁云和浙江管,也是掌在山头多。/景宁云和来开基,官府阜老也相欺;又搬泰顺平阳掌,丽水宣平也搬去。”这些记载主要是描写了畲族从广东到福建再到浙江的迁徙过程,尽管一个民族的迁徙史不可能通过这样简单的几笔就能描绘出来,但是它却不同程度地、曲折地反映了历史的内容。通过歌教方式传给子孙本民族的大体迁徙路线,使子孙后代不忘本,进而延续本民族的历史。
  同时,《高皇歌》还向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信息,他们的迁徙都是因为在遭受封建压迫和剥削下而做出的被迫迁徙。畲族最早主要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的山区,过着“不徭不役”的原始游耕生活,但是到了隋唐,中原王朝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和开发,畲民的生产生活被打乱,因而他们不断起来斗争,“唐王朝于总章二年(669年)镇压了畲族雷万兴、苗自成等领导的起义之后,相继在漳州、汀州设置郡县”①。郡县的设置一方面促使一部分畲民汉化,另一方面对那些不甘遭受压迫的畲民又迫使他们再三迁徙,过着一山过一山的游耕生活:“今下唔比当初时,受尽阜老几多气;朝中无亲难讲话,处处阜老欺侮你。”“养女若去嫁阜老,就是除祖灭太公。”“阜老”(畲人称汉人为“阜老”)一词在歌中共出现了12次,畲族人民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可能认识到真正压迫、剥削他们的是封建统治者,而不是所有的汉人,因此把矛头对准的是汉人的代称“阜老”。这种情况在一些祖谱和文献中都有记载:“祖公原先住蓝田,百家畲洞名相连。官府欺压地主占,逃转别处去开荒。”①闽西《颖川上杭钟氏祖谱》载:“礼、恭、宽、廉、敏、惠、节兄弟因唐朝廷佥江白虎村马太夫人坟为汀州府衙、祖宅为长汀县衙,难于违旨。又因贪官酷吏磨害无休,只得各徙他方。”②面对汉族上层的剥削和压迫,畲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遇有外侮,得族长许可,即团结共赴战场,虽全家赴难,亦所不惜。”③在南宋后的长期历史中,畲族人民在赣、闽、粤交界处,掀起了一场场波澜壮阔的抗争运动。涌现出了大批诸如黄华、陈吊眼、许夫人等等畲族英雄儿女。
  三、伦理道德教育
  民国时期,何子星在《畲民问题》中将畲民道德观念归为十端:“一、互助,二、事群,三、俭朴,四、忠顺,五、信义,六、谦让,七、忍耐,八、和平,九勤劳,十、刻苦。”④而《高皇歌》则集中体现了畲族道德重群体的价值取向,体现出畲族道德教育的民族性。
  团结互助,是畲族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畲族是一个以山地农耕为主的民族,酷热严寒、狂风暴雨、凶禽猛兽等大自然的灾害时时威胁着人们。生活资料的获得,住居的安宁等生存所必须的条件,常常不得不迫使他们付出异常艰辛的劳动,依靠群体的力量顽强斗争,方使民族比较正常地繁衍生息。同时畲族作为一个经常迁徙的、游耕四方的少数民族,他们初到一地时,就面临着当地人所给予的压力。所以只有靠民族情感的联络、成员间的团结互助才能生存下去。“盘蓝雷钟一路人,莫来相争欺祖亲;出朝祖歌唱过了,子孙万代记在心。”“盘蓝雷钟一路郎,亲热和气何思量;高辛皇歌传世宝,万古留传子孙唱。”畲族子孙虽几经迁徙,分居各处,生活艰难,但仍是万世同宗的血脉,族人之间相亲相爱,和气相处。为了维护和增强这种民族凝聚力,一方面实行族内婚,畲族人民把盘瓠作为自己的始祖加以崇拜,由《高皇歌》可知盘瓠与三公主共生三男一女,女的夫家姓钟,子孙不断滋漫,最后就形成了畲族,因此畲族主要由蓝、雷、钟等姓氏组成,他们之间历来实行三姓的族内婚。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不冠不履,三姓自为婚。”而钟大焜修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福建福宁府《颍川钟氏宗谱·福宁钟氏谱序》云:“音公后六七传,多山居力农,只与蓝、雷二姓联姻……”①,《高皇歌》的记载更为详细:“掌在福建去开基,山哈四姓莫相欺;你女若大我来度,我女若大你度去。/古田是古田,古田人女似花千;罗源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担猪爿。/罗源是罗源,罗源人女似花旦;连江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过来扮。/连江是连江,连江人女好个相;古田人子过来定,年冬领酒担猪羊。”通过这种朗朗上口的代代传唱,不仅把这种三姓族内通婚的习俗向后代传达了,而且还对各地畲女进行了比较,上面几个地方的畲女自然就成为了畲族小伙梦想娶的新娘了,这样他们的视野就主要关注族内了,因而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保存本民族的特性。另一方面,在畲族的钟姓族谱中常有一些带有明显巫术色彩的誓词,如闽南钟厝畲族村《钟厝村史》载,颍川钟氏族谱序遗嘱云:“山有来龙水有源。后代子孙凭祖先。若然不认当雷打,象贤瓜瓞福绵绵。”②“况今后子孙有不认宗枝者,叫他代代贫穷,上山遇虎,下水逢蛇,肯认宗族者,叫他代代兴隆。”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畲族的内聚力。
