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缘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30002911
颗粒名称: 一、问题的缘起
分类号: K288.3
页数: 2
页码: 120-1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80年代,畲族和平埔族在“民族识别”后强化了族群意识,开始重建“传统文化”。两者与汉文化的接触与互动存在差异性和相似性,本文通过比较两者,探讨少数族群认同变迁背后的历史延续性与断裂性,以及文化中核心价值体系对族群认同的维系作用。
关键词: 畲族 平埔族 问题 缘起

内容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政府重新落实民族政策,地方上兴起了民族重新识别之风,一批原为汉族的人群,即原先居住于客家聚居区的人群,经过“民族识别”后恢复或认定了其少数民族身份——畲族。闽、粤、赣等省重新被识别的畲族在政府官员的支持下,有意识地开始了“寻根”的活动,积极地踏上“传统文化”的重建之旅,强调着他们与汉族人的文化差异。②无独有偶,在海峡对岸的台湾,20世纪80年代以来,原被认为已经消失成为历史族群的平埔族后裔,其复名运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并追寻着语言、历史、仪式、契约、文物包括老人的记忆等“传统文化”。
  当下畲族和平埔族的族群意识强化,和他们现今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不无关系,同时也要借助“传统文化”的重建得以维系。他们各自都强调着与汉族人的文化差异,这就挑战了传统的“汉化”观点,即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非汉族群必然会融入汉族人社会并消失无踪影的看法。周大鸣针对赣南畲族的重新识别现象,并结合族谱记载,提出了颇具修正意味的看法,认为当地的畲族经历了由“汉化”到“畲化”的文化变迁轨迹。按照这个思路,平埔族群的文化变迁也经历了“汉化”到“平埔化”的过程。不过,无论是“汉化”还是“畲化”、“平埔化”,这两种非此即彼的认知架构均无法对这些少数族群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深度解读。
  根据巴斯的观点,族群边界是在族群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就是说“我群”的意识只有在接触“他群”并意识到差异的过程中才会产生。①这个观点强调了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会被突显出来。畲族与平埔族都有着与汉文化接触与互动的历史经验。当今他们强烈的族群自我认同是否与历史上和汉文化接触的记忆或者互动的模式有关?
  畲族、平埔族各自与汉文化接触、互动的历史经验存在不少相似性,也存在诸多差异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深入理解少数族群认同变迁背后的历史延续性与断裂性,特别是文化作为人群适应环境的法则,是否存在核心部分,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维系着族群意识的延续,即便是在与强势族群接触时,文化中较次要的部分发生了改变,核心价值体系也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新迅速凝聚起族群的认同。

知识出处

畲族文化新探

《畲族文化新探》

出版者:福建人民岀版社

本书技术了畲族文化新探的情况。其中畲族文化研究的新收获、闽浙赣交界地的地理禀赋和畲民迁徙行踪、试论明清粤、闽畲民文献源流、贵州畲族来源之历史人类学探析、上金贝和云门畲族村之比较、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凌霞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