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畲族游耕农业的延续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其对生态环境破坏诸多条件的限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31
颗粒名称: 二、畲族游耕农业的延续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其对生态环境破坏诸多条件的限制
分类号: K288.3
页数: 3
页码: 178-1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和人口增加,闽粤赣边区的土地开发逐渐深入山区,畲族游耕空间缩小。畲族刀耕火种式的游耕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明清时期森林资源减少,生态承载力达极限,加上封建统治力量延伸,畲族游耕失去生存空间,转向定耕成为必然。
关键词: 畲族 游耕农业 经济

内容

畲族先民和畲族刀耕火种式的山地游耕农业自汉晋南北朝有所记载,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畲族山地游耕农业的延续并不是漫无边际,而是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其对生态环境破坏诸多条件的限制。
  唐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畲族游耕的闽粤赣边区逐步得到开发。唐宋时期,安史之乱、唐末五代和宋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不仅使北方人民死于战火,也迫使大量的北方人向南迁徙。当北方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时,南方相对和平,加之北方人口迁入等原因,经济发展迅速,中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闽粤赣成为北方移民的主要移居地之一。偏安东南的福建在安史之乱时某一天接纳“奔闽之僧尼士庶”便达5000人。②前述王审知、王潮就是在光启元年(885年)在光州刺史王绪带领下长途跋涉至福建。③地势偏僻的汀州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搜寻到各地逃避赋役的汉人3000余人,因而置州。《临汀汇考》载:“唐时,初置汀州,徙内地民居之,而本土之苗,仍杂处其间,今汀人呼为畲客。”①经济的发展,人口的迅速增加,致使闽粤赣边区的土地开发呈现出由平旷地带向深山发展的趋势,人多地少的问题浮现。为了缓解人口压力,闽粤赣边偏僻山区逐步得到了开发,畲族不得不与汉人“杂处其间”,其游耕空间逐渐缩小。由是,福建山区基本上没有可耕种的地方了。汀州人口也由唐元和年间(806—820年)的2618户发展到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的24011户。②畲田逐渐变成梯田,南宋时期畲田已遍及江西各县。③于是,闽粤赣边原住区的畲族在明清时期不断向人口较少的闽东、浙南山区大规模地迁徙。畲民遍及闽东、浙南各县。对此,闽东罗源、福安等地县志有详细记载。《罗源县志》载:“(万历)三十九年,群虎伤人,知县陈良谏祷于神,督畲民用毒矢射杀四虎,患方息。”④福安三十六都两百多个村庄更是布满畲民。⑤浙南处州、景宁等地也有大量畲族。《处州府志》载:“畲民不知其种类云。顺治十八年由交趾迁琼州,由琼州迁处州,结庐深山,务耕作。”⑥
  盘瓠传说对畲族游耕农业延续作用的发挥,不仅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背景所限,还为其生产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制约。对于刀耕火种式的游耕,张淏在《云谷杂记》中提到:“每欲布种时,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灰,即灰种于其间。如是则所收必倍,盖史所谓:刀耕火种。”⑦畲族游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刘禹锡的《畬田行》写道:“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鑽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①畲族在一地刀耕火种两三年后,由于产量下降,又迁徙他处耕作。如此一来,大量森林遭到破坏。唐宋时期,广阔未及真正开发的南方山区,人口稀少,森林资源丰富,畲族先民和畲族刀耕火种式的游耕有其广阔的空间。明清时期,闽粤赣地区森林资源历经数百年的砍烧,山区的土地得到大量开发,生态承载力已达极限,畲族大规模游耕的空间已不复存在,仅能零星地开展于十分偏僻的山区。加上清中后期封建王朝统治力量延伸至偏僻的山区,畲族的游耕已失去生存的政治、生态空间,转向定耕已是必然。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曹大明
责任者
王审知
相关人物
王潮
相关人物
刘禹锡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