  勤劳俭朴,是畲族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高皇歌》载高辛帝将装有金、银、铜、铁、珍珠、玛瑙的6个仓库的金钥匙交付盘瓠:“六个大仓由你拣,随便哪仓你中意。”而盘瓠“六个大仓共一行,金银财宝琅毫光……开来一仓是铁器……纱帽两耳其唔得,自愿拣顶尖尖来”。不要金银财宝、龙袍纱帽,只要选了尖顶蓬帽,只要了铁库,用铁造农具,这反映了畲民不爱钱财,生活俭朴,勤于劳作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畲民在平常生活中,“无论男女,黎明即起。早饭后即携带工具或背婴儿赴田间劳作,或入山砍柴、采茶、挑担、拔草”。由于畲民的辛勤劳作,将荒山野岭开辟为耕作之地,“峭壁之巅,平常攀越维艰者,畲客皆开辟之”①。
  四、生产劳动教育
  生产劳动教育,主要是指与各种生产劳动相关的生产实践的教育和长期生产劳动的经验传授,特别是山区的畲民,因其独特的地域环境,他们在生活实践上,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产技术,其经验和技术也是通过口耳相传,手把手相教而流传至今的。《高皇歌》所展现出来的生产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技能的传授,而更多的是一种劳动精神的传递。歌唱到忠勇王不贪图宫廷生活,怡然山林,以打猎躬耕为生:“凤凰山上鸟兽多,若好食肉自去罗;手擎弓箭上山射,老虎山猪麂鹿何。”“凤凰山上去开基,作山打铳都由其;山林树木由其管,旺出子孙成大批。”这种不徭不役的打猎农耕生活就是畲族人的一种理想的生活。传说畲族始祖盘瓠是因为打猎而亡的,这也成为了畲族狩猎传统教育的重要教材。每逢重大节日或农闲季节,老人总是在树阴下或屋檐下给晚辈儿孙讲述这则故事,对后代进行教育。俗话说“老人不讲古,后生失了谱”。这里的“古”就是指神话、故事或传说,畲族很重视“讲古”教育。诗歌中大量写有畲族不断迁徙,从中也可以看出畲族历来就是保持“刀耕火种”的民族,土瘠而去,所以在某些地方,至今还保存着一定程度的粗放型经济生产。“刀耕火种”是一种广种薄收、费时费力的生产。砍伐一片树林火烧之后,全村或全家男女老少全部出动,进行耕作。许多妇女背着孩子挖地播种,稍微大点的孩子就把他放在地边玩耍,观看父辈劳动。长久如此,耳濡目染,环境熏陶,使后辈体验到生活的不易,养成一种勤劳、俭朴的生活作风和珍惜、热爱生活的习惯。
  畲族是一个爱唱歌的民族,男女都是歌手。“畲民之间生产劳动、闲暇休息以歌为乐;迎宾接客以歌为敬;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喜庆吉日以歌为颂;社会交往以歌代言;丧葬祭祀以歌代哭;敬祖神祀以歌为辞。”通过歌教这种特殊的传统教育手段,向子孙传播了历史、宗教、伦理道德、农事等方面的知识。而《高皇歌》的传唱,则使畲族子孙追怀祖先的英雄事迹,追忆先辈艰难的迁徙斗争岁月,激起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

附注

①由于畲族是一个长期迁徙的民族,呈大分居、小聚居的格局,再加之历经世代手抄相传,所以各地流传的《高皇歌》的句子长短各不同,多则百余条,少则五六十条。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情节大同小异,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首,通俗易懂,易于传唱。本文主要择取1991年由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选112首(448行,3108字),并配以畲族祖图和国际音标的《高皇歌》作为研读的蓝本。 ①谢重光:《宋代畲族史的几个关键问题——刘克庄<漳州谕畲>新解》,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月。 ①王克旺、雷耀铨、吕锡生:《关于畲族来源》,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1月。 ②周沐照:《江西畲族略史》,江西贵溪县文化馆编,载《江西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 ①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5“漳州”、“汀州”条。嘉庆《云霄厅志》,民国卷11《唐宦绩》“陈元光”条。 ①陈国强:《畲族民俗风情》,海峡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②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③邱国珍、姚周辉、赖施虬:《畲族民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5月。 ④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0页。 ①转引自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②转引自蓝炯熹:《畲民家族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①邱国珍、姚周辉、赖施虬:《畲族民间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5页。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春兰
责任者
祁开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